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就是公知党,民国就是公知时代,台湾就是公知省
国民党就是公知党,民国就是公知时代,台湾就是公知省我们现在比较讨厌公知,包括公知这个词也贬义化。对一些公知的行为,公知的这种人,我们会进行一个批判。刚刚发生的就是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一个女教师就发表这种否定南京大屠杀,它其实也是一种公知言论,很典型的公知言论。然后很很很快受到这种舆论的、网上的批判,然后校方也回应,开除了。
为什么会出现公知现象?
首先,什么叫公知?它的核心特征就是崇尚西方,否定中国,以西方的标准为标准,然后来去衡量中国。中国是错的,西方是对的,这是公知的典型特征。
那么公知它是什么时间出现的?它并不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之后其实是第二波公知。那么第一波是出现在什么时候?是出现在民国的时候,那就是辛亥革命之后,整个民国时代可以讲就是一个公知时代。
这个民国时代的领导领导者是谁?是国民党。国民党其实就是一个公知党,所以他失败了。
国民党是崇尚西方的,然后主张全盘西化,无论是学术也好,无论是文化也好,包括制度。我们知道国民党它的制度也是民主这一套,包括搞选举,它是全盘西化的。这导致它是脱离中国的实际的,不尊重中国的实际,也不尊重中国的老百姓。脱离人民脱离实际,所以他失败了。
和他相对应是谁?是咱们的共产党。共产党我们讲的是什么?尤其是以毛主席为领导的共产党,讲的是“理论联系实际”。那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对国民党的这种全盘西化的一种否定,一种纠正。
当然共产党其实也是分成两个阶段的,那么第一个阶段它也是西化的,当然这个细化的对象不一样,是俄国、苏联。国民党西化的对象则是日本。国民党本身是受日本的影响的产物,整个国民党学习日本的一个产物。
在甲午海战败给日本之后,我们就出现了一股向日本学习的一个潮流,而且后来也出现了一股留学热,那就是年轻人到日本去留学。所以就是这些年轻人受日本的影响,所以才导致什么?导致辛亥革命,包括辛亥化运动。
就是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是学习日本的结果。对这一点我们往往,包括我们的历史教材,似乎有意的淡化这一点,淡化日本的影响。我们可能会过分的去强调辛亥革命它的进步性,当然它是有它的进步性,但是它并不是完全进步的,不是没有问题的,但对这些问题我们没有去展开的去讨论。
其实现在的公知,就是辛亥革命的一个后遗症,或者它的副作用,是民国的时代的这种后遗症,它的副作用。但是我们没有去认真的去讨论这个事情,也没有去解决它。为什么没有解决?是因为我们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因为从鸦片战争以来,从近代以来,中国的一个主要的矛盾是什么?就是我们穷,我们的技术落后,所以过分的去放在这边上,我们其他的问题都忽略了。
辛亥革命它对我们引入西方,就是我们学习西方,然后提高我们的技术,那是有帮助的,我们更强调这一点,但是它的这种公知的属性,这种对我们文化的破坏的这种属性,让我们丧失文化信心的这一点,我们往往去忽略了。
现在我们到了这么一个新阶段,我们的经济也崛起了,遭遇了美国对我们打压,包括新冠疫情的经理,我们对西方的这种文化上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在重新的去审视它。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去来回顾这些问题,譬如说我们为什么会讨厌公知?其实这个讨厌公知,也是随着我们经济的崛起,随着我们的文化的自信的提升,随着我们对西方的文化的这种不好的一面,卑鄙的一面,蛮夷的一面的重新的认识,才出现的。要解决公知问题,我们就要追溯它的起源。
我们就说晚清不好,其实晚清对西方的认识,反而是有它的合理的一面。晚清它是把技术和文化是分开的,只认可西方的技术,不认可西方的文化。你技术领先,我学习你,但是你的文化不行,你的文化是蛮夷。那么晚清为什么能够有底气说西方是蛮夷呢?也是基于我们传统的这种框架,就是义利之辩,华夷之辩。我们中国文化是以义理为核心的,我们讲义对吧,同时我们不否定利。义利之辨中正确的义利关系是,以义为本,以利为末,或者以义为体,以利为用。是这么一个概念。
晚清是基于义利之辨的框架,那也是华夷之辨的框架。华夷之辨其实就是义利之辨,它的区分标准是义利。我们说你是蛮夷,我们是华夏,这个标准它不是像现在西方,是基于宗教也好,基于肤色也好,基于民主,它不是,它是基于文化的。你讲理你就是华夏,你不讲理你就是蛮夷,很简单。
你比如说到后来,毛主席就说美国是不讲理,对吧?凡是能不讲理就不讲理,能讲一点理的话就是被逼的没办法了。这是毛主席在抗美援朝的时候,对美国的一个总结。不讲理就是蛮夷,其实毛主席对美国、西方的认知、看法和晚清是一样的,也是视其为蛮夷,也是将美国看成“纸老虎”的底气来源。毛主席和晚清人一样,骨子里、肺腑里瞧不上西方、美国。
晚清说你是蛮夷,其实说你不讲理对吧?你不讲理就是蛮夷。所以你的文化是蛮夷的,是落后的,你的技术是领先的,我就学你的技术,所以叫“师夷长技以制夷”。
但是日本不这么认为。我们中国洋务运动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只学西方的一半,技术的一半,但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他就认为你中国的洋务运动是错的,就是你只学一半是错的。
他们认为西方之所以技术领先,就是因为它文化领先。文化是根本,技术只是末梢。你必须学它的整体的文化,才能学它的技术,它这么一个概念。
所以明治维新它的核心的原则是什么?脱亚入欧。脱亚就是脱中,因为日本以前是受中国的影响的,包括他的所谓的思想家,明治维新的思想家,早前也是学中国文化的,学儒家的,所以他对中国的经典也好,文化也好,有一定的了解。
然后他一看,西方这个技术领先,就认为它是全部是领先的,整个西方文化是领先于中国文化的,然后他们就见异思迁,说中国不行,我要学西方。
而且他们把日本所特有的这种愚昧也好,专制也好,都错误地归因于儒家,认为儒家是日本学习西方的一个绊脚石,所以它是要脱亚入欧。入欧先要脱亚,脱亚就是脱离中国。所以它要否定中国的文化,包括否定儒儒家经典,否定孔子,都是从日本开始的,从明治维新开始的。它是基于这么一个逻辑。
甲午海战之后,我们又开始学日本,尤其是到戊戌变法之后,我又有个留学热,大批的年轻人到日本去留学。当时其实包括清政府也鼓励去,洋务派的这些官员,尤其是张之洞。张之洞当时还写了一个《劝学篇》,里边就鼓励年轻人到日本去留学。而且当时政府也制定一些政策,譬如拿到日本的学位直接给官职、岗位,相当于包分配。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也发现了一个大商机,开办了很多专门中国学生的课程和学校。
所以其实当时国内并不知道日本明治维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并不知道它里边是有彻底否定中国文化,彻底否定中国制度的东西。正是清廷所鼓励的日本留学很快就摧毁了清廷自身。
留学热是从1898年戊戌变法之后开始,然后到1905年左右达到高潮,大概每年有1万多的学生到日本去。看看这个时间轴就很清楚,1905年1906年大概是高潮,然后1911年辛亥革命。就是这一批留学生他学成回国了,学生回国他们就搞事,就是干嘛?就是造反,彻底否定中国的制度,是辛亥革命,然后彻底否定中国的文化,新化运动。
所以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是学习日本的结果。更具体的说,就是鼓励日本留学的结果,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和主力军都是留日学生、留日人员。整个民国时代的开启也是受日本影响的结果。
民国时代的领导者是谁?是国民党,国民党就是受日本文化形成的。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就是在日本成立的,国民党它其实就是一个公知党,它奉行的路线就是日本明治维新式的全盘西化路线、脱亚入欧路线。国民党制度上也是完全采用的西方的民主,什么议会,什么选举。
我们明白这个背景,才能知道国民党是怎么回事,它就是一个公知党,彻底否定中国文化,彻底否定中国制度,然后脱离人民,脱离实际,企图用西方的一套来改造中国。它走的这么一个路子。
那么咱们中国的文化和日本是不一样的。更准确地说是,中国有文化,日本无文化,依然是个蛮夷。日本的话尽管说学习中国化,但是他没有学到精髓。我们是有我们自身的文化的,即我们的义理文化,无论日本还是西方都是缺失义理的,都是蛮夷。因此,国民党的路子其实也就是蛮夷化,象孟子说的的“用夷变夏”。这样,国民党你就脱离中国实际,不尊重老百姓,你是不可能成功的,也是要不得民心的。
所以共产党是看到了这一点,尤其是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看到这一点,那么共产党走了另外一个路线。什么路线?就是反公知反西化的路线。那么具体来讲就是毛主席提的“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当然共产党其实也是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他也是西化的。国民党学的是日本,走的是日本的路子,当然也是走的欧美的路子,因为日本也是学欧美。早期阶段的共产党学的是苏联、俄国,崇拜苏联,也是一种西化。
但当毛主席说你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候,就是要求,民国后所有的传入中国的西方理论,你都要中国化,你要服务于中国实际,你要服务于中国的人民,而不是相反说你在高高在上,你要改造中国。
当然这个时候主要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的,但是实际上它是包含着之前所传入中国的所有西方理论的。你要服务于中国的实际,中国的人民,那么它就是把这个关系给要理顺,把西方理论与中国实际、中国人民之间的关系理顺,谁为主谁为客,谁服务谁。
而尊重中国实际、尊重人民,其实就是尊重中国文化;以中国实际、中国人民为中心,其实就以中国文化为中心。因为我们的文化的传承其实有两条线,一条线是学术线,一条线是实践线,但基石是实践线。
学术线是什么?读书,四书五经。那么实践线是什么?是实际的这种实践,尤其是基层的老百姓的实践。我们说我们的文化是义理,我们说讲理,讲理不是说你读了书才懂得讲理,你只要是在中国生长,受我们实践的这种熏陶,你就会懂得讲理,哪怕你没有读过书。
当毛主席说理论联系实际、尊重我们的实际、尊重实践、尊重人民,他其实就是在实践的路线上很好的继承了、很好的发扬了我们的义理文化。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国民党它是一个公知党。共产党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他是反公知化的,而更强调中国的实际、中国的人民,其实就是中国的传统、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内核就是义理,就是四书五经讲的义理,也是尧舜之道。那么义理、尧舜之道依然是我们的内核,我们的理念的内核,我们的制度的内核。
所以共产党是反公知化的,是继承传统的,所以成功了,因为得民心。
所谓的民国时代其实就是一个西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公知时代。所谓的民国大师都有公知化的特性。当然个公知化时代中也有反公知化因素,就是共产党。国共冲突的本质并不在资本共产,那只是表面的,而在公知反公知,而在西化反西化。
整个民国的话主导的一方是谁?是国民党。作为一个反对力量,共产党的实力在民国一直很弱,但在逐渐变强。当共产党强大到足以战胜国民党时,民国时代也就结束了,新中国成立,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所以从起源上来看,我们的公知是起源于辛亥革命,整个的民国时代就是一个公知时代,然后这个领导者就是国民党,国民党就是个公知党。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民党被赶到台湾,这样国民党的这种公知思想就在台湾落地生根。所以台湾就是来落实国民党的公知路线的一个实验区,我们拿一个省做试验了。试验的结果怎么样?就是目前的台湾现状。
我相信现在真正了解台湾的大陆人都是发自内心的讨厌、厌恶的,甚至憎恶,我们说它是“蛙岛”、“呆湾”、“一国两智”。这就是走公知路线的一个结果。如果说国民党在大陆成功,那么大陆就是一个大号的台湾。我相信每一个大陆人现在发自肺腑的不希望是这样。
所以,走彻底公知化,完全走公知路线将怎么样?台湾就给了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板,就是这样的。所以台湾就是一个公知省,台湾的文化就是彻底的公知文化。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zz/2021-12-20/7291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