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代脊梁 >

知识分子

打印

航天强国背后的10万80后

  韩国《中央日报》6月13日文章,原题:航天强国背后的10万“80后”大军

  用来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2号F火箭,担任其电气总体设计师的是年仅31岁的“80后”——他叫牟宇,目前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副主任设计师,该研究院由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创立。2000年,18岁的牟宇考入北京理工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2007年博士毕业便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目前,在该院工作的研究员中,像牟宇一样的80后年轻人约有1.7万名,占研究员总人数的80%。

  而天宫一号的设计单位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总体主任设计师柳宁也是一个“80后”,今年33岁的他是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的总体设计师。2008年,柳宁获得清华大学力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便被学校推荐参与“神舟”项目。一直以来,中国政府鼓励各大学推荐优秀毕业生加入航天研究员的行列。目前,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攻读硕士、博士课程的1000名研究员中,900人是“80后”。

  如此庞大的年轻人才储备和不断流入,正是中国航天事业自1999年以来连续10次成功发射航天飞船的秘诀。这些年轻人也是引领中国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中科院院士、航天飞行力学与火箭弹道设计专家余梦伦称:“中国成为航天强国的秘诀是新鲜血液的不断输入和国家的关心与扶持。”

  确实,在15万中国航天领域研究员中,10万人属于“80后”,这些人的平均年龄为31-33岁,比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的同行平均年轻15岁。据悉,美国宇航局研究员的平均年龄为42岁,而欧洲和日本的科研人员年龄更大。

  此外,对航天人的有效管理也是中国发展为航天大国的原因之一。以1956年中国航天飞行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的建立为开端,截至2009年,中国共成立16家航空航天研究院及下属的数百个研究所。进入21世纪,这些航天研究院相继被两家国有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收编。专家认为,此举意在让这两大巨头开展良性竞争、激励他们从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并与国际市场接轨,进而打开航天产品的海外市场。 (作者崔炯奎,金惠真译)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sdjl/zsfz/2013-06-14/2132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6-14 关键字:航天强国  80后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