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了外媒口中所谓的中国“最黑暗”的地方,真的“大开眼界”!
我向来喜欢打公知和西方媒体的脸,两年前,他们呼唤我觉醒,喊我去中国“落后且黑暗”的西部山区看看,然后我真去了,我用我的文字与镜头,记录下了真实的、蓬勃的、向上的西部山区景象,破了他们抹黑中国的谎言。
后来,他们又喊我到西方政客口中“无比落后且灰暗”的新疆去看看,说是那里“人间疾苦”的景象能唤醒我为人的良知。然后,我就真的去了趟新疆——真实的新疆,果然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事实真的让人大开眼界。
以许秀中等公知汉奸为首的二鬼子群体、以《纽约时报》等美媒为代表的西方反华媒体、以蓬佩奥等美国政客为首的“抹黑新疆政客团”是如何通过造谣、抹黑、制裁等手段攻击新疆的,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连中国的大门都还未踏足过的这些西方人,和拿钱办事的卖国汉奸一起,依据凭空捏造的谎言入戏颇深,甚至以谎言为据,限制新疆产品、玷污新疆文化,深深地伤害了新疆人民的心。
好在,这些谎言在“实事求是”面前是苍白无力的,在真实的、和谐的、蓬勃的新疆社会面前,是可笑可耻的。真正的蓬勃新疆,是让这些抹黑新疆的畜生们,感到惧怕的!
1:社会发展进步巨大,福利工程遍地开花
放在除中国外的任何一个大国,像新疆这样的地区,除了资源开采的产业开发外,恐难有其他的大发展,甚至会被遗落成不毛之地。因为,相比于世界上的多数地区,新疆的先天发展条件并不算优渥,其许多地市的自然条件可用“恶劣”来形容。
新疆环境的不优渥,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环境上:
一是偏远,新疆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地区之一,从中国的东部沿海到新疆,哪怕是坐飞机,也要五个小时以上,而新疆往西或往北向海的方向,隔障着多国领土,往南则隔着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二是酷寒,新疆的冬季较长,酷寒程度不输东北,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北疆地区,大雪封山、冬半年里零下二三十度都是家常便饭,部分地区极端低温更是可达零下四五十度,大雪封山、大风阻路也是时有情况。
三是干旱,由于深处内陆,新疆成为了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也使得这里大部分的土地贫瘠不堪,除了少数绿洲外,大片环境恶劣的沙漠、戈壁成为了这里的主角……
新疆的先天条件,除了少数绿洲尚可外,整体可以总结为——要么很远,要么很冷,要么很干,要么很热,这是新疆初始的模样。
上图:新疆在亚洲的区位图、中国的年均降水量图、新疆地形地貌图。
上图:南疆的沙漠,图源郎言志。
上图:冬季北疆一望无际的雪原,图源郎言志。
这样的“初始条件”,使得新疆长期以来被视为偏远且落后的地区,不仅仅是西方人认为那里是“不毛之地”,就连很多并未走进新疆的中国人,也认为新疆是极度贫瘠与落后之地。但这样的刻板印象,随着很多人走进新疆,而发生改变。
说实话,去到新疆之前,对于新疆的发展建设,我并没有太大的“期望值”,我不认为在这样地广人稀的西北地区,能有太多的奇迹。但这样的刻板印象,从落地新疆开始,就发生着骤然的变化。落地新疆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我的第一反应是:我勒个去,这里居然是新疆,这居然是新疆的机场?这比欧美很多国家首都的机场都要豪华,论规模与现代化程度,也不输东部沿海的多数地区。
在十余日的新疆之行里,我跨越天山南北多个地市,新疆的现代化发展、福利项目建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乌鲁木齐、昌吉等主要城市,道路宽敞、干净整洁、城际交通四通八达,与中东部城市并无明显差距。
乌鲁木齐的火车站、机场里旅客往来如织,公共交通枢纽规模宏大且现代化,在世界范围内都可谓先进。
昌吉、伊犁下辖村镇皆通有宽敞的公路,阜康、吉木萨尔、伊宁等部分地区甚至村村通柏油公路。
伊犁的桥梁和隧道横贯天山南北,原本艰险、漫长的盘山路,变成了一山一世界的“穿越之旅”。
吐鲁番的大峡谷里有现代化的柏油高速,连接着沙漠、戈壁与绿洲。
达坂城的大戈壁滩上有驰骋的超级高铁,鄯善的沙漠腹地也蹦跶着狂野的中国施工队。
印象最深的,是坐着动车从乌鲁木齐到鄯善的路程。飞驰的列车从天山北侧的城市,开过冰雪荒原,穿进隧道告别覆着冰雪的天山,然后进入荒无人烟的大戈壁,最后直入前方的万里黄沙——这样震撼的基建项目,这样近乎不计成本的基建福利,恐怕真的只有中国才有。
而这些,在整个新疆,随处可见。这样的景象,估计得气哭不少美媒和西方政客。
“你别光看这些路修得好,现在连戈壁滩上,甚至在边境线上没什么人住的地方,也都有信号,有的还是5G的。要不怎么说,咱们中国人的基建能力世界第一呢。新疆这几年的进步真的是巨大的”。这是土生土长的新疆导游小武先生,与我说的话。
在新疆的这些日子里,我喜欢望着一望无际的雪原和苍茫的大戈壁,想着这片土地上有过的战鼓号角和雨雪风霜,心里嘀咕着:新疆很大,但也不大;这很荒芜,但也不荒芜——有中国人的地方,总能生机勃勃。
这,是我亲眼所见的新疆,一个社会发展进步巨大,福利工程遍地开花的新疆。
2:民族团结温暖人心,地区帮扶成绩显著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团结的群体,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特色”,也是西方反华政客最畏惧的“中国精神”。而倘若你到新疆走一走,会发现这里是把团结精神升华到极致的——想来,这也是西方反华媒体和政客要拼了命地抹黑新疆的“妒忌之源”。
“你们福建,援建的是昌吉,你们也看到了,昌吉各地市现在都建得很好。不过可不止你们福建人来援建新疆哦,喀什是广东援建的,吐鲁番是湖南援建的,阿克苏是上海和浙江援建的……每个地方现在都发展得很好,你们内地,尤其是东部,把好的资源和经验带过来,特别是那些援疆干部驻扎这边,给新疆带来的变化很大,以前有些新疆的城市,比如喀什啊,真的就很原始的那种、黄沙漫天,但你现在去看,和东部的没太大差别了应该,相当发达,干干净净的。”这是新疆本地导游小武说的话。
说实话,如果不是亲自到新疆看看,我是真的不知道,原来中东部地区,在新疆这片土地上,付出了这么大的帮扶力量。
我们以昌吉为例,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是由福建省对口援建的,在这里,驻扎着很多默默无闻的福建援疆干部和援疆企业,他们用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汗水、自己的资源,牵手昌吉的各族百姓一起,架起了一座座桥梁和一条条公路,建起了一个个现代化社区,设立了一所所教育和养老机构。
这些援疆的福建人,鲜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也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所做的项目,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从温暖宜人的南方,来到这风雪连天的北疆,一守就是数年。我想,也正是这样的福建援疆精神、闽昌人民的团结精神、昌吉人民的奋斗精神共同作用,推动着昌吉蓬勃发展。
上图:在新疆昌吉州各地,随处可见“福建援疆”的项目。
这样东西部地区团结抱团的画面,还在新疆各地呈现,且仍在持续。
而除了地区间的团结,在新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在吐鲁番,我们的接地导游是一个叫小丽(化名)的维吾尔族姑娘。在吐鲁番的行程本是游览当地各处古迹和自然景观的,不过在中途,小丽听闻我们喜欢感受风土人情,便非常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们家看看。于是乎,招呼都不打的,我们就去“家访”了。
“我们很欢迎你们来我们家看看的,真的很欢迎,我真的太高兴了”,这是小丽一路上反复强调的话。小丽的家,在吐鲁番郊外的一个普通维族村庄,虽然止不住黄沙纷飞,但也干干净净,家家户户门口也都停着私家轿车或农用工具车。
进到小丽家的院门,小丽的公公(丈夫的父亲)被惊了一跳,他杵着锄头就热情地迎了上来。正当我们还在腼腆之际,老爷子一把抛下锄头和手里的砍刀,又是握手又是憨笑,风趣、热情得很。同行的伙计和我其实有些不知所措,贸然来访使得我们有些拘谨,于是我们并着肩站在羊圈前发愣。
说时迟,那时快,老爷子抡起锄头就往我的屁股上敲了一下,吓得我一激灵,紧着身子回过头去,像受惊的羔羊,尴尬而不是礼貌地笑着。老爷子见我惊到,用并不流利的汉语夹杂维语和我们说了些热情洋溢的话,我们一句也没听懂。一旁的小丽笑着说:我爸是让你们留家里吃饭,让我先带你们逛逛,然后在家里吃顿饭。
间歇,小丽带着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家。参观过程中,小丽说:其实和你们内地差不多,家具该有的也都有,别看我们这里的房子外表其貌不扬,土灰土灰的,很多人家里面都很舒服的,除了装饰更具民族特色外,其他和内地是一样的。
小丽还招呼家里的几个小伙,开着三轮车领着我们去村里的集市上逛逛。小伙们也很热情,又是介绍村里的学校,又是介绍集市里的趣事,甚至还买着好吃、好喝的,要“招待”我们(就像家里过年走亲戚,亲戚家的大哥带我们买好吃的样子)。
闲逛之际,小丽和她的嫂嫂、婆婆、公公,四个人已经在家中忙开了,公公负责取干货,婆婆负责刮菜皮,小丽负责剁牛肉,嫂嫂负责淘米洗菜,一行人忙忙碌碌,只为了多争取些时间留我们吃顿饭(行程较赶)。加上“遛”我们的两个小伙,一家六口人都上阵了。
“真的很高兴你们能来,其实我很希望你们来看看,了解我们的生活,其实我们也是普通的老百姓,不像外面说的那样,我们的生活也很舒服,人也都很好……我们维族人很热情的,你经过我们家,就必须拉你进来吃顿饭。我公公听说你们是福建来的,说要带你们去看看我们家的农场,送你们一些特产让你们带走……本来是要给你们宰羊的,但因为突然来,家里没准备,要是昨天就打招呼,今天就宰一只羊招待你们了,临时来,吃得比较简单,你们不要介意,要是提前打招呼,这个大桌子都摆不下的……”
“我爸说,要给你们打包很多特产,我帮你们给他解释了带不了那么多,待会儿你们就拿一些,他也开心……他说,要你们今晚住下来,今天下午村里刚好有一个民俗活动,他要带你们去参加,我说你们明天早上的飞机要走,他让我跟你们说,夏天一定要再来,他还有很多好玩的、好吃的都还没跟你们分享呢……我爸说,我们都是一家人一样的,他很支持党和国家的。”
和大爷之间,虽然语言上不能互通,但从小丽的翻译与大爷的神色中可以看出,大爷一直在给我们传达“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感,他把我们当成了家人。
印象颇深的是,在参观大爷的葡萄晾房的时候,大爷耿直地铲起一大铲子的葡萄,要往我口袋里塞,几番推迟不下,大爷将葡萄干塞满了我所有的衣兜,大伙乐得哄堂大笑。同行的伙计调侃说——本来是来旅游考察的,结果变成了走亲戚。
上图:维族大爷“强塞”给我们的特产。
“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这是小丽一家从一言一行中,反复传达给我们的信息。私下里,小丽和我们这般说:其实你看,我们这里根本不像外面(西方媒体、网络公知)说的那样不好,我们这里的人生活得很安逸,每个人都很热情的,国家这几年治理的也很好,很和谐、很团结、很友好,我就希望你们多帮我们宣传宣传,把真实的、美好的新疆告诉给外面的人,让那些抹黑新疆的声音一边去,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新疆,来新疆看看,我爸爸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小丽一家的热情招待,让我们感觉很感动,也很暖心。我想,这也是大多数新疆人民的真实状态。在新疆的日子里,我们在天山脚下的哈萨克牧民家里,听哈萨克族的大爷弹唱自创歌曲“民族一家亲”和“我们的好日子”。
上图:弹唱民族风情歌曲和中华民族团结歌曲的哈萨克族同胞。
我们在呼图壁的城里,多民族牵手共同畅想新疆的美好未来;我们在奇台见证了多民族共掘坎儿井的伟大壮举,见证了塔塔尔族、回族、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等各族同胞围拢篝火、百花齐放、热情共舞的美好画面……
想来,这样的新疆是最美的,但也正是这样的美好新疆、团结新疆,让《纽约时报》这类西方谎言媒体,如坐针毡。
3:人民生活祥和自在,环境治理值得点赞
“新疆这几年来,社会发展越来越好了,出门很安全,治安也非常好,这是我们都能看到的”,维族导游小丽这般说。
“我们新疆,其实就是人可能没内地那么多,生活还是很舒服的,比较休闲,生活节奏没那么快,幸福感可高了”,天山国际滑雪场的一位当地教练这般说。
在新疆的那几日,有很多的新疆人,都这样和我介绍新疆。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在欧洲遇到一个来自新疆的同学,当时西方媒体正在密集地杜撰关于新疆的抹黑谎言,这气得她敲着桌子说:哪里是他们说的那样啊,我们新疆可安全、可好玩了,他们就是胡说八道啊,我一个新疆人还不知道自己家乡什么样吗?
这些在中国本是寻常的事物,被拿出来反复强调,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但关于抹黑新疆的谣言和虚假信息不止,每一个新疆人、每一个中国人,就有必要去强调、去证明、去共同守住这纯洁的真相。
上图:天山脚下的“人间烟火气”。
其实当我们来到新疆,一切都已无需证明。
印象颇深的,是在阜康的一夜。那日夜里,气温骤降至零下二十度,天上大雪纷飞。因为不了解当地的天气和交通情况,我滞留在了阜康街头。大风加上低温,让人感到酷寒难耐。兜兜转转之际,一辆警车在我身侧停下,问了我是否需要帮助,我摆摆手道谢后,又转悠到了另一条街上。我一点都不担心,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巡逻的警车来过,很有安全感。
后来,因为天实在太冷,我在路侧拦下一个回族同胞的车,招呼他捎上一段,把我送去住的酒店。车主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他一路怕我冷着,开着大大的暖气,热得我开窗找凉,要吹吹冷风缓缓。车主见状大笑:哈哈哈哈哈,我是怕你冷,所以开大点暖风,太热我就给你关了。
大雪夜,车开到我的住处,是有三十分钟路的,若是往返(我住山里),得要一个小时。我本想付足够的酬劳给车主的,结果他听说我是福建来的,就招手说是“免费”。最后,在我几番“进攻”之下,车主收了我30元的油费。我是知道的,这30块钱连油钱都不够,不过是他怕我不宽心,象征性地收点罢了。
和谐,安宁,祥和,也自在。这样好的地方,再怎么抹黑,也“黑”不掉。
那些日子,我和伙计们一起,游览了昌吉市的冬季冰场,各族人民那里挥霍着笑声;我们还在奇台参观了面粉产业园,在呼图壁和吉木萨尔看到了那里棉花和各类土特产的“现代化”“机械化”种植与生产,还有特色农产品电商供销产业……一个个县市走过,惊呼“大开眼界”,顿觉网络上和西方媒体口中的那些谎言,荒谬且毫无见识。
西方媒体和那些丑陋的政客,恐怕更想不到,新疆除了做到“人与人”间的和谐,还做到了“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茫茫的大戈壁滩上,新疆人建起了一个个风力发电站和太阳能发电站,自己用不完,还往内地输送。
上图:新疆戈壁滩上的“风力发电站”。
上图:新疆沙漠里的“太阳能发电站”。
当西方无数脏水泼向新疆的时候,团结的新疆人民却肩并肩,想着“清净地球”,他们与沙漠斗争,一步一个脚印,让绿洲变得更大,让沙漠变得更小,沙尘暴,也随之越来越少。有人说,这是中国式的奇迹,但其实,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和谐社会的团结力量,是中国人民的汗水结晶。
4:世间美味应有尽有,壮丽山河美不胜收
自古就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使得新疆毋庸置疑地成为“美食文化的融汇地”,加之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周边的绿洲丰美,也使得新疆的美味食材品质极优,所以美味遍地,在新疆是寻常的。
我无法用我匮乏的语言来形容我在新疆品尝到的各类美味,其种类之多、味道之美、形态之变换,都超乎寻常人的想象。尤其是那牛羊肉,堪称一绝。什么“入口弹牙,软嫩多汁,口齿留香”在这时候都是苍白的修饰。我觉得,最能表达我内心真实想法的是:新疆的好肉配好酒,吃到尿酸值爆表,也还想吃……
而关于新疆的美景,我写过这样一个帖子:
美景和好玩的去处,不一定是要出国找的,中国的很多美景和好玩的地方,都是可以与世界各地之奇景比肩的,尤其是在西部。说真的,我们这个国家,太壮美了……这两日,郎君在新疆走访,印象最深的,是在新疆昌吉州天山天池滑雪场,在那里,望着天山美景,飞跃在天山天池的雪地里,我的感慨是:实事求是地说,这里的景、这里的雪、这里的配套设施,已然不输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了。属实是惊艳……抬头,是巍峨的天山,仰慕,是暖人的冬阳,闭目,是丝路的随想,静心,是天池的呢喃。环顾四周,是多民族文化的共融与共荣,眺望山河,是中国江山的绚丽一笔。我无法用完匮乏的言语去形容这的美……试想一下,你脚踏雪板,在纷雪或暖阳中拂风而下,一抬头就是皑皑白雪的天山,博格达峰与你在天地间相望,周遭的雾凇似雪上的音符,远处的天池似你的恋人,偶尔或有哈萨克的琴声悠扬回荡,或是维吾尔的舞曲在四野缭绕,这是何其壮美、华美、优美的画面?而这一切,就在我的眼前发生着……
而整个新疆,像这样的美景还有很多很多,例如水草丰美的伊犁草原,圣水之源江布拉克,享誉世界的喀纳斯,走进人心的那拉提,还有黄沙万里的塔克拉玛干,充满神秘的古楼兰……早上,你可以与冰雪的天山歌舞,中午,你可以在草原或戈壁上的欢腾,傍晚,你可以在沙漠里寻长河落日……饮雪山之水,望大漠孤烟,闻十里花香,品葡萄美酒——这,就是真实的新疆。
我无法用我匮乏的语言去描绘一个多彩的新疆,我只能说:朋友,有机会去新疆看看!不会让你失望的!
写在最后:新疆是个好地方
戈壁和沙漠里跑高铁,天山的峡谷架桥梁,昌吉的广场上各民族共舞,吐鲁番的集市里人来人往,大漠里的公路越修越多,喀什的城里车水马龙,和田的夜市歌舞不停,北疆的棉花大获丰收,南疆的瓜果远销全国,乌鲁木齐的飞雪里又藏着不知谁人的爱情故事——新疆,是个好地方!
当然,地大物博的新疆,并不全然的完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与中东部仍有差距,环境保护和治理仍是当地重点的问题,水资源的短缺依旧限制着许多地区的发展,社区的文明建设与规范管理仍有巨大的进步空间,全民文化素质教育仍需加紧普及,群众的医疗卫生与收入保障水平有待提高……这一切,我们也都要看到。
但看到这一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的是: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改变,团结、向上的希望是这片土地上的主旋律,新疆这个好地方,必将不凡。
最后,我再送国产公知和抹黑新疆的西方媒体一句话:与其在那自我脑补“新疆有多么糟糕”,不如买张机票到中国新疆来看看,没有实践、没有亲眼所见就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地看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zz/2023-02-28/80456.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