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的天空!四个月了,澳大利亚山火为何越烧越大?
澳大利亚山火已经燃烧了四个月
至今仍在蔓延
澳大利亚空军少校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显示,外面的天空在火光中呈现出“血色”。
△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大厦
最不想看到的澳洲的一幕,还是在这一刻被展现了出来!
1月5日,根据澳媒报道,一位澳洲男子拍到了澳洲高速路边是这样的情况:
无数动物的尸体,一字排开地陈列在路边,如果不是清楚知道这是山火的“作为”,可能还以为是什么“大屠杀”……
一条习以为常的澳洲公路两侧,居然堆满了这么多野生动物的尸体..……
从袋鼠、考拉、牛羊到鸟类……我们已经看不清这上亿的尸体,是从哪儿来的……
摄影者表示:“我很抱歉,但是我必须把这些照片分享出来。”可能无数人依然在关注着火灾的未来、走向,但是不是更应该关注,这恐怖的大火身后,这些生命。
然而,面对这一切,有一组数据还是需要大家知道。
在澳洲300万的山火面积上,目前已经有:5200万的哺乳动物,6200万的鸟类,3.89亿的爬行动物,在这场大火中丧生!
仅仅只是新州的北海岸就有30%,大约8400只考拉死于恐怖大火内。
曾经蓝天碧水的澳洲,现在变成了这样。生灵涂炭,全民紧张!
澳大利亚总理看望灾区民众遭怒斥
2020年1月2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到受灾严重的新南威尔士州科巴戈镇看望当地居民,遭到居民怒斥。
居民之所以如此愤怒,是因为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远!远!不!够!
澳大利亚山火从去年9月份开始燃烧,到现在已经持续了四个月,范围不断扩大,过火面积已经超5.25万平方公里,接近600万公顷,相当于一个克罗地亚。大火已造成24人死亡,5亿动物葬身火海。
△山火仍然肆虐
山火烧毁大片栖息地,超过8000只“国宝”考拉在大火中丧生。
然而,就在去年12月,大火持续燃烧的第四个月,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在干嘛呢?他去休假了……
2019年12月22日,莫里森召开新闻发布会,为自己近日不顾致命山火正在澳大利亚肆虐的紧急状况、带家人出国度假一事道歉。然而,莫里森的道歉显然不被澳大利亚民众接受。
2020年1月4日,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宣布将增派3000人国防后备军参与灭火工作,军用飞机将提供协助疏散工作,并开放阿德莱德、布里斯班等地的国防军事基地,以向疏散人员提供紧急短期住宿。
1月5日,莫里森再次表示,澳大利亚国防军已在协助火灾地区人员疏散。海军舰艇在过去24小时内已从维多利亚州小镇马拉库塔(Mallacoota)撤离了1100人,军方直升机承担疏散边远乡村居民和运送消防员的工作。
1月6日,澳大利亚政府承诺将拨款20亿澳元(约合96.85亿元人民币)给一家新成立的灾后重建机构,该机构主要任务是来帮助重建在大火中被毁的房屋和重要基础设施。
火光染红天空、树木烧至焦黑、动物成片死去……在持续蔓延的火灾面前,这些措施,显然来的太晚了。
为何山火烧了四个月,反而越烧越大?
整整四个月的时间,澳大利亚的山火不但没有扑灭,反而逐渐蔓延。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山火至今无法扑灭?
客观原因:
1.澳地理气候特征易引发山火,虽四面环海,但内陆远离海洋,极度缺水、荒凉,没有大的河流湖泊;
2.澳大利亚主要树种是桉树,占森林面积70%。桉树树皮树叶富含油脂,脱落后聚集在地面,遇到40℃以上的高温,也非常容易自燃;
3.最近几年澳大利亚变得越来越干热,极端灾害天气越来越普遍。高温干旱叠加,使得火灾更容易发生。
主观原因:
澳大利亚政府没有对火灾足够重视,行动迟缓。此前,澳大利亚采取的应对山火措施是控制山火,莫里森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和此前应对也差不多。没想到火势太猛,造成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澳大利亚历史上首次出动军队应对火灾,但民众认为行动过于迟缓,早前就应该采取措施重点应对。
几经摇摆的气候政策
近年来,澳大利亚极端自然灾害频发:2018年遭遇百年未有的干旱;2019年“灾难级别”山火肆虐东部和南部山区,2019年12月,极端高温天气又加剧山火蔓延,悉尼、墨尔本等主要城市的气温一度突破45℃。
一段时期以来,澳大利亚政府的气候政策几经摇摆。澳大利亚政府一度是除了美国之外,唯一一个拒绝签订《京都议定书》的工业化国家。直到2007年,澳大利亚才签署了《京都议定书》,2016年正式批准了《巴黎协定》,并确定了新的减排目标。
然而,目前澳大利亚的气候政策又面临着新的挑战。现任的莫里森总理就任之后,化石能源利益集团不断加强游说力度,澳大利亚的气候政策开始发生转向,虽然没有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但是放弃了对澳大利亚减排目标的立法工作,也放弃了有利于减排的《国家能源保障计划》,大力扶持和推动煤炭、油气的开发、生产和出口。澳大利亚的碳排放量在近些年持续上升,并且呈现加速趋势。
希望这次持续的山火,能够给澳大利亚的气候政策带来一些积极改变。
来源: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澳洲红领巾”(ID:honglingjinau)作者:内森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xxhq/qq/2020-01-07/60679.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