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三农

打印

农业社会何以寄托“乡愁”?

中国文化界近年来盛行“乡愁”。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媒体上都会蹦出来一堆以“乡愁”为主题的文章,格调高度相似:从前的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是何等美好,而今虽然在城里衣食无忧,却已“无处寄托乡愁”,颇有食不甘味之感。

在“小清新”文人那些挥之不去的“乡愁”中,农业社会是诗、是画,是充满了田园牧歌的桃花源,那里的人们充满了悠然自得,生活富有情趣。而在他们眼中,以现代城市为代表的工业社会极为枯燥乏味,忙碌的人们了无生趣;总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农业社会远比工业社会更让人身心愉悦。

然而,实际情况真是这样么?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对农业社会最美好的描写,可是文学与现实的差距是巨大的。虽然“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陶渊明很喜欢写田园诗,但他的身份不是农民,而是士族——哪怕如诗中所言,田间管理的水平很差,他也不至于饿死。可是对于没背景的农民来说,干不好农活就得全家饿死:农业社会的主旋律是重体力劳动,翻地、播种、田间管理和收割完全依靠人力,让农民几乎全年无休。到了养蚕的季节,农民们白天要采桑,夜里每2个小时就要起床来喂蚕。试问那些向往农业社会的“小清新”文人,有几个付得起这种辛苦?他们把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视为农业社会的美好之处,可是占人口极少数的封建士大夫,又岂能代表农业社会的普遍生活状态?因为农业社会生产力不发达,财富积累很少、也很慢,自然灾害却可以轻易摧毁家庭的经济基础,所以绝大多数劳动者常年在贫困线上挣扎,就像鲁迅小说《故乡》中的闰土那样。即便是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的明代,大规模农民起义也有二十多起,平均十来年就有一次【1】。日子过得好好的农民犯得着揭竿而起吗?由此可见民生之艰难,土里刨食的生活哪有闲情逸致可言?

“小清新”文人认为农业社会很有情趣,乡土文化具有“无穷的生命力”,乡间是浅斟低唱、望月怀远的绝佳场所。不得不说,他们的想象力实在过于丰富,把农业社会的文化捧到天上去了。中国的古代文化遗产,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歌赋,基本属于占人口极少数的封建士大夫,跟农村老百姓没什么关系。从中国古代到近代,文化领域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格局:首都和少数几个大城市(长安,成都,汴梁,杭州,南京等等)扮演了文化中心的角色,生产了绝大多数文化产品(诗词歌赋,思想文献,书法,绘画等等),而其他地方在文化上极为匮乏。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被贬为江州司马,处于江州治所的他尚且感慨“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至于包围着城镇的广大农村,文化生活有多贫乏就更不用提了。

鲁迅的短篇小说《社戏》其实是清末农村的真实写照:老百姓逢年过节凑些钱,请戏班子唱几台戏,几乎是一年中仅有的文化生活;至于书籍和基础教育,在当时的农村远未普及。建国之初的文盲率高达80%2】,旧中国的状况更加惨不忍睹,往往一个村都没几个识字的。以致八路军在农村招的士兵大都是文盲,基层政工人员作战间隙的重要工作就是教战士识字。农村文化极其凋敝的状况,直到建国以后才有所改变:到了20世纪70年代,各人民公社(相当于乡)都设立了小学,还有流动电影放映队。虽然农村文化生活与城市仍有很大差距,但在工业社会的带动下,比起从前的农业社会已有了不起的进步。所以说,文人们对农业社会的文化憧憬基本属于叶公好龙,真要是体会一下原汁原味的农业社会,过上两个星期没有手机和电脑的生活,估计够郁闷的

还有不少“小清新”文人认为农业社会是原生态的天堂,处处山青水秀、花果飘香,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在他们看来,化肥、农药、植物生长激素等工业产品毁掉了美好田园,远离工业、返朴归真的农业社会才令人向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他们不待见的工业产品,为他们提供了吃香喝辣的物质条件;真要是来个“返朴归真”,恐怕他们早饿死了。从1978-2010年的农业生产数据来看,农用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折纯施用量,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19.99%20.79%,是土地播种面积之外最重要的因素【3】。下图更为直观地说明了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的化肥产量对粮食增产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上图的化肥产量曲线,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明显的拐点。这是因为在1974年,由毛泽东、周恩来决策,动用了国家43亿美元外汇从西方引进26项大型工业项目,这就是著名的“四三方案”。其中四套大化肥装置在1978年前后安装投产。在此之后,中国就实现了粮食稳定增产。毛主席不仅是革命领袖,也是中国工业化的布局者。建国以后,他制订的社会建设理念就是优先发展工业,以工业化的成果反哺农业。而农业机械、农用电网和化肥的普及推广也的确印证了他的设想。全国取消粮票是在1993年,距今不过20几年,可是有些人却健忘得厉害,竟然否定工业化成果对农业的巨大贡献。

如果没有工业化成果反哺农业,农业会变成什么样子?举个简单例子就能说明问题。商品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是经济学常识。工业化养鸡的肉鸡生产周期是45天,散养土鸡的周期差不多6个月。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推算,土鸡价格应该是肉鸡的4倍,而实际市场价格与之高度相符。倘若没有工业化的农业生产,麦当劳鸡柳堡分分钟变成奢侈品,“小清新”的那点工资一个月还够买上几斤肉?

更何况,农业社会根本不是什么“原生态”,农业社会对环境恰恰有极大破坏作用。在农业机械和化肥广泛得到应用之前,农业社会的粮食单产很低,提高粮食产量的最主要方法就是扩大耕地面积。毁林造田、填湖造田、烧荒种地等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的生产方式,在农业社会是常态。早在唐代,洞庭湖西岸围垦的规模就已相当大。而且,农村采暖所需的大量燃料,在农业社会一般通过大量砍伐植物来获得,这自然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森林覆盖率的下降,以致1949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仅剩下8.6%。经过新中国几十年的发展,煤炭、电力、沼气和天然气供应在农村日益普及,农民不再需要砍柴采暖,甚至连秸秆用得都少了。正是这些工业化的成果,使得更好地保护环境成为可能。因为减少了对植被的破坏,加上国家层面的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2015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21.66%,是1949年的两倍半。

客观地说,今天的工业社会确实有许多缺点,比如生产关系中存在的剥削、社会分工造成的人的本质异化等等,但是今天的工业社会已经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好的社会形态,比多数人食不果腹、挣扎在马尔萨斯周期性灾难边缘的农业社会好上千百倍。工业化的成果极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使得人口持续增长、城市化和广泛的非农业就业成为可能。而农业社会的发展反而是不可持续的:有些非洲穷国从未完成工业化,人口增长超过粮食产量增长,以致人均粮食产量不断下降,人均寿命比中国少20来岁——这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农业社会并不是多么美好的事物,实在寄托不起那么多的“乡愁”。可是当今中国又实实在在存在着一种荒谬的文化现象:许多“小清新”文人一边享受着几代创业者打造的工业化成果,一边恶狠狠地咒骂工业社会、表达对幻想出来的“农业社会天堂”的向往。哪怕是错误的思想,也必然有其根源,上述反智主义的思想值得我们认真分析。

崇拜农业社会这种文化现象,集中出现在近20年,这以前倒还真没有。苏联和中国都是典型的后发国家,都曾迫切地将工业化作为国家重要战略目标。在只争朝夕赶超发达国家的过程中,主流价值观是高度推崇工业化的。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借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表达了那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农村代表落后的文化和生产力,走进工厂、成为工人才是走向进步,哪怕工厂的机油味都让人欢欣鼓舞。其实在中国也是一样:新中国“一五计划”的工业化进程掀起了农民进城的第一个高潮。1953年中国城镇人口为7725万【5】,而1961年已达1亿3千万的规模【6】。农民大规模进城,一是因为工业化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二是因为城市生活水平远高于农村,以致梁漱溟感慨道,工人农民生活状况有“九天九地”的差别。这种时代背景下哪会有什么崇拜农业社会的土壤?文革结束之后,广大知识青年照样用脚投票,纷纷回城。

当年的知识青年,现在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而在他们这一代人之后出生的城市人口,对农村和农业社会并没有感性认识。所以说,“小清新”文人对农村的认识要么来源于想象,要么来源于浮光掠影的旅行。他们这些人并没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更不用说参加生产劳动了。所以在他们的印象里,广阔农村要么是一望无际的黄色油菜田,要么是梯田构筑的山水画卷,好像处处都是旅游景点。至于农业社会的艰辛和困苦,他们这些不了解农村、没饿过肚子的人却全然不知。

不得不说,我们的教育已经出了问题。中学时代是人们形成世界观的重要时期。现如今,负责编纂中学文科教材的学者知识面不够宽,特别是不够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重大影响。在“教学改革”的旗号下,好端端的教材被他们改得不像样子。现在的中学文科教材中,已经很难找到完整的唯物史观,更缺少对工业史和科技史的基本介绍,几乎完全不谈它们对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影响。这些思想上残缺不全的文科教材,使得很多受教育者以为自己享受的工业化成果是“理所当然的”,是不费吹灰之力从天上掉下来的。所以才会催生“今不如昔”的荒诞史观,以及对农业社会的盲目崇拜。

古代史与近现代史有很大不同。古代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非常缓慢,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区间之内,生产力发展对社会形态的影响并不明显。从墓葬壁画和出土文物来看,北宋和明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没有根本的差别,明代用的物件在北宋也基本能找到。假如真有时光机,北宋和明代的人相互穿越,也不至于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而进入近现代之后,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并且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形态。历史发展如大浪淘沙,没有实现工业化的社会,在近2个世纪要么被残酷淘汰,要么被边缘化。而对于成功走过工业化关口的中国而言,教育普及、快速城市化、脱离男权社会、家庭规模变小等重大社会变革都发生在建国后几十年的时期内。相对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新中国的几十年实在很短,可是沧桑巨变远超百年前人们的想象力。所以说,近现代史的重要脉络线索,其实是工业史和科技史。如果对它们一窍不通,那就注定无法透彻理解近现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教育如同打造世界观的冲压模具,这样比喻并不为过。构建带有学科交叉特点、以唯物史观为骨、工业史和科技史为翼的当代史学,应该是一个非常价值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互动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明朝农民起义

2】《中国人权发展50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3】《化肥施用对中国粮食产量的贡献率》 《中国农学通报》2013 2917156-160http://www.casb.org.cn/PublishRoot/casb/2013/17/2012-3807.pdf

4】《“十二五”期间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 《人民日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6-01/11/nw.D110000renmrb_20160111_1-16.htm

5】《户籍制度:从自由迁徙到城乡二元化》 《国家人文历史》http://m.sohu.com/n/401848889/?_trans_=000115_3w

6】《1949-1966年农民进城与社会管理》 《中共党史与当代中国史》http://www.hcpccc.com/newsinfo.aspx?newsid=2767

(作者系生物制药专家,投资顾问)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sn/2016-07-17/3900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6-07-18 关键字:三农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