邋遢道人:完整的叶利钦是甚么样子
完整的叶利钦是甚么样子
贫道指出柏杨站在西方立场上看中国,因此显得丑陋,半个不愿意了,什么话也不说,就是往上贴顺口溜,也不管说的话与贫道说的相关不相关,只管贴。贫道真不晓得“半个”网友究竟是“上半个”还是“下半个”,就算写点半通不通的顺口溜,也起码要符合事实吧。下面引述半个的一段顺口溜:
伟哉叶利钦,专制掘墓人。
高端遭排挤,选票见民心。
激流最奋勇,功成速退身。
苏俄华盛顿,精诚动鬼神。
叶利钦究竟丑陋不丑陋,半个说了不算,美国人说了也不算。要俄罗斯人说。俄罗斯人究竟被怎么评价的,用上半身的眼睛从网上一看就知道。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叶利钦都是俄罗斯最丑陋的人。
2007年11月21日晚,普京总统在莫斯科体育中心发表讲话,说“10年前,政治投机者控制了联邦会议和政府的关键席位。高官们为了迎合寡头而不惜损害俄罗斯的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把国家财产挥霍殆尽。腐败是他们的进行政治和经济竞争的手段。这些人年复一年制订的预算既不平衡,也不负责任,导致我们负债累累,经济崩溃,人民生活水平成倍地下降。”“……这些人另有目的,另眼看待俄罗斯。他们需要一个虚弱病态的社会。他们希望俄罗斯社会混乱无序、迷失方向、分崩离析。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背地里耍花招,拿我们的利益去换一点蝇头小利。遗憾的是,我们国家里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向外国使馆、外交代表机构摇尾乞怜,指望外国基金会和政府的扶持,而不是自己国民的支持。”
这就是俄罗斯官方的评价。再看看老百姓是什么态度。
叶利钦早在1991年竞选总统时向选民发誓说,半年后将做到物价下降,商品供应充足,1992年秋天将实现"经济稳定和人们生活逐步改善",如做不到这些,他将卧轨。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国家领导人,他本应言而有信,老老实实地去卧轨,可是他不这样做,反而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对举行抗议活动的群众进行血腥的镇压。在1991年莫斯科还可以见到这样的标语:“Ельцин-да!”(“叶利钦-好样的!”)到这时人们在“да”前加了“Иу”这两个字母,标语变成了“Ельцин-Иуда!”(“叶利钦-犹大!”)。
一个俄罗斯眼里的“政治投机者”,“卖国贼”,“犹大”,在一个外国人——半个——的眼里,成了“伟人”,你就想想半个究竟是用那上半身的眼睛看的,还是下半身“眼睛”看的了。
贫道就给半个讲讲叶利钦其人其事。咱一条条说,先说“专制掘墓人”问题。
叶利钦1990年5月上台,美国总统布什立即发表谈话,说“叶利钦凭勇气和坚定扭转了局势”,称赞叶利钦是“英雄”。西方的其他领导人也对叶利钦表示敬意,答应将给他提供援助。
12月25日 ,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叶利钦立即要俄罗斯退出苏联。 1991年3月17日 ,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就赞成不赞成保留苏联的问题进行全民公决,全国有80%的登记选民投了票,其中有76.4%投了赞成票。俄罗斯人占苏联绝大部分,76%的公民愿意保留苏联,叶利钦如果真的不“专制”,就不可能让俄罗斯退出苏联。因此,叶利钦刚上台就严重违宪。甚至可以说,苏联解体本身就是非法的。
由于苏联解体本身非法,叶利钦1991年6月当选俄罗斯总统后,群众不断抗议。而打着民主旗号上台的叶利钦政府对他们进行压制和镇压。
1992年2月23日 ,当时俄罗斯一些党派和团体利用纪念苏军建军节的机会举行反政府的集会和游行,遭到了军警的阻拦和堵截,发生了流血冲突,退役中将佩思科夫被警察击倒后身亡,另有不少人受伤。
5月28日 ,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宣布 6月12日 为独立日,激怒了本来就反对苏联解体的反对派。他们纷纷集会表示抗议。集会者开始向电视大楼逼近,与守卫的军警发生了冲突,有人受伤。由于双方谈判没有结果,抗议示威者决定在电视大楼门前安营扎寨,作长期斗争准备。这样双方对峙了十余天,最后当局动用两个团的兵力对抗议示威者发动袭击,殴打手无寸铁的人们,奥斯坦基诺大楼门前的水泥地面沾满了鲜血,响起了一片受伤者的呻吟声和呼救声。这次抗议活动又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了。
1993年5月1日 ,数以万计的男女老少先是在十月广场举行集会,但遭到了全副武装的民警和特警部队的包围。为了避免流血冲突,集会者决定沿着没有封死的列宁大街转移到列宁山继续开会。当队伍行进到加加林广场时,遭到特警部队的拦截,在接着发生的冲突中有七百多人受伤被送到医院接受救护,有几十人被捕。
1993年 9月21日 ,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悍然宣布解散人民代表大会和最高苏维埃,决定12月11~12日举行新议会选举,此项命令显然违背了现行宪法。宪法法院立即召开会议,会上确定罢免总统有充分根据,最高苏维埃则宣布叶利钦停止行使其职权,由支持议会的副总统鲁茨科依任代总统。就这样,斗争进入了最后摊牌的阶段。
叶利钦在发布总统令的同时,调兵遣将,派部队包围了议会所在地白宫,切断了议会同外界的联系。但是议会得到愈来愈多的群众、尤其是左派群众的支持,他们纷纷前来保卫白宫。在双方对峙的十余天内,流血事件时有发生。最后叶利钦于 10月4日 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下达了攻打白宫的命令。部署在白宫附近的坦克开始进行炮击,顿时大楼冒起黑烟和燃起熊熊大火。白宫陷落了,哈斯布拉托夫和鲁茨科依以及其他白宫守卫者被押解到著名的列福尔托沃监狱。在这场血腥的镇压中,据官方的电视台报道,共有一百四十七人死亡,实际死亡人数要多得多。有人证明白宫里有四百一十五具尸体。也有人估计,死亡人数大致为四百人。而根据著名作家邦达列夫在他的小说《百慕大三角》中抄录的红普列斯尼亚体育场的“大字报”,牺牲者人数多达二千四百七十三人。叶利钦在《总投札记》里也承认“有许多许多人被打死”。而当白宫周围硝烟未散,流血尚未停止,还有人在警察局里遭到拷打时,叶利钦的班子就在克里姆林宫里饮酒作乐,庆贺他们的胜利……
这就是一个“民主斗士”干的事情。用大炮炮轰国会,简直是创造了“民主政治”的奇迹。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奇迹,让半个的下半身那只眼睛判断为“专制掘墓人”。
接着说说“选票见民心”。
到90年代中期,俄罗斯经济基本崩溃。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749亿美圆,是1990年6081亿美圆的45%。人均预期寿命从1990年的69岁下降到64岁,整整少了5岁!吉尼系数从1990年的0.22扩大到4年后的0.48! 60%低收入群体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从1990年的49%下降到1995年的26.5%。这都是联合国数字,国家统计局网站上都能查到。看完这些数字,半个能指望俄罗斯人民支持叶利钦吗?
到1996年总统选举前夕,他的支持率下降到最低点,他自己承认只有3%左右。而且95年12月国家杜马选举中,俄共取得了重大胜利,成为议会第一大党。接着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宣布参加总统竞选,根据当时的民意测验来看,他的支持率很高,对叶利钦的威胁最大。,于是,作为叶利钦私有化方针的主要得益者的寡头们,觉察到共产党有重新上台的可能,担心失去已得到的一切,便联合起来,决定大力支持叶利钦竞选。1996年1月,寡头们利用在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的机会,商讨了帮助叶利钦竞选的具体步骤。别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波塔宁、弗里德曼等人去见叶利钦,向他说明形势严重,表示愿意为竞选提供“他们所有的资源——信息方面的、地方上的、财力的,而最主要的是人力资源”。
1996年4月,别列佐夫斯基等十三名企业家联名发表支持叶利钦的呼吁书。他们给叶利钦提供各种“资源”,首先是财力资源。根据最保守的估计,他们提供了五亿美元的经费。提供赞助的还有天然气工业公司、统一电力系统等大企业。叶利钦在国内筹集到的经费大大超过了选举法规定的上限——二百五十万美元。与此同时,美国人也慷慨解囊,给他巨额赞助,为了掩人耳目,不通过银行,而是通过使馆把现金直接交给他的竞选机构。总统安全局局长科尔扎科夫证明,德国总理科尔答应给十亿美元,法国总统希拉克和英国首相梅杰答应各给五亿,谈判是由当时的总统事务管理局长博罗金进行的。同时他本人和博罗金曾去罗马与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谈判,结果意方同意给十亿美元。这样做,完全违背了选举法所作的不得接受外国国家机关、各种组织和个人捐助的规定。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叶利钦在竞选中还得到了美国顾问的帮助。美国顾问小组根据美国总统选举的经验,结合俄罗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这些建议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建议叶利钦承认自己的某些失误,根据选民提出的问题发布一系列解决这些问题的总统令做出各种许诺,以博得选民的好感和争取选民的支持;第二,用过去苏维埃时代的空货架、劳改营等吓唬选民,阻止他们投久加诺夫的票。
就是在俄罗斯寡头,西方老板们大力支持和帮助下,6月16日投票结果,他得票35.28%,久加诺夫得票为32.03%。
叶利钦这次选举,除了没在自己肚子上开一枪外,其他绝招比阿扁玩的还邪呼。这就是俄罗斯的“民意”?
连当时自由主义观点的前持不同政见者、作家西尼亚夫斯基。他在《这一切已经有过——我今天为什么要反对叶利钦》一文中说,叶利钦的胜利是民主的失败,用血作为代价而取得的胜利是胜利者的犯罪行为。他又与另两位前持不同政见者联名发表文章谴责叶利钦,说叶利钦应该“退位,进修道院,祈求宽恕过错”
这就是“整个”而不是“半个”的叶利钦。半个叶利钦,就是美国人赞扬的叶利钦,整个的叶利钦,就是普京和俄罗斯人现在说的叶利钦。所以,做人要做个完整的人,不要做半个人。就算打算做半个人,也最好做上半身那个。要是事事都用下半身看问题,就很——很“丑陋”。
顺便告诉置疑贫道一个帖子数据的网友,以前人也这样做过,只是最后丢了人。贫道数字基本是来自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自己查对去。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xxhq/qq/2013-05-02/7763.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