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国防参考:警惕敌对势力切断青年官兵历史认同之根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根脉所系,魂魄所在。古往今来,所有民族和国家在进步发展中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历史传承,珍视自己的历史遗产。中华文明 作为“四大古文明”的仅存代表,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仍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儿女尊重历史,并善于以史为鉴。可以说,历史不仅 承载了培养和强化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社会功能,还带给人们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但是,近年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掀起历史虚 无主义思潮,千方百计歪曲我党我军和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光辉历史、大肆诋毁抹黑英雄,妄图以此切断党、国家、人民军队的血脉传承和文化之根。尤其需要指出的 是,个别虚无历史的手段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伪装性、隐蔽性,其蛊惑性和欺骗性较强,青年官兵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被“同化”,继而弱化对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历 史认同。久而久之,将给集体向心力、军队战斗力、民族凝聚力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乎强军兴军、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大问题。  

\

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

  历史虚无主义由来已久,时隐时现。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在思想政治、史学研究、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极具伪装性、欺骗性和危害性 的错误理论和观点。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一些网络大“V”和所谓的资深媒体人,打着“还原历史”“重新审视历史”的幌子,肆意否定党的功 绩、歪曲抗战历史、美化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罪行,甚至污蔑共产党“窃取了抗战胜利果实”,抹黑历史早有公论的诸如“狼牙山五壮士”等抗战英雄。还有一些所谓 的专家和历史学者,披着学术研究的“外衣”,戴着理论创新的“面具”,以此掩饰其政治图谋和不可告人的目的,散布诸多历史谬论,精心设置一个个“历史话题 陷阱”,妄图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否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科学性。某些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不顾前因后果断章取义,虚构所谓的历史细节,甚至将历史与现实任意比附,对我们伟大的以爱国主 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矮化丑化,对我们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肆意抹杀,说我们的民族“愚昧、安于现状、逃避现实”,认为中国优秀文化是走向没落的“黄色文 明”,主张全盘照搬西方的“蓝色文明”。这些根植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极大影响了个别历史知识贫乏、识辨抵御能力不强的青年官兵。

  马克思说:“一定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作为一种扭曲的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绝不是书斋里的学术问题,它受幕后黑手操控,有着明 确的利益诉求和政治目的。暗流涌动之下,是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拿中国革命史来做文章,行丑化、污蔑之能事,其根本目的就是搞乱人心,煽动民众情 绪,瓦解官兵理想信念,最终动摇我党执政根基。历史是一面镜子,苏联解体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赫鲁晓夫彻底否定斯大林,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又提出“公开化” 和“民主化”,要求重新审视乃至全面清算苏共和社会主义苏联历史,这股“反思历史”的清算思潮在西方势力的煽动鼓噪下如洪水猛兽一般,迅速席卷了整个苏联 社会,苏共的意识形态舆论阵地完全失守,人民的思想被彻底搞乱,本来就岌岌可危的苏联大厦被自己人“挖墙脚”,从内部慢慢瓦解,终致亡党亡国。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西方敌对势力同样不愿看到中国的强大、统一和繁荣,不遗余力地对我进行“西化”“分化”,不断抛出“军队非党化”“军队国家 化”等言论学说,有意搅乱政党与国家、军队的关系,把军队的政治属性与国家属性对立起来,以军队的国家属性来否定军队的政治属性,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否定党 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介平台已成为敌我双 方交锋的新战场。

  青年官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对革命历史知之甚少,对革命传统体会不深,面对泥沙俱下的各种网络舆论信息,极易受到错误思潮的 误导。如果不及时抢占舆论制高点,掌握斗争主动权,对肆意散布谣言、歪曲党史军史革命史、诋毁党的领导和军队形象的错误言行置之不理,必然导致青年官兵价 值标准的混乱、立场信念的动摇、军心士气的涣散,从而削弱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想根基。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昨天的历史虽不是由今天的人们书写的,但今天的人们决不能脱离昨天的历史来把握今天、开创明天。20世纪80年代,我军在西南边境展开自卫还击 战斗。为支援前线、保家卫国,一批即将毕业的地方大学生毅然选择了投笔从戎,义无反顾奔赴南疆,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战斗异常激烈,参战官兵经过艰苦卓绝 的拼杀,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以“艰苦奋战、无私奉献”为核心的“老山精神”。1985年5月,为了使后方民众对前线官兵奋起反击、流血牺牲所蕴含的精神实 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团中央、总政治部联合组织了“保边疆、献青春”全国巡回演讲报告团,我有幸参加并在北京师范大学礼堂写下了“理解万岁”四个字,后经 《中国青年报》头版报道并刊发评论员文章,从而掀起了一场历史性的研讨。

  30年过去了,“理解万岁”的内涵不断拓展延伸,成为一代人乃至数代人挥之不去的内心渴望与精神向往。作为“理解万岁”口号的提出者,我深深懂 得,虽然口号本身的精神意蕴是抽象的,但它所标记的历史却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当年,作为率先理解了国家切身之痛和民族长远需要的我们那一代青年,积 极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将青春之歌写进硝烟战壕,用热血之躯述说了一幕幕悲壮的故事。时至今日,虽然许多人都已随时光远去,但他们的崇高理想和英勇事迹,依 然沉淀着伟大的民族精神,闪耀着人民军队宝贵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蕴含着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映衬着一代代官兵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的忠 诚、牺牲与奉献。

  新一代青年官兵成长在和平年代,缺少战争和艰苦生活的磨炼,对在烽火硝烟、苦难辉煌中凝成的红色基因缺乏直观感受,对党史军史知之不多、理解不 深,难以引发强烈的思想和情感共鸣,我党我军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面临断代失传的严峻形势。一个人,失去记忆等于失去自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旦丧失 了共同的历史记忆,责任和使命将失去依凭、沦为空谈。西方敌对势力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极尽所能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对我加紧实施“文化冷战”和“政治转基 因”工程,大肆散布歪曲党史军史、诋毁英雄模范的各类谣言和虚假信息,以此搞乱青年官兵的思想,消减青年官兵的战斗意志、军人血性和国家荣誉感,切断青年 官兵对民族、对国家、对党、对人民军队的历史认同。面对西方敌对势力掀起历史虚无主义狂潮的严峻形势,必须教育引导青年官兵把红色基因作为情感依附、信仰 归宿、传家法宝,在军言军、在军忧国、在军爱党,确保革命事业薪火相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坚定青年官兵的历史自信

  党史军史是极其宝贵的“红色资源”,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用智慧、汗水、鲜血甚至生命谱写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凝结在党史军史中 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是保持我军战斗力的精神血脉、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凝聚力的深厚根基。可以说,党史军史不仅见证了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艰难 历程,也是青年官兵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载体,有效履行职能使命的灵魂依托。

  然而,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面对信息网络深刻改变思想舆论环境的新趋势,面对长期和平环境给部队 旺盛斗志提出的新课题,面对官兵成分结构和思想行为方式的新变化,一些青年官兵骨子里的红色信仰逐渐被淡化,血液中的红色基因逐渐被稀释。有的缺乏对我党 我军光辉历史的感情认同、价值认同、理论认同,不能旗帜鲜明地批驳歪曲历史的错误言行,自觉抵制传播丑化英模、颠覆传统的“灰色言论”;有的对党史军史教 育不感兴趣,认为“历史是已经发生的既有事实,与现在关系不大”“学党史军史是思想、精神层面的事,产生不了现实效益”;等等。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而青年官兵作为社会青年中先进的一部分,是军队 建设的脊梁和中坚,强化其历史认同、增强其历史自信,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关系着我军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的薪火永续、代代相传。2014年10月,全 军政治工作会议召开期间,习主席带领会议代表参观古田会议展览馆,瞻仰毛主席雕像,凝望一幅幅红军标语照片、一件件记录革命峥嵘岁月的珍贵实物,共同回忆 先辈们探寻革命道路时筚路蓝缕、艰辛奋斗的感人情景,同部队基层干部和英模代表一起吃“红军饭”,要求全军官兵“学传统、爱传统、讲传统”,重温红色历 史、传承革命传统、保持红军本色。2015年9月3日,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盛大阅兵式上,由抗战老兵组成的受阅方队和“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百团大战 白刃格斗英雄连”“刘老庄连”等10个以英模部队命名的徒步方队走在了阅兵队伍的最前面,这些历经血雨腥风的历史见证者和有着光辉传承的英雄部队得到了祖 国给予的最高荣誉,他们犹如集聚着我军光辉历史的化身,引领着我们这支有着优良传统的人民军队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也是坚定青年官兵历史自信的有力号召和 无声引领。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已经走到“关键一跃”的历史阶段,我军建设也处在从大国军队向强国军队跨越的新起点,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和西方敌对势 力意识形态的攻击,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醒,始终把加强青年官兵历史观培育作为强国强军的战略举措,教育引导青年官兵擦亮历史这面镜子,学习了解革命先 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光辉历史,自觉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军,增进对党史军史的认同和自信,肩负起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重任。

    (作者为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主任)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zz/2015-11-04/3478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只等闲 更新时间:2015-11-05 关键字:政治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