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代脊梁 >

知识分子

打印

为打工者歌 他咬咬牙坚持14年

  

<p>    昨日下午,孙恒在佛山南飞雁社工服务中心为打工者、志愿者而歌。</p>

  昨日下午,孙恒在佛山南飞雁社工服务中心为打工者、志愿者而歌。

 

 

 

  “想起那一年,我离开故乡,离开生我养我的村庄……”吉他声悠悠响起,孙恒的眼神习惯性望向远方。他已记不得唱过这首《想起那一年》多少遍,越唱越沧桑。吉他底部写着“生活就是一场战斗”,孙恒说,那是自己最坚持的态度。

  “好听,好听。”孩子们的欢呼让孙恒满足,他甚至鼓励其中一个小女孩唱歌,自己伴唱。

  昨日下午的佛山南飞雁社工服务中心,时而喧嚣,时而深沉,这位全国知名的工人歌手唱起熟悉的旋律,也讲述着“劳动与尊严”的故事。

  抛掉“铁饭碗”开始为农民工创作

  孙恒是河南开封人,1975年出生,童年跟父母在陕西度过,受陕西民歌影响颇深。1998年孙恒从河南安阳师范学院毕业,最初在开封四中担任音乐教师。那是一种“铁饭碗”般的生活,收入稳定,一周三节课,但却与自己的心背道而驰。他说,自己想要充满朝气的生活,他的理念与枯燥的教育体制不断碰撞,最终干了不到一年便辞职到了北京寻梦。

  跟众多“北漂”一样,初到北京的孙恒有些“找不到北”,搬运工、送水工、推销员、酒吧驻唱……他迷茫地看着周遭的世界和人群,不知所措。从其后来的创作可以看出,那时候运煤的老人、建筑工地的“彪哥”都给了他感动和灵感。

  在昨日的分享中,孙恒再次提到“彪哥”,那个讲述自己“除了一双手什么都没有”的安徽农民工兄弟。“彪哥”改变了孙恒的价值观,也开启了他更大的创作世界。他想,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工人的故事唱出来呢?

  2002年五一,孙恒和三四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创办了“打工青年艺术团”,开始在下班时间到工地义务演出。两年时间,孙恒和伙伴们在北京大大小小的工地义务演出100多场次,观众累计两万多人,其间也吸引了不少“演员”加入,修理工、保安、保姆、厨师……“打工青年艺术团”慢慢被人们熟知。

  2004年9月,京文唱片公司为打工青年艺术团出版专辑《天下打工是一家》,专辑卖了10万张,艺术团分到了7.5万元的版税。孙恒回忆,拿到那笔钱时,几个伙伴开了一周的会,商量怎么把钱分掉,但最终谁都没拿钱。他们在北京郊区的皮村开办了“同心实验学校”,为外来工子弟解决读书难问题。

  音乐之外 他还可以做得更多

  除了音乐,孙恒还想为农民工做得更多。

  2002年,他创办了北京工友之家,为外来工提供社会支持网络,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也提供多种维权服务。2006年,他又开始为外来工量身打造“二手超市”,从高校、热心市民、大公司等渠道免费获得二手衣物,然后以市场价1/10甚至1/30的价格卖给外来工。筹集到的资金除了用于日常运转外,还会支持大学生调研、贫困外来工救济等。目前这种二手超市已在北京开了14家连锁店,去年营收125万,盈余16万。

  与之同时,孙恒也组织开设了农民工博物馆,在那里展示暂住证、工资单等物品。在他看来,这记录农民工生存史,也提醒政府不要忘记农民工的贡献。

  2009年开始,工友之家还探索建立工人大学,为新生代工人提供职业培训,也重塑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该大学聘请吕途、李昌平等人参与教学,已成功举办8期,培训工人200多人,其中20多人成为各地N G O组织的骨干。

  如今,孙恒也经常到各地“唱谈”,唱工人的歌,谈工人的故事。音乐和公益,他都坚持在路上。

  [对话孙恒]

  ●谈音乐

  内容比技巧更能决定音乐的优劣

  南都:做了十几年音乐,哪一首是你自己最喜欢的歌?

  孙恒:谈不上最喜欢哪首,每首歌都有自己的故事。盘算下来,《想起那一年》、《彪哥》、《团结一心讨工钱》这几首算是传唱最广的了,因为唱出了工人的心声。我觉得音乐最主要是要讲述故事,表达情感,这些内容决定着音乐的优劣。至于技巧,不是说不重要,而是说单纯的技巧很难打动人心。

  南都:最近几年,互联网更新,新生代工人也逐渐占领市场,有没有觉得自己的音乐越来越难做?

  孙恒: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都拓展了音乐的传播渠道,有利于我们创作,但不可否认,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这种音乐确实很容易被淹没。从做音乐开始,我就从不以市场导向为成就感,我写的都是工人的故事,是真实的情感。当然,我们的音乐也在适应性变化,比如最新出专辑《家在哪里》中,已经有很多新歌手加入,内容不变,但已开始融入说唱等更年轻的表现形式。

  南都:随着经济浪潮的汹涌,歌曲受资本的裹挟越发严重,你如何保持初心?

  孙恒:现在音乐市场背后都是资本的包装和宣传,我们并不排除作品利用商业化的渠道传播,但我们不会因为商业化改变自己的创作内容。我们的方向一直未变,就是要反映工人的故事和心声,哪怕有生存的压力,我们也会一直坚持。

  ●谈工人困境

  我更看重工人的自我觉醒

  南都:你一直强调自己的音乐讲述着工人的故事和心声,那么在你看来当前工人主要面临着哪些问题?

  孙恒:我们曾组织参与专业调研,发布了《中国新工人的迷失与崛起》。他们的迷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急剧发展的恶果,3亿多民工的流动,随之而来的便是自身权益、老人养老、孩子教育等连锁问题。

  南都:应如何找寻出路呢?

  孙恒:这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工人等各个方面的努力。在这里面我更看重工人的自我觉醒,要想改变外界先得改变自己,工人需要懂得维权的法律知识,需要公民意识的启蒙。而在当下城镇化的浪潮下,工人更需要抱团取暖,促进村庄集体经济和劳工N G O的发展,享受改革红利。

  ●谈劳工NGO

  珠三角N G O发展环境比北京好

  南都:你上面提到,城镇化浪潮下,工人需要抱团取暖,N GO是一个方向,你也在这个领域尝试十多年了,有何体会?

  孙恒:说到底,N G O的产生是顺应社会问题出现的,在这个领域这么多年,我深感N G O作用的微弱,很多事情不是N G O一方面能够解决的,还是需要政府、社会甚至劳工个人的觉醒来共同完成。珠三角N G O发展环境要比北京好,在全国也属领先。他们在注册手续、政府态度、社会认知等各方面都存在优势,这里有N G O成长的土壤。

  南都:劳工N G O未来的态势如何?

  孙恒:一个N G O有没有持续生命力,还是在于其回馈社会问题的能力。如今劳工N G O越来越多,说明社会需求还很大。关键还在于政府要支持劳工N G O的发展。政府支持不仅仅体现在资金方面,放开政策控制也是支持。南海桂城对劳工N G O的支持就值得推广,所以南飞雁能得到迅速发展。

  [作品]

  《彪哥》词/曲:孙恒

  认识你的时候,已是在你干完每天十三个小时的活儿以后。

  大伙儿都管你叫彪哥,你说这是兄弟们对你习惯亲切的叫法。

  喝醉了酒以后,你说你很想家,

  可是只能拼命地干,才能维持老小一家———安稳的生活。

  每天起早贪黑,你说你感到特别的累,

  可是只能拼命地干,才能维持老小一家———安稳的生活。

  你说你最痛恨那些不劳而获的家伙,

  他们身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却总是看不起你。

  你说究竟是谁养活谁?

  他们总是弄不清,他们总是弄不清这个道理。

  一天天一年年,就这样过去……

  你拥有的只是一双空空的手……

  你总说也许明天日子就会改变,

  可清晨醒来后,仍得继续拼命地干!

  认识你的时候,已是在你干完每天十三个小时的活儿以后。

  [孙恒简介]

  全国知名工人歌手,北京工友之家总干事,2005年被评“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进城务工青年”,2011年被评“行动改变中国———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代表作《想起那一年》《彪哥》《团结一心讨工钱》等。

  统筹:南都记者 刘洋

  采写:南都记者 刘洋 邵铭

  实习生 倪玉洁

  摄影:南都记者 郭继江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sdjl/zsfz/2013-07-26/2215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7-26 关键字:孙恒  打工青年艺术团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