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穷了就不能爱国?

最近,特意跑过来骂我的人不少,有个叫虎千代的说我一辈子翻不了身,吃不起四个菜,这让我忍不住怀疑此人是1450,毕竟,大概也只有1450才会觉得我们连四个菜都吃不起吧。这么说吧,我特么都脂肪肝(轻度)十多年了,要是连四个菜都吃不起,会有脂肪肝?

实话实说,我们的日子未必都很滋润,但要说连四个菜都吃不起,那绝对是说笑了,但此人绝不是说我穷那么简单,更多是想说爱国的就活该受穷吧,但古人早就说过了,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我不敢以君子自居的,但至少还不至于为了爱国连饭都吃不上。

社会主义是艰苦的事业,穷其实并没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瞒着的,只要努力活着,穷人一样可以为家庭、为社会做贡献。话说,当年跟着毛主席打江山、建设社会主义的有多少不是泥腿子?当年,我们说爱国不分先后,现在,我们说贡献不分大小,穷人,穷人怎么了?靠劳动吃饭永远不丢人,雷锋放过牛,焦裕禄挖过煤,还不一样成了我们的英雄和楷模?

前两年,有个嘴比较欠的前媒体人曾说今天和40年前是梦都连接不起来的不同世界,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大概是想说现在好,40年前不好吧。和40年前相比,我们承认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要说今天和40年前是两个梦都连接不起来的不同世界的话,请恕我实在无法苟同。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前三十年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没有近40年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我们能有今天?

要说40年前,无非就是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罢了,说白了就是穷,但说今天与40年前是梦都连接不起来的不同世界的人不仅否定了前三十年打下的基础,也矮化、弱化了后四十年的努力。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没有一代接一代人的努力,难道今天的幸福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爱国是本能,如果国家有钱才爱,没钱就不爱,或者说,如果有钱才能爱国,没钱就不能爱国那太可笑了。这倒不是说越穷越光荣,任何人都应该努力工作改善生活,但贫穷从来都不是罪恶,社会主义不养懒人,可社会主义是养穷人的,如果穷人就该受白眼,那和西方的丛林世界有啥区别?

作为一个资深穷人,说是阶级立场也好,说是个人情感也罢,我对和我一样的穷人还是很有感情的。在我看来,如何理解贫穷取决于一个人的立场,要知道,任何一个社会,穷人都是远多于富人的,如果你是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起码你会同情、会善待穷人,反之,如果你做富人的贴心人,那么,对不起,我鄙视你。

可能有人会说穷人并不代表就是好人,这当然是句正确的废话,难道富人就代表是好人了?不过,如果有人这么说的话,我会感到高兴,因为起码这么说的人变相承认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个人的好坏与贫富无关。

一个穷人可能因为心存善念而受人尊敬,一个富人也可能因为一肚子坏水而受人鄙夷,如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不太成熟的结论:那些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贫穷,觉得穷人就没有尊严甚至连爱国权利都没有的人的立场大大的值得怀疑。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这辈人大多是过过苦日子、穷日子的,知道这一点并不需要多么深厚的历史知识。我们今天的生活相对富裕了,但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忘了我们父辈、祖辈的付出,他们那么穷,但我们的家底是他们打下的。做人做事要凭点良心,嘲笑穷人往小了说是道德有问题,往大了说那就是数典忘祖了。

1929327日,毛主席和朱老总向国民党暂编第一师发布《敬告士兵群众》书,其中指出:本军是共产党的军队,是贫苦工农的化身,我们誓为工农利益奋斗,以求得到彻底的解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对我来说,别说我吃得上四个菜,就算吃不上又如何呢,谁规定吃上四个菜以上的日子才能算好日子的?这些年,很多朋友给我捧场,确实帮了我很多,但我不并认为他们就都很富有了,但我们在精神上我们相互扶持、互相鼓励,不为别的,只为我们有共同的信仰,那就是爱国。

爱国不仅是信仰,也是现实需要,只有国家强大了,个人才会有资格追逐更好的生活,不信的话,就去看看伊拉克吧,去看看叙利亚吧,难道我们就一定比伊拉克人、叙利亚人厉害多少吗?不是的,不是伊拉克人、叙利亚人不努力,更不是他们不聪明,而是他们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所以,他们才会连追求幸福的资格都没有。这就是我想说的,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你什么都不是。

所以,任何时候,爱国都是光荣的,别人说我们是小粉红也好,爱国贼也罢,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起码我们胸怀坦荡,我们问心无愧。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zz/2023-02-28/8045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3-03-01 关键字:政治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