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集中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工作思路和信念意志。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出版了,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该书是在深入领会和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基础上设计框架结构的,全书的主要观点和论述忠实于原著,这就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重要辅导材料。

    一、鲜明的特色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党的每一个理论创新成果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毛泽东思想是如此,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也是如此。这个鲜明的特色就是我们党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所总结和概括的四个特色,即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实践特色,就是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基础,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树立问题导向意识,善于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在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中总结经验,认识事物,把握规律。讲话的理论特色,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承前启后,又与时俱进;既不丢弃老祖宗,又敢于说新话;既继承以往,又突破陈规。讲话的民族特色,就是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其精华,站在中国的坚实大地上,想中国事,说中国话,尤其是说中国老百姓喜欢听、听得懂和管用的话,体现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讲话的时代特色,就是坚持世界眼光、战略思维,顺应时代潮流,善于从当代世界的大势大事中把握发展趋势和走向,未雨绸缪,增强定力,从而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处变不惊,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赢得主动。

    正是由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具有如此鲜明的特色,因此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冲击力和感召力,以其真理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逻辑的力量、历史的力量,说服人、教育人、启迪人、激励人。

    二、突出的主题

    主题是理论的动脉和树干。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尽管不同时期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容,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但都有其突出的主题。

    毛泽东思想的主题,是创立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探索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主题,仍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内容就是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他还分六个时间段对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并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可以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突出主题,是贯穿系列重要讲话的一条红线。这个主题和这条红线,体现和反映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方方面面。

    三、创新的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容丰富,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这些内容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面对新的实践、新的发展,面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

    比如,在中国未来走向问题上,讲话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调了“中国梦”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指出了“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力量来源,阐明了“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上,讲话强调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渊源、基本内涵和根本特征。在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上,讲话强调了改革面临的形势、改革的重要地位、改革的方向和性质、改革的时机和重要领域、改革的关键环节和主攻方向、改革的策略和路径选择。在推动科学发展上,讲话强调指出了科学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和战略举措。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问题上,讲话强调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性,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指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主要程序和具体要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上,讲话提出了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强调了强军之魂、强军之要和强军之基,阐述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富国与强军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问题上,讲话强调和重申了中央对香港、澳门方针政策的长期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阐述了海峡两岸的形势、走向和应采取的策略、立场和态度。在加强党的建设问题上,讲话强调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强调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选好人、用好人,严格党员教育和管理,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强调了反对“四风”,深入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体现出高度的政治责任、崇高的使命担当、坚定的人民立场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四、有机的整体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博大精深,逻辑严密,思想严谨,论述精辟,我们要把讲话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加以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从整体上呈现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大致由以下12个方面组成:(一)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二)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论述;(三)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论述;(四)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即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论述;(五)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即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的论述;(六)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论述;(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即关于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论述;(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即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九)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即关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十)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即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的论述;(十一)打铁还需自身硬,即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论述;(十二)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即关于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论述。《读本》第一、第二、第三部分是系列重要讲话中的总论,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而展开的。第一部分讲的是理论主题,第二部分讲的是奋斗目标,第三部分讲的是发展动力。第四至第八部分是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分论,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来展开的。第九、第十部分是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第十一部分是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党的建设。第十二部分是系列重要讲话中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些部分阐述的内容都是为总论和分论的实施和实现提供各种条件和保障的,所有这些部分都是彼此联系、相互贯通的,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五、强大的威力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以中国梦凝聚力量,以抓改革激发活力,以改作风振奋人心,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成就,形成了新风气,开创了新局面。

    我们深深地感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给了我们智慧,给了我们力量,为我们起到了指明方向、明确任务、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已经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必将产生更大的作用和影响。我们要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推动工作、指导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主心骨,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才能进一步增强战略思维和战略定力,更好地观大势、谋大事,排除各种干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才能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把握发展规律,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切实承担起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zz/2014-07-03/2661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XQ 更新时间:2014-07-03 关键字:政治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