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待见国企的秦晓委员把在国企拿到的高薪吐出来
作者:云淡水暖 来源:红色文化网 日期:2013-05-02 点击:
请不待见国企的秦晓委员把在国企拿到的高薪吐出来
云淡水暖
看到招商局前董事长的说法“全国政协委员、 招商局集团原董事长秦晓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从长远看,政府不需要经营国企。’…但是关于国企改革,秦晓还是认为,’从长远来看,还是要通过资本市场和社保,把它(国企资产)稀释掉,分散到民众中去。政府应该拿这些钱,做更多政府应该做的事,比如住房、教育、医疗。政府,从长远来看,不需要去经营国企…”(中国企业家)
秦晓委员口出此言,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长期之想,而且是有所作为的。
早在2002年,秦晓委员在招商局董事长的任上时,就把招商局手中的平安保险国有股票“稀释掉,分散到民众中去”了,不过,得到秦晓委员恩惠的“民众”只有两位,两位私人老板及其所代表的公司,以低于汇丰银行持有平安保险国有股价格的五分之一的成本,笑纳了7亿多股平安保险的国有股票,结果上市当日,两位私人“民众”的股票增值了50亿,最高时增值了600个亿左右。
秦晓委员如此地“把它(国企资产)稀释掉,分散到民众中去”,引来自由主义经济学迷的一叠声喝彩,“对于秦晓,财经评论员叶檀的评价是,‘与其说秦晓是国企掌门人,不如说他是公共知识分子,他是最不像国企掌门人的掌门人,他致力于撕去非市场化的官商标签。’”(网易财经)、“在香港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台上发言嘉宾是国资委一位官员。现场曾就一话题展开争辩,台下秦晓直言‘你们国资委本身就不伦不类’,闻者肃然。”(新世纪周刊)
担任着36家最大的央企的董事长,却如此痛恨国有资产,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了。但是,草民觉得秦晓委员显然并不“长远”,比如,招商局把手中的平安保险国有股半“卖”半送给两个“民众”,其他的民众就没份了,而且是永远没份了,只有两个“民众”有份,而且还不断地增值。那么,长远说来,“把它(国企资产)稀释掉,分散到民众中去。”就是一个动作的瞬间,用一句话说叫做“休克疗法”,然后少数人暴富,真正的“民众”没有半分好处。国企改制的时候大家见识过了,秦晓委员主持招商局减持平安保险国有股的时候见识过了。
秦晓委员并不把它(国企资产)稀释掉,分散到民众中去孤独,也有此意的还有主流经济学界泰斗吴敬琏老先生,已经呐喊多年了,不把国有资产彻底“把它(国企资产)稀释掉,分散到民众中去”誓不罢休,风雨无阻的样子。
然而,草民要指出来的是,无论是秦晓委员,还是吴敬琏先生,都是在国有企业身上倍受恩泽的,说不好听点,是拿了好处的,而且并非国有企业中普通职工的那种工薪所得的水平。
比如,秦晓委员是招商局的董事长,其薪资没有公开报道过,但是有两个参照:其一,从招商局通过改制分出去的平安保险的董事长、秦晓委员的前下属马明哲,因为6千万的年薪倍受社会、网民的质疑,无法自圆其说;其二,招商局辖下的招商银行的现任行长,秦晓委员在任时的下属马蔚华,被媒体质疑是中国银行业高管年薪最高的,高达数百万一年。换言之,秦晓委员会是活雷锋?
比如,“让吴敬琏受到伤害的是,国内某杂志2004年13期刊发的《经济学家你为谁代言》的封面文章,文章中披露包括吴敬琏在内的几位知名经济学家担任中石油、中国联通等公司的独立董事,文章由此得出结论,经济学家与资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种关系也考验了经济学家的公信力。…‘这个杂志还数落了我们这些人,说我们这些人当独立董事就是为了和财团结盟。我请你指出,这四个公司都是国有股公司,请你指出我和哪个利益集团结盟。’吴敬琏声音颤抖地说。”(第一财经日报)
也就是说,吴敬琏先生除了在体制内享受着薪水之外,还担任了多家国企的独立董事,按照股份制公司的规矩,吴敬琏老先生可以合理合法地享受独董的津贴的。独董的津贴水平又高有低,但恐怕不会是“民工价”。
那么,秦晓委员在国企享受着高薪,在国有企业这个平台上呼风唤雨,潇洒倜傥,吴敬琏老先生拿着国企的高额独董津贴,却如此痛恨国企,巴不得一夜之间让其消失。就像二位食客在一家名叫国企的饭店又吃又打包,还恨不能这家饭店立马倒掉一样。
既然如此,为表达自己的决心和意志,为践行自己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和私有化的坚定信仰,就应该身体力行,率先而为,把在国企拿到的高薪、津贴一分钱不少地吐出来。
云淡水暖
看到招商局前董事长的说法“全国政协委员、 招商局集团原董事长秦晓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从长远看,政府不需要经营国企。’…但是关于国企改革,秦晓还是认为,’从长远来看,还是要通过资本市场和社保,把它(国企资产)稀释掉,分散到民众中去。政府应该拿这些钱,做更多政府应该做的事,比如住房、教育、医疗。政府,从长远来看,不需要去经营国企…”(中国企业家)
秦晓委员口出此言,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长期之想,而且是有所作为的。
早在2002年,秦晓委员在招商局董事长的任上时,就把招商局手中的平安保险国有股票“稀释掉,分散到民众中去”了,不过,得到秦晓委员恩惠的“民众”只有两位,两位私人老板及其所代表的公司,以低于汇丰银行持有平安保险国有股价格的五分之一的成本,笑纳了7亿多股平安保险的国有股票,结果上市当日,两位私人“民众”的股票增值了50亿,最高时增值了600个亿左右。
秦晓委员如此地“把它(国企资产)稀释掉,分散到民众中去”,引来自由主义经济学迷的一叠声喝彩,“对于秦晓,财经评论员叶檀的评价是,‘与其说秦晓是国企掌门人,不如说他是公共知识分子,他是最不像国企掌门人的掌门人,他致力于撕去非市场化的官商标签。’”(网易财经)、“在香港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台上发言嘉宾是国资委一位官员。现场曾就一话题展开争辩,台下秦晓直言‘你们国资委本身就不伦不类’,闻者肃然。”(新世纪周刊)
担任着36家最大的央企的董事长,却如此痛恨国有资产,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了。但是,草民觉得秦晓委员显然并不“长远”,比如,招商局把手中的平安保险国有股半“卖”半送给两个“民众”,其他的民众就没份了,而且是永远没份了,只有两个“民众”有份,而且还不断地增值。那么,长远说来,“把它(国企资产)稀释掉,分散到民众中去。”就是一个动作的瞬间,用一句话说叫做“休克疗法”,然后少数人暴富,真正的“民众”没有半分好处。国企改制的时候大家见识过了,秦晓委员主持招商局减持平安保险国有股的时候见识过了。
秦晓委员并不把它(国企资产)稀释掉,分散到民众中去孤独,也有此意的还有主流经济学界泰斗吴敬琏老先生,已经呐喊多年了,不把国有资产彻底“把它(国企资产)稀释掉,分散到民众中去”誓不罢休,风雨无阻的样子。
然而,草民要指出来的是,无论是秦晓委员,还是吴敬琏先生,都是在国有企业身上倍受恩泽的,说不好听点,是拿了好处的,而且并非国有企业中普通职工的那种工薪所得的水平。
比如,秦晓委员是招商局的董事长,其薪资没有公开报道过,但是有两个参照:其一,从招商局通过改制分出去的平安保险的董事长、秦晓委员的前下属马明哲,因为6千万的年薪倍受社会、网民的质疑,无法自圆其说;其二,招商局辖下的招商银行的现任行长,秦晓委员在任时的下属马蔚华,被媒体质疑是中国银行业高管年薪最高的,高达数百万一年。换言之,秦晓委员会是活雷锋?
比如,“让吴敬琏受到伤害的是,国内某杂志2004年13期刊发的《经济学家你为谁代言》的封面文章,文章中披露包括吴敬琏在内的几位知名经济学家担任中石油、中国联通等公司的独立董事,文章由此得出结论,经济学家与资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种关系也考验了经济学家的公信力。…‘这个杂志还数落了我们这些人,说我们这些人当独立董事就是为了和财团结盟。我请你指出,这四个公司都是国有股公司,请你指出我和哪个利益集团结盟。’吴敬琏声音颤抖地说。”(第一财经日报)
也就是说,吴敬琏先生除了在体制内享受着薪水之外,还担任了多家国企的独立董事,按照股份制公司的规矩,吴敬琏老先生可以合理合法地享受独董的津贴的。独董的津贴水平又高有低,但恐怕不会是“民工价”。
那么,秦晓委员在国企享受着高薪,在国有企业这个平台上呼风唤雨,潇洒倜傥,吴敬琏老先生拿着国企的高额独董津贴,却如此痛恨国企,巴不得一夜之间让其消失。就像二位食客在一家名叫国企的饭店又吃又打包,还恨不能这家饭店立马倒掉一样。
既然如此,为表达自己的决心和意志,为践行自己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和私有化的坚定信仰,就应该身体力行,率先而为,把在国企拿到的高薪、津贴一分钱不少地吐出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zz/2013-05-02/7349.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