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济中:“娘炮”不能占据国家主流文化舞台
“娘炮”不能占据国家主流文化舞台
贺济中
今年9月1日,在央视播放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前,组织了一批《娘炮》人物进行表演。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连主流媒体都发声了,新华网代表中国大多数老百姓的声音,于9月6日21时41分,微信公号“新华网”发布了“辛识平”的署名评论《“娘炮”之风当休矣》。而9月6日23时,“人民日报评论”在睡前聊一会儿刊文《什么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表示不认同所谓“娘炮”“不男不女”等带有贬损性的说法,并称“现代社会进一步拓宽了审美的场域,提供了更为多元的生活方式,也为对男性的审美提供了更多元的面向。”10多天过去了,关于娘炮文化的争论依然争执不休。
最近在香港凤凰网上相继有人发表文章为《娘炮》文化站台,有人强调“性别不是二元对立的,每个人都有男性化和女性化的一面。”抨击反对《娘炮》文化是“用嘲讽的态度说别人“娘”,随意评价一个东西不好的人,大多数心胸和所理解的世界都是比较闭塞的。”
《娘炮》文化的声音此起彼伏。更有甚者,中国关于《娘炮》文化的争论,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关注。据参考消息网9月12日称,“中国关于“娘炮”的争论,引起了BBC关注”。
《娘炮》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大陆出现,且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更是千百万青少年开学的第一课,演变成了中国的主流文化,难免会引起广大正义人群的反对。
一、娘炮文化是一种时代的产物
不可否定,“娘炮”文化在中国大陆的出现也是一种必然,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
40年来,在中国大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如伤痕文学、流行歌曲,武侠、色情小说。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攻击和污蔑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攻击中国共产党,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攻击和诽谤革命先烈,有人为历史上的汉奸翻案,有人为国民党反动派歌功颂德,有人鼓吹“性开放”等,吸引了不少粉丝,从而成了网络“大V”。在银、屏幕上到处是戏说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还有抗日神剧。“小品”成了中国春晚舞台的支柱。媒体的各种版面到处都是商业广告,到处都有裸露的女性,性开放、笑贫不笑娼,无色不成文……庸俗、低俗、媚俗文化泛滥成灾。这些现象,为什么政府和主流媒体不抵制?而“娘炮”文化的出现就遭到抨击?这是不是不公平?因此,用以上的社会现象作为人们的审视标准,出现支持“娘炮”的声音也是一种必然。
任何文化现象都必须有其生存的土壤。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是社会主义文化,所有资产阶级文化、封建文化都遭到抵制。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红色革命文化、无产阶级文化也同样遭到封锁。
“娘炮”文化如果出现在10年前,我相信主流媒体不但不会出来抵制,反而会进行赞美。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国人民要做到“文化自信”。全国大多数人民群众齐声呼吁“社会主义文化回归”,有习近平同志为中国人民撑腰,才会有主流媒体参与,全民愤慨的社会现象出现。“娘炮”文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一种时代的产物。
二、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主流文化?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顺应民心,提出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要做到这四个自信,中国人民必须首先确立自己的文化,把握自己的话语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要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必须严格执行宪法精神,大力宣扬中国自己的文化。
要做到文化自信,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国家的主流文化。中国大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文化应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流文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什么?是共产党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是什么?就是解放全人类,就是《党章》中提出的“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根据《党章》和《宪法》规定精神,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只有社会主义文化才是国家主流文化方向,否则,就无法做到“文化自信”。
三、如何看待“娘炮”文化?
无论是“人民日报评论”称“现代社会进一步拓宽了审美的场域,提供了更为多元的生活方式,也为对男性的审美提供了更多元的面向”的提法,还是英国BBC媒体认同的“娘炮”是“一种超越了性别的美”。以及其他所有支持“娘炮”文化的人提出的观点,我有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无论是“娘炮”还是其他非主流文化,只要其不危害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流文化,都应该允许其共存的空间。
比如说“宗教”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第36条有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这就说明我们国家是一个兼容和多元化的社会,我们不能因为法律规定的“多元化”社会而否定中国的政治体制,忽视中国的主流文化地位。如果中央电视台把宗教文化节目作为教育青少年的主题,同样会遭到亿万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
有一些人,不知道是别有用心还是无知,总是喜欢把社会和自然规律中的“偶然性”来代替“必然性”,用“特殊性”来否定“普遍性”。
中央电视台为什么在《开学第一课》节目中不宣传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把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奉献的科学家、劳动模范,道德模范、革命军人请上央视舞台,却把《娘炮》的表演放在全国青少年开学之际的《开学第一课》前,人们难免会怀疑中央电视台宣传的目的是要把这些《娘炮》人物当作全国青少年的“偶像”。这样,全国青少年的“偶像”不是英雄人物,不是科学家,不是劳动模范,而是这些《娘炮》人物,那么,央视的目的是把中国广大青少年培养成什么人物?戏子社会地位过高往往会导致社会戏剧化,《娘炮》被抬上央视的《开学第一课》,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这样的表演无疑是“误人子弟”。
用“兼容”、“多元化”、“共存”等理论来否定主流文化的地位,难免会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愤怒声讨。
国家,政党,企业,都应该有其主流文化,一个家庭也有其“家风”。不能用“兼容”、“多元化”为理由来替代主流文化。如果一个国家、政党、企业丢掉了主流文化而屈从于非主流文化,国家必然面临着灭亡,政党必然衰落,企业也有倒闭的危险。
文化“多元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自从汉武帝推行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文化决策以来,两千多年来,无论是考试还是决策,无论是对个人还是朝廷的评价,中国人一直以儒家文化作为唯一的标准,这一历史事实我想没有人可以否定吧?
我们不能忽视文化的阶级属性。在西方国家文化领域里,资产阶级文化是其主流文化,西方国家的主流媒体也是以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作为标准的,红色革命文化、无产阶级文化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容身之地。
如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里,党和国家的主流媒体也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精神,大力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中央电视台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主要喉舌,必须坚定不移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流文化,把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流文化作为唯一标准,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娘炮”文化不能成为主流文化,虽然“娘炮”文化在不危害社会的条件下可以在文化“多元化”的理论下“共存”,但绝不能占据主流文化的舞台,这是原则,更是必要。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wh/2018-09-13/52460.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