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司令马科斯:后现代革命与另类偶像
作者:戴锦华 来源:红色文化网 日期:2013-05-02 点击:
第一枪,枪响之后
1993年12月31日,午夜将近,墨西哥恰帕斯州老城圣克利斯托瓦尔。当这座始终充满游客的城市的节庆气氛渐次消散在醉意与睡梦之中时,似乎没有任何先兆、没有任何预警,一支前所未见的军队悄然进入,迅速占领了圣克利斯托瓦尔及周围的七座城镇,在占领了市政厅、警察总部、监狱、电台之后,起义军占领了这一区域的军事要冲和通往外部的公路。除了攻占警察总部的相持中有数人伤亡之外,这次起义和占领几乎是兵不血刃。
当圣克利斯托瓦尔的居民从酣睡中醒来的时候,震惊地发现城市已在玛雅印第安原住民起义部队的占领与掌控之中。电台中反复播放着这支自称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宣战书(后称《第一丛林宣言》):“我们是五百年斗争历史的产物……”正是在这份声明中首次使用萨帕塔运动最为铿锵,也最为著名的宣告:“受够了就是受够了!(Enough is enough!)”
这支在1994年的元旦之晨震动了美洲和世界的印第安原住民军队只有三千余人,身着粗糙的军装,手持各色各样、相当破旧的武器,其中近三分之一的士兵“装备”的竟是木头枪。少数的精良武器,是刚刚从城市驻军和警察部队手中夺得的。但他们绝非乌合之众,政治部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中的多数(此时尚非全部)戴着滑雪帽,或蒙着色彩鲜明的印第安土布手帕。更令人称奇的是,起义部队中有相当数量的女战士,其中几位显然是男性主体的战斗部队中的指挥官。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邦在《极端的年代》中将古巴革命称为二十世纪最后一场马背上的战争,未免言之过早了。在这千年之交,墨西哥的萨帕塔人革命成了又一场新的马背上的战争。所不同的是,这一次,马上的人装备着最先进的电子通讯设备。“圣克利斯托瓦尔被蒙面军占领”的消息和蒙面原住民起义军的形象迅速跃上了墨西哥,继而是整个南北美洲及全世界的新闻头题、电视屏幕。
似乎是二十世纪拉丁美洲司空见惯的一幕,但这一次非比寻常。刚刚掀开的日历指向1994年。美洲、整个世界似乎正沉浸在后冷战的欣喜与安详之中。胜利者的结论不容置疑:在柏林墙倒塌的时刻,历史已然终结。然而,这一时刻,似乎不期然间转错了频道,历史再度从这处不谐的裂隙间涌出……
但这不仅是错选频道而出现的,早该归之过去的历史画面,它同时明确地成为一幕以整个地球为舞台的新剧目的幕启时分。对墨西哥来说,1994年元旦不仅是公元纪年中新的一年,而且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刻。这一天,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协议正式生效。似乎是经过了无穷的苦难、挣扎之后的大救赎、大节日——墨西哥不再是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它终于通过加入由美国、加拿大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而步入了第一世界!然而,也就是这一天,爆发了恰帕斯玛雅原住民的武装起义,其宣言及即刻出现的一系列访谈和报道称:加入北美自由协定,对墨西哥的原住民社群说来,“无异于即刻执行的死刑判决”。而此前在墨西哥节节推进的全面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政策,尤其修订宪法第二十七条,实行土地私有,剥夺和摧毁了玛雅社群的社区土地共有制度,事实上已开始了对原住民的有效而无声的“种族灭绝”。而因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政策而渐次陷入困境的,却不仅是原住民。此时似乎开启了大好前程的墨西哥已濒临经济崩溃的边缘。因此萨帕塔人的枪声道出无数墨西哥人的远虑近忧。继元旦起义而出现的、席卷了整个墨西哥的声援萨帕塔人的全面社会运动中,最响亮的口号之一,便是“第一世界,哈,哈,哈!”当苏东巨变发生,新自由主义的狂浪终于越过了冷战分界线,无障碍地冲刷着整个世界之时,在美国——所谓“华盛顿共识”的缔结处,在其背后和近旁响起了反全球化的枪声。
或许需要对这一石破天惊的时刻做某种极为简约的历史追溯。1992年,世界各地,尤其是美洲,纷纷举行“地理大发现”——哥伦布“发现”美洲五百年——的纪念活动与研讨。“地理大发现”,无疑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开端之一,是人类(毋宁说是欧洲)文明全新的开端之一。然而,间或为欧洲和北美世界始料不及的是,在拉丁美洲,同时也是在世界各地,这一预期中庆典式的活动,却成为对殖民暴行的总清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美丽故事”,此时被清晰、全面地还原为一次野蛮对文明(玛雅印第安文明、印加文明)的践踏、摧毁与杀戮的历史。不仅“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再次全面曝光在世界视野之中,欧洲文明的崛起集中显影出其血腥、野蛮与残暴的底色,欧洲“主体”的故事,暴露出其真正的他者:基督教文明之外的广大的世界。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的动人叙事,此时被揭示出其背后无数被劫掠、荡尽的黄金、白银、鲜血、生命,其背后所遗留的数千年辉煌文明遭毁灭的废墟。美洲印第安人——那丰饶土地的、原本的主人,那宫殿被洗劫、被夷平、以其原有的建材、在其上建起基督教尖顶的部族,那图书馆和典籍被焚毁、王子与学者被出售为奴隶的民族,第一次被集中、反复地言说和呼唤。也是在这一富于反讽性的时刻: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五百周年的时刻,拉美社会、拉美知识分子,显露了他们事实上已逾百年历史的立场与认同:尽管间或有着可谓“皎洁”的肤色,尽管或许有着可以追溯到古老欧洲贵族的血统,但他们所拥抱的,是“混血的拉丁美洲”,他们所认同的是印第安母亲,他们接受的自我描述,是“强奸之子”。而伴随着1994年恰帕斯老城中响起的枪声,印第安原住民——这久久被言说、被呼唤的群体登临了墨西哥、拉丁美洲、美洲和世界的舞台之上。这无疑是萨帕塔运动即刻获得了美洲和世界范围内的热烈而广泛支持的内在原因之一。
然而,萨帕塔运动却不只是美洲印第安人的反抗和崛起。恰帕斯萨帕塔人的起义,在世界范围内所引起的巨大震动,同时在于,它不仅是走投无路者求生存的揭竿而起,而且有着极为深刻而广阔的内涵于其中。恰帕斯——这一萨帕塔人起义之前寂寂无名的所在、墨西哥最贫穷的州之一,却同时是墨西哥,而且是今日世界的无价宝藏之所在。这不仅由于恰帕斯州拥有墨西哥最为丰富、洁净的水资源,其地下沉睡着多种珍稀矿藏,预计有现今世界上储量最为丰富的石油;更由于中美洲、墨西哥事实上是地球上连接了南北大陆板块的最后的大陆桥,中美洲,尤其是恰帕斯因此而成为地球上最后的,也是最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所在,可谓今日地球上最后的生物志。而今日世界最隐秘和最剧烈的霸权争夺战,正是在生物基因的争夺中展开。于是,赤贫的恰帕斯早已成了世界诸强势集团和力量觊觎的目标。如果说,当年的殖民掠夺曾将无数印第安原住民从平坦富庶的高原逐向深山密林,那么今日,他们勉强跻身的丛林深谷却再次成为新殖民主义资源战、生物战的场域。而恰帕斯的经济、战略意义远不仅如此。事实上,作为地理奇观、也是自然慷慨的馈赠之一:特旺特佩克地峡——那崇山峻岭间一条一马平川的“大道”也穿越恰帕斯的重山丛林。二百年来,始终为北美世界所觊觎,是连接起美国东西部两大工业区的、也是连接起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最为廉价而便捷的通道;随着巴拿马运河的运力不足,打通特旺特佩克地峡,同时将原住民最后的存身地开发为原材料产地,由廉价劳动力组成的若干大加工基地便成为美国更为紧迫的需求。这被称作“中美洲开发计划”(又称PPP,普埃布拉—巴拿马计划),正在新自由主义的墨西哥政府的配合下紧锣密鼓地推进。这一计划一旦投入实施,那么,除却极少部分的原住民将被改造为“合格的现代劳动力”,绝大多数的玛雅“遗民”将丧失他们最后的栖身之地。这正是《第一丛林宣言》中所说的“种族灭绝”的含义。因此,1994年元旦的萨帕塔人起义,成为一个震惊美洲与世界的时刻,它正是原住民求生存的抗争,同时是对抗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的第一枪。
也正是在这幅震惊了世界的画面上,一个人物,准确地说是角色,陡然凸现在全球的视域之中。那便是副司令马科斯。这不仅由于在身材瘦小的玛雅原住民之中,那个高大的男人格外突出,也不仅由于在那一片蒙面人黝黑的肤色之间,这个白皮肤的指挥官极为醒目;而更是在于,当墨西哥的国家机器还在震惊中不知所措之时,首先赶赴现场的,是墨西哥、北美、很快是全世界新闻记者和他们的照相机、摄像机的丛林;在多数无法流利地讲西班牙语的玛雅原住民起义者中间,马科斯脱颖而出,成了无数照相机、摄像机的焦点。不仅他的西班牙语优雅且丰富、迷人,而且他娴熟地操持着法语和英语;还间或使用意大利语,而且谙熟多种玛雅原住民不同族群的语言。不只他口若悬河的言说能力表现了极为良好的教育背景,而且他显然统驭全局、运筹帷幄。然而,令整个世界感到惊讶,甚至困惑的是,马科斯却称自己是副司令,他唯一认可的身份,是萨帕塔运动的发言人(此后人们加上了另一头衔:战略家),他称自己的功能角色是古老的玛雅世界与外部世界间的传译。继而,他称自己为“声音”(“通过我的声音,原住民秘密革命委员会和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在言说”)和“影子”——一个“温柔狂怒的影子”。尽管如此,他仍立刻被传媒指认为玛雅游击队领袖。如果说,类似指认多少带有种族主义偏见:目不识丁的原住民不可能自己发动一场起义,更不可能把握这场战争的方向;但这也是出自拉丁美洲革命传统:来自城市、受过高等教育、间或是白人的职业革命者,深入贫苦的原住民中间宣传动员,并最终发动革命(类似惯性推论对了,又大错特错)。于是,马科斯被推上了前台,成为闪光灯风暴的中心。
然而,这却不是后现代世界司空见惯的“宿命”:所有行动与事实,最终只有一个归宿,即变成媒体事件,变成旋生旋灭的图片、影像和即时消费的有趣新闻。从十二年的距离之外回望,对媒体主动占领和挪用,无疑是萨帕塔运动的重要而基本战略之一:不是媒体介入,轧出、吮干所有事实的最后一滴新鲜的汁液,而是从一开始,便是这个自称马科斯的副司令,在挑选和有效地运用媒体,为我所用。起义的第一周,便令墨西哥国内外的记者大跌眼镜的是,这位据称已在恰帕斯东南群山的丛林深处生活了十一年的游击领袖,对国内外媒体了如指掌、指挥若定。他为自己选择了若干份重要的国际新闻媒体和墨西哥四家独立于政府的新闻媒体。马科斯与这些媒体间建立了直接而密切的合作关系。官方背景的媒介被彻底拒之门外,这些媒体被迫出重金向国外媒体购进有关萨帕塔运动的新闻图片或影像。
1994年元旦,在萨帕塔人的第一战——事实上也是唯一一战之后,其主战场已然转移到媒体之上。不仅是各种媒体以显著的位置大量刊登萨帕塔运动的新闻、马科斯的访谈,而且种种署名萨帕塔民族解放军,或直接署名副司令马科斯的公报、信件奔涌而至;与此同时,前所未有地,这支原住民游击武装迅速地将因特网开辟为他们的媒体战场之一。种种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信息通过因特网传遍了世界。法国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昔日切•格瓦拉玻利维亚游击队中唯一的欧洲战士雷吉斯•德布雷称:“因特网为国际斗争插上了电子翅膀。”
正是马科斯首先向记者申明了这场战争的象征寓意:让世界听到、看到这早已跌出了全球经济版图的角落,看到在遗忘和无声中死灭的,这一曾创造人类最神奇、伟大的文明的古老族群。这是一场新的土地革命,同时是一场反全球化的战争,一场对抗遗忘的战争。令来自墨西哥各地、继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大为震动而鼓舞的是,这并非又一场迟到的拉丁美洲游击战,这支宣战的原住民游击队无疑抱有乌托邦式的社会目的与诉求,但他们的发言人——马科斯所使用的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单纯、非意识形态、诗化的语言。这份关于玛雅原住民苦难与诉求的全新表述深深地触动了众多墨西哥人。
一如游击战,也是在墨西哥富有传统的“跳蚤战”,萨帕塔人在1994年的第一天震惊了世界之后,2日傍晚,游击队已开始由圣克利斯托瓦尔及其它城镇撤往群山之间。与此同时,数千名美式装备、经美军绿色贝雷帽(特种兵)训练的快速反应部队已抵达恰帕斯。占领了奥考辛格镇,未能及时撤退的游击队员被包围在小镇的市场之中。在如此悬殊的兵力与武器对比中,此后七天的相持酷烈而残忍。许多手持木头枪——武装斗争的象征性符号的战士倒在血泊之中。一场血腥的屠杀已迫在眉睫。
然而,与政府军同时、甚至更早,众多通过媒体获知玛雅原住民起义,对抗死亡与遗忘的墨西哥平民——青年学生、NGO组织、社运人士,甚至中产阶级专业人士、家庭主妇,从墨西哥各地赶往恰帕斯,自愿在政府军与萨帕塔社区之间充当人盾,建起隔离带。同时,在墨西哥各大城市爆发了浩大的示威游行,无数人走上街头,声援萨帕塔运动,要求政府停止屠杀。这无疑出自名传遐迩的墨西哥市民社会的激进、反叛传统,但它也无疑是马科斯所创造的媒体战场的首战捷报。迫于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呼声和反对声浪,萨利纳斯总统被迫于元月12日下令军队停火,并停止推进。2月,在起义的五十余天后,萨帕塔民族解放军与政府代表团举行了第一轮和平谈判。一个和平的相持阶段开始了。
偶像,马科斯之谜
武装起义后不久,这场武装与和平的抗争,便开始显现了其始料不及的又一个后现代面向。随着12日的停火,来自墨西哥全境及世界各地的新闻记者开始如雪崩般地涌入。尽管有着政府军和萨帕塔运动民族解放军的双重哨卡和审查甄选,每天仍有三至五辆满载着各国记者的旅游车开进拉坎顿丛林深处、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司令部所在地,焦虑而无奈地等待“朝觐”副司令马科斯。与此同时,更多的来自世界各地,主要是欧洲和北美的抵抗运动人士及形形色色的社会活动家,也开始纷纷结伴涌向恰帕斯。马科斯开始成了一个为人们所崇拜的另类偶像。未及2月,从圣克利斯托瓦尔直至墨西哥城,萨帕塔运动,尤其是马科斯以及女司令拉莫娜带起了一轮流行旋风:各种印有马科斯蒙面肖像的T恤衫、海报、明信片、滑雪帽,以及一些以马科斯和拉莫娜为原型的手工制成的持枪蒙面的小偶人,成了年轻人和政治游客们的最爱。1994—1995年在美洲各国的摇滚音乐会上,头戴滑雪帽、扮做萨帕塔人的青年剧目比比皆是。
而在这第一轮马科斯旋风之中,马科斯深藏不露的真实身份成了热点中的热点。他不仅成了美洲人人争说、街谈巷议的焦点,每隔几周,墨西哥及北美的主要传媒便会掀起一轮Who is Marcos(谁是马科斯)?的热浪。美国《纽约时报》在1994年初的数月间发表了四篇有关萨帕塔运动的长篇报道,其中之一便名之为《马科斯之谜》。从起义的第一天,马科斯便并未讳言,所谓“马科斯”只是一个从他牺牲的战友那里继承来的化名。但在那面具下面,马科斯究竟何人?种种有趣的版本在逐日翻新。
最先出现的是官方版本:马科斯是一个“外国的职业游击队员,一个不负责任的冒险家和危险的煽动者”。未几,以其形象和语词“攻占”了传媒的马科斯便以他清晰可辨的墨西哥城口音令这一版本不攻自破。
继而出现的版本则是马科斯是一位激进的耶稣会神父,其证据是马科斯撰写的公报与访谈中解放神学的清晰印痕。但立刻,墨西哥教会出面否认了这一版本。
别一版本则是,马科斯身为1968年震惊世界的墨西哥学运领袖。但即刻有人指出:今日的萨帕塔运动领袖马科斯年龄不超过三十八岁,这意味着1968年他只是个不足十三岁的少年。于是,便有人继续猜测马科斯是一个未能顺利出版其作品的作家;或者他是个双性恋的嬉皮士——因为他在其公报的附言中不断以戏谑、调侃的方式书写自己的性取向,一如他在较“严肃”的场合中的表述:左翼运动传统中重大误区之一,便是其隐形或公开的父权与男权主义,这是一场以多数人的名义对种种少数人群体的压抑、乃至迫害。
在数不胜数的、关于马科斯“真实身份”的版本中,最可爱而无稽的版本是,马科斯来自玻利维亚,他正是当年曾为切•格瓦拉游击队带路的农家少年。如今那少年长大了,从历史的裂隙间跃出,成了Second Che(第二个切)。
这其中最为荒诞而充满膜拜意味的,则是马科斯身为古老而神圣的玛雅典籍《波波武经》中书写过的玛雅先知的现代身。作为“证据”的奇迹是,在1994年8月,在拉坎顿丛林深处、被命名为阿瓜斯卡连特斯的小村——萨帕塔运动的首府——召开的民族民主大会上,当马科斯的演讲吐出了最后一个词,没有任何先兆地,一场大暴雨泻落。而在2001年的长征路上,在一个长达两年滴雨未落的小镇上,当马科斯准备向上万观众开口演讲之时,一场豪雨兜头而下,上万人便一动不动地立在大雨中听完了马科斯的演讲。一位接受了记者访问的印第安老妇自豪地回答:“这人能颠倒我们的社会制度,为什么他不能命令老天爷?”
这一轮轮的狂热猜测甚至成了猜字游戏。
拒绝加入这有趣却浅薄游戏的论者,以讥刺口吻写道:马科斯是谁吗?去问警察吧,他们一定知道。若是他们不知道,他们会去问中央情报局或联邦调查局。美国人永远比我们更清楚,甚至先于事件发生知晓墨西哥的一切。他错了:因为直到1995年初,政府也在为这个如日中天的角色马科斯的真实身份而寝食难安;他对了,政府已经问过美国人。1994年2月政府代表团和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第一轮对话期间,他们已经设法获取了马科斯的指纹,并在第一时间送往CIA(美国中央情报局)。但结果是,美国人也没有答案。这个撕碎了后冷战的安详,或曰打破“大失败”后的阴霾的人物,竟然在CIA万全的资料库中如新生婴儿。他,没有任何“犯罪”纪录;他,不属于任何一个“图谋不轨”的政党、教派、反叛组织。这一事实,无疑为围绕马科斯身份的全民“游戏”推波助澜。
或许,这正是萨帕塔运动的又一个后现代面向:面对这所有版本,马科斯从不去承认或否认。相反,他以自己特有的幽默感在参与并助推着这一游戏。萨帕塔起义后不久,马科斯便创造、定型了自己的形象,那是一个后现代式的拼贴形象:与切•格瓦拉的雪茄相对应的永不离口的烟斗,深受墨西哥人爱戴与缅怀的墨西哥革命英雄萨帕塔式的、交叉在胸前的(枪榴弹)的子弹带、背后的长枪、腰间的短枪,佐罗式的永不摘下的面具,阿拉法特(巴勒斯坦民族解放战线)式的红领巾,在滑雪帽上,他加戴了一顶所谓“毛式(中国人民解放军式)战斗帽”,帽沿上一字排开的三颗红五星,却戏仿着美军的将军标志。辅之以十足当下的耳麦、对讲机;在他的左右手腕上各有一块电子液晶表。无论人们对萨帕塔运动的态度如何,为人们一致认可的是,这幅“拼贴”而成的肖像具有十足的“上镜头性”,画面上的马科斯,英俊、潇洒而神秘莫测,引发着无穷遐想。
但是,对马科斯形象的崇拜与消费完全不同于切•格瓦拉。切是在他身后方被尊为偶像,而马科斯几乎是在登临墨西哥社会舞台的同时便成为某种媒体明星,不久开始具有了某种国际另类偶像的特征。他们的不同,不仅是切•格瓦拉的生命是如此的辉煌、不可重复,而且由于他们所处的国际政治与文化环境间有着如此大的落差。切的年代,正是炽烈的1960年代。那是一个全球呼唤并实践着激进变革的年代,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此外,尽管切以他“不仅英俊而且美”的形象参与了图像与传媒时代的起始,但就切的榜样、切的思想和切所极大丰富了的拉丁美洲反叛与行动的“高尚的传统”而言,这些只是切不死的生命中的花絮与边角。而马科斯登场的年代,却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的全球另类实践与反抗运动“崩盘”的年代。就文化生态而言,马科斯登场的年代,是与强权联手的大众传媒覆盖一切的年代,一切被娱乐化,且“娱乐到死”。切的形象始终携带圣洁的灵氛,在他身后的拉丁美洲,他被称之为“尘世的耶稣”;而马科斯则更像是佐罗式的大众英雄——万众欢呼、憧憬,但毕竟具有某种娱乐性特征。
其次,或许更重要的是,切的偶像化完全不是任何人,包括切本人所能预料的结果。马科斯则不然。可以说,马科斯这一大众偶像的出现,正是那名曰马科斯的人的“智慧的即兴创作”之一,是他的全面大众传媒与社会关系游击战的有效策略。通过极为出色的表演[1995年,当好莱坞著名左翼导演奥利佛•斯通来到恰帕斯的丛林之中的时候,目击了副司令马科斯在第一届“保卫人类对抗新自由主义国际聚会”上的“精彩演出”时,脱口赞道:“可真会演(what a showman)!”],通过对名曰“马科斯”的偶像的营造,在1994—1995年、在2001年,在起义后长达十二年的岁月中,不断捕捉、把握了大众传媒的兴趣点,从而通过这个角色,将公众的注意力引向全球化的金融经济版图之外,引向印第安原住民的苦难、不屈与抵抗,令全球景观的大屏幕略去的画面得以曝光、显影。或许需要赘言的是,切•格瓦拉无可取代和比拟的魅力在于,这是一个如此璀璨的个人,曾令二十世纪绽放异彩的真实生命,一次全世界的目击之下的“道成肉身”;1994年的马科斯却是一个角色,一次创造;用马科斯本人的说法,便是一个“辉煌灿烂的神话”。更重要的是,“他”正是这场“符号学游击战”的重要符码之一。马科斯的“造型”准确地迎向注视的目光,“他”正是为了被看而设计完成的。雅克•拉康那颇有玄机的说法,在用于马科斯的形象时,便成了十分确切的陈述:“我是被看的,我是一幅图像。”
事实上,1994—1995年这场在墨西哥上演的波澜壮阔的剧目之中,马科斯不仅是主角,也是编剧和导演。剧目高潮迭起,张弛有度。他不断地以精彩、狡黠的心理战驾驭着大众传媒这只无头怪兽。但更重要的是,他借助对马科斯其人的勾勒,以似乎仍是游戏的方式,举重若轻地张扬着他不合时宜的信仰与主张:“马科斯”是底层人,是另类、少数,是“地球上的受苦人”。他最著名的一则附言写道:马科斯是旧金山的同性恋者,南非的黑人,欧洲的亚洲人,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德国的犹太人,政党中的女性主义者,后冷战时代的共产党人,波斯尼亚的和平主义者,二十世纪末墨西哥的游击队员,夜晚10点地铁上的单身女人……当然了,还是墨西哥东南的萨帕塔人。总之,马科斯是所有那些遭排斥的、受迫害的、抵抗的、迸发出“受够了”的呐喊的少数群体。“所有少数群体开口说话之日,便是强势群体陷入沉默与忍受之时”。
他刻意凸现所谓副司令只是一个为斗争需要而创造的符号,一个反叛的印第安原住民的指称。他在访谈中答道:“你问马科斯是谁吗?走到镜子前去,你在其中看到的就是马科斯。”——马科斯就是你,就是你心中的不平和反叛。在起义的第一周,他告诉美国记者:马科斯可以是一个空位。任何人都可以带上面具,声称自己是马科斯。
这也正是萨帕塔运动和副司令马科斯所创造和启用的一个全新的面向。无名与命名、倾听与动员、个人与群体。马科斯,也可以称为“无名”,但他以这无名为玛雅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文化、印第安历史和苦难命名。他称自己是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副司令,而整个部队却拥有其他若干名司令;总司令的位置始终空缺。一如马科斯告诉记者的,在萨帕塔运动中,拥有全面、绝对指挥权的,不是任何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原住民秘密革命委员会——由玛雅各族群的长老和公共投票产生的族群领袖组成。萨帕塔运动是二十世纪革命史上第一次,是否武装起义的决议不是少数领袖人物做出的,甚至不是在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内部民主决议,而是整个萨帕塔社群:一个个族群、一个又一个村落,所有男人、女人和已经懂事的孩子,公决确定的。他们也是以同样的方式,骄傲地拒绝了圣克利斯托瓦尔大教堂谈判中政府提出的全面招安式的和平建议。马科斯承认(他也曾反复地叙述),他们最初来到恰帕斯山中的时候,自命为先知和动员者的角色。但他们始料不及的是,他们立刻遭到了原住民的拒绝。在黯然离去和如切那样顽强地留下来,最终被出卖、被杀害之间,他们创造了第三种可能:留下,不是去言说——动员和说服,而是倾听和学习。这不仅是字面义:学习诸多玛雅不同部族的语言,而且是将自己投入、浸淫在玛雅文化之中,但那并非权宜之计。这一角色的转变,以迥异于现代世界的逻辑、思维改变了未来的萨帕塔运动的路径和面貌,改变了二十世纪革命的经典模式:城市无产阶级暴动,或农村包围城市,或建立游击中心;尤其是从内部动摇着、至少是反省了革命文化中的精英主义与极权主义倾向。一如马科斯形象的悖论或曰辩证:他是独一无二的偶像,公认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但他却又只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一次富于原创、别出心裁的虚构。
而马科斯写作中最著名的两个系列:安东尼奥老人系列和小甲虫杜里托系列凸现了萨帕塔运动及其文化的有趣特征。在安东尼奥老人系列中,马科斯是一位倾听者、一个晚辈、一名学生,智慧的印第安老人不仅在为他答疑解惑,而且为他勾勒出一个陌生而美丽的乌托邦世界。所谓马科斯,只是面对着一种古老、伟大的文明与智慧的躁动的青年。而更为迷人的则是马科斯笔下的小甲虫杜里托——一个萨帕塔运动政治上的敌人和对其嗤之以鼻的轻蔑者也由衷喜爱的形象,马科斯写作最为清晰可辨的后现代印痕之一。“他”——杜里托/小硬壳妄自尊大、童趣盎然、颐指气使又自恋脆弱。最为有趣的是,在杜里托系列中,是小甲虫杜里托自称游侠骑士,充当着颇为精妙的、对西班牙语世界最为伟大的作品和角色——堂•吉诃德的戏仿版;而副司令马科斯,则是他的“邋遢侍从”、“小厮”、实惠庸常的桑丘•潘沙(在另一些时候,这组合则成了福尔摩斯和华生)。在西语世界,尤其是在西语拉丁美洲,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从不只是荒唐笑柄,而且是一种极为内在的精神偶像,一种有自觉和自嘲于其中的理想主义象征。在杜里托的故事中,他分身为二:既是堂•吉诃德,又是桑丘•潘沙。于是,在杜里托故事中,一个硕大的自我和一个渺小的自我,一份狂悖与一份谦卑,一份充裕的喜剧感和自觉的悲剧意识,便以机智、风趣的方式并存且面世。
揭秘,“我们都是马科斯”
1994、1995年之交,伴随着墨西哥总统大选中政治斗争、政治丑闻与谋杀、新自由主义经济下濒临总崩溃的金融危机,萨帕塔运动和马科斯进入了其政治声望的又一个巅峰期,马科斯对权力机器的威胁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种种危机中当选的革命制度党新一任总统塞迪略将揭露马科斯的真实身份、“解决”萨帕塔运动威胁当作了头等大事。但是,有关情报机构仍然无法确认马科斯为何许人。正当情形陷于胶着之中,一个戏剧性的转折令萨帕塔运动和马科斯的处境突然恶化。1995年2月8日,一个自称曾化名为丹尼埃尔司令的、马科斯的前战友为政府提交长达十一页的情报,供出了马科斯真实身份的权威版本:所谓马科斯,名为拉法埃尔•塞巴斯蒂安•纪廉,1957年6月19日生于墨西哥海滨城市坦皮科,父亲是一个成功的家具零售商,同时是“业余诗人”,母亲为教师。拉法埃尔是这个多子女家庭中的幼子,毕业于墨西哥自治大学,曾以关于法国结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路易•阿尔图塞的批判性论文获得哲学学位,后任教于以激进政治行动而著称的大都会自治大学。这所建立于1973年的大学原本是1968年学潮之后政府为转移墨西哥自治大学的激进政治力量,在巨大的墨西哥城边缘建立的一所大学。当纪廉任教于该校的理论分析系之时,曾以激进左翼立场、阿尔图塞小组和符号学课程、学生的爱戴及堪称精妙的稚拙派壁画而著称。1983年,纪廉作为墨西哥民族解放阵线的秘密成员,加入了诸多“十二人旅”(大约是仿效古巴革命中进入马埃斯特拉山的十二名格拉玛号的幸存者)之一,深入恰帕斯原住民社区。同年11月,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在拉坎顿丛林深处宣告成立。对于他昔日的同事与世人来说,他成了拉丁美洲众多的自愿“失踪”或被迫“人间蒸发”的人群中的一个。直到1994年,他以副司令马科斯的名字震动世界。
对于已全面陷入困境的墨西哥政府而言,这份情报或曰供状不啻天降救星。2月9日晚,在墨西哥总检察长办公室临时宣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检察长助理出示了一张从证件上复制的呆板照片,尔后极为戏剧性地将一张副司令马科斯的幻灯片重合上去:举座皆惊。检察长助理一次次地将纪廉的证件照从马科斯的幻灯片背后抽取出来,又一次次地将幻灯片叠加上去,以便记者们清楚地看到两双眼睛——马科斯唯一裸露出来的相貌特征——高度一致。那动作极像手艺不甚娴熟的魔术师在表演“大变活人”,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揭去面具”。在公布了副司令马科斯的真实身份之后,总检察长宣布了对纪廉及其他二十三人的通缉令,同时宣布:政府将派遣数千士兵深入萨帕塔人控制的区域“协助执法,缉拿嫌犯”。至此,在长达一年之久的与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相持之后,政府军上万兵力全线开进萨帕塔人控制区域。萨帕塔民族解放军总司令部所在地瓜达卢佩台培亚村,即阿瓜斯卡连特斯,当然首当其冲。军用直升飞机几乎降落在副司令马科斯所住的棚屋的顶上,相差不足三米。而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司令部及副司令马科斯就在进攻发起的两小时前方才撤出村外。政府军冲进了马科斯的小屋,毁掉屋内堆满的书籍,像对所有的原住民萨帕塔人的家庭一样,政府军复仇、亵渎式地粉碎了屋内的一切。与此同时,无数支巡逻队、配备了大量警犬的武装警察部队开始在整个地区大规模地搜捕马科斯和萨帕塔运动领袖。曾为马科斯拒之门外的官方背景的媒体(诸如维萨和阿兹泰克电视台)此时奉命随军拍摄。但在镜头之外,拉丁美洲反抗历史上“例行”的一幕上演了,到处是逮捕、拷打、强暴和毁灭。萨帕塔运动领导人的棚屋被涂上了白色的标志以资辨认。同情萨帕塔运动的记者指出:这一切极像圣巴托罗缪之夜或纳粹大屠杀。如阿尔玛•吉列尔莫普列托实事求是、但听上去颇富反讽的说法是,“如果用拉丁美洲的标准来衡量,政府军其实保持了高度克制”。而同时在墨西哥各地出现了比二十三人通缉令的规模要大得多的搜捕行为。以此为开端,政府陆续派遣了六万正规军进入萨帕塔地区,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低密度战争”。
如果我们将萨帕塔运动的十二年视为一部壮观的大型剧目的话,那么,政府唯一一次拿到好牌的机会,便是这次“揭秘”之举。其意义不仅在于揭破神秘莫测的马科斯的真实身份,彻底粉碎马科斯神话,抹去他超凡魅力的光环;更在于还他“本来面目”: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后现代革命者,符号学游击战、或赛伯空间游击战的创造者,无外乎是一个“老旧”且“面目可憎”的马克思主义左派,一个激进的、行动派大学教授。或者如CIA背景的美国“报人”丹尼尔•詹姆斯对切•格瓦拉的定位:一个花衣吹笛人:以曼妙的笛声迷住众人,将他们一步步引向死亡的峭崖。然而,这张好牌的效应不足七十二小时。面对政府的揭秘,原住民革命委员会、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立刻予以否认,同时发出了一个此后数年将在墨西哥和世界许多地方回荡的呼声:“我们都是马科斯!”
而通缉令发出的三天之后,从“墨西哥东南群山之中”发来政府进剿之后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第一份公报,当然也是被揭露了“真实身份”后的马科斯的第一份公开信:《萨帕塔人提升了墨西哥原住民鲜血的价格》。在义正辞严地痛斥政府暴行之后,如马科斯惯常的文风,出现了精灵古怪的附言:
“我听说他们已经找到了另一个‘马科斯’,据说他是坦皮科人。听来不错,一个美丽的港口城市。我记得我曾在(坦皮科州附近的)马德罗城的一家妓院当保镖……。‘又及’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仍不弃其自恋:那么……这个新的副司令马科斯是否英俊?因为最近他们派给我几个实在丑陋的家伙,害得我的女性笔友深感幻灭。‘又及’清点着时间和弹药:我有三百发子弹,所以会试着吸引二百九十九名士兵和警察来抓我。(传说中我弹无虚发,想不想来证实一下?)既然有三百发子弹,干嘛是二百九十九个兵?是了,最后一颗要留给知名不具的发信人。大结局就将这样出现,一颗子弹成了这孤独之心的唯一抚慰。又一次道别了。祝你健康,在她的心里可为我留有一小点位置?(署名)副司令,以骷髅卖弄风情的姿势重整他的滑雪帽。”
马科斯确实“重整了”他的“滑雪帽”。如果说,揭秘行动曾一时使某些时尚中人与另类青年热情褪色的话,那么,这写在重兵围剿与军警大搜捕中的、充满马科斯特有的机智、调侃与爱欲(或干脆称之为色情兮兮)风格的言辞,片刻间重新点燃了人们对这另类偶像的赤诚。通缉令数天之后,墨西哥城和其它大城市爆发了数万人参与的抗议示威。示威者抗议对马科斯等人的通缉,要求立刻停止围剿,停止对萨帕塔人的屠杀和迫害。数万人在都市街头高呼着:“我们都是马科斯!”在国际社会上,艾柯——著名符号学家、中世纪史学家、《玫瑰之名》、《福柯摆》等全球畅销书的作者,首先向萨帕塔人发表了声援信,紧随其后的,是美国著名学者、公共知识分子乔姆斯基和两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阿根廷的人权运动领袖阿道弗•佩雷斯•埃斯基维尔和危地马拉维护原住民权力的斗士里戈韦塔•门琴•图姆)及全球各界知名人士。同时,在巴黎、巴塞罗那、柏林、斯德哥尔摩、圣地亚哥、马德里及意大利全境,爆发了萨帕塔运动支持者的声援示威。人们在墨西哥使馆门前以各种语言高喊着“我们都是马科斯!”
在围剿开始的第一周之中,传媒不断惊报“已然抓获马科斯”的消息,其中一次,竟然是在同一天内、两处同传“抓获马科斯”的“捷报”。更有甚者,便是军方报道了“击毙马科斯”的消息。对此的回应,便是马科斯的公报和书信(时而达每天万字之多)如雪片般地自丛林深处飞出。在“击毙马科斯”的消息传出之后,马科斯称此后的每一天都是“赚来的”,再一次与死神面对面,令马科斯的创造力呈现了炫目的迸发。这每日飞来的公报和信件逐日记录着“战略转移”(或称“大逃亡”)中的情境:与政府巡逻兵(“身着橄榄绿的死神”)近乎“零距离接触”;没有水、没有粮食,试图以尿解渴;拖着负伤的身体,攀上高山峭岩,穿越泥泞沼泽;“盖着猎户星座和军用直升机的噪音”,在暴雨的丛林中度夜;最终进入“只有野兽、死神和游击队的原始丛林”——杜里托——那尊贵可爱的小甲虫在那里正式登场,在丛林中经历“逆进化”——从人到猿。也正是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中,马科斯持续地书写着,以后现代式的拼贴、游戏的笔调书写他的抗议、政治论文,呼唤着市民社会,探讨着新自由主义的墨西哥及全球格局;以戏仿或近乎于色情的笔调撰写记忆、寓言和故事;和世界知名作家、学者们通信讨论着哲学、思想与斗争。有论者提到,马科斯1994-1995年之交的公报,犹如切•格瓦拉《玻利维亚日记》的遥远而震撼的回声。
事实上,当政府军全线推进之时,人们曾推断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可能拼将一死。但这并非第一次,也非最后一次令人们始料不及:萨帕塔民族解放军未发一枪,全面撤退,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不曾与政府军发生过任何军事接触。只有马科斯以笔为剑。如果说,在敌我力量极端悬殊的情况下全线撤退、战略转移绝非游击战史的特例,那么,作为惊人之首例的事实是,大举后撤的不仅是萨帕塔民族解放军,而且是整个萨帕塔社区。人们扶老携幼,背负着政府军过后幸存的一点粮食、“财物”,追随萨帕塔民族解放军,举部迁往大山、丛林深处。支持萨帕塔运动的传媒称之为“出埃及记”。
在国际舆论和市民社会的巨大压力之下,3月份,政府军停止了朝向丛林腹地的推进,新的相持局面再度形成;但不断加派军队的行动仍在进行,终于六万政府军以铁壁合围之势紧紧地围住了只拥有数千人象征武装的萨帕塔人。继而开始的,是旷日持久的“语词的战争”。也就是在1995年,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下的危机全面爆发,股市崩盘,迫于美国压力而开始自由兑换的墨西哥比索在短暂的升值之后一落千丈,贬值达百分之五十,原本就数量惊人的外债此时变成了天文数字。失业与破产成了日常剧目。萨帕塔人及其支持者的洞见成了现实: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步入第一世界行列的许诺,此时成了南柯一梦。
面具,智慧的即兴创作
在萨帕塔运动——这场符号学游击战之中,最为突出的符号,无疑是萨帕塔人的蒙面形象。面具——滑雪帽或红帕子,便成了萨帕塔人的核心能指。对殖民统治五百年间的玛雅原住民说来,当他们用面具遮住了自己的容颜,他们才第一次成了美洲,乃至世界传媒的焦点;他们才不再是一段古老而神秘历史的遗民,现代社会愚昧而麻木的奴隶;而是一股不可小觑的社会政治力量,是向现代世界展现并阐释何为尊严的人群。用马科斯的表达,便是“我们是武装起来方才获得倾听,遮住面孔方始获得注视,隐匿了姓名方能获得命名的人们”。那面具是一面镜,映出你心中的反叛的呼唤:“在面具背后,我们就是你”。对每一个萨帕塔和萨帕塔运动的支持者说来,你蒙上自己的面容,你便成了萨帕塔运动的战士;你摘下面具,便“恢复”为一介平民。来自墨西哥和世界各地的支持者正是以这样的方式,汇入了萨帕塔运动的波涛和潜流;而萨帕塔人也正是在“出入”面具之际,以和平的方式直面着、规避着杀戮和暴力。于是,无疑是世界游击战史上的奇观:当政府杀入萨帕塔地区,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战士不是迅速撤离村庄,避走上山,而是摘下面具,下山返回村庄。当政府军声称他们从未遭遇到任何萨帕塔人的时候,他们可能正与一位萨帕塔战士交臂而过。而在漫长的相持之中,每次以人盾/血肉长城来和平阻止政府军侵入之时,政府军面对的,是蒙面人的海洋。这里,无所谓士兵与平民、军队与人民、萨帕塔社区与外来的支援者。
面具无疑是马科斯魅力的来源之一。这固然由于面具令马科斯迷人而飘逸,墨西哥著名作家、记者、公共知识分子蒙斯瓦伊斯说,“不戴滑雪面罩的马科斯将不会被接受、也不具有上镜头性,更不会成为一个活着的神话”。而不无敌意的讥刺者则写道:这张蒙着面具的脸“使人直觉地感受到一位英雄,他是凌空出世的半神或一道永恒的闪电”,“在‘历史的终结’和全球化的开端之际,‘马科斯’犹如防火墙上一道突如其来的红色火焰”。面具成就了马科斯的神秘与谜语——尽管Who is Marcos?的浪潮不再翻卷,仍没有人能在持枪蒙面的马科斯与哲学教授拉法埃尔•纪廉间划上等号。但更重要的是,面具令马科斯以迥异于其他拉美游击领袖的形象,凸现出后冷战喧嚣画面的世界图景所遮掩了的画面;令他得以融入“土地之色”的人们中间:不是代言人,而是翻译者。
如果说,马科斯成功地以面具挪用了大众英雄佐罗的形象,从而消融了全球甚嚣尘上的,对革命、革命者的敌意和缺席判决;那么,鲜为墨西哥之外的世界和人们所知的是,面具不仅是墨西哥人深爱的、大众文化独有的形态,而且有着历史和现实斗争的传统。在墨西哥,不仅有着黑斗篷的蒙面侠士佐罗,有着面具戏剧的传统,面具也是鬼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在为墨西哥所深爱的自由式摔跤中,面具则是摔跤手必须的装备和道具,因此而诞生了一种墨西哥特有的大众文化偶像:蒙面摔跤手+电影明星。一如墨裔美国学者伊兰•斯塔文斯所言:“在那些大众文化英雄、所有那些穷苦人的辩护人中,蒙面的战士以其无言的面孔呈现着无数面孔。”
面具,是萨帕塔人“智慧的即兴创作”。萨帕塔运动是一场充满原创性的反叛;它因此成了千年之交全球反抗力量的灵感来源,成了反全球化运动的“晴雨表和导火索”。尽管无疑有着极为丰富的拉丁美洲革命传统,但经历了二十世纪末的“大失败”,大部分的模式都清晰显露了其缺憾、匮乏与弊端,几世纪累积的革命的思想与实践资源都遭到了自我玷污或胜利者的妖魔化。反叛者重新开始的地方并非一无所有的荒原,而是一片狼籍的废墟。而且这不可能是单纯的力的角逐——因为强弱对比是如此分明,冷战的终结,只是令强者更强,弱者愈弱。所以它必然是、也只能是智慧的较量。
马科斯在许多场合多次坦诚地告知,1994年元旦萨帕塔运动起义之时,不论是作为领导人还是参与者都非常清楚,这次行动全无胜算可言。那不是在对客观情势、力量对比做出了理性的、有利的考量之后的决定,而是在宣战、呼喊,在社会的目击下战死,还是在遗忘、沉默中死去之间的选择。但马科斯拒绝将其“翻译”为“自杀行动”。“我们想活下去,但我们深知我们得做点什么让其他人能活着。为了让其他人能活下去,这是必冒的风险。也许我们会死在奋斗的过程之中,那是可能性极大的。但是,我们不是要执行一次自杀任务。我们准备去死,但我们不想死。”似乎人类自然生命逻辑“向死而生”的反转,这是向生而死。或许这便是所谓拉丁美洲浪漫主义革命传统的一部分:人们自觉到自己的生命接续在一长串死者之后,一长串为了正义和自由而死的先驱;而正是那些死者辉耀我们的生命。而在拉丁美洲的原住民文化中,生与死原本是生命的不同状态。以马科斯别具一格的说法,便是:“这多少像将我们的血投入股市,指望能增值。”
起义的第一天,并非所有人都带着面具。面具,显然并非有意为之的萨帕塔人的标志。起义的最初几周中,一次当马科斯为众多记者所包围时,其中一位高声喊道:“摘下面具来!只有罪犯才遮住他们的脸!”对此的回应是,马科斯伸手准备摘去滑雪帽。但与此同时,周围的记者和人群一片呐喊:“不……!”面具留在了那里,马科斯因此而创造了关于面具、关于无面之人、关于遮住面孔方获得注视、关于面具是一面镜等诸多萨帕塔运动最重要的修辞,由此打开了一处巨大的社会参与与实践的空间。
当伊兰•斯塔文斯指出,面具是“一道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墙,它如同一张盾牌和一处掩体”之时,他仅仅说出面具之于萨帕塔运动的一半意义。凡墙必有门。当面具成了自我与世界间的一道墙,成了萨帕塔人与外部世界的一道墙之时,它同时是一扇门;凭借这扇门,蒙面的浪漫游侠骑士马科斯从一个拉丁美洲司空见惯的有机知识分子的自我中脱颖而出;经由这扇门,整个墨西哥社会得以进入并介入萨帕塔运动。同样,它是盾牌和掩体,也是长矛和聚光灯;它遮掩了面具背后的“真身”,同时照亮了反叛者的形象,并迫使人们去正视。
墙与门,入与出,正是萨帕塔人“智慧的即兴创作”的重心之一。事实上,起义伊始,已出现了萨帕塔人不曾预料的局面:既非全线扑来的政府军将区区数千起义者撕成碎片,亦非——马科斯所谓万分之一的可能——墨西哥各地揭竿而起响应起义;相反,与政府军同时,甚至更早,如潮水般涌来的是数万名志愿者、新闻记者与NGO组织。换言之,接踵登场的,是墨西哥的市民社会。萨帕塔人以倔强但吁请的姿态面对着墨西哥市民社会:“墨西哥,不要再没有我们”,“我们知道,我们并不孤独。我们知道,我们不会被出卖。”
1994年6月,当萨帕塔社区公决否定了政府全面收买式的和平提议之后,萨帕塔人发表了《第二丛林宣言》:“今日我们宣称:不!我们决不投降!”在这份宣言中,萨帕塔人倡议墨西哥社会各界召开全国性的民族民主大会,共同商议墨西哥社会的问题和未来。萨帕塔人主动提出作为东道主,邀请大家前来拉坎顿丛林。因此,出现了又一次智慧的即兴创作,一个游击战史、社会运动史,或许也是建筑史上的奇观:在热带丛林深处,短短的二十八天之内,由玛雅原住民设计、施工建成了一座可接待、容纳八千名与会者的巨型会场和建筑群。这会场被命名为阿瓜斯卡连特斯——墨西哥革命中农民领袖萨帕塔召开第一次立宪会议的地点。8月,近六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深入丛林,出席了这次奇特的大会。市民社会再次被呼唤和赋予了具体而有力的形象,而政府军的封锁线事实上被冲破。这是入,也是出。
也是在阿瓜斯卡连特斯,马科斯第一次引出了海螺——这一在玛雅文化中充满了象征与哲思的意象,也是萨帕塔运动的重要理念和修辞。那是一个蜷曲进去或舒展开来的形象;那是一环环带领你进入、又引导你走出的螺纹;那是朝向内心的探究,也是面向外界的凝视;那是大海涛声的贮藏所,也是传播号角的扬声器。入,也是出。
继而,1995年8月,在数万政府军的铁壁合围之间,萨帕塔人通过互联网,就萨帕塔运动的政治前景展开马科斯戏称为“星际的”、世界范围内的“民意调查”,超过一百万人参与了投票,绝大多数人拥护萨帕塔民族解放军转化为墨西哥的政治力量。
在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和政府谈判代表的一轮又一轮、旷日持久的谈判之间,1996年初,萨帕塔人又一次敞开大门向全世界发出了邀请,邀请所有反对新自由主义、渴望一个不同世界的人们前来萨帕塔人新的首府:拉坎顿丛林中的“真实村”。于是,1996年的春夏,偏远、蛮荒、遍布泥泞、弥散着浓雾的真实村,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中心和另类的嘉年华会。约翰•罗斯以调侃的口吻写道:“1996年春,群星降落恰帕斯。”先是好莱坞明星与欧洲名流的“分列式”:以著名电影导演奥利佛•斯通及其摄影组为先导——他刚好在奥斯卡之夜进入丛林,那一天,他的巨片《尼克松》正以四项提名角逐奥斯卡;接着是电影明星埃德华•詹姆斯•奥尔摩斯。此后是法国著名学者雷吉斯•德布雷,紧随其后的是国际著名人道主义活动家、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夫人达妮埃尔•密特朗。提供“背景音乐”的是拉美数个朋克乐队。更重要的是,国际群星莅临,并成为墨西哥传媒的头题新闻,为萨帕塔人提供了新的象征性“人盾”,政府军计划中的军事行动被迫延缓。
这一年的7月,在拉坎顿丛林深处召开的“第一届保卫人类对抗新自由主义国际聚会”,令真实村如同灿烂且密集的星空。六千余名来自四十二个国家的客人中,有重量级人物、萨帕塔运动著名的支持者、拉美最重要的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享有全球盛誉的阿根廷“五月广场母亲”们,当代法国极富创见的社会学家阿兰•图海纳、俄国电影制作人鲍威尔•卢冈、突尼斯著名女性主义社会活动家、律师、作家吉茜莉•奥里米,等等,等等。那是极为奇特,甚至令人匪夷所思的组合,来宾中有各国知名学者、艺术家、各地绿色和平或反核组织、欧洲社会主义团体、无政府主义机构、诸如同性恋等少数群体、大量纪录片制作者、无数摇滚、朋克、嘻哈乐队、巴西工党、无地农民运动、拉丁美洲各国前著名游击领袖,甚至有一个正式古巴代表团。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国各式的服装服饰,听到全世界的各种语言。一次建造巴别塔的会聚。先于西雅图反全球化示威(1999年)、世界社会论坛(2001年),萨帕塔人率先展示了一次全新的联合:“拥有共同的拒绝、不同的追求(One no, many yeses)”的会聚。类似却不同于世界社会论坛的口号“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Another world is possible)”,马科斯和萨帕塔人的主张是:一个不同的世界,包容所有世界于其中的世界(A different world, capable of containing all worlds)。
经历了十八个月的艰难谈判之后,萨帕塔人与政府谈判代表缔结了《圣安德列斯协议》,承认原住民自治和保有自己文化的权利。但政府却继而宣布否决这一协议。
1996年底,萨帕塔人无视政府禁令,以深受墨西哥民众爱戴、病势沉疴的玛雅原住民女司令拉莫娜为代表,出席在墨西哥城举行的全国原住民代表大会。一入一出,政府军对萨帕塔的政治、军事与文化封锁已支离破碎。
语词之战,萨帕塔人的“悖论”
事实上,在萨帕塔运动十二年的历史当中,只有1994年最初十二天的交战纪录。如果使用罗斯的修辞,将1994年—1995年称作“言说之枪”的时期,那么,几乎从开篇伊始,萨帕塔运动便同时是“武装的语词”的年代。或者用马科斯的说法,是“我们的语词是我们的武器”。这正是将萨帕塔运动称为“后现代革命”、“符号学游击战”、“赛伯空间游击战”的含义所在。这也是萨帕塔运动的外在“悖论”之一:一场以持枪蒙面为其特征的武装起义,却以文字语词为其主要且基本的武器;拉美游击战史最新的一页,甚或像来自逝去年代的一阕回声,却十足的“当下”,充满了后现代文化(甚或后现代文化游戏)的印痕。显然,这正是萨帕塔人与马科斯的诸多“越界”之一,他们以其原创的政治实践,改写了包括后现代主义在内的当代文化逻辑。如果说,这是一场符号学战争、一场后现代革命,这里涌流着五彩拼贴、几近谵妄的文字、语流,那么,这里发生着的,不是弥散或曰“内爆”,而是始终以其所指物——武装的原住民及其历史与现实的苦难——的在场为其充分必要的前提。如果说,马科斯不断以精妙的后现代文体于嬉笑怒骂中解构着种种现代社会的神话,那么,这解构的力度却来自于任何语言游戏都无从解构的现实、苦难、鲜血与生命。不错,马科斯的形象和作为,令今日世界舞台上的诸多政治角色失色,间或令全球波普艺术或行为艺术表演汗颜,那么,这形象与表演,却始终服务于逆转世界潮流的政治尝试与实践。
可以说,这场语词的战争,几乎在起义的枪声打响之后,便已然开始。而自1994—1995年之交始,马科斯的众多公报和信件,便进一步成为墨西哥、也是今日世界奇特而独到的文字、书写形式。这正是萨帕塔运动的又一悖论所在:马科斯的匿名与具名形式。马科斯是无名的,那“名姓”只是一个前赴者的化名,一个或可替代的角色,一个发言人的位置;马科斯又是独一无二的:在他的写作中,在他的文字里,他的风格和语调是如此的别致、原创而无可替代。伊兰•斯塔文斯指出:“不错,副司令拥有一支步枪,但他很少用到。他以传真和电子邮件开火,投掷公报形式的集束炸弹,他的笔下迸发出文字的洪流……颠覆了汉娜•阿伦特所谓的‘在专制政体下,知难行易’的论断。”人们似乎必须用一连串彼此矛盾的形容词来尝试界说马科斯的语言风格。诸如美国哈佛大学的历史系教授J.沃马克便曾写道:“马科斯的公报和访谈是如此的戏谑、尖刻、诗意、专断、滑稽、自恋、辛辣、狡黠、吊书袋、福柯式、魔幻现实主义,有着现代话语与协商语气的完美的个人风格,但这话语与协商不是朝向政府或其它运动,而是通过现代媒体朝向现代公众;其信息不是战争、或和平、或和解,而是无休止的、充满诱惑力的论争。”
马科斯的公报和书信常常是不同文体、不同风格语调,甚至不同人称叙述间的跳跃。以他那无穷无尽的附言,在大刀阔斧、言辞犀利的政论间是诗意的小故事,在诙谐、滑稽的(通常是萨帕塔人的孩子们的)场景中,穿插着安东尼奥老人那沉郁的叙述与玛雅的哲理,在《玻利维亚日记》式的现实书写中闪现着小甲虫杜里托的稚气可掬的身影,在政治经济批判中是诗行和关于“海”的深情的文字,在杜里托和“我”/副司令之间,在“我”和“我的另一个自我”的“对话”间,流转着缠绵又不无滑稽感的自恋、犀利的自嘲。事实上,在1995年初,那些最艰难的日子里,马科斯的萨帕塔公报中也充满后现代式的缤纷拼贴:他以英文引证莎士比亚,以法文引证波德莱尔、加缪,以原住民语言引证民间的歌吟,在他的书写中,间或出现印度哲人或《孙子兵法》。当然,在他的文字间不断涌现拉美诗人聂鲁达、本尼德蒂和不胜枚举的西班牙语诗人的诗作,同时充满了大众文化文本的旁征博引:墨西哥本土的诸多流行剧集——大众明星、系列电影或电视剧、好莱坞电影与流行歌。
此间,一个颇为有趣的细节是,几乎始自萨帕塔人起义之初,马科斯便为墨西哥传媒赋予了某种爱欲偶像的色彩,这间或是面具不期然的效应之一。而马科斯似乎也颇有兴味地挪用了这一效应。一反左翼运动的清教与禁欲主义的“惯例”,马科斯的文字中不时闪现着不无色情意味的语调与爱欲修辞。这无疑成了“恰帕斯的诗意反叛”、“第一场后现代革命”的奇观之一。在萨帕塔运动最初的岁月之中,尤其是1994年,雪片般地从墨西哥全境、世界各地飞往恰帕斯的来信之中,充满了各阶层、各年龄段的女性写来的情书,而墨西哥《日报》也逐日选登着类似情书。而马科斯将这类无伤大雅的文字“调情”当作了他的修辞策略与形象策略的组成部分,这无疑为他赋予了极为另类的革命偶像色彩。《纽约时报》的文章以善意调侃的口吻写道:“令滑雪帽和烟斗如此性感,马科斯当属历史纪录中的第一人。”类似游戏直到2001年方告一段落。在这一年的情人节,马科斯郑重地宣布了一条“坏消息”:他要人们不要再给他写情书,因为他已成婚,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她的名字是“海”。
当年,关于切•格瓦拉,法国哲人让•保罗•萨特曾写道:“我认为他不仅是一个知识分子,而且是我们时代的完人。”不错,切无疑是拉丁美洲革命先贤祠中的又一位诗人革命家,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和诗行;然而,相对于“知识分子”,切首先是一个战士、一位旅人、一名行动者。而在过去的十年间,马科斯无疑是拉美最重要的革命者,但他同时,也许更为突出的,是拉美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德布德则干脆称马科斯是当代拉丁美洲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如果说,在马科斯的写作中,一以贯之的,是拒绝对立项选择,那么他同时以他的生命,抹去了知/行、笔/剑、知识分子/行动者等等为当代世界的诸多规训和困境所强化的角色对立。因此,千年之交,萨帕塔运动成为左翼运动圈的关注焦点,同时成为国际文化界的重要事件之一。一次区域性的游击战,引起如此众多的国际文化名流的瞩目与介入,萨帕塔运动应属首例。墨西哥重要作家富恩斯特最先对萨帕塔运动发出欢呼,并始终无保留地声援着这一原住民运动。哥伦比亚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写道:当闻听萨帕塔人起义的消息时,他兴奋得想把自己所有的书丢进太平洋里去,并于2001年对马科斯做了重要访谈;而葡萄牙著名人道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何塞•萨拉马戈则不顾七十高龄,两度造访恰帕斯的萨帕塔社区,为马科斯的英文文集《我们的语词是我们的武器》一书作序,并表示“愿为萨帕塔运动贡献余生”。乌拉圭著名作家,也是拉丁美洲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则出席了1995年在丛林深处举行的“第一届保卫人类对抗新自由主义国际聚会”。墨西哥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作家、记者卡洛斯•蒙斯瓦伊斯,埃莱娜•波尼亚托夫斯卡自1994年起便跟踪报道萨帕塔运动,发表了大量重要的报道、访谈和剖析。马科斯始终与世界各地众多的作家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往来,此中,他与爱德华多•加莱亚诺,与英国艺术史学家、作家约翰•伯格,与法国人类学家埃里克•乔弗里,与西班牙著名的侦探小说作家曼努埃尔•委斯盖兹•曼塔班的通信已在世界范围内译为数十种文字发表。美国著名学者乔姆斯基、沃勒斯坦都曾多次就萨帕塔运动发表重要文章。乔姆斯基还为马科斯最为完整的英文文集《受够了》一书写了序言。在萨帕塔人起义的三年间,便有诸多西语、英语专家、学者撰写了二十余本关于萨帕塔运动的研究论文集和专著。这正是萨帕塔运动又一个独特的社会网络,它成为对萨帕塔运动的有力背书,它进一步将萨帕塔运动——这一墨西哥的区域抵抗与全球反新自由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而且成为新的文化抵抗与国际主义实践。早在1997年,受五角大楼委托,兰德公司关于萨帕塔运动的调查称:这是一种新的战争形式——社会网络战。
作为一个言说者,马科斯更像是个说书人,一位持枪蒙面的说书人。尽管在拉丁美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在尝试以既有的左翼政治派别去标识或钉死萨帕塔运动与马科斯,但自马科斯笔下涌出的萨帕塔运动公报,一洗意识形态意味,拒绝教条定义,相反以寓言、故事、古老神话、日常场景展示自己的信念和主张。一反传统左翼叙述的悲情基调,马科斯写下想象飞扬、色彩富丽的字句。他为一套特定的语词浸染上鲜明的个人色彩:醒着的梦、失眠之海、温柔的狂怒、无面之人、影子、黎明、镜和玻璃。
马科斯选择娓娓道来,放弃悲情动员。这无疑是某种规避:绕开为二十世纪的“大失败”所玷污或遭到污名化的语词序列,它同时是一份智慧的即兴创作:寻找新的语言、新的言说,以讲述新的故事。马科斯同时以他诗意的、叙事性的语言,显现了一种更为深刻的追求:寻找另一种知识型,一种不同于现代理性主义的知识型,一种不同的宇宙观,不同的生命与时间体认;一种植根于古老的玛雅文明,又更生于古文明的知识与实践谱系。
马科斯的语词/武器,正是贯穿萨帕塔运动的一系列“悖论”之一:他们武装起义,他们始终拒绝放下武器的许诺,但他们发射的语词远远多于子弹;他们是二十世纪最后的、也是最著名的游击战,但他们却同时成为和平运动,以政治、文化手段推进民主变革的重要力量;他们持有武器,却拒绝因此而持有暴力权力。而萨帕塔运动的核心“悖论”在于,他们是不谋求政权的革命者;他们在推进着一场革命,但不是以暴力、激进变更或疾风暴雨为特征的革命,而是一场“使革命成为可能的革命”。换言之,我们间或可以将萨帕塔运动视为一处武装的文化战场。
现在进行时……
当我们接受了关于萨帕塔运动的说法:符号学游击战或语词战争之时,我们所面对的,只是萨帕塔运动的外在的面向。在面具、语词、后现代书写背后,是丛林中艰难的生存,现实的组织、动员、应对,是墨西哥斑驳多端的现实政治。那是一个远为沉重的现实。在其中,马科斯必须是、但不能只是一位诗人。
2000年,新千年之始,墨西哥社会进入了一个历史转折的年代。经由萨帕塔人有力参与的政治斗争,7月的大选中,革命制度党结束了它漫长的统治,反对党之一国家行动党胜出,其候选人比森特•福克斯当选了墨西哥总统。正在墨西哥人庆祝民主进程胜利推进之时,萨帕塔人却发出了一个惊人的挑战信号。马科斯通过因特网昭告墨西哥人民和新任政府,萨帕塔运动的二十三位司令及副司令马科斯将于2001年初带面具、不带武器步出拉坎顿丛林,造访全国各原住民社区,并乐意于与政府展开新一轮谈判。这对沉浸在胜利之中的新政府无疑是晴天霹雳。曾在竞选中声称“十五分钟内解决萨帕塔人问题”的福克斯总统全然乱了方寸,不知如何应对。就在政府瞠目结舌之际,萨帕塔人第一次直接(而非通过同情者,因为此前马科斯曾明言:他不可能直接使用因特网和电子邮件,因为那意味着卫星定位系统将在八分钟内将炸弹掷在他头上)使用因特网,并公开了电子邮件地址,逐日发表有关行程的诸种安排,并征询将造访的原住民社区的相关事宜。萨帕塔运动又一次跃上各大传媒的头题,整个墨西哥社会再一次屏住呼吸注视着萨帕塔人和马科斯。当政府被迫做出回应之时,他们首先要求萨帕塔人摘去面具,萨帕塔不屑一答。继而政府提出在圣克利斯托瓦尔举行谈判,萨帕塔人回答:要么在首都墨西哥城谈,否则免开尊口。就在萨帕塔人设定的行程日期将近之时,政府仓惶之中做出反馈:欢迎萨帕塔人前来首都。这便是后来经常提到的2001年著名的长征。欧洲传媒称:这和平抗争之旅“将媲美于当年马丁•路德•金的‘进军华盛顿’”。2月25日萨帕塔人的车队由圣克利斯托瓦尔出发,开始了他们造访十二州、最后抵达墨西哥城的旅途。在3月11日,萨帕塔人在二十五万人的欢呼和簇拥之下驶入了墨西哥城的索卡洛广场。继而女司令埃斯特进入国会,面对全体议员发表了萨帕塔人的演说,而此时,马科斯却留在国会大厦之外,回答群众和记者的提问。此番对话的结果,是政府许诺逐步从恰帕斯撤军,分批释放在押的萨帕塔民族解放军成员,并提出了《圣安德烈斯协议》的修正案。但萨帕塔人一以贯之的要求是给予原住民区域自治的权力,并通过保护原住民文化的法律。在对话无法达成协议之时,3月23日,马科斯宣布:萨帕塔人重返群山,继续和平抵抗。这以后,萨帕塔人开始了他们又一轮的沉默。再后,是9•11对世界的震撼和改变。萨帕塔继续他们的沉默。
2003年,萨帕塔人在两年的沉默之后,采取了行动。再一次,他们在萨帕塔人社区奥万提科召开了盛大的集会,宣布以“卡拉克(海螺)”取代“阿瓜斯卡连特斯”,在萨帕塔人社区首先实行自治制度,尝试实践一种另类的“善政”。
2004年,尽管自“长征”之后马科斯始终不曾在公开场合出现,但他却再度跃居传媒头版,不过,此番却像是十足的娱乐新闻。先是一贯支持萨帕塔运动的意大利国际米兰足球队向萨帕塔人捐赠了销售纪念品所得的钱款。继而马科斯和萨内蒂通信,相约国际米兰队与萨帕塔足球队将在墨西哥和意大利举行友谊赛。更为惊人的是,2004年底,几乎世界各大传媒都报道了一则令人匪夷所思的消息:墨西哥颇富盛名的侦探小说、历史小说作家,也是1997年全球五部最著名的切•格瓦拉传之一《以切而著称的格瓦拉》的作者帕柯•伊格纳西奥•泰博称,他接到马科斯的一封来信,信中邀请他共同撰写一部侦探小说,两人接力赛式写作:马科斯撰写1,3,5,7章,泰博撰写2,4,6,8章。一向支持萨帕塔运动、以狂放、激进而著称的泰博称,在片刻的犹豫之后,他立刻被这疯狂大胆的提议所吸引,并接受了马科斯的提议。这一次,墨西哥国内和欧美各传媒的反应相当热烈,但多少带了几分冷嘲的意味。美国《纽约时报》报道题为:《革命停摆的解决方案——写侦探小说》;反对者则认定这是萨帕塔运动山穷水尽的标志;而严肃的讨论者则分析这是否是萨帕塔人放下武器的一个信号。在一片匪夷所思的声浪中,马科斯的第一章如期在《日报》上发表,一周之后,泰博推出了他的第二章;此后逢周日便有新的一章问世。《日报》销量及其网站的浏览率直线飞升。至此,似乎不再是马科斯运用着语词武器,而是他确乎成了一位作家,而且是颇为畅销的一位。萨帕塔运动似乎“曲终奏雅”,走到了末路,或者说临近了一次始料未及的后现代结局。
然而,形势却再一次急转直下。2005年6月20日,署名萨帕塔运动突然发出“红色警报”。在萨帕塔的历史上,这是第三次发出最高级警报。萨帕塔人接着发表了《第六丛林宣言》,全面阐述了运动的政治主张和纲领,称他们不仅是一场争取原住民权益的斗争,而且要为全墨西哥争取善政而斗争。马科斯继而发表了长文《丛林中的企鹅》,以马科斯特有的文体阐释萨帕塔运动的新主张:蹒跚站立,顽强前行;相当马科斯式地,四年之后再次公开接受外界采访的马科斯怀抱着他文中的“企鹅”:一只脚上有残疾的黑色公鸡,胸口上一块权充企鹅肚腹的白布。接着,马科斯再次呼吁墨西哥市民社会汇聚丛林,共商政治未来。8月28日,在拉坎顿丛林中召开了这最新一次萨帕塔人与市民社会的相聚,超过二百八十个墨西哥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在四年之后马科斯在二十四名相当年轻的武装警卫的陪同下出现在大会上。他在演讲中表示,萨帕塔人将以自己的方式介入将于2006年举行的新一轮大选。萨帕塔人将再次于2006年的元旦,于圣克利斯托瓦尔启程,分几路长征,巡游墨西哥各地,宣传萨帕塔的政治理念和主张。墨西哥社会各阶层热情欢迎萨帕塔运动的新主张与新姿态,甚至始终对萨帕塔运动心存疑虑的人士,这一次也表示了支持和赞同。国际批判知识分子与左翼力量同样报以热情的支持和认可。沃勒斯坦发表评论,将这一转变称之为“萨帕塔运动的第二阶段”,文中称:萨帕塔运动曾是“拒绝接受无助状态的晴雨表”,那么它似乎正再度成为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如今,本文即将完稿之时,萨帕塔人的队列正在路上……
故事仍在继续。
或者用乔姆斯基的说法,是“斗争在继续”。
1993年12月31日,午夜将近,墨西哥恰帕斯州老城圣克利斯托瓦尔。当这座始终充满游客的城市的节庆气氛渐次消散在醉意与睡梦之中时,似乎没有任何先兆、没有任何预警,一支前所未见的军队悄然进入,迅速占领了圣克利斯托瓦尔及周围的七座城镇,在占领了市政厅、警察总部、监狱、电台之后,起义军占领了这一区域的军事要冲和通往外部的公路。除了攻占警察总部的相持中有数人伤亡之外,这次起义和占领几乎是兵不血刃。
当圣克利斯托瓦尔的居民从酣睡中醒来的时候,震惊地发现城市已在玛雅印第安原住民起义部队的占领与掌控之中。电台中反复播放着这支自称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宣战书(后称《第一丛林宣言》):“我们是五百年斗争历史的产物……”正是在这份声明中首次使用萨帕塔运动最为铿锵,也最为著名的宣告:“受够了就是受够了!(Enough is enough!)”
这支在1994年的元旦之晨震动了美洲和世界的印第安原住民军队只有三千余人,身着粗糙的军装,手持各色各样、相当破旧的武器,其中近三分之一的士兵“装备”的竟是木头枪。少数的精良武器,是刚刚从城市驻军和警察部队手中夺得的。但他们绝非乌合之众,政治部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中的多数(此时尚非全部)戴着滑雪帽,或蒙着色彩鲜明的印第安土布手帕。更令人称奇的是,起义部队中有相当数量的女战士,其中几位显然是男性主体的战斗部队中的指挥官。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邦在《极端的年代》中将古巴革命称为二十世纪最后一场马背上的战争,未免言之过早了。在这千年之交,墨西哥的萨帕塔人革命成了又一场新的马背上的战争。所不同的是,这一次,马上的人装备着最先进的电子通讯设备。“圣克利斯托瓦尔被蒙面军占领”的消息和蒙面原住民起义军的形象迅速跃上了墨西哥,继而是整个南北美洲及全世界的新闻头题、电视屏幕。
似乎是二十世纪拉丁美洲司空见惯的一幕,但这一次非比寻常。刚刚掀开的日历指向1994年。美洲、整个世界似乎正沉浸在后冷战的欣喜与安详之中。胜利者的结论不容置疑:在柏林墙倒塌的时刻,历史已然终结。然而,这一时刻,似乎不期然间转错了频道,历史再度从这处不谐的裂隙间涌出……
但这不仅是错选频道而出现的,早该归之过去的历史画面,它同时明确地成为一幕以整个地球为舞台的新剧目的幕启时分。对墨西哥来说,1994年元旦不仅是公元纪年中新的一年,而且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刻。这一天,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协议正式生效。似乎是经过了无穷的苦难、挣扎之后的大救赎、大节日——墨西哥不再是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它终于通过加入由美国、加拿大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而步入了第一世界!然而,也就是这一天,爆发了恰帕斯玛雅原住民的武装起义,其宣言及即刻出现的一系列访谈和报道称:加入北美自由协定,对墨西哥的原住民社群说来,“无异于即刻执行的死刑判决”。而此前在墨西哥节节推进的全面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政策,尤其修订宪法第二十七条,实行土地私有,剥夺和摧毁了玛雅社群的社区土地共有制度,事实上已开始了对原住民的有效而无声的“种族灭绝”。而因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政策而渐次陷入困境的,却不仅是原住民。此时似乎开启了大好前程的墨西哥已濒临经济崩溃的边缘。因此萨帕塔人的枪声道出无数墨西哥人的远虑近忧。继元旦起义而出现的、席卷了整个墨西哥的声援萨帕塔人的全面社会运动中,最响亮的口号之一,便是“第一世界,哈,哈,哈!”当苏东巨变发生,新自由主义的狂浪终于越过了冷战分界线,无障碍地冲刷着整个世界之时,在美国——所谓“华盛顿共识”的缔结处,在其背后和近旁响起了反全球化的枪声。
或许需要对这一石破天惊的时刻做某种极为简约的历史追溯。1992年,世界各地,尤其是美洲,纷纷举行“地理大发现”——哥伦布“发现”美洲五百年——的纪念活动与研讨。“地理大发现”,无疑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开端之一,是人类(毋宁说是欧洲)文明全新的开端之一。然而,间或为欧洲和北美世界始料不及的是,在拉丁美洲,同时也是在世界各地,这一预期中庆典式的活动,却成为对殖民暴行的总清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美丽故事”,此时被清晰、全面地还原为一次野蛮对文明(玛雅印第安文明、印加文明)的践踏、摧毁与杀戮的历史。不仅“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再次全面曝光在世界视野之中,欧洲文明的崛起集中显影出其血腥、野蛮与残暴的底色,欧洲“主体”的故事,暴露出其真正的他者:基督教文明之外的广大的世界。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的动人叙事,此时被揭示出其背后无数被劫掠、荡尽的黄金、白银、鲜血、生命,其背后所遗留的数千年辉煌文明遭毁灭的废墟。美洲印第安人——那丰饶土地的、原本的主人,那宫殿被洗劫、被夷平、以其原有的建材、在其上建起基督教尖顶的部族,那图书馆和典籍被焚毁、王子与学者被出售为奴隶的民族,第一次被集中、反复地言说和呼唤。也是在这一富于反讽性的时刻: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五百周年的时刻,拉美社会、拉美知识分子,显露了他们事实上已逾百年历史的立场与认同:尽管间或有着可谓“皎洁”的肤色,尽管或许有着可以追溯到古老欧洲贵族的血统,但他们所拥抱的,是“混血的拉丁美洲”,他们所认同的是印第安母亲,他们接受的自我描述,是“强奸之子”。而伴随着1994年恰帕斯老城中响起的枪声,印第安原住民——这久久被言说、被呼唤的群体登临了墨西哥、拉丁美洲、美洲和世界的舞台之上。这无疑是萨帕塔运动即刻获得了美洲和世界范围内的热烈而广泛支持的内在原因之一。
然而,萨帕塔运动却不只是美洲印第安人的反抗和崛起。恰帕斯萨帕塔人的起义,在世界范围内所引起的巨大震动,同时在于,它不仅是走投无路者求生存的揭竿而起,而且有着极为深刻而广阔的内涵于其中。恰帕斯——这一萨帕塔人起义之前寂寂无名的所在、墨西哥最贫穷的州之一,却同时是墨西哥,而且是今日世界的无价宝藏之所在。这不仅由于恰帕斯州拥有墨西哥最为丰富、洁净的水资源,其地下沉睡着多种珍稀矿藏,预计有现今世界上储量最为丰富的石油;更由于中美洲、墨西哥事实上是地球上连接了南北大陆板块的最后的大陆桥,中美洲,尤其是恰帕斯因此而成为地球上最后的,也是最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所在,可谓今日地球上最后的生物志。而今日世界最隐秘和最剧烈的霸权争夺战,正是在生物基因的争夺中展开。于是,赤贫的恰帕斯早已成了世界诸强势集团和力量觊觎的目标。如果说,当年的殖民掠夺曾将无数印第安原住民从平坦富庶的高原逐向深山密林,那么今日,他们勉强跻身的丛林深谷却再次成为新殖民主义资源战、生物战的场域。而恰帕斯的经济、战略意义远不仅如此。事实上,作为地理奇观、也是自然慷慨的馈赠之一:特旺特佩克地峡——那崇山峻岭间一条一马平川的“大道”也穿越恰帕斯的重山丛林。二百年来,始终为北美世界所觊觎,是连接起美国东西部两大工业区的、也是连接起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最为廉价而便捷的通道;随着巴拿马运河的运力不足,打通特旺特佩克地峡,同时将原住民最后的存身地开发为原材料产地,由廉价劳动力组成的若干大加工基地便成为美国更为紧迫的需求。这被称作“中美洲开发计划”(又称PPP,普埃布拉—巴拿马计划),正在新自由主义的墨西哥政府的配合下紧锣密鼓地推进。这一计划一旦投入实施,那么,除却极少部分的原住民将被改造为“合格的现代劳动力”,绝大多数的玛雅“遗民”将丧失他们最后的栖身之地。这正是《第一丛林宣言》中所说的“种族灭绝”的含义。因此,1994年元旦的萨帕塔人起义,成为一个震惊美洲与世界的时刻,它正是原住民求生存的抗争,同时是对抗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的第一枪。
也正是在这幅震惊了世界的画面上,一个人物,准确地说是角色,陡然凸现在全球的视域之中。那便是副司令马科斯。这不仅由于在身材瘦小的玛雅原住民之中,那个高大的男人格外突出,也不仅由于在那一片蒙面人黝黑的肤色之间,这个白皮肤的指挥官极为醒目;而更是在于,当墨西哥的国家机器还在震惊中不知所措之时,首先赶赴现场的,是墨西哥、北美、很快是全世界新闻记者和他们的照相机、摄像机的丛林;在多数无法流利地讲西班牙语的玛雅原住民起义者中间,马科斯脱颖而出,成了无数照相机、摄像机的焦点。不仅他的西班牙语优雅且丰富、迷人,而且他娴熟地操持着法语和英语;还间或使用意大利语,而且谙熟多种玛雅原住民不同族群的语言。不只他口若悬河的言说能力表现了极为良好的教育背景,而且他显然统驭全局、运筹帷幄。然而,令整个世界感到惊讶,甚至困惑的是,马科斯却称自己是副司令,他唯一认可的身份,是萨帕塔运动的发言人(此后人们加上了另一头衔:战略家),他称自己的功能角色是古老的玛雅世界与外部世界间的传译。继而,他称自己为“声音”(“通过我的声音,原住民秘密革命委员会和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在言说”)和“影子”——一个“温柔狂怒的影子”。尽管如此,他仍立刻被传媒指认为玛雅游击队领袖。如果说,类似指认多少带有种族主义偏见:目不识丁的原住民不可能自己发动一场起义,更不可能把握这场战争的方向;但这也是出自拉丁美洲革命传统:来自城市、受过高等教育、间或是白人的职业革命者,深入贫苦的原住民中间宣传动员,并最终发动革命(类似惯性推论对了,又大错特错)。于是,马科斯被推上了前台,成为闪光灯风暴的中心。
然而,这却不是后现代世界司空见惯的“宿命”:所有行动与事实,最终只有一个归宿,即变成媒体事件,变成旋生旋灭的图片、影像和即时消费的有趣新闻。从十二年的距离之外回望,对媒体主动占领和挪用,无疑是萨帕塔运动的重要而基本战略之一:不是媒体介入,轧出、吮干所有事实的最后一滴新鲜的汁液,而是从一开始,便是这个自称马科斯的副司令,在挑选和有效地运用媒体,为我所用。起义的第一周,便令墨西哥国内外的记者大跌眼镜的是,这位据称已在恰帕斯东南群山的丛林深处生活了十一年的游击领袖,对国内外媒体了如指掌、指挥若定。他为自己选择了若干份重要的国际新闻媒体和墨西哥四家独立于政府的新闻媒体。马科斯与这些媒体间建立了直接而密切的合作关系。官方背景的媒介被彻底拒之门外,这些媒体被迫出重金向国外媒体购进有关萨帕塔运动的新闻图片或影像。
1994年元旦,在萨帕塔人的第一战——事实上也是唯一一战之后,其主战场已然转移到媒体之上。不仅是各种媒体以显著的位置大量刊登萨帕塔运动的新闻、马科斯的访谈,而且种种署名萨帕塔民族解放军,或直接署名副司令马科斯的公报、信件奔涌而至;与此同时,前所未有地,这支原住民游击武装迅速地将因特网开辟为他们的媒体战场之一。种种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信息通过因特网传遍了世界。法国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昔日切•格瓦拉玻利维亚游击队中唯一的欧洲战士雷吉斯•德布雷称:“因特网为国际斗争插上了电子翅膀。”
正是马科斯首先向记者申明了这场战争的象征寓意:让世界听到、看到这早已跌出了全球经济版图的角落,看到在遗忘和无声中死灭的,这一曾创造人类最神奇、伟大的文明的古老族群。这是一场新的土地革命,同时是一场反全球化的战争,一场对抗遗忘的战争。令来自墨西哥各地、继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大为震动而鼓舞的是,这并非又一场迟到的拉丁美洲游击战,这支宣战的原住民游击队无疑抱有乌托邦式的社会目的与诉求,但他们的发言人——马科斯所使用的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单纯、非意识形态、诗化的语言。这份关于玛雅原住民苦难与诉求的全新表述深深地触动了众多墨西哥人。
一如游击战,也是在墨西哥富有传统的“跳蚤战”,萨帕塔人在1994年的第一天震惊了世界之后,2日傍晚,游击队已开始由圣克利斯托瓦尔及其它城镇撤往群山之间。与此同时,数千名美式装备、经美军绿色贝雷帽(特种兵)训练的快速反应部队已抵达恰帕斯。占领了奥考辛格镇,未能及时撤退的游击队员被包围在小镇的市场之中。在如此悬殊的兵力与武器对比中,此后七天的相持酷烈而残忍。许多手持木头枪——武装斗争的象征性符号的战士倒在血泊之中。一场血腥的屠杀已迫在眉睫。
然而,与政府军同时、甚至更早,众多通过媒体获知玛雅原住民起义,对抗死亡与遗忘的墨西哥平民——青年学生、NGO组织、社运人士,甚至中产阶级专业人士、家庭主妇,从墨西哥各地赶往恰帕斯,自愿在政府军与萨帕塔社区之间充当人盾,建起隔离带。同时,在墨西哥各大城市爆发了浩大的示威游行,无数人走上街头,声援萨帕塔运动,要求政府停止屠杀。这无疑出自名传遐迩的墨西哥市民社会的激进、反叛传统,但它也无疑是马科斯所创造的媒体战场的首战捷报。迫于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呼声和反对声浪,萨利纳斯总统被迫于元月12日下令军队停火,并停止推进。2月,在起义的五十余天后,萨帕塔民族解放军与政府代表团举行了第一轮和平谈判。一个和平的相持阶段开始了。
偶像,马科斯之谜
武装起义后不久,这场武装与和平的抗争,便开始显现了其始料不及的又一个后现代面向。随着12日的停火,来自墨西哥全境及世界各地的新闻记者开始如雪崩般地涌入。尽管有着政府军和萨帕塔运动民族解放军的双重哨卡和审查甄选,每天仍有三至五辆满载着各国记者的旅游车开进拉坎顿丛林深处、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司令部所在地,焦虑而无奈地等待“朝觐”副司令马科斯。与此同时,更多的来自世界各地,主要是欧洲和北美的抵抗运动人士及形形色色的社会活动家,也开始纷纷结伴涌向恰帕斯。马科斯开始成了一个为人们所崇拜的另类偶像。未及2月,从圣克利斯托瓦尔直至墨西哥城,萨帕塔运动,尤其是马科斯以及女司令拉莫娜带起了一轮流行旋风:各种印有马科斯蒙面肖像的T恤衫、海报、明信片、滑雪帽,以及一些以马科斯和拉莫娜为原型的手工制成的持枪蒙面的小偶人,成了年轻人和政治游客们的最爱。1994—1995年在美洲各国的摇滚音乐会上,头戴滑雪帽、扮做萨帕塔人的青年剧目比比皆是。
而在这第一轮马科斯旋风之中,马科斯深藏不露的真实身份成了热点中的热点。他不仅成了美洲人人争说、街谈巷议的焦点,每隔几周,墨西哥及北美的主要传媒便会掀起一轮Who is Marcos(谁是马科斯)?的热浪。美国《纽约时报》在1994年初的数月间发表了四篇有关萨帕塔运动的长篇报道,其中之一便名之为《马科斯之谜》。从起义的第一天,马科斯便并未讳言,所谓“马科斯”只是一个从他牺牲的战友那里继承来的化名。但在那面具下面,马科斯究竟何人?种种有趣的版本在逐日翻新。
最先出现的是官方版本:马科斯是一个“外国的职业游击队员,一个不负责任的冒险家和危险的煽动者”。未几,以其形象和语词“攻占”了传媒的马科斯便以他清晰可辨的墨西哥城口音令这一版本不攻自破。
继而出现的版本则是马科斯是一位激进的耶稣会神父,其证据是马科斯撰写的公报与访谈中解放神学的清晰印痕。但立刻,墨西哥教会出面否认了这一版本。
别一版本则是,马科斯身为1968年震惊世界的墨西哥学运领袖。但即刻有人指出:今日的萨帕塔运动领袖马科斯年龄不超过三十八岁,这意味着1968年他只是个不足十三岁的少年。于是,便有人继续猜测马科斯是一个未能顺利出版其作品的作家;或者他是个双性恋的嬉皮士——因为他在其公报的附言中不断以戏谑、调侃的方式书写自己的性取向,一如他在较“严肃”的场合中的表述:左翼运动传统中重大误区之一,便是其隐形或公开的父权与男权主义,这是一场以多数人的名义对种种少数人群体的压抑、乃至迫害。
在数不胜数的、关于马科斯“真实身份”的版本中,最可爱而无稽的版本是,马科斯来自玻利维亚,他正是当年曾为切•格瓦拉游击队带路的农家少年。如今那少年长大了,从历史的裂隙间跃出,成了Second Che(第二个切)。
这其中最为荒诞而充满膜拜意味的,则是马科斯身为古老而神圣的玛雅典籍《波波武经》中书写过的玛雅先知的现代身。作为“证据”的奇迹是,在1994年8月,在拉坎顿丛林深处、被命名为阿瓜斯卡连特斯的小村——萨帕塔运动的首府——召开的民族民主大会上,当马科斯的演讲吐出了最后一个词,没有任何先兆地,一场大暴雨泻落。而在2001年的长征路上,在一个长达两年滴雨未落的小镇上,当马科斯准备向上万观众开口演讲之时,一场豪雨兜头而下,上万人便一动不动地立在大雨中听完了马科斯的演讲。一位接受了记者访问的印第安老妇自豪地回答:“这人能颠倒我们的社会制度,为什么他不能命令老天爷?”
这一轮轮的狂热猜测甚至成了猜字游戏。
拒绝加入这有趣却浅薄游戏的论者,以讥刺口吻写道:马科斯是谁吗?去问警察吧,他们一定知道。若是他们不知道,他们会去问中央情报局或联邦调查局。美国人永远比我们更清楚,甚至先于事件发生知晓墨西哥的一切。他错了:因为直到1995年初,政府也在为这个如日中天的角色马科斯的真实身份而寝食难安;他对了,政府已经问过美国人。1994年2月政府代表团和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第一轮对话期间,他们已经设法获取了马科斯的指纹,并在第一时间送往CIA(美国中央情报局)。但结果是,美国人也没有答案。这个撕碎了后冷战的安详,或曰打破“大失败”后的阴霾的人物,竟然在CIA万全的资料库中如新生婴儿。他,没有任何“犯罪”纪录;他,不属于任何一个“图谋不轨”的政党、教派、反叛组织。这一事实,无疑为围绕马科斯身份的全民“游戏”推波助澜。
或许,这正是萨帕塔运动的又一个后现代面向:面对这所有版本,马科斯从不去承认或否认。相反,他以自己特有的幽默感在参与并助推着这一游戏。萨帕塔起义后不久,马科斯便创造、定型了自己的形象,那是一个后现代式的拼贴形象:与切•格瓦拉的雪茄相对应的永不离口的烟斗,深受墨西哥人爱戴与缅怀的墨西哥革命英雄萨帕塔式的、交叉在胸前的(枪榴弹)的子弹带、背后的长枪、腰间的短枪,佐罗式的永不摘下的面具,阿拉法特(巴勒斯坦民族解放战线)式的红领巾,在滑雪帽上,他加戴了一顶所谓“毛式(中国人民解放军式)战斗帽”,帽沿上一字排开的三颗红五星,却戏仿着美军的将军标志。辅之以十足当下的耳麦、对讲机;在他的左右手腕上各有一块电子液晶表。无论人们对萨帕塔运动的态度如何,为人们一致认可的是,这幅“拼贴”而成的肖像具有十足的“上镜头性”,画面上的马科斯,英俊、潇洒而神秘莫测,引发着无穷遐想。
但是,对马科斯形象的崇拜与消费完全不同于切•格瓦拉。切是在他身后方被尊为偶像,而马科斯几乎是在登临墨西哥社会舞台的同时便成为某种媒体明星,不久开始具有了某种国际另类偶像的特征。他们的不同,不仅是切•格瓦拉的生命是如此的辉煌、不可重复,而且由于他们所处的国际政治与文化环境间有着如此大的落差。切的年代,正是炽烈的1960年代。那是一个全球呼唤并实践着激进变革的年代,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此外,尽管切以他“不仅英俊而且美”的形象参与了图像与传媒时代的起始,但就切的榜样、切的思想和切所极大丰富了的拉丁美洲反叛与行动的“高尚的传统”而言,这些只是切不死的生命中的花絮与边角。而马科斯登场的年代,却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的全球另类实践与反抗运动“崩盘”的年代。就文化生态而言,马科斯登场的年代,是与强权联手的大众传媒覆盖一切的年代,一切被娱乐化,且“娱乐到死”。切的形象始终携带圣洁的灵氛,在他身后的拉丁美洲,他被称之为“尘世的耶稣”;而马科斯则更像是佐罗式的大众英雄——万众欢呼、憧憬,但毕竟具有某种娱乐性特征。
其次,或许更重要的是,切的偶像化完全不是任何人,包括切本人所能预料的结果。马科斯则不然。可以说,马科斯这一大众偶像的出现,正是那名曰马科斯的人的“智慧的即兴创作”之一,是他的全面大众传媒与社会关系游击战的有效策略。通过极为出色的表演[1995年,当好莱坞著名左翼导演奥利佛•斯通来到恰帕斯的丛林之中的时候,目击了副司令马科斯在第一届“保卫人类对抗新自由主义国际聚会”上的“精彩演出”时,脱口赞道:“可真会演(what a showman)!”],通过对名曰“马科斯”的偶像的营造,在1994—1995年、在2001年,在起义后长达十二年的岁月中,不断捕捉、把握了大众传媒的兴趣点,从而通过这个角色,将公众的注意力引向全球化的金融经济版图之外,引向印第安原住民的苦难、不屈与抵抗,令全球景观的大屏幕略去的画面得以曝光、显影。或许需要赘言的是,切•格瓦拉无可取代和比拟的魅力在于,这是一个如此璀璨的个人,曾令二十世纪绽放异彩的真实生命,一次全世界的目击之下的“道成肉身”;1994年的马科斯却是一个角色,一次创造;用马科斯本人的说法,便是一个“辉煌灿烂的神话”。更重要的是,“他”正是这场“符号学游击战”的重要符码之一。马科斯的“造型”准确地迎向注视的目光,“他”正是为了被看而设计完成的。雅克•拉康那颇有玄机的说法,在用于马科斯的形象时,便成了十分确切的陈述:“我是被看的,我是一幅图像。”
事实上,1994—1995年这场在墨西哥上演的波澜壮阔的剧目之中,马科斯不仅是主角,也是编剧和导演。剧目高潮迭起,张弛有度。他不断地以精彩、狡黠的心理战驾驭着大众传媒这只无头怪兽。但更重要的是,他借助对马科斯其人的勾勒,以似乎仍是游戏的方式,举重若轻地张扬着他不合时宜的信仰与主张:“马科斯”是底层人,是另类、少数,是“地球上的受苦人”。他最著名的一则附言写道:马科斯是旧金山的同性恋者,南非的黑人,欧洲的亚洲人,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德国的犹太人,政党中的女性主义者,后冷战时代的共产党人,波斯尼亚的和平主义者,二十世纪末墨西哥的游击队员,夜晚10点地铁上的单身女人……当然了,还是墨西哥东南的萨帕塔人。总之,马科斯是所有那些遭排斥的、受迫害的、抵抗的、迸发出“受够了”的呐喊的少数群体。“所有少数群体开口说话之日,便是强势群体陷入沉默与忍受之时”。
他刻意凸现所谓副司令只是一个为斗争需要而创造的符号,一个反叛的印第安原住民的指称。他在访谈中答道:“你问马科斯是谁吗?走到镜子前去,你在其中看到的就是马科斯。”——马科斯就是你,就是你心中的不平和反叛。在起义的第一周,他告诉美国记者:马科斯可以是一个空位。任何人都可以带上面具,声称自己是马科斯。
这也正是萨帕塔运动和副司令马科斯所创造和启用的一个全新的面向。无名与命名、倾听与动员、个人与群体。马科斯,也可以称为“无名”,但他以这无名为玛雅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文化、印第安历史和苦难命名。他称自己是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副司令,而整个部队却拥有其他若干名司令;总司令的位置始终空缺。一如马科斯告诉记者的,在萨帕塔运动中,拥有全面、绝对指挥权的,不是任何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原住民秘密革命委员会——由玛雅各族群的长老和公共投票产生的族群领袖组成。萨帕塔运动是二十世纪革命史上第一次,是否武装起义的决议不是少数领袖人物做出的,甚至不是在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内部民主决议,而是整个萨帕塔社群:一个个族群、一个又一个村落,所有男人、女人和已经懂事的孩子,公决确定的。他们也是以同样的方式,骄傲地拒绝了圣克利斯托瓦尔大教堂谈判中政府提出的全面招安式的和平建议。马科斯承认(他也曾反复地叙述),他们最初来到恰帕斯山中的时候,自命为先知和动员者的角色。但他们始料不及的是,他们立刻遭到了原住民的拒绝。在黯然离去和如切那样顽强地留下来,最终被出卖、被杀害之间,他们创造了第三种可能:留下,不是去言说——动员和说服,而是倾听和学习。这不仅是字面义:学习诸多玛雅不同部族的语言,而且是将自己投入、浸淫在玛雅文化之中,但那并非权宜之计。这一角色的转变,以迥异于现代世界的逻辑、思维改变了未来的萨帕塔运动的路径和面貌,改变了二十世纪革命的经典模式:城市无产阶级暴动,或农村包围城市,或建立游击中心;尤其是从内部动摇着、至少是反省了革命文化中的精英主义与极权主义倾向。一如马科斯形象的悖论或曰辩证:他是独一无二的偶像,公认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但他却又只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一次富于原创、别出心裁的虚构。
而马科斯写作中最著名的两个系列:安东尼奥老人系列和小甲虫杜里托系列凸现了萨帕塔运动及其文化的有趣特征。在安东尼奥老人系列中,马科斯是一位倾听者、一个晚辈、一名学生,智慧的印第安老人不仅在为他答疑解惑,而且为他勾勒出一个陌生而美丽的乌托邦世界。所谓马科斯,只是面对着一种古老、伟大的文明与智慧的躁动的青年。而更为迷人的则是马科斯笔下的小甲虫杜里托——一个萨帕塔运动政治上的敌人和对其嗤之以鼻的轻蔑者也由衷喜爱的形象,马科斯写作最为清晰可辨的后现代印痕之一。“他”——杜里托/小硬壳妄自尊大、童趣盎然、颐指气使又自恋脆弱。最为有趣的是,在杜里托系列中,是小甲虫杜里托自称游侠骑士,充当着颇为精妙的、对西班牙语世界最为伟大的作品和角色——堂•吉诃德的戏仿版;而副司令马科斯,则是他的“邋遢侍从”、“小厮”、实惠庸常的桑丘•潘沙(在另一些时候,这组合则成了福尔摩斯和华生)。在西语世界,尤其是在西语拉丁美洲,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从不只是荒唐笑柄,而且是一种极为内在的精神偶像,一种有自觉和自嘲于其中的理想主义象征。在杜里托的故事中,他分身为二:既是堂•吉诃德,又是桑丘•潘沙。于是,在杜里托故事中,一个硕大的自我和一个渺小的自我,一份狂悖与一份谦卑,一份充裕的喜剧感和自觉的悲剧意识,便以机智、风趣的方式并存且面世。
揭秘,“我们都是马科斯”
1994、1995年之交,伴随着墨西哥总统大选中政治斗争、政治丑闻与谋杀、新自由主义经济下濒临总崩溃的金融危机,萨帕塔运动和马科斯进入了其政治声望的又一个巅峰期,马科斯对权力机器的威胁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种种危机中当选的革命制度党新一任总统塞迪略将揭露马科斯的真实身份、“解决”萨帕塔运动威胁当作了头等大事。但是,有关情报机构仍然无法确认马科斯为何许人。正当情形陷于胶着之中,一个戏剧性的转折令萨帕塔运动和马科斯的处境突然恶化。1995年2月8日,一个自称曾化名为丹尼埃尔司令的、马科斯的前战友为政府提交长达十一页的情报,供出了马科斯真实身份的权威版本:所谓马科斯,名为拉法埃尔•塞巴斯蒂安•纪廉,1957年6月19日生于墨西哥海滨城市坦皮科,父亲是一个成功的家具零售商,同时是“业余诗人”,母亲为教师。拉法埃尔是这个多子女家庭中的幼子,毕业于墨西哥自治大学,曾以关于法国结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路易•阿尔图塞的批判性论文获得哲学学位,后任教于以激进政治行动而著称的大都会自治大学。这所建立于1973年的大学原本是1968年学潮之后政府为转移墨西哥自治大学的激进政治力量,在巨大的墨西哥城边缘建立的一所大学。当纪廉任教于该校的理论分析系之时,曾以激进左翼立场、阿尔图塞小组和符号学课程、学生的爱戴及堪称精妙的稚拙派壁画而著称。1983年,纪廉作为墨西哥民族解放阵线的秘密成员,加入了诸多“十二人旅”(大约是仿效古巴革命中进入马埃斯特拉山的十二名格拉玛号的幸存者)之一,深入恰帕斯原住民社区。同年11月,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在拉坎顿丛林深处宣告成立。对于他昔日的同事与世人来说,他成了拉丁美洲众多的自愿“失踪”或被迫“人间蒸发”的人群中的一个。直到1994年,他以副司令马科斯的名字震动世界。
对于已全面陷入困境的墨西哥政府而言,这份情报或曰供状不啻天降救星。2月9日晚,在墨西哥总检察长办公室临时宣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检察长助理出示了一张从证件上复制的呆板照片,尔后极为戏剧性地将一张副司令马科斯的幻灯片重合上去:举座皆惊。检察长助理一次次地将纪廉的证件照从马科斯的幻灯片背后抽取出来,又一次次地将幻灯片叠加上去,以便记者们清楚地看到两双眼睛——马科斯唯一裸露出来的相貌特征——高度一致。那动作极像手艺不甚娴熟的魔术师在表演“大变活人”,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揭去面具”。在公布了副司令马科斯的真实身份之后,总检察长宣布了对纪廉及其他二十三人的通缉令,同时宣布:政府将派遣数千士兵深入萨帕塔人控制的区域“协助执法,缉拿嫌犯”。至此,在长达一年之久的与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相持之后,政府军上万兵力全线开进萨帕塔人控制区域。萨帕塔民族解放军总司令部所在地瓜达卢佩台培亚村,即阿瓜斯卡连特斯,当然首当其冲。军用直升飞机几乎降落在副司令马科斯所住的棚屋的顶上,相差不足三米。而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司令部及副司令马科斯就在进攻发起的两小时前方才撤出村外。政府军冲进了马科斯的小屋,毁掉屋内堆满的书籍,像对所有的原住民萨帕塔人的家庭一样,政府军复仇、亵渎式地粉碎了屋内的一切。与此同时,无数支巡逻队、配备了大量警犬的武装警察部队开始在整个地区大规模地搜捕马科斯和萨帕塔运动领袖。曾为马科斯拒之门外的官方背景的媒体(诸如维萨和阿兹泰克电视台)此时奉命随军拍摄。但在镜头之外,拉丁美洲反抗历史上“例行”的一幕上演了,到处是逮捕、拷打、强暴和毁灭。萨帕塔运动领导人的棚屋被涂上了白色的标志以资辨认。同情萨帕塔运动的记者指出:这一切极像圣巴托罗缪之夜或纳粹大屠杀。如阿尔玛•吉列尔莫普列托实事求是、但听上去颇富反讽的说法是,“如果用拉丁美洲的标准来衡量,政府军其实保持了高度克制”。而同时在墨西哥各地出现了比二十三人通缉令的规模要大得多的搜捕行为。以此为开端,政府陆续派遣了六万正规军进入萨帕塔地区,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低密度战争”。
如果我们将萨帕塔运动的十二年视为一部壮观的大型剧目的话,那么,政府唯一一次拿到好牌的机会,便是这次“揭秘”之举。其意义不仅在于揭破神秘莫测的马科斯的真实身份,彻底粉碎马科斯神话,抹去他超凡魅力的光环;更在于还他“本来面目”: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后现代革命者,符号学游击战、或赛伯空间游击战的创造者,无外乎是一个“老旧”且“面目可憎”的马克思主义左派,一个激进的、行动派大学教授。或者如CIA背景的美国“报人”丹尼尔•詹姆斯对切•格瓦拉的定位:一个花衣吹笛人:以曼妙的笛声迷住众人,将他们一步步引向死亡的峭崖。然而,这张好牌的效应不足七十二小时。面对政府的揭秘,原住民革命委员会、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立刻予以否认,同时发出了一个此后数年将在墨西哥和世界许多地方回荡的呼声:“我们都是马科斯!”
而通缉令发出的三天之后,从“墨西哥东南群山之中”发来政府进剿之后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第一份公报,当然也是被揭露了“真实身份”后的马科斯的第一份公开信:《萨帕塔人提升了墨西哥原住民鲜血的价格》。在义正辞严地痛斥政府暴行之后,如马科斯惯常的文风,出现了精灵古怪的附言:
“我听说他们已经找到了另一个‘马科斯’,据说他是坦皮科人。听来不错,一个美丽的港口城市。我记得我曾在(坦皮科州附近的)马德罗城的一家妓院当保镖……。‘又及’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仍不弃其自恋:那么……这个新的副司令马科斯是否英俊?因为最近他们派给我几个实在丑陋的家伙,害得我的女性笔友深感幻灭。‘又及’清点着时间和弹药:我有三百发子弹,所以会试着吸引二百九十九名士兵和警察来抓我。(传说中我弹无虚发,想不想来证实一下?)既然有三百发子弹,干嘛是二百九十九个兵?是了,最后一颗要留给知名不具的发信人。大结局就将这样出现,一颗子弹成了这孤独之心的唯一抚慰。又一次道别了。祝你健康,在她的心里可为我留有一小点位置?(署名)副司令,以骷髅卖弄风情的姿势重整他的滑雪帽。”
马科斯确实“重整了”他的“滑雪帽”。如果说,揭秘行动曾一时使某些时尚中人与另类青年热情褪色的话,那么,这写在重兵围剿与军警大搜捕中的、充满马科斯特有的机智、调侃与爱欲(或干脆称之为色情兮兮)风格的言辞,片刻间重新点燃了人们对这另类偶像的赤诚。通缉令数天之后,墨西哥城和其它大城市爆发了数万人参与的抗议示威。示威者抗议对马科斯等人的通缉,要求立刻停止围剿,停止对萨帕塔人的屠杀和迫害。数万人在都市街头高呼着:“我们都是马科斯!”在国际社会上,艾柯——著名符号学家、中世纪史学家、《玫瑰之名》、《福柯摆》等全球畅销书的作者,首先向萨帕塔人发表了声援信,紧随其后的,是美国著名学者、公共知识分子乔姆斯基和两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阿根廷的人权运动领袖阿道弗•佩雷斯•埃斯基维尔和危地马拉维护原住民权力的斗士里戈韦塔•门琴•图姆)及全球各界知名人士。同时,在巴黎、巴塞罗那、柏林、斯德哥尔摩、圣地亚哥、马德里及意大利全境,爆发了萨帕塔运动支持者的声援示威。人们在墨西哥使馆门前以各种语言高喊着“我们都是马科斯!”
在围剿开始的第一周之中,传媒不断惊报“已然抓获马科斯”的消息,其中一次,竟然是在同一天内、两处同传“抓获马科斯”的“捷报”。更有甚者,便是军方报道了“击毙马科斯”的消息。对此的回应,便是马科斯的公报和书信(时而达每天万字之多)如雪片般地自丛林深处飞出。在“击毙马科斯”的消息传出之后,马科斯称此后的每一天都是“赚来的”,再一次与死神面对面,令马科斯的创造力呈现了炫目的迸发。这每日飞来的公报和信件逐日记录着“战略转移”(或称“大逃亡”)中的情境:与政府巡逻兵(“身着橄榄绿的死神”)近乎“零距离接触”;没有水、没有粮食,试图以尿解渴;拖着负伤的身体,攀上高山峭岩,穿越泥泞沼泽;“盖着猎户星座和军用直升机的噪音”,在暴雨的丛林中度夜;最终进入“只有野兽、死神和游击队的原始丛林”——杜里托——那尊贵可爱的小甲虫在那里正式登场,在丛林中经历“逆进化”——从人到猿。也正是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中,马科斯持续地书写着,以后现代式的拼贴、游戏的笔调书写他的抗议、政治论文,呼唤着市民社会,探讨着新自由主义的墨西哥及全球格局;以戏仿或近乎于色情的笔调撰写记忆、寓言和故事;和世界知名作家、学者们通信讨论着哲学、思想与斗争。有论者提到,马科斯1994-1995年之交的公报,犹如切•格瓦拉《玻利维亚日记》的遥远而震撼的回声。
事实上,当政府军全线推进之时,人们曾推断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可能拼将一死。但这并非第一次,也非最后一次令人们始料不及:萨帕塔民族解放军未发一枪,全面撤退,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不曾与政府军发生过任何军事接触。只有马科斯以笔为剑。如果说,在敌我力量极端悬殊的情况下全线撤退、战略转移绝非游击战史的特例,那么,作为惊人之首例的事实是,大举后撤的不仅是萨帕塔民族解放军,而且是整个萨帕塔社区。人们扶老携幼,背负着政府军过后幸存的一点粮食、“财物”,追随萨帕塔民族解放军,举部迁往大山、丛林深处。支持萨帕塔运动的传媒称之为“出埃及记”。
在国际舆论和市民社会的巨大压力之下,3月份,政府军停止了朝向丛林腹地的推进,新的相持局面再度形成;但不断加派军队的行动仍在进行,终于六万政府军以铁壁合围之势紧紧地围住了只拥有数千人象征武装的萨帕塔人。继而开始的,是旷日持久的“语词的战争”。也就是在1995年,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下的危机全面爆发,股市崩盘,迫于美国压力而开始自由兑换的墨西哥比索在短暂的升值之后一落千丈,贬值达百分之五十,原本就数量惊人的外债此时变成了天文数字。失业与破产成了日常剧目。萨帕塔人及其支持者的洞见成了现实: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步入第一世界行列的许诺,此时成了南柯一梦。
面具,智慧的即兴创作
在萨帕塔运动——这场符号学游击战之中,最为突出的符号,无疑是萨帕塔人的蒙面形象。面具——滑雪帽或红帕子,便成了萨帕塔人的核心能指。对殖民统治五百年间的玛雅原住民说来,当他们用面具遮住了自己的容颜,他们才第一次成了美洲,乃至世界传媒的焦点;他们才不再是一段古老而神秘历史的遗民,现代社会愚昧而麻木的奴隶;而是一股不可小觑的社会政治力量,是向现代世界展现并阐释何为尊严的人群。用马科斯的表达,便是“我们是武装起来方才获得倾听,遮住面孔方始获得注视,隐匿了姓名方能获得命名的人们”。那面具是一面镜,映出你心中的反叛的呼唤:“在面具背后,我们就是你”。对每一个萨帕塔和萨帕塔运动的支持者说来,你蒙上自己的面容,你便成了萨帕塔运动的战士;你摘下面具,便“恢复”为一介平民。来自墨西哥和世界各地的支持者正是以这样的方式,汇入了萨帕塔运动的波涛和潜流;而萨帕塔人也正是在“出入”面具之际,以和平的方式直面着、规避着杀戮和暴力。于是,无疑是世界游击战史上的奇观:当政府杀入萨帕塔地区,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战士不是迅速撤离村庄,避走上山,而是摘下面具,下山返回村庄。当政府军声称他们从未遭遇到任何萨帕塔人的时候,他们可能正与一位萨帕塔战士交臂而过。而在漫长的相持之中,每次以人盾/血肉长城来和平阻止政府军侵入之时,政府军面对的,是蒙面人的海洋。这里,无所谓士兵与平民、军队与人民、萨帕塔社区与外来的支援者。
面具无疑是马科斯魅力的来源之一。这固然由于面具令马科斯迷人而飘逸,墨西哥著名作家、记者、公共知识分子蒙斯瓦伊斯说,“不戴滑雪面罩的马科斯将不会被接受、也不具有上镜头性,更不会成为一个活着的神话”。而不无敌意的讥刺者则写道:这张蒙着面具的脸“使人直觉地感受到一位英雄,他是凌空出世的半神或一道永恒的闪电”,“在‘历史的终结’和全球化的开端之际,‘马科斯’犹如防火墙上一道突如其来的红色火焰”。面具成就了马科斯的神秘与谜语——尽管Who is Marcos?的浪潮不再翻卷,仍没有人能在持枪蒙面的马科斯与哲学教授拉法埃尔•纪廉间划上等号。但更重要的是,面具令马科斯以迥异于其他拉美游击领袖的形象,凸现出后冷战喧嚣画面的世界图景所遮掩了的画面;令他得以融入“土地之色”的人们中间:不是代言人,而是翻译者。
如果说,马科斯成功地以面具挪用了大众英雄佐罗的形象,从而消融了全球甚嚣尘上的,对革命、革命者的敌意和缺席判决;那么,鲜为墨西哥之外的世界和人们所知的是,面具不仅是墨西哥人深爱的、大众文化独有的形态,而且有着历史和现实斗争的传统。在墨西哥,不仅有着黑斗篷的蒙面侠士佐罗,有着面具戏剧的传统,面具也是鬼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在为墨西哥所深爱的自由式摔跤中,面具则是摔跤手必须的装备和道具,因此而诞生了一种墨西哥特有的大众文化偶像:蒙面摔跤手+电影明星。一如墨裔美国学者伊兰•斯塔文斯所言:“在那些大众文化英雄、所有那些穷苦人的辩护人中,蒙面的战士以其无言的面孔呈现着无数面孔。”
面具,是萨帕塔人“智慧的即兴创作”。萨帕塔运动是一场充满原创性的反叛;它因此成了千年之交全球反抗力量的灵感来源,成了反全球化运动的“晴雨表和导火索”。尽管无疑有着极为丰富的拉丁美洲革命传统,但经历了二十世纪末的“大失败”,大部分的模式都清晰显露了其缺憾、匮乏与弊端,几世纪累积的革命的思想与实践资源都遭到了自我玷污或胜利者的妖魔化。反叛者重新开始的地方并非一无所有的荒原,而是一片狼籍的废墟。而且这不可能是单纯的力的角逐——因为强弱对比是如此分明,冷战的终结,只是令强者更强,弱者愈弱。所以它必然是、也只能是智慧的较量。
马科斯在许多场合多次坦诚地告知,1994年元旦萨帕塔运动起义之时,不论是作为领导人还是参与者都非常清楚,这次行动全无胜算可言。那不是在对客观情势、力量对比做出了理性的、有利的考量之后的决定,而是在宣战、呼喊,在社会的目击下战死,还是在遗忘、沉默中死去之间的选择。但马科斯拒绝将其“翻译”为“自杀行动”。“我们想活下去,但我们深知我们得做点什么让其他人能活着。为了让其他人能活下去,这是必冒的风险。也许我们会死在奋斗的过程之中,那是可能性极大的。但是,我们不是要执行一次自杀任务。我们准备去死,但我们不想死。”似乎人类自然生命逻辑“向死而生”的反转,这是向生而死。或许这便是所谓拉丁美洲浪漫主义革命传统的一部分:人们自觉到自己的生命接续在一长串死者之后,一长串为了正义和自由而死的先驱;而正是那些死者辉耀我们的生命。而在拉丁美洲的原住民文化中,生与死原本是生命的不同状态。以马科斯别具一格的说法,便是:“这多少像将我们的血投入股市,指望能增值。”
起义的第一天,并非所有人都带着面具。面具,显然并非有意为之的萨帕塔人的标志。起义的最初几周中,一次当马科斯为众多记者所包围时,其中一位高声喊道:“摘下面具来!只有罪犯才遮住他们的脸!”对此的回应是,马科斯伸手准备摘去滑雪帽。但与此同时,周围的记者和人群一片呐喊:“不……!”面具留在了那里,马科斯因此而创造了关于面具、关于无面之人、关于遮住面孔方获得注视、关于面具是一面镜等诸多萨帕塔运动最重要的修辞,由此打开了一处巨大的社会参与与实践的空间。
当伊兰•斯塔文斯指出,面具是“一道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墙,它如同一张盾牌和一处掩体”之时,他仅仅说出面具之于萨帕塔运动的一半意义。凡墙必有门。当面具成了自我与世界间的一道墙,成了萨帕塔人与外部世界的一道墙之时,它同时是一扇门;凭借这扇门,蒙面的浪漫游侠骑士马科斯从一个拉丁美洲司空见惯的有机知识分子的自我中脱颖而出;经由这扇门,整个墨西哥社会得以进入并介入萨帕塔运动。同样,它是盾牌和掩体,也是长矛和聚光灯;它遮掩了面具背后的“真身”,同时照亮了反叛者的形象,并迫使人们去正视。
墙与门,入与出,正是萨帕塔人“智慧的即兴创作”的重心之一。事实上,起义伊始,已出现了萨帕塔人不曾预料的局面:既非全线扑来的政府军将区区数千起义者撕成碎片,亦非——马科斯所谓万分之一的可能——墨西哥各地揭竿而起响应起义;相反,与政府军同时,甚至更早,如潮水般涌来的是数万名志愿者、新闻记者与NGO组织。换言之,接踵登场的,是墨西哥的市民社会。萨帕塔人以倔强但吁请的姿态面对着墨西哥市民社会:“墨西哥,不要再没有我们”,“我们知道,我们并不孤独。我们知道,我们不会被出卖。”
1994年6月,当萨帕塔社区公决否定了政府全面收买式的和平提议之后,萨帕塔人发表了《第二丛林宣言》:“今日我们宣称:不!我们决不投降!”在这份宣言中,萨帕塔人倡议墨西哥社会各界召开全国性的民族民主大会,共同商议墨西哥社会的问题和未来。萨帕塔人主动提出作为东道主,邀请大家前来拉坎顿丛林。因此,出现了又一次智慧的即兴创作,一个游击战史、社会运动史,或许也是建筑史上的奇观:在热带丛林深处,短短的二十八天之内,由玛雅原住民设计、施工建成了一座可接待、容纳八千名与会者的巨型会场和建筑群。这会场被命名为阿瓜斯卡连特斯——墨西哥革命中农民领袖萨帕塔召开第一次立宪会议的地点。8月,近六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深入丛林,出席了这次奇特的大会。市民社会再次被呼唤和赋予了具体而有力的形象,而政府军的封锁线事实上被冲破。这是入,也是出。
也是在阿瓜斯卡连特斯,马科斯第一次引出了海螺——这一在玛雅文化中充满了象征与哲思的意象,也是萨帕塔运动的重要理念和修辞。那是一个蜷曲进去或舒展开来的形象;那是一环环带领你进入、又引导你走出的螺纹;那是朝向内心的探究,也是面向外界的凝视;那是大海涛声的贮藏所,也是传播号角的扬声器。入,也是出。
继而,1995年8月,在数万政府军的铁壁合围之间,萨帕塔人通过互联网,就萨帕塔运动的政治前景展开马科斯戏称为“星际的”、世界范围内的“民意调查”,超过一百万人参与了投票,绝大多数人拥护萨帕塔民族解放军转化为墨西哥的政治力量。
在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和政府谈判代表的一轮又一轮、旷日持久的谈判之间,1996年初,萨帕塔人又一次敞开大门向全世界发出了邀请,邀请所有反对新自由主义、渴望一个不同世界的人们前来萨帕塔人新的首府:拉坎顿丛林中的“真实村”。于是,1996年的春夏,偏远、蛮荒、遍布泥泞、弥散着浓雾的真实村,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中心和另类的嘉年华会。约翰•罗斯以调侃的口吻写道:“1996年春,群星降落恰帕斯。”先是好莱坞明星与欧洲名流的“分列式”:以著名电影导演奥利佛•斯通及其摄影组为先导——他刚好在奥斯卡之夜进入丛林,那一天,他的巨片《尼克松》正以四项提名角逐奥斯卡;接着是电影明星埃德华•詹姆斯•奥尔摩斯。此后是法国著名学者雷吉斯•德布雷,紧随其后的是国际著名人道主义活动家、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夫人达妮埃尔•密特朗。提供“背景音乐”的是拉美数个朋克乐队。更重要的是,国际群星莅临,并成为墨西哥传媒的头题新闻,为萨帕塔人提供了新的象征性“人盾”,政府军计划中的军事行动被迫延缓。
这一年的7月,在拉坎顿丛林深处召开的“第一届保卫人类对抗新自由主义国际聚会”,令真实村如同灿烂且密集的星空。六千余名来自四十二个国家的客人中,有重量级人物、萨帕塔运动著名的支持者、拉美最重要的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享有全球盛誉的阿根廷“五月广场母亲”们,当代法国极富创见的社会学家阿兰•图海纳、俄国电影制作人鲍威尔•卢冈、突尼斯著名女性主义社会活动家、律师、作家吉茜莉•奥里米,等等,等等。那是极为奇特,甚至令人匪夷所思的组合,来宾中有各国知名学者、艺术家、各地绿色和平或反核组织、欧洲社会主义团体、无政府主义机构、诸如同性恋等少数群体、大量纪录片制作者、无数摇滚、朋克、嘻哈乐队、巴西工党、无地农民运动、拉丁美洲各国前著名游击领袖,甚至有一个正式古巴代表团。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国各式的服装服饰,听到全世界的各种语言。一次建造巴别塔的会聚。先于西雅图反全球化示威(1999年)、世界社会论坛(2001年),萨帕塔人率先展示了一次全新的联合:“拥有共同的拒绝、不同的追求(One no, many yeses)”的会聚。类似却不同于世界社会论坛的口号“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Another world is possible)”,马科斯和萨帕塔人的主张是:一个不同的世界,包容所有世界于其中的世界(A different world, capable of containing all worlds)。
经历了十八个月的艰难谈判之后,萨帕塔人与政府谈判代表缔结了《圣安德列斯协议》,承认原住民自治和保有自己文化的权利。但政府却继而宣布否决这一协议。
1996年底,萨帕塔人无视政府禁令,以深受墨西哥民众爱戴、病势沉疴的玛雅原住民女司令拉莫娜为代表,出席在墨西哥城举行的全国原住民代表大会。一入一出,政府军对萨帕塔的政治、军事与文化封锁已支离破碎。
语词之战,萨帕塔人的“悖论”
事实上,在萨帕塔运动十二年的历史当中,只有1994年最初十二天的交战纪录。如果使用罗斯的修辞,将1994年—1995年称作“言说之枪”的时期,那么,几乎从开篇伊始,萨帕塔运动便同时是“武装的语词”的年代。或者用马科斯的说法,是“我们的语词是我们的武器”。这正是将萨帕塔运动称为“后现代革命”、“符号学游击战”、“赛伯空间游击战”的含义所在。这也是萨帕塔运动的外在“悖论”之一:一场以持枪蒙面为其特征的武装起义,却以文字语词为其主要且基本的武器;拉美游击战史最新的一页,甚或像来自逝去年代的一阕回声,却十足的“当下”,充满了后现代文化(甚或后现代文化游戏)的印痕。显然,这正是萨帕塔人与马科斯的诸多“越界”之一,他们以其原创的政治实践,改写了包括后现代主义在内的当代文化逻辑。如果说,这是一场符号学战争、一场后现代革命,这里涌流着五彩拼贴、几近谵妄的文字、语流,那么,这里发生着的,不是弥散或曰“内爆”,而是始终以其所指物——武装的原住民及其历史与现实的苦难——的在场为其充分必要的前提。如果说,马科斯不断以精妙的后现代文体于嬉笑怒骂中解构着种种现代社会的神话,那么,这解构的力度却来自于任何语言游戏都无从解构的现实、苦难、鲜血与生命。不错,马科斯的形象和作为,令今日世界舞台上的诸多政治角色失色,间或令全球波普艺术或行为艺术表演汗颜,那么,这形象与表演,却始终服务于逆转世界潮流的政治尝试与实践。
可以说,这场语词的战争,几乎在起义的枪声打响之后,便已然开始。而自1994—1995年之交始,马科斯的众多公报和信件,便进一步成为墨西哥、也是今日世界奇特而独到的文字、书写形式。这正是萨帕塔运动的又一悖论所在:马科斯的匿名与具名形式。马科斯是无名的,那“名姓”只是一个前赴者的化名,一个或可替代的角色,一个发言人的位置;马科斯又是独一无二的:在他的写作中,在他的文字里,他的风格和语调是如此的别致、原创而无可替代。伊兰•斯塔文斯指出:“不错,副司令拥有一支步枪,但他很少用到。他以传真和电子邮件开火,投掷公报形式的集束炸弹,他的笔下迸发出文字的洪流……颠覆了汉娜•阿伦特所谓的‘在专制政体下,知难行易’的论断。”人们似乎必须用一连串彼此矛盾的形容词来尝试界说马科斯的语言风格。诸如美国哈佛大学的历史系教授J.沃马克便曾写道:“马科斯的公报和访谈是如此的戏谑、尖刻、诗意、专断、滑稽、自恋、辛辣、狡黠、吊书袋、福柯式、魔幻现实主义,有着现代话语与协商语气的完美的个人风格,但这话语与协商不是朝向政府或其它运动,而是通过现代媒体朝向现代公众;其信息不是战争、或和平、或和解,而是无休止的、充满诱惑力的论争。”
马科斯的公报和书信常常是不同文体、不同风格语调,甚至不同人称叙述间的跳跃。以他那无穷无尽的附言,在大刀阔斧、言辞犀利的政论间是诗意的小故事,在诙谐、滑稽的(通常是萨帕塔人的孩子们的)场景中,穿插着安东尼奥老人那沉郁的叙述与玛雅的哲理,在《玻利维亚日记》式的现实书写中闪现着小甲虫杜里托的稚气可掬的身影,在政治经济批判中是诗行和关于“海”的深情的文字,在杜里托和“我”/副司令之间,在“我”和“我的另一个自我”的“对话”间,流转着缠绵又不无滑稽感的自恋、犀利的自嘲。事实上,在1995年初,那些最艰难的日子里,马科斯的萨帕塔公报中也充满后现代式的缤纷拼贴:他以英文引证莎士比亚,以法文引证波德莱尔、加缪,以原住民语言引证民间的歌吟,在他的书写中,间或出现印度哲人或《孙子兵法》。当然,在他的文字间不断涌现拉美诗人聂鲁达、本尼德蒂和不胜枚举的西班牙语诗人的诗作,同时充满了大众文化文本的旁征博引:墨西哥本土的诸多流行剧集——大众明星、系列电影或电视剧、好莱坞电影与流行歌。
此间,一个颇为有趣的细节是,几乎始自萨帕塔人起义之初,马科斯便为墨西哥传媒赋予了某种爱欲偶像的色彩,这间或是面具不期然的效应之一。而马科斯似乎也颇有兴味地挪用了这一效应。一反左翼运动的清教与禁欲主义的“惯例”,马科斯的文字中不时闪现着不无色情意味的语调与爱欲修辞。这无疑成了“恰帕斯的诗意反叛”、“第一场后现代革命”的奇观之一。在萨帕塔运动最初的岁月之中,尤其是1994年,雪片般地从墨西哥全境、世界各地飞往恰帕斯的来信之中,充满了各阶层、各年龄段的女性写来的情书,而墨西哥《日报》也逐日选登着类似情书。而马科斯将这类无伤大雅的文字“调情”当作了他的修辞策略与形象策略的组成部分,这无疑为他赋予了极为另类的革命偶像色彩。《纽约时报》的文章以善意调侃的口吻写道:“令滑雪帽和烟斗如此性感,马科斯当属历史纪录中的第一人。”类似游戏直到2001年方告一段落。在这一年的情人节,马科斯郑重地宣布了一条“坏消息”:他要人们不要再给他写情书,因为他已成婚,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她的名字是“海”。
当年,关于切•格瓦拉,法国哲人让•保罗•萨特曾写道:“我认为他不仅是一个知识分子,而且是我们时代的完人。”不错,切无疑是拉丁美洲革命先贤祠中的又一位诗人革命家,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和诗行;然而,相对于“知识分子”,切首先是一个战士、一位旅人、一名行动者。而在过去的十年间,马科斯无疑是拉美最重要的革命者,但他同时,也许更为突出的,是拉美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德布德则干脆称马科斯是当代拉丁美洲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如果说,在马科斯的写作中,一以贯之的,是拒绝对立项选择,那么他同时以他的生命,抹去了知/行、笔/剑、知识分子/行动者等等为当代世界的诸多规训和困境所强化的角色对立。因此,千年之交,萨帕塔运动成为左翼运动圈的关注焦点,同时成为国际文化界的重要事件之一。一次区域性的游击战,引起如此众多的国际文化名流的瞩目与介入,萨帕塔运动应属首例。墨西哥重要作家富恩斯特最先对萨帕塔运动发出欢呼,并始终无保留地声援着这一原住民运动。哥伦比亚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写道:当闻听萨帕塔人起义的消息时,他兴奋得想把自己所有的书丢进太平洋里去,并于2001年对马科斯做了重要访谈;而葡萄牙著名人道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何塞•萨拉马戈则不顾七十高龄,两度造访恰帕斯的萨帕塔社区,为马科斯的英文文集《我们的语词是我们的武器》一书作序,并表示“愿为萨帕塔运动贡献余生”。乌拉圭著名作家,也是拉丁美洲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则出席了1995年在丛林深处举行的“第一届保卫人类对抗新自由主义国际聚会”。墨西哥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作家、记者卡洛斯•蒙斯瓦伊斯,埃莱娜•波尼亚托夫斯卡自1994年起便跟踪报道萨帕塔运动,发表了大量重要的报道、访谈和剖析。马科斯始终与世界各地众多的作家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往来,此中,他与爱德华多•加莱亚诺,与英国艺术史学家、作家约翰•伯格,与法国人类学家埃里克•乔弗里,与西班牙著名的侦探小说作家曼努埃尔•委斯盖兹•曼塔班的通信已在世界范围内译为数十种文字发表。美国著名学者乔姆斯基、沃勒斯坦都曾多次就萨帕塔运动发表重要文章。乔姆斯基还为马科斯最为完整的英文文集《受够了》一书写了序言。在萨帕塔人起义的三年间,便有诸多西语、英语专家、学者撰写了二十余本关于萨帕塔运动的研究论文集和专著。这正是萨帕塔运动又一个独特的社会网络,它成为对萨帕塔运动的有力背书,它进一步将萨帕塔运动——这一墨西哥的区域抵抗与全球反新自由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而且成为新的文化抵抗与国际主义实践。早在1997年,受五角大楼委托,兰德公司关于萨帕塔运动的调查称:这是一种新的战争形式——社会网络战。
作为一个言说者,马科斯更像是个说书人,一位持枪蒙面的说书人。尽管在拉丁美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在尝试以既有的左翼政治派别去标识或钉死萨帕塔运动与马科斯,但自马科斯笔下涌出的萨帕塔运动公报,一洗意识形态意味,拒绝教条定义,相反以寓言、故事、古老神话、日常场景展示自己的信念和主张。一反传统左翼叙述的悲情基调,马科斯写下想象飞扬、色彩富丽的字句。他为一套特定的语词浸染上鲜明的个人色彩:醒着的梦、失眠之海、温柔的狂怒、无面之人、影子、黎明、镜和玻璃。
马科斯选择娓娓道来,放弃悲情动员。这无疑是某种规避:绕开为二十世纪的“大失败”所玷污或遭到污名化的语词序列,它同时是一份智慧的即兴创作:寻找新的语言、新的言说,以讲述新的故事。马科斯同时以他诗意的、叙事性的语言,显现了一种更为深刻的追求:寻找另一种知识型,一种不同于现代理性主义的知识型,一种不同的宇宙观,不同的生命与时间体认;一种植根于古老的玛雅文明,又更生于古文明的知识与实践谱系。
马科斯的语词/武器,正是贯穿萨帕塔运动的一系列“悖论”之一:他们武装起义,他们始终拒绝放下武器的许诺,但他们发射的语词远远多于子弹;他们是二十世纪最后的、也是最著名的游击战,但他们却同时成为和平运动,以政治、文化手段推进民主变革的重要力量;他们持有武器,却拒绝因此而持有暴力权力。而萨帕塔运动的核心“悖论”在于,他们是不谋求政权的革命者;他们在推进着一场革命,但不是以暴力、激进变更或疾风暴雨为特征的革命,而是一场“使革命成为可能的革命”。换言之,我们间或可以将萨帕塔运动视为一处武装的文化战场。
现在进行时……
当我们接受了关于萨帕塔运动的说法:符号学游击战或语词战争之时,我们所面对的,只是萨帕塔运动的外在的面向。在面具、语词、后现代书写背后,是丛林中艰难的生存,现实的组织、动员、应对,是墨西哥斑驳多端的现实政治。那是一个远为沉重的现实。在其中,马科斯必须是、但不能只是一位诗人。
2000年,新千年之始,墨西哥社会进入了一个历史转折的年代。经由萨帕塔人有力参与的政治斗争,7月的大选中,革命制度党结束了它漫长的统治,反对党之一国家行动党胜出,其候选人比森特•福克斯当选了墨西哥总统。正在墨西哥人庆祝民主进程胜利推进之时,萨帕塔人却发出了一个惊人的挑战信号。马科斯通过因特网昭告墨西哥人民和新任政府,萨帕塔运动的二十三位司令及副司令马科斯将于2001年初带面具、不带武器步出拉坎顿丛林,造访全国各原住民社区,并乐意于与政府展开新一轮谈判。这对沉浸在胜利之中的新政府无疑是晴天霹雳。曾在竞选中声称“十五分钟内解决萨帕塔人问题”的福克斯总统全然乱了方寸,不知如何应对。就在政府瞠目结舌之际,萨帕塔人第一次直接(而非通过同情者,因为此前马科斯曾明言:他不可能直接使用因特网和电子邮件,因为那意味着卫星定位系统将在八分钟内将炸弹掷在他头上)使用因特网,并公开了电子邮件地址,逐日发表有关行程的诸种安排,并征询将造访的原住民社区的相关事宜。萨帕塔运动又一次跃上各大传媒的头题,整个墨西哥社会再一次屏住呼吸注视着萨帕塔人和马科斯。当政府被迫做出回应之时,他们首先要求萨帕塔人摘去面具,萨帕塔不屑一答。继而政府提出在圣克利斯托瓦尔举行谈判,萨帕塔人回答:要么在首都墨西哥城谈,否则免开尊口。就在萨帕塔人设定的行程日期将近之时,政府仓惶之中做出反馈:欢迎萨帕塔人前来首都。这便是后来经常提到的2001年著名的长征。欧洲传媒称:这和平抗争之旅“将媲美于当年马丁•路德•金的‘进军华盛顿’”。2月25日萨帕塔人的车队由圣克利斯托瓦尔出发,开始了他们造访十二州、最后抵达墨西哥城的旅途。在3月11日,萨帕塔人在二十五万人的欢呼和簇拥之下驶入了墨西哥城的索卡洛广场。继而女司令埃斯特进入国会,面对全体议员发表了萨帕塔人的演说,而此时,马科斯却留在国会大厦之外,回答群众和记者的提问。此番对话的结果,是政府许诺逐步从恰帕斯撤军,分批释放在押的萨帕塔民族解放军成员,并提出了《圣安德烈斯协议》的修正案。但萨帕塔人一以贯之的要求是给予原住民区域自治的权力,并通过保护原住民文化的法律。在对话无法达成协议之时,3月23日,马科斯宣布:萨帕塔人重返群山,继续和平抵抗。这以后,萨帕塔人开始了他们又一轮的沉默。再后,是9•11对世界的震撼和改变。萨帕塔继续他们的沉默。
2003年,萨帕塔人在两年的沉默之后,采取了行动。再一次,他们在萨帕塔人社区奥万提科召开了盛大的集会,宣布以“卡拉克(海螺)”取代“阿瓜斯卡连特斯”,在萨帕塔人社区首先实行自治制度,尝试实践一种另类的“善政”。
2004年,尽管自“长征”之后马科斯始终不曾在公开场合出现,但他却再度跃居传媒头版,不过,此番却像是十足的娱乐新闻。先是一贯支持萨帕塔运动的意大利国际米兰足球队向萨帕塔人捐赠了销售纪念品所得的钱款。继而马科斯和萨内蒂通信,相约国际米兰队与萨帕塔足球队将在墨西哥和意大利举行友谊赛。更为惊人的是,2004年底,几乎世界各大传媒都报道了一则令人匪夷所思的消息:墨西哥颇富盛名的侦探小说、历史小说作家,也是1997年全球五部最著名的切•格瓦拉传之一《以切而著称的格瓦拉》的作者帕柯•伊格纳西奥•泰博称,他接到马科斯的一封来信,信中邀请他共同撰写一部侦探小说,两人接力赛式写作:马科斯撰写1,3,5,7章,泰博撰写2,4,6,8章。一向支持萨帕塔运动、以狂放、激进而著称的泰博称,在片刻的犹豫之后,他立刻被这疯狂大胆的提议所吸引,并接受了马科斯的提议。这一次,墨西哥国内和欧美各传媒的反应相当热烈,但多少带了几分冷嘲的意味。美国《纽约时报》报道题为:《革命停摆的解决方案——写侦探小说》;反对者则认定这是萨帕塔运动山穷水尽的标志;而严肃的讨论者则分析这是否是萨帕塔人放下武器的一个信号。在一片匪夷所思的声浪中,马科斯的第一章如期在《日报》上发表,一周之后,泰博推出了他的第二章;此后逢周日便有新的一章问世。《日报》销量及其网站的浏览率直线飞升。至此,似乎不再是马科斯运用着语词武器,而是他确乎成了一位作家,而且是颇为畅销的一位。萨帕塔运动似乎“曲终奏雅”,走到了末路,或者说临近了一次始料未及的后现代结局。
然而,形势却再一次急转直下。2005年6月20日,署名萨帕塔运动突然发出“红色警报”。在萨帕塔的历史上,这是第三次发出最高级警报。萨帕塔人接着发表了《第六丛林宣言》,全面阐述了运动的政治主张和纲领,称他们不仅是一场争取原住民权益的斗争,而且要为全墨西哥争取善政而斗争。马科斯继而发表了长文《丛林中的企鹅》,以马科斯特有的文体阐释萨帕塔运动的新主张:蹒跚站立,顽强前行;相当马科斯式地,四年之后再次公开接受外界采访的马科斯怀抱着他文中的“企鹅”:一只脚上有残疾的黑色公鸡,胸口上一块权充企鹅肚腹的白布。接着,马科斯再次呼吁墨西哥市民社会汇聚丛林,共商政治未来。8月28日,在拉坎顿丛林中召开了这最新一次萨帕塔人与市民社会的相聚,超过二百八十个墨西哥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在四年之后马科斯在二十四名相当年轻的武装警卫的陪同下出现在大会上。他在演讲中表示,萨帕塔人将以自己的方式介入将于2006年举行的新一轮大选。萨帕塔人将再次于2006年的元旦,于圣克利斯托瓦尔启程,分几路长征,巡游墨西哥各地,宣传萨帕塔的政治理念和主张。墨西哥社会各阶层热情欢迎萨帕塔运动的新主张与新姿态,甚至始终对萨帕塔运动心存疑虑的人士,这一次也表示了支持和赞同。国际批判知识分子与左翼力量同样报以热情的支持和认可。沃勒斯坦发表评论,将这一转变称之为“萨帕塔运动的第二阶段”,文中称:萨帕塔运动曾是“拒绝接受无助状态的晴雨表”,那么它似乎正再度成为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如今,本文即将完稿之时,萨帕塔人的队列正在路上……
故事仍在继续。
或者用乔姆斯基的说法,是“斗争在继续”。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xxhq/qq/2013-05-02/20506.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