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全球

打印

王湘穗:利比亚局势前瞻——妥协或分裂

利比亚局势如何发展,现在看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作为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和战略要地,利比亚的命运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干预的力度和方式,对利比亚的未来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这就是在目前世界秩序中弱国的悲哀,或许也可以说是“资源的诅咒”。

与沙特阿拉伯和埃及不同,利比亚算不上是美国在这一地区的战略支柱,也不是美国主要的石油进口国。因此从一开始,美国对利比亚的干预就有些犹豫和迟疑。据美国《外交》杂志透露,在对利比亚问题上副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希拉里主张干预,国防部长盖茨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尼隆却持保留态度,而最终方案是奥巴马敲定的“妥协版”。尽管是“有限介入”,奥巴马的决定还是引起了国会的强烈质疑,众议会议长博纳接二连三的给奥巴马写信,要他回答“为什么要动用军力去执行与美国政策目标和国家利益不一致的联合国决议?”再加上美国民众对军事干预利比亚支持率低,而美国今年的财政赤字又创了新高。在诸多国内因素的困扰下,奥巴马决定脱身,把利比亚行动的指挥权交给了北约。由于目前美军在执行利比亚禁飞区任务所占兵力和行动比例都达到三分之二,美军的淡出,对军事干预效果无疑有很大的消极影响。

在欧洲人眼里,利比亚的地位很重要。它是欧洲特别是南欧地区重要的石油进口国,也是欧洲国家主要投资地区。从迦太基、古罗马时代开始,环地中海区域国家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法国总统萨科齐在竞选总统时,曾提出建立“地中海联盟”构想。可偏偏受到德国和利比亚的反对。所以当利比亚内乱一出,法国几乎是迫不急待地介入其中,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利比亚反政府组织和第一个对卡扎菲动武的国家。这其中显然有法国建立区域权力中心、在经济和资源上占有更大份额的企图,其间也有政客为法国省议会选举拉票和连任选战的考虑,甚至不排除将错就错的赌博心理。目前北约已经接手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指挥权,并决定要维持三个月的禁飞区。在除了德国人的欧洲看来,有三个月就足以实现推翻卡扎菲政权的目标。

已经执政40多年的卡扎菲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除了注意保持对反对派的军事压力外,还着手积极推进政治解决冲突的进程。最近几天,卡扎菲已经把占到全国人口三分之一的四大部落中的三个拉到自己的阵营,并积极做目前还未归顺的第二大部落首领的工作。与此同时,利比亚也在争取国际同情和支持。每次空中打击结束,就拉着各国记者参观采访被误伤的平民;还积极参加非盟的调解会,即使是坐冷板凳甚至进不了会场也不放弃努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常以桀骜不驯示人的卡扎菲,其实也是经蹬经踹、能屈能伸的厉害角色。

分析各方情况,利比亚局势的未来发展大致有三种前景,一是各方妥协;二是国家分裂;三是陷入索马里化的部族内战。妥协需要条件,主要是西方和反政府武装不能对卡扎菲的力量斩尽杀绝,同时卡扎菲对反政府组织要接纳并不能排斥干预国家在利比亚的经济利益。目前主要西方国家对干预的目标并不明晰,是要求利比亚政府军停火、撤兵,还是要求卡扎菲下台,这实质上是奉行有限目标还是坚持无限目标的区别,这将决定西方国家的干预程度和卡扎菲的抵抗程度。对萨科齐来说,卡扎菲必须下台。在目前下台即死亡的情况下,卡扎菲显然不会接受这条道路。西方的军事干预眼下才刚刚开始,从北约制定的禁飞区时间表看,他们还是准备要打一阵子,争取直接打垮卡扎菲。尽管这不符合“围三缺一”的军事同时也是政治的智慧,但要西方现在就罢手妥协,显然还太早。而卡扎菲也需要时间整合主要部族,看能否通过内部协商化解矛盾,以釜底抽薪的方式一举解决西方干预的理由。各存幻想的双方,现在都还不愿或不能妥协。

如果不发生卡扎菲死亡的意外事件,仅凭空中打击将不可能摧毁利比亚政府。若在北约框架下以地面部队进入利比亚,将可能激化西方与阿拉伯国家的矛盾与冲突,且过于高昂国内政治代价使政客们难以承受。同样,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也不会长期化,因为这不符合干预者的利益,甚至也超出了欧洲国家的能力。因此,在北约3个月禁飞区时间安排中就会有妥协的内容。应该说,各方各退一步,对利比亚人民、国家和有关国家都是利多弊少的选择,只是现在各方还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天空中飘着,要等落在现实的荆棘堆里,他们才会务实地考虑脱身之道。

如果不妥协,法英的武力打击又不足以彻底摧毁卡扎菲政权,利比亚就可能陷入分裂。把利比亚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这是西方国家更乐于接受的结局。西方国家知道,目前的反对派不足以重建全国政权,但稍加扶持却足以割据。铲除卡扎菲的国家基础,把利比亚按照部族划分为几大块,比从肉体上消灭阿拉伯世界最后一个特立独行的“强人”更有长远意义。让殖民地保持“破碎化”,这原本就是老牌帝国的看家手艺。只是据称已经进入后现代社会的欧洲在重返非洲时,虽以维护“人权”为旗帜,却仍重操军事打击和肢解他国的历史故伎,真是莫大的讽刺。

对利比亚这样建立在部族基础上国家来说,分裂就可能变成一个“大号的索马里”。在地中海历史上著名的巴巴里王国,就是设立在利比亚的海盗之国,当时的欧洲国家、包括新兴的美国都要被迫向巴巴里王国交“海洋保护费”。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第一次海外作战,就是进攻的黎波里,因为那里住着拿了钱却没有保护商船的巴巴里王国的苏丹。这段历史不仅记录在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军歌里,也留在了今天美国政治家的记忆中。这也是美国不愿过深卷入利比亚的原因之一。因为,如果让利比亚陷入索马里化的陷阱,这对于利比亚、对周边国家和世界石油市场乃至全球经济复苏,都是个坏的前景。因此,在带着欧洲的“盟友”爬上利比亚的房顶后,美国后退一步撤走了梯子,把最后干预利比亚的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或许,这才是博纳议长对奥巴马耳提面命的“美国政策目标和国家利益”。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xxhq/qq/2013-05-01/3953.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1 关键字:利比亚  石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