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明:继往开来,砥砺前行,为实现新时代伟大历史任务作贡献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为实现新时代伟大历史任务作贡献
——在庆祝中国政治学会成立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20年12月5日)
李慎明
尊敬的胜阻同志、伏瞻同志,各位来宾、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4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1]。为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补课”的指示,经过半年多的紧张筹备工作,中国政治学会于1980年12月在北京正式成立。
弹指一挥40年。如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正确的领导下,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如期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即将顺利开启之际,全国政治学界的老中青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政治学会成立40周年,这对于我国政治学界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凝聚共识,更好地做好学会下一步的工作,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政治学会,对各位莅临庆祝学会40周年大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对为中国政治学的重建和发展作出贡献的所有老一代政治学者、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同志们、朋友们,中国政治学会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几乎同时诞生,与党、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时走过了不平凡的40年。
——中国政治学的恢复重建期。自1980年成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政治学会积极团结全国政治学工作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如举办年会、评优评奖、出版论文集等,不断推动政治学的人才培养和基础理论建设,采取各种措施为推进当时中国政治学发展培训了一批紧缺的骨干力量,引领带动了国内的政治学进入了恢复发展的快车道。正是在恢复重建期,政治学的国家重点学科地位得以确立,全国政治学学科建设和研究机构同步推进,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设置了政治学专业,重建了政治学系,开始系统地培养政治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全国社科院和党校系统的政治学专业建设同步进行,黑龙江、湖北、天津、河北等省级社科院先后建立了政治学研究所。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正式成立,并且创办了全国性的政治学专业刊物《政治学研究》和《国外政治学》。之后,中国政治学的专业院系如雨后春笋快速涌现,短时间内遍及全国各省区市。
——中国政治学调整反思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国内外政治大气候和小气候的影响,政治学领域一度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影响较大,出现了一些对西方政治学食洋不化、否定或怀疑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指导地位的现象,中国政治学会对此组织开展了持续性的清理和批判工作。1991年,时任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许崇德在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重申了政治学研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学研究的应有之义。1995年,时任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吴大英在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提出,政治学研究必须做到“三个坚持”“三个反对”,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指针;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那种政治学非意识形态化的主张,对于那种企图否定马克思主义对我国政治学研究的指导地位和作用的主张必须坚决予以反对;坚决反对那种脱离中国实际、缺乏科学分析、随心所欲、食洋不化、生搬硬套、一知半解、故弄玄虚的不良学风;必须坚决反对僵化,也必须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对于反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错误言论,决不能听之任之,必须有理有据地进行批评,分清是非。其核心就是政治学研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反对非意识形态化。在此期间,《政治学研究》和《国外政治学》认真进行了自查自清工作,组织了一系列批判政治学领域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的文章,并开展了一些辨析批驳错误思潮的学术活动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中国政治学平稳发展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到本世纪的前10年,中国政治学会步入了平稳发展期,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代表大会的运作更加成熟,学术研讨活动持续增多,学会在政治学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自1998年以来,中国政治学会开始积极发展团体会员,吸收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一大批高校的有关专业(系);2010年,学会首次设立了“中国政治学会张友渔奖”,目的在于表彰先进、展示成绩、促进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政治学的繁荣和发展,这些都进一步增强了学会的凝聚力。这一期间,学会的平稳发展主要体现在:明确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形成了遍布社科院、党校、高校、军队院校和相关党政部门研究机构在内的一支老中青结合的较高水平科研队伍,实现了学科研究手段的信息化、学术研讨活动的机制化、学术交流合作的国际化,中国政治学的国际对话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有了明显提高。
——中国政治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自觉、自主推进期。在本世纪的第二个1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治学会按照中央提出的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要求,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强化政治学学科发展的本土意识,致力于推出植根于中国伟大实践的原创性政治学理论。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为我们政治学的研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研究的重点。近年来,中国政治学会努力打造年会、会长会议、各地学会秘书长联席会等学术品牌,精心选择研讨主题,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以及新中国70年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等,至今累计主办的学术研讨会达十余次,已经出版会议论文集5部,在进一步扩大学会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同时,促进了政治学领域原创性成果的产出。
同志们、朋友们!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政治学会40年的发展,让我们获益良多,同时也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
——中国政治学会40年的发展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毛泽东晚年多次强调,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这一结论是我们党经过多次血的教训得出的科学理论和成功经验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有顶层思维、顶层设计,多次强调要讲政治,这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毛泽东思想的重大继承和发展。理论是政治和经济的最高抽象和凝结,是可以向360度任何方向辐射的原点。若理论这一原点错了,其他路线、方针、政策与战略、战术都是射线,最终都会、都要出大问题。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有了错误的理论,必然会有错误的行动。所以,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尤其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直接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特殊学科,而且更是其他各门学科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政治学会成立40年来,最为重要的经验就是必须始终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决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这是我国政治学沿着正确方向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旦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有所动摇,就无法促进我国政治学的繁荣发展,反而会造成整个学界的思想混乱,甚至导致中国政治学的发展误入邪路歧途。中国政治学界的恢复和重建是从“补课”开始的,经过多方的持续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庆祝学会成立20周年时,时任中国政治学会会长的汝信同志总结道:“20年来,政治学几乎从白手起家,能达到目前的队伍规模和研究水平,确实是不容易的。应该说邓小平同志交代的政治学要赶快补课的任务已基本完成了。”可在现实中,一直有少数政治学工作者对源自西方的概念和理论高看一眼、多看一眼,甚至亦步亦趋。无论是用西方的理论分析中国的实践,还是用中国的实践来论证西方的理论,都是缺乏理论自信的表现。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无论引进多少西方理论,都替代不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而坚持和创新的迫切需求。中国政治学研究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决不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政治哲学、政治理论、国家学说和时政问题以及社会经济、社会历史、社会文化和国际问题等的剖析和阐发,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学会始终认为,政治学工作者只有认真学习、不断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政治学说,努力掌握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为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出政治学界应有的贡献。
——中国政治学会40年的发展告诉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我们党为什么反复强调坚持党的领导,这本身就是我们政治学要研究的大课题。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二是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历史发展和人民必然正确的决择。三是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四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最为根本原因在于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2]。这也就是说,我们特别强调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更是主要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坚持党的领导,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问题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重大的根本问题上,我们这些政治学研究工作者要首先做到,并身体力行,理直气壮地阐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明确指出:“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3]我们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党中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直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且在特定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往往还直接决定文化的上层建筑。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宗旨要义,都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都必须坚定做到“两个维护”,这是我们党和国家今后一些年紧紧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应对世所罕见挑战的命脉所系,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和赢得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所在。政治学研究工作者,要带头讲好政治,真正研究好、宣传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中国政治学会40年的发展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守为人民做学问的立场和初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包括政治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政治学工作者要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开展研究、发表言论,做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言人,决不能变成极少数人的工具、甚至成为西方敌对势力的附庸。政治学研究不是在书斋中谈经论道,不是自娱自乐,不是仅仅为了满足个人的爱好和兴趣,而是真正的经世致用之学,要服务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作为当代中国的政治学工作者,应该坚持为人民做学问,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把自己的学术兴趣和学术研究同党和人民的事业、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承担起自己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
——中国政治学会40年的发展告诉我们,必须始终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充足养分,统筹研究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政治学只有准确把握、科学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问题,才能推动思想理论前进,推进社会历史进步。这就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实际工作中亟待回答、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敢于并善于从政治学角度深刻揭示时代变迁的内在逻辑,推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秀成果,不断攀登政治学研究的新高峰。经济、政治和文化是任何一个大的社会的三个有机构成领域,其他领域比如社会管理、生态、外交、科技、教育、军事等,都是这三个领域派生的领域。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三者组成的“大社会”中政治层面里的“大政治”。无论是经济对于文化的最终决定性作用,还是文化对于经济的间接反作用,都必须通过政治这个中间的媒介。从一定意义上讲,政治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最为直接的表现和体现。包括经济对于文化的决定性作用和理论对于经济的指导作用,也必须和必然通过政治这个环节。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从政治上分析问题才能看清本质,只有从政治上解决问题才能抓住根本”,“不从政治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就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4]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政治学工作者不仅要讲政治,还要懂政治,而不是刻意淡化甚至回避政治。“小政治学”当然我们也要研究,但是只有把“大政治学”搞清楚了,才能把“小政治学”顺理成章、鞭辟入里地弄清楚。从根本上说,“大政治学”管“小政治学”。有的学者把政治和政治学的内涵理解得过于狭窄甚至偏颇,把政治学研究简单等同于行政学研究,将研究内容仅限于政府政治中的行政理论、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决策、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等方面的“小政治”,甚至不加批判地将政治学研究对象仅限于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制度史、西方行政学说史等。这无疑等同于自我设限,等同于主动放弃阵地,这不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
我认为我们政治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有三个,一是把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巩固好、发展好,其核心是保持党的革命性、先进性与纯洁性;二是把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其核心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即国体、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基础与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的文化制度;三是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核心是高扬和平、发展、共享的旗帜,团结全球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之奋斗。这三个任务,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深刻阐发过的。若能更好地把研究大政治与小政治、把研究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统筹起来,我国政治学研究将可能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政治学会40年的发展告诉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融入实际、融入生活、融入群众的作风和文风。在不断深化、扩展、提高学术研究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政治学工作者还应该积极致力于政治学常识的普及,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此,一方面,需要改变作风,深入普通老百姓特别是普通工农群众生活之中,尤其是要了解弱势群体生活上的疾苦和思想上的困惑,下大工夫、真功夫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并不断上升到理性认识;另一方面,要切实改变文风,特别是要改变只会使用抽象的学术概念和艰深晦涩的学术话语表达思想的习惯,要用清新朴实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为广大群众、普通党员和干部答疑解惑。
——中国政治学会40年的发展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方针。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明确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方针。”[5],他还明确要求,要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要坚持和发扬学术民主,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等。1957年,毛泽东曾指出:“我们要提倡正确的东西,反对错误的东西,但是不要害怕人们接触错误的东西”;“同那些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进行斗争,就会使马克思主义发展起来”。[6]不争论、不炒热,是在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基本性、长期性的方针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具体的工作方针和具体办法,我们在处理一些特殊的具体问题时仍然需要采取这一方针,但这一方针并不是基本性的长期的方针。现在,我们所有政治生活的主题仍然是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只有通过百家争鸣的方针,才能进一步统一大家的思想,才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共同奋斗。但是,同时一定要辩证认识和处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敢于亮剑、敢抓敢管与不争论、不炒热之间的关系,决不能使不争论、不炒热成为一些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所谓的开明绅士和“老好人”的“防空洞”。
同志们、朋友们!40年来,中国政治学会从零开始,一步步发展壮大。目前,学会有中国政治思想史专业委员会、国际政治专业委员会、苏区精神研究专业委员会以及今年新成立的青年工作专业委员会,共有常务理事112人,单位会员达到108个,几乎涵盖了全国所有政治学专业单位和部门。迈过“不惑之年”,中国政治学会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我们也更有理由期待中国政治学会的明天更美好。对于学会下一步的工作,借这个场合,我再重申几点希望。
一是要在深刻理解把握“两个大局”上做文章。当前,随着全球疫情的快速恶化,新一轮经济衰退不可避免,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迅速增加并交叠影响,这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甚至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形成更加严峻的挑战。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政治学工作者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宏大视野出发,及时研判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应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出谋划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我们政治学界应有的贡献。学会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出谋划策,提出真知灼见。
二是要继续坚持开门办会原则。《中国政治学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政治学会是团结全国政治学工作者、开展科研活动、进行学术交流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要始终保持群众性学术团体本色,不忘建会的初心和使命,继续坚持开门办会原则,积极联系和服务于全体会员,广泛团结凝聚一代又一代老中青政治学工作者,将学会进一步办成学界认可、学人称赞的“政治学工作者之家”。
三是要大力推进师德学风建设。近年来,关于学术不端、师德不再的负面报道时常见诸报端,屡屡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对此,中国政治学会应该旗帜鲜明地亮明态度,积极支持各会员单位的师德学风建设。在这里,建议中国政治学会成立师德学风建设专业委员会,对出现该类问题的团体会员及个人会员及时予以通报批评,对问题严重的可考虑作出除名决定,以此共同守护政治学界的一方净土。
四是要鼓励支持青年政治学工作者更快成长。青年是政治学界的未来。中国政治学会一贯重视青年政治学工作者的成长,2020年7月专门成立了青年工作专业委员会,进一步加大青年政治学者的吸纳培养力度。青年政治学工作者的优势在于精力充沛、思想敏捷、富于创造性。青年政治学工作者在学术成长过程中,首先要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即掌握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具体问题,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和政治学专业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其次,要解决现实实践问题,要关注并投身于正在进行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学会从大量的、生动新鲜的实践经验中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研究,以促进本学科的学术积累和理论创新。希望各地方学会、高校和政治学研究机构积极为青年政治学工作者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既要向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也要为他们积极创造一个有利于快速成长的良好环境。
最后,预祝本次学术年会圆满成功!并祝愿中国政治学会青春常在!祝愿中国政治学界枝繁叶茂!
谢谢大家!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0—181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42—43页,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3]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第6页,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4]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求是》,2019年第14期。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6]《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79—280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来源:《政治学研究》2021年第1期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zz/2021-04-09/68582.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