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之:朝鲜人的“乒乓外交”
朝鲜人的“乒乓外交”
人忌短视,把短暂当作永恒,那样容易势利——政治家尤其要有点历史眼光。
历史老人也是势利的,他总是把幸运赐给强势者。不过,他总又辨证地给弱势阶级提供点机运,以为补偿。
历史老人爱恶作剧。
历史又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上世纪70年代,为对抗北极熊,毛泽东曾经创造了“乒乓外交”,一举突破困境,并成功地导演了尼克松访华与中美建交的历史喜剧。
孰料,30年之后这一喜剧又重复上演。不同的是,角色和舞台换了。
不久前,我在一个帖子中对此也曾肆言妄论,彼时还心犹惴惴,孰料这么快就变成了现实。
中国为对抗北极熊的咄咄逼人,也曾成功地调整过大国外交的原有方针。30年河东河西,中苏与中朝、中苏美与中朝美的关系易位和变化,极富机趣。历史老人就像一位恶作剧的禅师,他居然在世人面前撂出这么一个残酷的机锋。
是要反思反思了,不知当局者能否清醒一点?
朝鲜的“间谍外交”与当年毛周的“乒乓外交”,何其相似乃尔!
质同形异之处也须辨之:中国当年是第三者大兵压境,朝鲜目前是对手直接作俑,剑拔弩张中抽球削球,不同一也。其二,当年毛周在意外中利用小球,必然寓于偶然;朝鲜则以间谍为小球,抓之重判不假颜色,更不“保外就医”,以为讨价还价的筹码。
射卫星,爆核弹,挺直腰杆,我行我素,得有骨气,还得有点智慧。
在中国买办精英眼里心中,简直是捅破天了,小金蹦不了几天了,非完蛋不可了!不向美国磕头,也得给中国作揖。
克林顿访朝的喜剧,煞了他们崇美新思维的风景。
看来:
一,政治斗争还是有别于“经济人”思维:一味拿热脸贴冷屁股,不一定“双赢”;以牙还牙,未必就输、就砸锅。
春秋战国,抗日战争,国共合作,二战历史……这一现象反复出现过,惜乎人们太健忘。
你越韬光养晦,人家越是骑到你头上拉屎,支持台独藏独疆独越厉害,你可以唾面自干,但换不来“和谐”与“伙伴”。
历史的辩证法是无情的。
二,至少这次,对形势的判断,草根比精英高明。回到历史老人话题,“卑贱者最聪明”。
三,朝鲜人的骨气和智慧,是无产阶级政治风范的本质体现,政治家个人的因素,倒在其次。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到叶利钦,作为官僚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的立场,决定了投降主义立场,从阶级投降到民族投降,决定了他们的“新思维”:先天软骨病和市侩短视智慧。普京的破;魄力智慧,也是其来有自——俄罗斯人民族主义觉醒的体现也。
个人因素取决于历史因素。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中国人是该补钙和认真反思了。
在道义上,无论是爆核还是打间谍球,朝鲜人都无可责备,应该自省的,倒是我们自己。
如不改弦更张,无论朝鲜向何处发展,对中国都未必是好事。
一,朝鲜在重重封锁围堵中将社会主义坚持住了,对自己的有过背信弃义过节的大邻居,则留下阶级和民族隔阂的双重伤痕,阴影自然只会加深。那就只剩下地缘政治关系,在中美日韩之间委蛇周旋了。
二,即使按照中国精英的意愿,朝鲜日后也结束“闭关锁国”,“改革开放”“接轨转型”了,那至多增加一个越南——对华关系大半会较越南为远。既然“融入世界”,自然也“傍美国大款”,奉美国为“先进文化生产力”。拜在同一门下,彼此彼此,也无所谓“盟国”和“六方七方”了。傻瓜都懂得:拜师进门,最佳选择是直接拜祖师,拜门徒矮一辈,不是自贬身份吗?你还看人家脸色,我干嘛要隔一层看你的脸色!何况你的“伙伴关系”还是一厢情愿,美国人时下看似制裁我,真正矛头还是指向你的。在我大不了与韩国同一;对你,人家支持台独藏独疆独可是旗帜鲜明从未动摇过。有个三角框架,反倒便于自己纵横捭阖。——朝鲜“转型”后只会更亲美,无可置疑,美国人又多了一枚牵制和分裂中国的棋子。
中国精英对内有一个规则:只要反毛,都是同志朋友。以之对外,就形成一种迷信:美国人要的就是“姓资”,只要一“转型”,一定会成为老板的伙伴和座上客。其实这一新思维模式有点“阶级斗争扩大化”。何谓?自然,亲不亲,阶级分。用于反毛、颠覆社会主义,这是对的。用于国家关系,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跨国资本老板是“经济人”,政治归根结底还是为赚钱服务的,他的最终目标是赚大钱。颠覆社会主义是资本扩张的根本需要。但落实到各国,就因人而异了。如东欧小国,可以入北约收为仆从;致若中俄,则只能是竞争对手,只有将其不断分裂弱化,才能使其永葆殖民地的青春,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美国人制裁朝鲜,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分裂中国。中国人无视于此,自己被人制裁着,还跟着起劲吆喝,制裁自己的盟国,自断手足还得意洋洋。美国人一定心里偷着乐,他们又看到了当年叶利钦狠命拆散苏联的情景。
“负责任大国”,不是对美国负责,我们还是首先对自己的国家人民负负责吧。
(09。8。6)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xxhq/qq/2013-05-02/13165.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