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育:防止陷入台湾资产泡沫的陷阱
“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是你们的问题”——上世纪70年代初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进程中,针对欧洲盟友的抱怨,时任美国财长约翰·康纳利(John Connally)作了这样一个注定要流传百年的回答。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赋予美元和美国货币政策格外的特权影响美国以外的世界,以至于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常常触发世界性资本流动逆转,对东道国影响深重,但不把所谓“国际公利”放在心上显然是美国决策者们一以贯之的做派。上世纪80年代初,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铁腕推行紧缩货币政策,造就了“耶稣以来最高的实际利率”(时任西德总理施密特语),山姆大叔对盟友们的抱怨充耳不闻,结果引发了80年代席卷发展中国家和苏联东欧集团的债务危机,众多国家陷入“失去的十年”乃至“失去的二十年”不能自拔,间接引发了苏东剧变,中国也岌岌乎与债务危机擦肩而过。1994年,美联储加息导致墨西哥资本流动逆转,从大规模资本流入转为资本外逃,墨西哥危机爆发。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也有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问题。那么,当前是否也存在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引发大规模资本流动逆转的风险呢?答案是“有”!
在这场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中,美国为本国救市而大举实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市场游资泛滥,股市、大宗商品、房地产等资产市场在实体经济部门尚未真正复苏之时便泡沫横飞,2008年跌幅远超西方成熟市场的新兴市场更是在国内政策和游资内流的双重推托下领涨全球股市,充分显示了新兴市场波动性巨大的特点。道琼斯指数、伦敦富时指数、法兰克福股市、巴黎股市、东京日经指数全年分别上涨18.82%、22.07%、23%、22.32%、19.04%,但上证综指全年上涨80%,香港股市上涨52%,印度、俄罗斯、巴西股市更是分别上涨上涨99.49%、102.9%和115.57%(截至12月25日)!台湾股市2009年也猛涨78%,为1994年以来最佳年度表现。投资者们为罕见的大牛市而狂欢,可是,如果美国感到国内实体经济复苏基础已足够稳固、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风险压力巨大而开始加息,是否会再次触发新的大规模资本流动逆转?是否会进而急剧刺破新兴市场的资产泡沫?高度依赖初级产品部门的某些热门新兴市场在2009年爬得高、2010年是否会跌得重?须知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日后也不会有纯粹的经济决策,所有的经济决策都要考虑到政治,正是这一点大大强化了美国通过调整货币政策以制造资本流动逆转的内在动机。由于这场危机以美国为策源地,美国软硬实力均因此次危机而相对下降,中国和部分新兴市场的软硬实力则相对上升。面对这种局面,美国有着强烈的动机要引发中国和新兴市场危机、动乱,从而恢复自己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相对地位。通过货币政策调整,先吹大新兴市场资产泡沫,然后急剧刺破,对美国而言这是最好的不战而胜办法。
大宗商品价格已经成为资产泡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石油输出国又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大金主,这一点进一步放大了潜在资本流动逆转的杀伤力。2008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加剧后,初级产品价格暴跌,在前几年的初级产品牛市中火爆火发的某些新兴市场国家一度惊魂,2009年全球高强度“反危机”措施导致资金泛滥,推动大宗商品价格迅速反弹,让这些新兴市场松了一口气,俄罗斯等初级产品输出国主权债务危机阴影已经大体消逝,但迫在眉睫的危机缓解并不意味着他们经济社会长期结构性问题也一并得到了解决,油价高涨收益导致非石油产业凋敝的“荷兰病”将长期困扰他们。而在非石油产业凋敝的情况下,主要西方国家货币政策调整若能引发大规模资本流动逆转,也必定足以显著压低初级产品价格,对初级产品输出国影响可想而知,而作为国际资本市场大金主的海湾富裕石油输出国也会因此不得不抽回部分资金以图自保和开支。
我们看到,涌入新兴市场的某些热钱已现撤出迹象,西方金融机构中也开始出现了唱空新兴市场之声;我们无法准确预测泡沫何时破灭,但我们可以肯定,是泡沫就终将破灭。“当世界上其他人都发疯时,我们必须以某种方式效仿他们。”——在18世纪英国著名的南海泡沫案件中,明知陷阱却情不自禁投身投机狂潮的法国银行家马丁如是说;众多香港人也就是这样在1997年把自己“效仿”成了“负资产”一族,以至于十年不得翻身。当前狂热的新兴市场投资者们又有多少将重蹈覆辙呢?
在这场潜在的资本流动逆转中,台湾的地位尤其危险。无论是在政治上、军事上还是在经济上,台湾都是被动的接受者,是棋子而不是棋手;民进党人的狂言可以在岛内兴风作浪,但无改于这个现实。由于经济开放度较高(对大陆货物、服务、资本和人员除外)且规模较小,台湾经济、特别是金融市场受大国决策影响很大,西方大国货币政策调整倘若引发大规模资本流动逆转,台湾不可能幸免,反而可能是首当其冲者之一。
台湾当局执政能力低下、两岸关系不确定性将进一步放大台湾资产市场这场潜在冲击的烈度。可以说,台湾资产市场涨势之所以那么显著,重要因素之一是市场参与者(包括投资者和投机者)们看重两岸关系改善的利好,因为两岸关系改善不仅有助于改善台湾经济基本面,陆资入台更有可能直接推高台湾股市和楼市。2010年1月16日MOU(《两岸银行、证券及期货、保险业监管合作备忘录》)生效以后,两岸业者可提出赴对岸设立分支机构申请,大陆QDII将得以进入台湾股市购买台湾股票,与此同时,台湾银行业及证券期货相关事业也可前往大陆投资或设营运据点,相信相关业者会对此“机遇”大加宣传。然而,台湾社会早已高度分裂,马英九当局的作风决定了他不敢在改善两岸关系上迈出实质性的大步伐,遇到一点阻力就想退缩;蓝绿两头通吃的企图又让他两头不是人,其政治动员能力已经颇为虚弱,更加无力在两岸关系上突破。大陆方面也早已看透他的本质,对台湾当局的经济要求越来越不可能有求必应。在这种情况下,一度热烈讨论的两岸经济协作架构协定(ECFA)很有可能沦为台湾股市、楼市炒家的炒作题材,而不是成为现实;而倘若不能与大陆经济紧密接轨,台湾经济就只能在亚太日益边缘化,其资产市场的基础相应也就只能日益虚弱。
更糟糕的是,台湾社会的高度分裂局面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改变,即使马英九下台、其他任何人上台也都不可能在两岸关系上取得真正的实质性大突破。因为台湾本质上不过是美国的殖民地,陈水扁自称受美国军政府管辖之类“疯话”不过是大实话,制造、煽动台湾社会分裂方能便于操纵台湾,两岸分立方能便于抑制大陆,台湾社会引进的民主政体恰好给山姆大叔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操纵抓手。在这种体制下,有心人用很少的投入就能够在台湾社会制造无穷无尽的政治口水,演出无穷无尽的“抗争”、“悲情”戏码;在这种环境下,台湾社会必然是“聚精会神搞民主,一心一意玩选举,其它事,管他娘!”某些文人尽可以出于某种目的而对此大吹大擂,反正他们无需为此付出代价,反而可能得到好处,但投资者们需要用自己的资金和商誉去冒险。
(初稿2010.1.13,修订2010.1.21,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zz/2013-05-02/20094.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