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全球

打印

马也:奥巴马在行动——《2009年3月》之三

奥巴马在行动 ——《2009年3月》之三
马也
(2009-06-05)

http://blog.sina.com.cn/mayezhuye

  奥巴马在危机中受命,接手布什留下的烂摊子,成为美国的新总统。2009年3月中旬以来,他和他的新政府,马不停蹄、紧锣密鼓,释放一系列信号,采取一连串重大动作。
  先有奥巴马带头喊话,呼吁包括中国在内的投资者对美国投资安全保持“绝对信心”。
  其后是3月15日,伯南克打破美联储主席多年不接受媒体采访的传统,在“非常时刻”和美国人民“直接对话”,宣布美国不会再有大银行倒闭,经济将于明年复苏。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克里斯蒂娜·罗默也表示,美国经济“基本面”是“扎实的”。
  17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载文,认为美国经济下滑放缓,“如果确实如此,这就意味着美国历史上最长的衰退开始见底”。
  18日,美联储公布,将购入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的国债与抵押债券。
  22日,奥巴马在电视台演讲,说美国经济已经露出“曙光”。
  23日,美国财长盖特纳在财政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公私合营”收购银行“毒资产”的新计划,鼓励私人投资机构加入。政府预计,收购能力约为5000亿美元,如果计划实施成功,规模将最终达到1万亿美元。同一天,奥巴马在记者招待会宣称美元“异常坚挺”。
  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包括利雅得、香港、新德里和芝加哥在内地全球33家报纸发表社论,“试图在下月举行的全球经济峰会上保住美国稳固的领导地位”。舆论普遍认为,这是在力阻中国、俄罗斯提出的“全球货币”的建议,回答23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关于逐步取消美元储备货币地位、代之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的一种货币的建议和上周俄罗斯关于建立新的全球储备货币的建议。
  这一番演出,延续到4月初伦敦的二十国会议。会议闭幕,全球股市大涨。
  这真是好日子。但是好日子能够持续多久呢?

  一系列重大危机正在向美国迫近。
  比如信用卡危机。美国金融系统信用卡贷款余额约1万亿美元,1.73亿信用卡用户,家庭平均负债1.2万美元。随着失业率一路攀升,楼市震荡下调,居民财务状况持续恶化,信用卡资产风险显著增加。信用卡撇胀率2006年第一季度为3.1%,2008年第三季度为5.6%,2009年第一季度为7.1%,预计2009年全年将达到9%至10%。信用卡违约率升至最坏的状况尚未出现。一方面是还不起钱,另一方面是信用卡公司、包括接受政府救助的信用卡公司纷纷提高利率。拖欠比率在继续上升。政府救市计划并不包括挽救信用卡债务。由此导致消费信贷危机,再次冲击美国的核心金融机构,几乎无法避免。
  比如实体经济继续恶化的危机。资本为使过剩产品得以消耗,已经走到强迫贫困者举债消费,把成千上万的劳动者、退休者、失业者一概变为债务人的地步。这是一种追求低收入、高剥削、破坏环境资源和践踏道义、推行极端私有化的实体经济,一种沦为赌博筹码的实体经济。它只能通过扩大泡沫得以生存和得到缓解。然而这种泡沫,又正制造着引发危机的原因。美国破产的上市公司,2008年较2007年增加七成四,2009年头两个月又从上年同期的17家增加到36家,破产公司总市值也从上年同期的106亿美元增加到665亿美元。倒是破产律师大发破产财,破产顾问费高达每小时1100美元。三大汽车厂家仍然在凄风苦雨中看不到一缕阳光。1月间汽车产量下降60%。也是2009年3月,去年全球市值第二的美国通用电气(GE),由于资本严重不足、投资受损和最高信贷评级不保等因素,股价一度跌破6美元,为1991年以来首见。一些人已经在为它担忧,会不会走上美国国际集团和花旗的老路,成为又一个破灭的“百年神话”和新危机的爆发点。
  比如债务泡沫破裂导致的危机。美国1989年在纽约时代广场悬挂一口“国债钟”,原设计为13位数。当时的美国国债为2.7万亿。现在,美国解决金融危机问题的基本办法之一,是大量发行国债。按照2009年2月间的数据,美国政府债务总额65.5万亿美元,超过世界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而且每天还在平均以34.8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同时出现的是,二战以来规模最大、本财政年度将激增到1.75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美国软硬兼施推行自己的国债,但是这种海外需求增长不可持续,何况国债价格上升与孳息成反比,国债价格已经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市场已经出现投机和泡沫。下一个泡沫在哪里呢?——“现在可能要轮到美国债券了”,“美联储在欺骗投资者,将它们带进历史上最大的泡沫中”,“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已经进入泡沫阶段,就像2000年的科技泡沫和2006年的房地产泡沫时期一样”。[i]
  比如高科技神话的破产。美国的高科技直接创造的利润不大——制造业中2/3不属于高科技,制造业占GDP比例不过11.7%;信息产业占GDP的4.2%,比例较大的是出版、广播电视,可以直接看作属于高科技的信息与数据处理行业的产值不足GDP的0.5%;专业服务中的程序设计、科技服务,约占GDP的5.8%。但是事实上这种不大的比例,却被金融杠杆“资本化”放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成为巨额金融资产。高科技企业的利润,绝大多数成为资本市场的炒作题材,成为创造股票、债券、期货等虚拟资本的原材料。微软公司2008财政年度净利润177.65亿美元,这一财政年度的市值则达到2277.62亿美元——此即虚拟经济“利润创造能力”的市场价值。虚拟经济活动利用高科技题材创造货币财富,被说成靠科技直接创造财富。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这种高科技创造巨额财富神化的破灭,只是时间问题。
  比如金融衍生品危机。美国和西欧国家流行的“金融创新”,使金融衍生品规模达到600多万亿美元,11倍于全球的国内生产总值。据美国《货币与市场》2009年1月22日文章,花旗银行所持各种金融衍生品金额高达39万亿美元,相当于它拥有的200亿美元总资产的2000倍。摩根大通银行所持金融衍生品,相当于花旗的233%。如果金融衍生品出现百分之几或者千分之几的损失,足以导致这些金融机构的破产和整个金融业的巨大灾难。
  截至目前,美国当局主要的举措都是,政府出面,围绕救助金融业旋转,最终办法归结为“定量宽松”和大量发行国债。 
  “定量宽松”,即开动印钞机,就是弗里德曼所说的:“只要美联储坐直升机撒钱,就可以解决经济衰退和通胀的问题。”美元这一世界基础货币供应持续上升,只不过在悄然酝酿新一轮恶性通货膨胀——仅仅2009年1月,基础货币结余(MO)就增长107%,达到1908年有记录以来首次出现三三位数增幅。用通胀救通胀,用泡沫救泡沫,正在成为美国经济的新神话。等待世界的,不仅是严酷的经济寒冬,而且漫长的滞胀冰河岁月。
  新政府上台,3月18日美联储宣布斥资3000亿美元购买美国长期债务,导致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下跌。希拉里出访亚洲,奥巴马出席二十国峰会,都扮演国债推销员的角色。美国制造一种国际储备体制,就是使他国的外汇投资舍美元而别无选择。美元储备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国际货币储备。但是不停地借贷,依赖他国购买外债为其巨额财政预算和贸易赤字提供资金,正表现着债务国政府的疲软和经济前景的渺茫,它既不会为自己的经济复苏和发展建筑坚实的基础,也将损害债权国利益。英国《星期日电讯报》一篇文章说得不错:在整个西方,危机四伏的政府将发行越来越多的债券,“但是,当债权国家最终拒绝购买债券时,西方世界将如何应对?美国将作何反应——是顺从、理解还是挑衅?这是世界在今后三至五年内面对的关键问题”[ii]。
  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简直英雄所见略同。
  约瑟夫·施蒂格利茨说,向银行注资,不过是“助长银行家过度冒险”,导致“亏损社会化而利益私有化”[iii]。他在南京大学演讲,认为美国政府注资银行,是在“救僵尸”,“这是政府治理的很坏的例子”。[iv]他把奥巴马拯救银行的新计划,称作“两赢一输”的计划:“银行和投资者是赢家,纳税人则是输家”。[v]
  保罗·克鲁格曼说,奥巴马虽然尚未全盘皆输,但是他的“金钱换垃圾”的金融戏法,却几乎确定会失败。它不仅直接剥夺美国普通人们即所谓“纳税人”的利益,而且通过各国美元资产的大幅缩水,使全球为之埋单。“事实上,我感到非常绝望。”[vi]
  美国国会监督小组4月7日承认,政府金融业救助计划实施效果忧喜参半,“纳税人面临巨大风险”。香港《东方日报》的评论是:“未来的投入,无疑将辗转由全球来付钞,吃亏的并不仅是英美两国的纳税人”。[vii]
  --------------------------------------------------------------------------------
  [i] 《金融界预测将爆发新的泡沫》,西班牙《起义报》2009年2月3日。
  [ii] 《如果中国对西方债务失去兴趣,将没有多少好处》,英国《星期日电讯报》2009年2月22日。
  [iii] 《为何未能恢复经济活力》,英国《卫报》网络版2009年3月8日。
  [iv] 《诺奖得主辣评AIG“奖金门”,救“僵尸”银行错了》,《扬子晚报》2009年3月19日。
  [v]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奥巴马的伪资本主义》,美国《纽约时报》2009年4月2日。
  [vi] 包罗·克鲁格曼《令人失望的金融政策》,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9年3月23日。
  [vii] 《剥离“毒资产”,华府再赌一把》,香港《东方日报》2009年3月24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xxhq/qq/2013-05-01/338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1 关键字:奥巴马  金融危机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