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去世:他的糖丸让万千儿童免于致残
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去世:他的糖丸让万千儿童免于致残
卜 叶
2019年1月2日,病毒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溘然长逝,享年92岁。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表示,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引起瘫痪,目前尚无治愈办法。顾方舟穷尽毕生心血,守护儿童健康,为脊髓灰质炎防治事业做出了贡献,是医学工作者的榜样。
走“活疫苗”道路
1926年6月16日,顾方舟出生在浙江宁波。后来,他的父亲死于病毒感染,这成为他求学时选择学医的重要原因。
毕业后,顾方舟选择了公共卫生领域的疫苗研究,他认为,在公共卫生方面做好了,可以救一大片人。
顾方舟1951年留苏学习期间留影
1955年,脊髓灰质炎在江苏南通爆发,1680人突然瘫痪,大多为儿童,466人死亡,随后在中国迅速蔓延。
1957年,顾方舟临危受命,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并成功定型,然而这距离疫苗研发相去甚远。
当时,美苏都研制出了“脊灰”疫苗,分为活疫苗和死疫苗两种。
死疫苗工艺成熟,能确保已经感染病毒的患者不发病,但不能阻止脊灰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且费用昂贵;活疫苗高效、便宜,但安全性尚待研究。
顾方舟认为,疫苗研发须符合中国国情,死疫苗虽可直接投入生产使用,但国内无力生产;活疫苗成本只有死疫苗的千分之一,研究人员要敢于担负起活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1959年年底,国家采纳了顾方舟的建议,中国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的研究工作展开。1960年,经过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顾方舟带领团队研制出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不久,首批500万人份疫苗生产成功,在全国“脊灰”暴发城市推广,疾病流行高峰纷纷削减。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院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表示,考虑到社会效益,顾方舟选择了活性高、成本低的活疫苗,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勇气和担当。
从液体疫苗到糖丸
全国疫情逐渐平息,顾方舟意识到疫苗广泛推广的难题——为了防止疫苗失去活性,需要冷藏保存,但当时中国尚无疫苗冷链运输,这为疫苗覆盖到中国中小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增加了难度。
此外,液体疫苗装在试剂瓶中运输不便。
“为什么不能把疫苗做成糖丸呢?”这一念头涌上顾方舟心头。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测试,脊灰糖丸疫苗研制成功了。糖丸疫苗在保存了活疫苗病毒效力的前提下,延长了保存期——常温下能存放多日。
用滚元宵的方式把疫苗加在糖衣里,糖丸诞生
为了让偏远地区也能用上糖丸疫苗,顾方舟还想出了一个“土办法”运输:将冷冻的糖丸放在保温瓶中!
糖丸疫苗的推广,让“脊灰”的年平均发病率从1949年的十万分之4.06,下降到1993年的十万分之0.046,使数以万计儿童免于致残。2000年,世卫组织宣布中国为无脊灰状态。
但顾方舟却有一个遗憾,疫苗研发过程中,周恩来总理曾前来视察。当时顾方舟向周总理打包票——生产疫苗,消灭脊髓灰质炎。
“很遗憾,不能当面跟总理汇报结果。”顾方舟生前表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校史研究室刘静表示,中国早期的科研环境恶劣,为了开展工作,顾方舟等科研人员曾长期住在云南昆明山洞中,我们现在长久的甜是顾方舟甘尝四十余年苦的结果,我们应当缅怀感恩。
传承“脊灰”防治事业
生产放心疫苗,一直是顾方舟的倡导和坚持。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制期间,就曾发生顾方舟父子试药的故事。
1960年,“脊灰”疫苗Ⅱ期临床试验前期,顾方舟冒着瘫痪风险,服下活疫苗后,他担心疫苗是否也能在儿童身上发挥作用,而征集儿童人体试验对象一时也比较困难。
于是,顾方舟喂不到一岁的儿子服下疫苗。“如果我们生产的疫苗自己都不信任,那让别人怎么放心使用。”顾方舟当时对同事说。
在顾方舟的带领下,拥有适龄孩子的同事也以子试药,为疫苗Ⅱ期临床试验的安全性和药效的初步评价提供了支撑。
据了解,当年云南昆明的疫苗研究基地——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目前每年生产上千万份疫苗,发往全国各地,守护人们的健康。
尽管当前中国的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歼灭战取得胜利,但顾方舟生前也表达了他的忧虑,“脊髓灰质炎具有传染性,仍有卷土重来的可能,防治脊髓灰质炎是一项长期事业,医疗工作者不可放松”。
王辰表示,消灭脊髓灰质炎病毒有三个关键:疫苗、资金、政策。
顾方舟不仅提供了疫苗研制、生产技术,还参与社会实践,为政策制定提供建议,在消灭脊髓灰质炎病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顾方舟使人类搭上健康方舟,他是一位科学技术家,是一位战略科学家,是一位卫生管理家,更是一位医界领导人。
顾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王辰呼吁医疗界的后来人发扬顾方舟的精神,凡事贵在专,贵在坚持不懈,应该多做减法,甚至做除法,践行医疗工作者的使命。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sdjl/zsfz/2019-01-09/5446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