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贲思:引领文化前进方向 凝聚奋斗力量
邢贲思: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求是》杂志原总编辑
——重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研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体会
在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重要进程中,我们迎来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70周年。《讲话》和《决定》分别针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建设实践中的重大课题,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但同时,《讲话》和《决定》的基本精神又是贯通的。从《讲话》到《决定》,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我们党对文化建设指导思想与基本方针政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正如《决定》所说:“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一
文化建设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具有关键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困难时期,毛泽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作用。1940年,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作为有机互动的完整系统予以论述,强调了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1942年,他又发表了《讲话》。对文化建设全过程的关键问题作出重大论述。其基本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奠基性的地位和指导意义。同时,我们党的主要负责人对文化建设发表系统性的专门讲话,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开创性的举措。
一、“文武两个战线”同样“必不可少”的问题。对文化建设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认识问题,是能否进行文化建设的动力问题即文化建设的启动点问题。在抗日战争这样一个以武装斗争为革命主要形式的历史时期,《讲话》将文化战线与军事战线相提并论,阐明文化建设的极其重要性,开宗明义提出:“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要把文化“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将对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及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从全新的历史高度予以强调,在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站稳党性立场的问题。指导思想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问题。没有正确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文化建设的路线就会发生根本的偏颇。《讲话》中十分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的科学,文艺工作者不能是例外。”并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立场问题:“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
三、文化建设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文化建设是通过提供人的精神力量来起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作用的。面向什么人才能起到这种作用,自然成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方向问题。《讲话》中明确提出:“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呢?我以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讲话》首先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反复强调文化要为90%以上的人民大众服务,特别是为最基层的工农兵服务。同时,《讲话》指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解决了,接着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服务。”这里讲的“如何去服务”,指的是服务的根本方法,而不是具体的方法。《讲话》反复强调,这种根本方法就是:“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你的劳动就没有对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方向决定了与人民群众最紧密结合的根本方法,这是《讲话》对文化建设最为卓越的理论贡献之一。
四、文化建设的社会效果检验问题。文化建设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在社会实践对人民群众产生的最根本、最广大社会效果中予以检验。这是文化建设的归宿点或称落地问题。文化建设通过提供人的精神力量发挥作用,最终要通过社会实践产生的社会效果得以体现并得到检验,《讲话》中指出:“检验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同时,这种社会实践产生的社会效果的检验,应当是全局性的。《讲话》专门作出论述:“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讲话》特别举例说明:“例如,某种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多数人所不需要,甚至对多数人有害,硬要拿来上市,拿来向群众宣传,以求其个人的或狭隘集团的功利,还要责备群众的功利主义,这就不但侮辱群众,也太无自知之明了。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
五、文化建设的兼容并蓄问题,这是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开放程度问题或称作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纵向和横向联系问题。我国的文化建设在发展中,必须反对自我封闭的倾向,这关系到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在抗日战争的最困难时期,《讲话》中就明确指出:“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海纳百川的壮阔胸襟。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wh/2013-09-04/2276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