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马耀邦:中国品牌与门户开放政策

中国品牌与门户开放政策

(加)马耀邦著  

根据中国一家独立的市场调查机构——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Sin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报告,2004年,也就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仅仅三年之后,中国品牌正逐渐在国内市场败给外国竞争者。

该调查涵盖了1000家品牌,包括“信息技术、日用品、食品饮料、金融服务业、纺织品和服装。”1索尼、诺基亚、玉兰油和肯德基等国际品牌最具竞争力,这是自2003年度调查以来的一次巨大转变。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报告,“国际大品牌正加速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重夺失去的市场。”1

跨国公司加速在中国开发和夺取市场占有率,包括在中国国有电视台作大量的广告宣传。例如,最大的跨国消费品制造商——宝洁公司,2004年花了3.85亿元在中国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广告,是前一年费用的两倍多。外国公司在中国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致,它排除了贸易壁垒,使西方跨国公司能够便利地进入中国市场。1

在中国,跨国公司似乎只对那些利润很高的高端市场感兴趣。由于跨国公司成功地渗透进现有的高端消费者市场,中国国内公司正逐渐失去市场占有率,并最终为了极为微薄的利润而相互形成恶性竞争,从而没有余力来提高工资、从事研究与发展。2

结果,中国国内产业经历了破产和私有化,中国工人被解雇,只能到最简陋的工作环境里劳作。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大量美国补贴的进口农产品,包括许多可能有毒的转基因食品,荒芜了中国的乡村。中国工人和农民的贫困导致了需求不足,尤其是消费者市场大众化领域的需求不足。结果,“国内与国外私人资本之间竞争的升级造成了近10万次游行示威,数百万工人和农民参与其中,抗议强制性解雇、工厂倒闭、窃取退休金以及无偿扣押财产。”3

毫不奇怪,面对外国资本的猛烈攻击,中国的国有部门和私营部门丧失了中国经济的主导地位,他们未能开发中国的民族品牌。虽然中国公司仍然控制着那些高度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但他们只是充当分包商,需要依靠出口市场,并受制于西方跨国公司的利润压缩。

根据这种商业安排,跨国公司控制销售、研究和发展,更重要的是控制了国际品牌,而中国公司负责制造、劳动力和政府关系。

因此,出现一种令人烦恼的国际现象,虽然中国在太空探索、尖端技术等许多科学实践中显示出其才能,还有压倒性数量的科学和工程学研究人员,他们是许多海外研究所的优秀人才,但中国仍然只有少数几个全球公司。

另一方面,美国“在跨国公司500强的数量和百分比上都保持绝对优势,拥有227家(45%),其后是西欧的141家(28%)和亚洲的92家(18%)。”4通用电气、埃克森美孚、微软、辉瑞和沃尔玛等美国跨国公司主导着其各自的工业和零售领域。

诚然,中国有一两家这样的公司,比如为世界电信运营商提供设备的华为。该公司的运营目标似乎是通过比拼价格来服务于工业用户,而非直接服务于消费者。联想是世界第四大个人计算机制造商。它在2006年收购了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个人计算机部门,但它难以扩展至全球。家用电器制造商海尔是中国另一家全球公司,但它只专攻低端市场。

在这方面,中国甚至还比不上韩国。韩国是一个比中国小得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其全球公司如三星、现代汽车和LG公司举世闻名,他们的产品被全世界的消费者所广泛接受。

中国总理温家宝意识到中国全球性品牌的匮乏和产业不足,他已经要求中国公司“以品质和革新创造名声,以强有力的服务使消费者乐意购买他们的产品”,以此创建中国品牌。2

一些人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创建中国品牌存在困难,它不仅仅是需要革新这么简单。例如,香港城市大学的周南教授指出了中国难以创建国际品牌的原因。周南教授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延承了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在产品供应上实施大规模生产,而不是施行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对创建品牌至关重要。此外,由于经济因素,中国企业家不敢生产新产品、创建品牌,因为没有诱因促使他们这么做。5

然而,历史昭示,当今那些拥有大量全球品牌跨国公司的经济强国,都曾利用贸易保护主义保护他们的新型工业,最终变得成功和富裕。

英国是首个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保护其新生工业的工业强国,而美国则被称为“现代贸易保护主义的发源地和堡垒。”6美国首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力倡导以贸易保护主义来保护新生工业。于是,在1816年的关税法中,“几乎所有工业品都征收35%左右的关税。”6美国“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甚至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还保留大量的新生工业贸易保护主义的热心从业者。”6而从19世纪直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是世界上发展迅速的经济体,这并非巧合。

事实上,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工业已经取得世界至尊地位,美国才主张自由贸易。然而,许多自由贸易的口号只不过是花言巧语,因为美国经常使用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农业补贴和贸易制裁等措施。6

除了关税保护之外,美国的其它国家干预措施大大加快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的发展。这些措施包括支持农业研究、创建农业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投资公共教育、改善和发展交通基础设施、补贴铁路公司。6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工业已经强大到足以承受任何国际竞争,即便如此,“在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在研究开发上的开支维持在总研发开支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而在20世纪30年代,这个比例仅为16%.”6在计算机、航空航天和互联网等工业领域,虽然美国在总体技术领先方面有所下降,但它仍保持国际领先地位。而假如没有美国政府国防研发基金支持的话,这些领域将无法生存。同样,这话也可以应用在制药和生物技术工业。6

在其他富有的工业化国家中,德国和法国也是以保护新生工业和利用工业政策指导关键工业而闻名。在德国,政府为关键工业部门提供“垄断权、贸易保护、出口补贴、资本投资和海外技术工人。”7

日本仿照德国,在造船、采矿和军事等工业领域建立国营模式工厂。政府给予船坞和铁路公司补助,并将其列入基础设施规划。政府雇佣外国技术顾问并大量参与培训。在1911年废除不平等条约之后,它着手关税改革以保护新生工业。它不鼓励“奢侈竞争”,支持公司合并。1950年至1974年,日本人均GDP经历了惊人的增长,这被公认为是归因于“政府积极的工业、贸易和科技政策”。8

其他东亚国家效仿这些工业、贸易和科技政策,取得了惊人的效果。此外,东亚政府着手将技能训练和人力资源发展相结合,管制技术许可,更重要的是牢牢控制外国直接投资。9

在日本,大多数关键工业部门禁止外国直接投资。“即使得到许可,外国股权的上限也受到严格的限制,通常最高为49%。他们要求外国公司进行技术转让,并至少购买他们在当地投入的规定份额。日本政府也对技术引进进行管理,以确保过时的或者要价过高的技术不被引进。”10

在这种贸易保护主义之下,日本形成具有全球品牌的世界级公司也就不足为奇了。丰田汽车公司最初是纺织品机器制造商,它于1938年开始生产汽车。然而,即使政府以高关税保护日本的汽车市场,并限制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公司的外来投资,经过25年的尝试,丰田汽车公司还是遭受了惨痛的失败。1949年,日本银行的贷款使丰田汽车公司走出了困境。假如日本政府接受新自由主义,撤销对外来投资的管制,放弃对民族工业的保护,丰田汽车公司将无法成为世界上头号汽车公司。“丰田汽车公司如今充其量也许就是一些西方汽车制造商的低级合伙人,更糟的结果是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这同样适用于整个日本经济。”11

同样,韩国效仿日本模式保护民族工业,从而得以打造出三星这样的全球公司。三星公司是移动电话、半导体和计算机的主要制造商。

在欧洲,芬兰直到二战结束时还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工业化国家,它采取类似于日本的策略,牢牢控制外来投资和国有企业以加速工业发展,将贷款引向关键的工业部门,从而得以提升其工业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它认识到,假如过早放宽对外来投资的限制,其国内公司将无法独立地进行技术开发。结果,它打造出最成功的全球公司之一——诺基亚。12

诺基亚年销售额达500亿美元,被列为芬兰最优秀的品牌和最好的雇主。诺基亚品牌价值超过350亿美元,是2008年亚洲和欧洲的头号品牌。诺基亚的收益位列全球财富500强的第85位,并被同一杂志列为最受称赞的公司的第42位。

然而,诺基亚曾是一家墙纸、橡胶、鞋类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工业企业集团。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几乎破产。它经过了17年时间才开始由电子子公司获利。假如芬兰开放其门户,像中国一样欢迎外来投资,可以肯定,它现在将不会有诺基亚。像许多中国的国有企业一样,诺基亚将很可能被拍卖给外国人,或者破产,留下成千上万待岗的员工。

毫无疑问,为了发展拥有全球品牌的世界性规模公司,各国必须首先限制外来投资,保护其民族工业。

丰田汽车、三星和诺基亚公司的发展史清楚地证明,各国不能张开双臂欢迎跨国公司,期望借此组建具有全球性品牌的公司,因为无限制的外来投资将必然导致其民族工业的解体。假如中国决策者诚心要打造中国的全球品牌,它就不能实施当前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拥护自由贸易、全球化,履行参与世贸组织协议的规则。中国领导人必须认识到西方跨国公司的掠夺性。中国必须为中国公司保留其广阔的国内市场,並加以培養,直至其工业足以参与国际竞争。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已经提及全球品牌在中国出现的可能性:“也许一个尚未知名的电子制造商在中国的某地决定,假如三星公司能够脱离黑暗的阴影而爬到树的顶端,那么也许它也可以。”15这个问题引发人们的疑问:在当前的门户开放政策之下,有多少这样的中国公司被埋没了?显然,对于《经济学家》提出的上述问题,答案应该是令人震惊的“是”,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创造性和天才的人民,他们肯定能够将其创造性传统用于科学和技术,创造出中国品牌的全球性公司。


注释:
1. Asia Pulse: “Chinese brands losing ground”, Asia Times, January 22, 2005.
2. Simmons, Craig: “Generic Giants”, Newsweek, July 18, 2009.
3. Petras, James: Rulers and Rule in the U.S. Empire, PP. 162-163.
4. Petras, James Veltmyer, Henry: Empire with Imperialism, Zed Book, 2005, P. 27.
5. Lyenger, Jayanthi: “China strives for its global mega-brands”, Asia Times, October 5, 2004.
6. Chang, Ha-Joon: Kicking Away the Ladder, Anthem Press, 2006, PP. 26-29.
7. Ibid: P. 33.
8. Ibid: P. 49.
9. Ibid: P. 50.
10. Chang, Ha-Joon: Bad Samarithans, Bloomsbury Press, 2008, PP. 59-60.
11. Ibid: PP. 19-20.
12. Ibid: P. 60.
13. Ibid: P. 101.
14. Wikepedia: “Nokia”.
15. The Economist: “As good as it gets?” The Economist, January 13, 2005.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zz/2013-05-02/18838.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品牌  外资  跨国公司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