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代脊梁 >

知识分子

打印

科学家爱国,需要一个理由吗?

科学家爱国,需要一个理由吗?

胡懋仁

科学家爱国,需要一个理由吗?

《中国青年报》2018年8月13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其中提到一大批当年的老科学家,放弃国外的舒适生活与高水平的研究环境,毅然决然回到刚刚解放不久的新中国。

文中提到,记者问起其中一位老科学家彭桓武为什么要回国时,彭桓武回答是:爱国不需要理由。这至少表明,老一代科学爱国的情怀早就溶入他们的血液之中。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细究所谓理由。爱国是天经地义的。回国是理所当然的。

爱国不需要理由,是老一代科学家发自内心的回答。当然,在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会没有理由。正如任何感情也不会没有原由一样。老一辈的科学家,亲眼看到国家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压,亲眼看到在反动派的统治下的民不聊生。也看到了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真正独立自由的人民共和国。还看到了,刚刚获得解放的中国人民,面对比自己强大许多倍的美国帝国主义侵略军队,义无反顾,抽刀得更强者,最终打败了美国帝国主义对朝鲜的侵略行为。这些事情,都会激发老一代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如果没有新中国的解放,他们未必能够如此毅然回归祖国。如果没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他们也不一定就能下这么大的决心要返回祖国。如果他们没有亲自体验过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他们也不会有如此强烈的报国之心。当然,他们的身上也始终流淌着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自己国家无尽热爱的情感。传统文化对他们爱国心灵的浇灌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成就了他们坚决要回归祖国、报效祖国的坚定意志。

现在的环境与老一代科学家所生存的环境有了很大的不同。新一代的人们,没有亲自体验过国家遭受过的苦难和屈辱,也没有亲身体验过帝国主义对自己祖国的凶狠的欺压与压迫。他们的记忆中缺少这些生动的环节和内容。特别是经历过文革之后,一些社会舆论与噪声都在喧嚣着所谓自己的国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执政党和政府也是这也是错,那也是错。这样的喧嚣竟然持续了许多年。虽然情况一直在有所改变,但那咱喧嚣的噪声却从来没有停息过。有些人对于这样的噪声还是拥有一点免疫力的,但仍然会有一些人会深深受到这些噪声的干扰,而导致他们内在灵魂的躁动与不安。

现在新一代的科学家们,虽然也有如黄大年那样,满腔爱国的热血,坚决地回到祖国,为自己的祖国果断地奉献自己的全部。而更多的是在国内的青年科学家们,他们可能没有喊出更多的豪言壮语和高亢的口号,可是他们在踏踏实实地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在为祖国做出自己的奉献。我以为,我们的眼光更应该关注这些默默无闻,既非院士,也非海归博士的人们的身上。

有人会说,这些留在国内的科学家,可能没有那么高的水平。要不然,他们也早都出去了。这种现象可能也是存在的。但不管怎么说,不管他们的水平是不是就真的不如那些出了国的,但是,他们毕竟是留在国内,毕竟没有虚度时光,毕竟为祖国兢兢业业地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做出了自己的成就。有些成就并不比在国外的人们所做出来的要差。这说明什么?这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国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些留在国外的人们,可能在尖端技术和基础理论的研究上,所做出的成就确实比国内的科学家们声名显赫。但是那些显赫的成就对于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未必有多少直接的关联。而那些在自己的祖国辛勤劳动的人们,他们做出的每一点、每一滴的成就,都与国家的发展与兴盛息息相关。

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海外的科学家们回到了祖国。有的人说,他们认为,国内的环境现在更好了,有人说,国内发展的空间更大了。虽然没有更多的人说是因为他们爱这个祖国,似乎一说起爱国这个字眼,就会被人认为说是假惺惺,北京话是假招子。但我相信,很多人内心确实是出于爱国,虽然他们没有说出这个字眼来。当然,其实的能说出来的理由也是存在的。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确实回来了。他们的回来,不管从事哪个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最终结果都是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建设的。这已经用行动来体现出他们热爱自己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

从个人角度来说,有人想留下,有人想回来,都是个人自己选择的自由,别人无权置喙。但是是从每个人的内心来说,他们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他们自己是最清楚的。很多人说,他们一出国就感觉特别爱国。我相信这也是真心话。毕竟,自己在国内,批评国内的各种不足和错误,还是在自己家里说话。而出去以后,看到外人用不实之词来贬低自己的祖国,多数人心里是不忿的。因为你所指责的国家,就是我生活的地方。指责这个国家的那些不实之词,也是在贬低我这个国民的人格。这对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是不能容忍的。至于个别丧心病狂的不良分子,他们的言论不足为训,不必为他们的叫嚣而当回事。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sdjl/zsfz/2018-08-25/5212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8-08-26 关键字:知识分子  时代脊梁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