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民主到底值多少钱?
当其他国家在向外输出资金、石油以及鲜花时,美国正不遗余力地试图输出民主。现在,有一个尖锐的问题:美国播散的民主,到底能够带来多少财富?
2003年,美英两国组成的盟军在进行3个月的战争后,推翻萨达姆的专政,建立了美国式民主。可是,伊拉克现在又陷入了另一场内乱。据美国媒体27日报道,刚从伊拉克返回的国际人道主义事务官员说,一场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正出现在这个冲突四起的国家。他们表示,伊拉克急需国际援助来帮助520万伊拉克人度过正在到来的冬天,其中180万人是难民。
在美国襄助之下,伊拉克“民主蓝图”似乎一切应该按部就班。可是,许多伊拉克人民抱怨,现在民主有了,安全和食物却没有了。
其实,美国不仅输出的美式民主遭遇危机,就连其本身民主基础也摇摇欲坠了。班农传播研究公司总裁布拉德·班农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网站上曾称,当太少人信任本应代表他们的体制时,民主就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盖洛普一项民调显示,只有13%的美国人认可国会的表现,超过五分之四的人(83%)不认可。
英国金融时报网27日发表该报专栏作家何帆的题为《民主遏制不了贫富分化?》的文章说,美国民主政治要求一人一票,纽约街头的流浪汉和巴菲特一样,都是一张选票,但经济现实却是贫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而这带来了一个严峻的两难选择:你是要经济自由呢,还是要民主制度?
按道理讲,民主制度要听大多数人的意见,因此当人人厌恶贫富差距的时候,自然会通过一系列收入再分配政策,遏制收入不平等扩大的趋势。然而,据最新数据显示,从1968年至2013年,美国的基尼系数上升了23%(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一个指标,数值越高表示财富分配越不均)。可以说,美国标榜的民主制度并没有遏制收入不平等趋势。也就是说民主并没有美国穷人带给多少财富。为什么?
大量的证据表明,美国的政治体系日益被富有的利益集团掌控。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家马丁·吉伦斯发现,美国的政治进程导致比较富裕的美国人对政府颁布的种种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大到不成比例。普通公民也很重要,但只在与比较富裕的美国人观点一致时重要。否则他们往往会失败。如今,美国的政治体系对于穷人的诉求愈来愈冷漠。
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出了一本新书《不平等的代价》,说的是财富如何破坏了民主政治。文章指出,财富不仅仅会影响经济政策,还会直接影响政治决策。斯蒂格利茨还认为,美国的穷人中很多是没有公民权的。有公民权的穷人,也在为生计发愁,而非为政治操心。革命从来都只是革命家自己的娱乐。
无独有偶,标准普尔和摩根士丹利公司今年8月和9月分别发表的报告都指出,美国不平等程度上升,而且这对美国经济带来破坏性影响。标普报告指出,收入不平等达到极端的程度,将在长期内伤害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而美国目前正在接近这样的门槛。10月17日,美联储主席耶伦在一个会议上说:“美国不平等的程度继续加剧,令我非常忧心。”她质问,这种趋势是否与备受推崇的机会平等这一美国价值观相背离。作为中央银行行长,耶伦加入关于社会不平等的政治辩论,显得颇不寻常。
几年前,有人用165个国家做样本,计算民主程度和人均国民收入存在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05(相关系数是一个指标,说明两组个现象之间关系密切程度)。 然而,据瑞士信贷银行10月发布的2014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世界上有12.82万“超高净值”富人,即净资产超过5000万美元的人有62800位超高净值富人住在美国,这相当于整个群体总人数的49%,比2013年中期多了9500人。与富人财富节节攀升相反,穷人和中产阶层美国人的收入和财富水平长期停滞。
当然,在这里我们并不否认民主的优越性,但现实就是美国民主成了富人的民主,而后者正在做空美国民主。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前不久称:“目前相对财富更多了,但不平等让人们觉得自己被困住了。他们不再相信情况会有改善,无论工作多么艰辛。人们不再信任他人、政治体系,我认为这非常威胁民主。”
德国《图片报》对此表示质疑称,作为一位百万富翁,其演讲出场费高达20万美元,她的财富是否会让低收入人民困扰。在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年收入在5万美元左右。但希拉里的女儿切尔西在31岁时,个人年薪就达到60万美元。这种机会在美国历史上迄今尚未出现过。美国所谓“公平”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只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已。
民主能否带来财富,二者之间有何种关系这样的问题当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而且,国际环境下,大国的许多优势也许会更适合民主。但是,这里还是奉劝美国在未熟悉他国国情前,最好不要用蛮力来输出民主。因为现在一些国家虽然也出现了貌似的民主,但并非真实的民主,更多的国家演变成为人们所说的“失败国家”,比如伊拉克。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xxhq/bm/2014-10-31/28645.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