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富:粮食生产应用转基因技术存重大风险
程恩富:粮食生产应用转基因技术存重大风险
赵黎
转基因技术在粮食品种方面的应用,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接受和讯网访谈时称,转基因粮食的生产安全尚不确定,我国更不具备转基因方面的技术优势。全国人大需要就转基因粮食品种的商业化生产,以及加强对转基因粮食和工业原料的进口、经销环节监管进行立法。
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商业化生产对经济安全不利
程恩富说,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石之一。 粮食安全不仅是数量方面的安全,也包括质量方面的安全。从质量方面看,粮食安全的核心之一是粮食种子的安全。 现有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表明,转基因种子退化问题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例如,我国1997年从美国孟山都公司引进的第一代 “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籽棉、皮棉的转化率数年后就下降到34%左右,低于常规棉。
如果转基因技术被应用于我国的粮食生产,风险将难以估量。这是因为转基因作物存在基因污染等增殖、扩散及清除途径不确定因素,并且其种子完全靠生物公司供给。
程恩富举例说, 我国正在申请商业化种植及在研的8个转基因水稻品系,没有任何一种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这些专利分别属于孟山都、拜耳和杜邦三家跨国生物公司。如果这种具有价格优势的转基因水稻一旦被大规模种植,我国自有的传统的优良粮食品种必然会被逐渐淘汰。显然,现阶段匆忙推广和种植转基因粮食品种,难以说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安全。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不是主流
程恩富坦言,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生产并不是发展主流。根据绿色和平组织的统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不种植或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全球99.5%的农民不种植或拒绝种植转基因作物。而全球85%左右的转基因作物是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四个国家。可以说,目前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并不是主流。
他同时指出,转基因粮食缺乏未来消费市场。即使我国的转基因粮食作物生产在技术上得到解决,其成功也要最终取决于其市场前景。主张推广和生产转基因粮食作物的观点认为,利用转基因粮食作物可以提高农业竞争力,这一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农产品的竞争,除了价格方面,还有质量,更重要的则是需要消费者的认可。
自1998年以来,欧盟便没有批准过任何一种新的转基因食品上市,从而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禁令”。欧盟委员会的一项调查表明,70%的欧洲人不想吃转基因食品,94%的欧洲人希望能自己选择是否购买含转基因物质的产品。据俄罗斯舆情研究中心调查,95%以上的俄罗斯人同意拒绝使用转基因产品。总的来看,全球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普遍并不放心,转基因食品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转基因粮食的种植和食用存风险
转基因粮食作物及食品的安全性一直争议不断。程恩富认为,由于转基因食品目前还处于消费的初期阶段,其对消费者的健康究竟有何直接的负面影响,暂时难以下结论,还需要较长时间的估量。但国内外不少动物实验都表明,转基因食物存在潜在危险。2009年12月10日法国科研人员指出,经过足够样本和多方面比较的实验,发现转基因玉米对老鼠内脏发生毒性副作用,作用程度同食用数量时间和对象性别等因素相关。
同时,转基因作物的绿色优势存在不确定性。转基因产品对生态与环境安全具有不可预测的影响。一方面,转基因作物会扰乱原有的生态系统,基因的转移、污染、增殖和扩散,可能会造成一些生物濒临灭绝与生物链的断裂,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另一方面,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生产后的不可逆性。转基因作物大规模生产势必带来种子污染,一旦人们发现转基因作物的缺陷,将无法挽救。
鉴于种植转基因粮食和食品存在的诸多风险,程恩富建议,清理现有转基因粮食作物科研生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对现有转基因粮食种子的科研、试验、生产种植和交换销售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并加强对转基因食品进口、销售和生产的监管,对现有进出口转基因粮食和工业原料等领域进行风险评估,使转基因技术商业化的决策遵循民主化、法制化的轨道,切实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zz/2013-05-01/641.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