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治波:关于学习雷锋的思考
关于学习雷锋的思考
林治波
林治波,人民日报评论部从事新闻评论工作,曾任评论部专栏组组长、要论组组长、评论部副主任,参与起草了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开幕社论和多篇任仲评文章。2009年11月至今任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社长。
摘要:在价值观混乱的背景下,在反共反华反人民势力日益嚣张的形势下,雷锋也不可避免地遭到诋毁和妖魔化。摆拍,成为他们诋毁雷锋的主要口实。其实,摆拍无损于雷锋的形象,也无损于雷锋作为模范人物的真实性。雷锋的优异表现在前,树其为典型在后,出于宣传的需要,补拍一些照片自在情理之中,否则如何宣传这个典型?犹如平型关大捷,激战之际无法拍摄,战后补拍若干镜头,实出无奈,但这无损于平型关大捷的价值与意义。以鸡蛋里挑骨头的态度对待雷锋和其他英雄模范人物,甚至对他们进行侮辱诽谤,反映了一些人的心理阴暗和心灵龌龊。
(一)“向雷锋同志学习”,是毛主席于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号召,至今已五十四周年。这个号召一经发出,即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响应,经久不息,绵延不绝,以至于今日。可以说,“学习雷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性、持久性运动。雷锋,则因此成为新中国众多先进模范人物中家喻户晓、最具有代表性的模范人物。
(二)在雷锋的身上,具有哪些突出的优点呢?笔者以为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性格上的阳光透明,工作上的钉子精神,对他人的热情好助,对自身的严于律己。这四个方面,构成了雷锋的突出特征。
(三)雷锋之所以能够成为家喻户晓、经久不息的模范人物,在于他的言行体现了阶级的立场、同志的友爱、战友的情谊、兄弟姐妹的温暖,以及在普遍意义上的人性的光辉。他的身上,几乎集中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解放军战士、一个好心人的全部特征。更重要的是,他的言行不但可敬而且可亲,不但可亲而且可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集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四)人人都需要雷锋,时时都需要雷锋。父母需要好儿女,儿女需要好父母;丈夫需要好妻子,妻子需要好丈夫;领导需要好部下,部下需要好领导;单位需要好员工,员工需要好单位;公民需要好社会,社会需要好公民。当下如此,往昔如此,历朝历代、过往将来皆如此,无有例外。
(五)世上没有一个人强大到不需要他人的任何帮助,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弱势到不能够给他人以任何帮助。是故,人人都需要雷锋,人人都能够做雷锋。
(六)虽然人人都需要雷锋,人人都能够做雷锋;但很多人自己并不愿做雷锋,而只希望别人当雷锋,自己则甘愿成为接受雷锋帮助的对象。这是人的自私性压倒了人的利他性使然。
(七)在很多人的身上,之所以会出现自私性压倒利他性的现象,而使得人们被私心杂念所操控,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人没有参透人生的本质,还沉浸在蒙昧的自私自利之中自以为得计。正如济群法师所说的:“无明中的众生,天天都在过愚人节,因为他们把荒谬的生活过得欢天喜地、津津有味。”
(八)人生的本质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人的属性可区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人的自然属性的范畴里,人的吃、喝、拉、撒、睡、玩耍、性交、生育等等,和动物没有两样,在这个意义上,人就是动物之一种。为了生存并满足本能的七情六欲,人需要照顾自己、体贴自己,从这个角度理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古话是不无道理的。但是,在人的社会属性的范畴里,情况则完全不同。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换言之,人虽然有和动物相同的一面,但那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体现在人的社会属性上。所谓人的社会属性,就是人需要在社会关系中生活、成长并发展事业、成就自我,最终实现自我价值,这就需要丰富的社会关系,而自私自利的人不可能建立丰富的社会关系。因此,利他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内在要求,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雷锋以及学习雷锋活动的出现,得到广泛响应与绵延不绝的深层原因,即在于此。
(九)黑格尔说,世上大概有两种人:“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拥有,另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有所作为。” 说通俗点,前者就是一辈子往自己兜里搂,只进不出;后者则是致力于做事,力求对社会有所贡献。我们应当做哪一种人?当然是后者。一味索取的人生,是羞耻而卑微的,并且也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事实上,致力于有所作为的人生并不吃亏,把事情做好,名誉、利益都会随之而来。因为,名誉与利益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和做事、作为联系在一起的。
(十)“吃亏是福”,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吃亏就是吃亏,何以成了福呢?因为,你如果是一位肯于吃亏的人,那么知情者会作出判断:你是一位心胸宽阔而性情慷慨的善良大气之人。这种人,会得到领导的表扬、同事的肯定、友人的支持、他人的合作——于是,福就来了。
(十一)雷锋,正是“吃亏是福”的典范。他的每一次付出,都是帮助别人,最终却是成全了自己;他每次帮助人都是实现别人的价值最大化,最终却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亿万人民的赞美传颂,流芳百世的无限荣光。由此可见,笑话雷锋傻瓜的人,自己才是傻瓜。
(十二)凡小聪明者,都是大傻瓜。小聪明之人,看问题只看眼前不顾长远,只看一点不及其余,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只算小账不算大账。这种人看似聪明,实则愚蠢;自以为聪明,实际上傻瓜;常常占小便宜,往往吃大亏。他们用账房先生的观点算计人生,用一百米的态度对待人生马拉松,其结局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十三)雷锋只活了二十二岁,但这并未妨碍他利用有限的生命去造就无限的精神价值。从雷锋的身上,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我们几乎无法改变人生的长度,却完全可以自主拓展人生的宽度,其方法就是利他。利他,可以让人生之路更加宽阔,更加丰厚,更有价值,更有乐趣;而自私,会让人生打折,私心越重,折扣越大,极端个人主义甚至会把人生的价值堕落为负数。
(十四)奉献和助他,确实能够给人带来乐趣。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此乐趣之一也;帮助他人,得到赞美,此乐趣之二也;帮助他人,得到善报,此乐趣之三也;帮助他人,体现自我价值并产生成就感,此乐趣之四也。乐趣如此之多,何乐而不为耶?
(十五)世上有三种人:第一种人自食其力有余,第二种人刚好自食其力,第三种人其力不足以自食。第一种人,应拿出余力帮助他人;第二种人,不要给他人增添负担;第三种人,接受帮助要知道感恩。
(十六)其实,即便第二种、第三种人,也能够助人为乐、奉献社会。有钱者出钱,无钱者出力,无力者有智慧有心意。职位有高低,能力有大小,贡献有多少,而心意不可无,态度最关键。比如,时传祥是一位掏粪工,张秉贵是一位售货员,老孟泰是一位普通工人,他们的岗位再平凡不过,但他们以其诚实劳动和敬业尽职为社会创造了经济效益,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山东利津以捡破烂为生的农民李俊民,先后收留过数百名有精神疾病的流浪人员;天津的白芳礼老人,十几年如一日,靠蹬三轮挣来的钱资助了近三百名贫困学生。他们对社会的索取很少,而贡献很大。他们的人生,蕴含着博爱的真谛,散发着奉献的光辉。
(十七)据统计,一个人一辈子按八十岁计,共要消耗四十余吨粮食、六十至七十吨蔬菜、八百至一千吨水(包括饮用、洗衣、洗澡),还需要接受教育,还需要看病用药,还需要旅游娱乐,还需要各种服务,还要产生各种垃圾……,总之,一个人的一生需要好多人为你服务、为你付出,才可以正常地维持生活,这就需要你也为他人服务。如果你只接受、享受服务,而自己却不肯付出,那就会使索取与付出失去平衡,就会使一个人活得不如猪。因为,猪在死去的时候,还把一身肉献给了人类;而一个自私自利、只进不出的人,除了索取,除了消耗,什么也留不下,唯一留下的尸体,还需要他人花钱费时去处理。这种人的一生,是可耻的一生,是可悲的一生,是负数的一生。
(十八)人,之所以成其为人,就在于他(她)讲道德、有信仰。雷锋,就是一位讲道德、有信仰的典范,学习雷锋有助于我们的道德提升与信仰强化。道德的支撑与信仰的引导,将使一个人的生命与作为变得坚强无私而熠熠生辉。
(十九)伟大与高尚,是不同的概念。伟大,需要诸多条件与巨大能量的支撑,伟大与否基本上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而高尚只是内心的向善,高尚与否完全可以由自己来做主。我们成不了伟大的人,但我们完全可以成为高尚的人,只要你自己愿意。雷锋,就是一位平凡而高尚的人,这既是他受到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影响的结果,更是他自我选择、自我追求、自我修炼的结果。
(二十)怎样的人生才算成功?人生的价值如何计算?常看到媒体上吹捧某考生被哈佛、耶鲁完美录取之事,感到无聊。其实,被什么学校录取,得个什么学位并不足道。衡量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不是上没上名牌大学、得没得博士学位,也不是做没做大官、发没发大财,人的价值在于为国家为民众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学历、学位、职位、财富只有在为此做准备的意义上才是有价值的。换言之,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价值大小的根本标准,是工作业绩的好坏、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这是实践标准在衡量人生方面的具体运用。
(二十一)今天的社会,集体主义被淡化,爱国主义被妖魔,而个人主义盛行,拜金主义猖獗,利己主义泛滥,汉奸买办思潮肆虐。是非不分、善恶不辨、黑白颠倒已成为十分严重的社会现象。唯其如此,才更加彰显了雷锋精神的可贵,才更加需要雷锋精神的回归。这是时代的呼唤,这是人民的呼唤,这是心灵的呼唤。
(二十二)雷锋精神与市场经济并不矛盾,与人们追求幸福生活并不矛盾。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爱财并非不君子,关键在于取之有道、取之得法。只要是诚实劳动得来,只要是合法渠道得来,赚钱就不是一件丑事、坏事,而是堂堂正正之事、心安理得之事。当然,如果能将劳动得来、合法得来之财,拿出一部分用之于助人,就更好不过了。
(二十三)在价值观混乱的背景下,在反共反华反人民势力日益嚣张的形势下,雷锋也不可避免地遭到诋毁和妖魔化。摆拍,成为他们诋毁雷锋的主要口实。其实,摆拍无损于雷锋的形象,也无损于雷锋作为模范人物的真实性。雷锋的优异表现在前,树其为典型在后,出于宣传的需要,补拍一些照片自在情理之中,否则如何宣传这个典型?犹如平型关大捷,激战之际无法拍摄,战后补拍若干镜头,实出无奈,但这无损于平型关大捷的价值与意义。以鸡蛋里挑骨头的态度对待雷锋和其他英雄模范人物,甚至对他们进行侮辱诽谤,反映了一些人的心理阴暗和心灵龌龊。
(二十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不是说教,更非迷信,而是规律。在蔬菜大棚里播放好听的音乐,蔬菜瓜果会提前收获,且蔬菜瓜果的形状与味道更好;在水稻田里播放好听的音乐,水稻会增产,所产大米的味道也更香。这已经被中外科学实验所证实,这是善有善报的原理在植物身上的体现。在人类社会,善有善报的规律更是屡试不爽。“投桃报李”“奖优罚劣”“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等等,都是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因果报应规律的阐释。广大民众对雷锋的赞美传颂,并奉之为榜样,就是雷锋的善行所应得之善报。
(二十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之所以深入人心,被民众广为接受,一个原因在于它屡试不爽的规律性;另一个原因在于它立足于利己来倡导利他,而利他之善报必利己,促使人们更愿意利他,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广大民众对因果规律的信奉,使得为善者更愿意行善,而为恶者不敢更多地作恶,如此我们的社会道德秩序就有了一个基本的保障。
(二十六)“在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帮助他人、善待自然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这是我为自己确立的人生信条。我认为,这是利他与利己的平衡,通过利他来利己,达到利他与利己的双赢。如此,人生就很有意义,国家、社会、他人和自然,则会因为一个个有意义的人生的综合作用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二十七)有人批评说,这个人生信条太低了,我认为并不低。人对自己的要求,固然不能太低,太低了会失去道德的约束,突破作人的底线;但也不能太高,太高了会脱离实际,可望而不可及。合适的分寸,是跳起来能够着。这个人生信条,就是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雷锋,正是一位我们可望而又可及的榜样。
(二十八)雷锋,是中国的模范,也应该成为全人类的模范;是当下的模范,也应该成为未来的模范。雷锋,以其精神被人们持续传承而得到了永生,这便是精神的价值与力量之所在。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我们的每一位同志都应该为弘扬雷锋精神而不懈奋斗、身体力行,这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他人,更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要在变化中继承经典,在多样中寻求统一,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党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常态化、普遍化、具体化,让雷锋精神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自觉、文化自觉和精神追求,努力达到习总书记提出的目标:“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的大地上!”“让学习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上蔚然成风!”
(本文原载于“人民网”)
相关阅读
理直气壮地高扬雷锋精神的红色价值
荆南翔
俗话说得好:“五十知天命”。转眼又到三月五日,全国范围的学雷锋活动已经走过五十五年的风雨历程。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照耀下,我们对学雷锋活动的认识在经历了反复实践和深思后,也在螺旋式上升中有了进一步升华,其主要认知就是:不忘初心,在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上理直气壮地高扬雷锋精神的红色价值。
众所周知,雷锋精神的红色价值内容丰富,但其主体离不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离不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坚定立场,离不开共产主义的理想信仰,离不开建立在共产党人理想信仰基础上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今天高扬雷锋精神的红色价值,就是要把这些红色价值始终作为雷锋精神的基础不断发扬光大。
我们今天只有继续高扬雷锋精神的红色价值,才能不忘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学雷锋活动从哪里来的历史起源。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告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半个多世纪前,雷锋精神诞生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是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武装人民、培育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产物。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题词:“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重温当年周总理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永远坚定传承雷锋精神的红色基因。
我们今天只有继续高扬雷锋精神的红色价值,才能深刻领会学雷锋活动到哪里去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阐明:“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沿着这条出路,我们党走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三个历史阶段。在这三个不同阶段,我们党的方针政策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有重大区别,但其根本点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中国化和时代化,所为之奋斗的大方向是完全统一的。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为保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就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根本要求,并相应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治国方略。在此基础上,改革开放以来的学雷锋活动成为“两手抓”治国方略中的一个战略举措,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维护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毫无疑问,这正是当代学雷锋活动的根本历史使命之所在。
我们今天只有继续高扬雷锋精神的红色价值,才能正确把握进一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价值主线。雷锋精神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新的时代价值相结合的产物,而红色价值乃是其中的价值主线。中央宣传部教育局曾在《雷锋精神学习读本》中介绍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分别指出:“雷锋精神渊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雷锋精神植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良好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现”;“雷锋精神生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是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武装人民、培育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产物”。而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任何传统美德只有不断注入新的思想和价值,只有不断通过新的道德实践和榜样引领,才能得到有效传承和发扬光大。正如古语所说:“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只有牢牢把握红色价值这条主线,才能通过学雷锋活动更好地继承中国传统美德,从而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资产阶级自由化势力始终在破坏改革之初所达成的两个基本点的共识,他们只谈改革开放而不谈或淡化、丑化四项基本原则,企图把改革开放引上盲目西化的邪路。他们之所以要处心积虑地否定雷锋事迹、抹黑雷锋形象,就是因为雷锋精神所具有的深厚红色价值,就是因为雷锋精神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处于重要的价值底线位置。
尤其要看到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内外问题、风险重点和改革开放之处相比已有很大不同。与此相应,我们今天之所以要高扬雷锋精神的红色价值,绝非是要重复计划经济时期的某些过时做法,而是为了应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风险。当前,应当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我们今天高扬雷锋精神的红色价值,就是要把培养和传播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作为学雷锋活动的首要任务。历史上,旧中国曾出现过晚清年间行乞“办旧学”的武训,也曾有过基督教教会举办的慈善事业。雷锋不是武训,更不是基督教信徒;雷锋精神既非中国封建时代的“仁爱”精神,也非西方式的人道主义精神。他是一个在旧社会差点被灭门绝户的苦难孤儿,是共产党让他翻身解放,是新中国让他获得新生。所以,雷锋做好事高扬的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精神,这一点正是雷锋精神的灵魂。我们今天讲“大爱”,最重要的就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因为这是人民利益的命根子。我们开展学雷锋活动,首先就是要学习雷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坚定政治立场,通过学雷锋做好事广泛培养和传播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而绝不能淡化政治学雷锋。
我们高扬雷锋精神的红色价值,就是要把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和无私奉献精神始终作为学雷锋活动的思想基础。时至今日,对共产主义理想和雷锋等红色英模的无私奉献品质,仍然存在绝对化和形而上学的解释。例如,有人抓住共产主义理想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幼稚成分以偏概全,把共产主义视为空想。其实,无论是资本主义的改良还是社会主义最新实践,或世界经济最新发展趋势,都从不同角度显示出共产主义理想的远大价值。它将在发展进程中不断摈弃某些幼稚成分,为社会主义的合理性提供更加成熟的逻辑基础,是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的远大理想和根本话语权。再如,有人把无私和有私绝对的对立起来,似乎无私奉献就是不食人间烟火。其实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相对和有条件的一面,无私奉献也是这样,它并不排斥在一定条件下的合理有私和等价交换,而是在另一定条件下提倡牺牲自己利益成全他人、社会或国家。比如,小到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大到在祖国需要你的时候赴汤蹈火,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和范围内的无私奉献。雷锋等红色英模的无私奉献品质和西方人道主义价值观的区别在于,雷锋他们把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和终极目标。当然,在学雷锋活动中可以实行各种灵活多样的形式,但提倡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方向应当是无私奉献。
我们今天高扬雷锋精神的红色价值,就是要把积极投身伟大斗争作为学雷锋活动的重要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重新告诫我们:“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首先要求:“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前些年,在学雷锋团体中流传过“你吹你的冷风,我学我的雷锋”,这句话在当时固然可贵,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能只独善其身,还要提倡坚决斗争的亮剑精神。如果雷锋活着,他绝不会任凭“冷风”来泛滥,关起门来学先进。所以,我们在学雷锋活动中不能只行善而不斗争,更不能把意识形态斗争当作和学雷锋无关的事拒之门外,对激烈的“网络上甘岭战役”隔岸观火,而要像雷锋那样始终把大是大非问题摆在首位,同一切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行进行坚决的斗争。2017年元月,全国各界的学雷锋团体对梁宏达抹黑雷锋等红色英模的言论共同反击,在学雷锋活动的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此及彼,今后我们的学雷锋团体不仅应在捍卫雷锋上,也应在所有是非分明的意识形态问题上支持团体成员对错误思潮亮剑,在为党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上发挥重要作用。只有坚决抵制错误思潮的泛滥,才能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我们今天高扬雷锋精神的红色价值,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用学雷锋的旗帜引领社会各界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前些年,网上曾出现过一种“舍近求远”的怪现象:某些人一方面贬低或排斥雷锋精神,另一方面又推崇照搬西方的志愿者文化。他们只宣扬志愿服务的公益性的一面,而漠视政治性的一面;他们只宣扬志愿服务无国界的一面,而漠视有国界的一面;他们只宣扬要和国际接轨的一面,而漠视需要独立自主的一面。实践证明,中外志愿服务都是特定价值观和社会需要的产物,都具有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两重性。中国的志愿服务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而学雷锋活动才是其历史先河,也是其最鲜明的中国志愿服务的价值品牌。所以,我们既要积极借鉴世界上一切好的志愿服务经验,更要坚持在雷锋精神的引领下进行吸收整合,从而为党牢牢把握相关社会建设的主导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志愿服务精神激发中国力量。
(荆南翔,沈阳军区后勤综合训练基地政治理论副教授。)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zz/2018-05-31/5066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