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发展优势转化为理论优势和话语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理论工作,不断增强科学理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必须高度重视话语体系的建设,在融通转化的基础上实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优势真正转化为理论优势、话语优势。
一
话语体系不仅是“说什么话、怎么说话”的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思想状况、价值观念、形象认同的综合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外部文化和价值观输入的冲击,以及来自民间社会和网上虚拟空间的非主流话语影响,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表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越来越多元的理解评判,整个社会话语格局呈现越来越纷繁复杂的局面。新的时代背景给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紧迫课题,即加快建设与中国实践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体系。通过构建这一新的话语体系,既充分展示当代中国人对价值理念、发展愿景、民族传统的理解,从而在国际上获得话语权;又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普及化,增强全社会对科学理论的认同和自信。
建设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必须整合现有的话语资源,最大程度弥合沟通障碍、凝聚思想共识。应该看到,当前社会上客观存在着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网络话语四种不同的话语体系。四种话语体系中,政治话语主要服务于政治活动的需要,旨在传播政治理念、巩固政治认同,规范性、指向性、稳定性都较强,但往往严肃刻板,不容易走近大众。学术话语是学术研究中使用的语言,建立在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抽象性、概括性、思辨性特点鲜明,但实践中也存在高高在上、凌空蹈虚的问题。大众话语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所使用的语言,这种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活泼,但容易流于庸俗、引发歧义。网络话语是在网络空间中演变、生成、流传的语言,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个性、多元多变,但也存在粗俗泛滥、格调低下的倾向。不同的话语体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共同构成当下复杂的话语环境,对主流话语建设提出严峻挑战。
纵观历史,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之所以为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人群广泛接纳和信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话语风格的魅力。这一话语体系,集真理性、价值性、实践性、大众性、审美性于一身,体现了科学缜密、经世致用、开放包容、富于激情的高度统一。在新形势下建设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必须继承发扬这一传统,科学把握四种话语体系的内在关系,在相融相通、相得益彰中彰显政治话语体系的方向性、凝练学术话语体系的科学性、放大大众话语体系的传播性、借力网络话语体系的开放性,以话语体系的创新转化夯实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石。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曾说过: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当前,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带来不同社会制度、社会文明整合与竞争的客观态势,促使我们必须通过“话语”来表达自己的“在场”状态。加快话语体系的创新转化,努力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神形统一、体用兼修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体系,我们才能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赢得主动。
二
话语生态的变迁是社会生态变迁的反映。现在,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社会发展也出现从低收入阶段向中等收入阶段攀升的明显拐点,这些变化特征都在话语体系的分合、聚散、流变中得到体现。
继承中有创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不仅重视传承马克思主义经典话语,也重视贴近社会现实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经典表述,到今天仍是指导我们观察和理解社会的“钥匙”。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等概念范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混合所有制经济、负面清单管理等创新表述,则体现了我们在实践探索、理论扬弃基础上的话语创造。实践证明,当代中国的主流话语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完善的科学体系,丰富鲜活的中国实践,始终是这一话语体系的源头活水。高明的理论家总是善于从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中提炼体现“最大公约数”的“词源”、“词根”和“词意”,引导人们把对客观世界的新认识上升为新的理论,用带着泥土芬芳的鲜活话语焕发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生命活力。
分化中有共鸣。任何语言都是特定意识形态的表征,多元话语碰撞的实质是多元社会思潮的交锋。随着社会文化、社会思潮的多元化,理论工作的主体和对象在思想倾向、兴趣观念、表达习惯等方面都发生了分化,寻找广泛认可的思想共识、表达共识难度比以往更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表述,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面向未来的”,“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既有凝聚全社会政治共识的作用,又为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广袤空间,还因其通俗性和开放性,使普通大众也能从中获得切身感受和体验。实践证明,社会思潮越是此起彼伏,观点流派越是纷争激荡,传播格局越是多元分化,人们越需要高屋建瓴、纵览全局的理论指引。以话语的融通激发思想的“共鸣”,就能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撬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改造社会的大格局。
冲突中有交融。话语融通的本质是言说者之间的沟通是否顺畅。不同的话语体系之间不可避免存在话语隔膜、话语冲突,一定条件下还会演化成相互“绝缘”的话语群落。比如,有些理论工作者脱离实际、玩弄考据,满足于关进小楼自成一统,研究者“进不去”、“出不来”,大众看不懂、也听不明白。但同时也应看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手段大大拓展了话语的自由空间,话语垄断的“霸权”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正逐步消失。网络上的理论“大V”比比皆是,不同群体平等、理性、建设性对话成为可能,客观上有利于理论的创新发展。实践证明,理论不是静止的教条,需要在交流互动中不断丰富完善。促进话语体系的建设,必须营造开放互动的语境语场,培育各个群体皆能充分表达的公共舆论,为科学理论的传播普及赢得自由、良序、融合的广阔空间。
三
不断增强科学理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要探索不同话语体系有机转化、无缝衔接的有效途径,努力做到触类旁通、灵活运用。
坚定话语自信。话语权源于对核心话语的坚守和自信。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仍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转换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性的核心话语不仅不能丢,而且不能模糊。要以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的核心概念为主干,打通不同的话语场域,实现学术话语、政治话语、大众话语、网络话语的概念兼容和表达对接,在固本培元、拨乱归正中培植枝繁叶茂的理论大树。
区分话语对象。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理论工作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情况: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区分清楚言说的对象,话语体系出现了紊乱和错位。分众化的传播时代需要细分化的话语策略。转换话语体系,必须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和语言习惯,学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如,与学者交流要讲究逻辑规律、突出学理支撑,处理好多元话语和规范话语的关系。与普通群众交流要灵活运用口头语言和各种修辞手法,把枯燥的“理论说教”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审美语言”,把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化为直观的生活逻辑。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注意讲话的场合和艺术,善于用讲故事、举事例的方式叙事明理,用大白话、大实话解惑释疑,用高度凝炼概括的话语提纲挈领,用问题和现象作靶开诚布公,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元素广征博引,他的话语方式对社会现实有深刻的洞察力和阐释力,对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夯实话语“底色”。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内容和话语形式,统一在揭示中国社会矛盾的根源及其解决矛盾的出路中。不同的话语体系下,对共同面临矛盾问题的观察视角、理解层次和表达方式会有不同,但目的都是呼吁关注,推动解决。一个合格的理论工作者,总是善于在众声喧哗中听清楚时代的声音,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促进话语体系的融通转化,必须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探索中提出问题,以历史勇气直面问题,以责任担当研究问题,以政治智慧回答问题,以话语的创新创造引领问题的解决。要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源泉,努力从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寻找、挖掘思想共识、价值共识、表达共识,以之带动话语体系的构建,使我们的理论创新具有最深厚的“底色”。要力戒居高临下、照搬照抄的空洞说教,摈弃语言生硬、形式刻板的模式套路,杜绝过度包装、拔苗助长的虚假典型,多挖掘那些富有时代气息、代表社会主流、具有广泛认同的人和事,多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明道理,使我们的主流话语始终体现务实、亲民的深沉力量。
融合话语资源。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创新话语体系,必须坚持开放包容,以跨越不同话语体系的宽广视野,以融通古今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焕发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的生命活力。融合话语资源,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习近平总书记擅长引经据典讲故事,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等表述,无不涵义隽永、发人深思。他在访问法国演讲时引用拿破仑的观点: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同时进一步指出,现在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短短一番话,把中国追求和平崛起、共赢发展的理念表达得淋漓尽致。融合话语资源,要善于深入浅出,用浅近的话表达深刻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还常常引用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歇后语、比喻句等来阐明重大道理。比如“打铁还需自身硬”、“老虎苍蝇一起打”、“钉钉子精神”、“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既形象生动又指向鲜明,平实生动中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融合话语资源,还要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学会使用“网言网语”。网上曾经热传一段“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视频,5分钟的视频中,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们首次以卡通形象出现,以总书记的晋升之路为例介绍中国的干部选拔制度,巧妙地回击那些认为中国政治体制缺乏民主的质疑,实现了“润物无声”的宣传效果。这深刻提示我们,不同的话语资源只要发掘、运用得当,就能赢得社会广泛共鸣,形成科学理论化人、育人的强大气场。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zz/2015-02-27/30381.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