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亚洲

打印

余亮:2014近看朝鲜的表情

论朝鲜的检查——2014近看朝鲜的表情之一

  引子

  炎炎六月到来,东北亚又将热浪滚滚,这回不是因为竞射火箭,而是新闻说朝鲜自驾游即将开通。人们都在好奇,去朝鲜怎么自驾?不是专制国家么,不是老大哥时刻盯着你么。我也好奇,不过我相信一切都有解决的办法,这个信心来自于我5月的朝鲜之行。

  与此同时,关于朝鲜的各种消息、传言乃至谣言从来都没有消停过。这些天又有几则。一则是金正恩前女友现身演出,击碎之前因为涉黄演出被枪毙的谣言。当然,别的谣言又来了,还是老套路——二号人物因为不满被解职,率卫队围攻金正恩官邸,然后是枪战、地道、击毙……总是这些玩意儿,反映的是谣言制造者自身卑琐的想象力,让我都觉得不好意思。怎么同胞里就有这么些人,整天没事就造低级谣言瞎忽悠还觉得自己高端大气民主自由?

  但毕竟有变化,骑车游朝鲜等消息也在翩翩飞翔。一大波关于朝鲜的消息正在靠近。等到中国车族开进朝鲜,我猜那就像喵星人闯进花丛,每踩一步,都会惹起无数蝶儿蜂儿,当然也有蝇子蚊子。这不,香港卫视当家武旦秦枫记者刚刚写了一篇严厉批评朝鲜虚伪、落后的游记。看看时间,她差不多和我同时去的,这境界果然和我不同,我后面慢慢讲。

  

丹东-平壤的火车

  来往丹东-平壤的火车

  去朝鲜旅游,四日散团,价格不到3000。我选择五一前后,想看看劳动节的平壤像啥样,有没有红旗招展口号响亮。

  赴朝前,有朋友好心告知:据说去过朝鲜再想去美国就难了,会被拒签。我一听就更加兴奋了。去不成美国算啥米?去,一定要去朝鲜!我家领导也特给力,一听去朝鲜就来劲。要知道,你在大部分圈子里说去朝鲜旅游,多半别人会说去朝鲜有什么意思?又穷又专制又封闭巴拉巴拉……

  但能去朝鲜的,都是有意思的人。在旅行团里遇到不少。这个我也后面再说。

  现在可以说的是:去过朝鲜觉得有意思吗?我们团里老少都觉得有意思。对于部分耿耿于怀的人士,我还愿意先回答一个问题——朝鲜是否落后?当然比我们落后。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朝鲜没有你的心灵落后。

  好,言归正传,开始讲述我的朝鲜之旅。

  坐火车进朝鲜,听起来感觉不错。只有丹东口岸有火车线路。从北京去朝鲜只能乘飞机直飞平壤,延吉则只有公路。

  我们在傍晚到达小城丹东,从火车站到酒店的路上,一辆大卡车不顾红灯闯了过去。我们车驾驶员乐了,说:“看牌照,是个朝鲜的牌子!”卡车驾驶室里好像还是两口子,那位大哥好精干的样子……

  住进面向鸭绿江的酒店。站在窗口,原来鸭绿江这么平静,看上去还没有黄浦江宽。两三个大烟囱隔着江仿佛在互相唠嗑。我感觉游过去也不是问题,对面竟然就是另一个国家。当年志愿军从这里进入朝鲜,雄赳赳气昂昂,其实几步就过去了。

  

鸭绿江对面

  对岸是朝鲜,两三个大烟囱隔江唠嗑

  对岸是新义州,像是农村一样,有些稀疏的二层楼房,很陈旧,好像没啥发展愿望。这边一个超市店主带着揶揄口气对我说:“好像已经是那边最豪华建筑了。”没有任何防波设施。这一边的丹东灯红酒绿,沿河大道边有高耸如城墙的大坝。洪灾来的时候,就只能淹对岸了。另一个丹东人说那边是个厂。计划经济体系下,有厂就有家属就有生活区就有一切。果然第二天就看见了。

  第二天早上,火车开上鸭绿江大桥,我们终于进入了朝鲜国土。那一刻隋炀帝、袁世凯、彭德怀、魏巍灵魂附体,旅伴们那个兴奋啊。我则赶紧趁着最后的无线网络信号发微信传回一点照片。

  桥下土地上,一群小学生蹲在地上跟着女教师做游戏,貌似老鹰捉小鸡。老师的动作活泼严肃团结紧张,一下子就把我们带进了回忆。同伴和导游在一旁提醒,不能随便拍照,乘警过来啦。我还是不停地拍,因为我是很严肃地拍好嘛。不过这样的反复告诫让所有人紧张,以至于影响了一些人的行动感觉,处处拘谨。事实证明,不用那么紧张。

  但我干脆就从最容易让人紧张的环节说起——

  

窗外,车站正在进行慢条斯理的修建

  窗外,车站正在进行慢条斯理的修建

  第一章:论检查

  被人检查,这大约是最令人不爽的事情。之前有各种说法,比如会被检查官呵斥,会被没收手机、会被检查手机相片。我的朋友,上外的青年才俊小李同学几个月前去过。他说检查人员主要检查有没有违禁的视频和照片,主要就是CD之类。至于你的iPad里有没有中英文电子书,他们不关心,但如果有韩文电子书,就会引起警惕。也不会查邮箱。导游小姐则特别喜欢看你iPad里的电视剧。

  这一点得到了证实。检查官问我有没有CD制品,却没有检查手机视频,压根就没打开我的手机。我有个朋友说几年前去朝鲜被没收了手机,相信说的也是亲身经历。但可以感觉出朝鲜也在变化,检查官对于新事物也在经历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

  想体会一下检查过程吗?哦对了,有不少知识青年在阅读过《1984》或者《古拉格群岛》之后,对其中那些变态的搜查描写心惊肉跳,于是草木皆兵,时刻觉得窗外有双眼睛盯着自己,时刻都在幻想体验那种被监控的恐怖对不对?好,那我就仔细说给你听。

  具体检查过程是这样的,火车入境开了几分钟就在新义州火车站停下来。窗外,车站上在进行慢条斯理的修建,砖乱灰扬,慢慢修。三三两两的工作人员和客人走过。我们这趟专列是从北京发来的,工作人员带了很多酒食货物放在卫生间里。

  我们将在这里停留两个小时。两个小时专门用来检查,听起来像是很忙,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聊天,等待工作人员挨个检查。领头的官员当然严肃些,其他人则不一定。没朝鲜人看见的时候我就拍照。团里的小伙伴小陈来自广东,抓着一个单反,那么显眼,却一直善意劝告我要低调。他表情和声音都无比低调。想想这副场景:举着个硕大的单反说要低调、要低调。

  小陈备了两张相机存储卡,检查的时候就拔掉卡。他固然想得周到,但我觉得导游提醒的是:不要随便去拍摄军人。这没啥特殊的。你在美国盯着一个执勤军警拍照,人家也会不高兴(想想中国人多次被美国警察殴打的事情吧)。这事可能只是个礼貌的问题。之后的经历证明了我的看法。

  检查官终于到了我们的卧铺间。是个大叔,很和善,如果脱下军装,和韩剧里的大叔也没啥区别。他坐下来,挨个叫我们。他把手伸进我的包摸摸,问我有没有CD。我说:“没有,但是有个iPad。”就拿出来给他看,他却摇摇手。然后就over了。检查我家领导的时候,领导突然找不到手机了。大叔却从她包里找出来递给她,一边叹气摇头,意思是你这个马大哈。我们都哈哈笑起来。笑起来就好,谁说朝鲜人不会笑?我能感觉到,在场的每个人都很愿意和朝鲜的朋友们一起开怀大笑。我们曾经在胜利的时刻一起开怀大笑过。

  

朝鲜小站

  朝鲜小站

  另一个检查官拿着探测器,也没怎么认真用。女士是由女军官检查的。后来旅行结束的时候又重复了一遍检查。这个就没必要了,都出去了还检查啥呀,怕带朝鲜的黑材料出去么?回程时候,男检查官过来,我家领导主动迎接检查,结果男军官一看是个女的,赶紧让开,还故作生气和羞涩。场景比较欢乐。

  回程时候,发现列车员还是去程的那个长相非常严肃的家伙,但现在双方非常热情地打招呼,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但检查军官比较严肃,经过我们铺位,问检查过没有。同行的唐阿姨卖萌,眨着眼睛忽悠人家说:“检查过了!”朝鲜军官忍住笑,做了个要打她的动作。一会儿另一个检查员走过来,问检查过没有。王大叔说:“没有,你们查吧。”检查员却对检察官说:“我不查。”嘿嘿笑着跑了。检查官摇摇头,只好自己来检查。

  按规矩,检查的时候要在单子上登记手机型号(怎么感觉像做市场调查呢),去的时候我没登记,只是出示了一下手机。现在军官问我手机型号,我说:“我这是‘山寨’机,听说过没有?山——寨,没有牌子。”大家又笑了。他把我手机拿在手上,正反两面看看,确实没有logo。他摇摇头也就算了。没有人被检查手机里面的内容。

  但这个军官却和英国人JAY纠缠了很久。他俩坐在那里,窗边。我们在周围聊天,不时同情且看热闹地看看JAY。看上去是在审查。军官不时眨一下左眼,表情不自然,但也不严厉,而是很装。JAY戴着礼帽,慢条斯理回答。军官用英文问他的国家,问他钱币上的英国女王头像是什么人。我的感觉,军官是在抓住机会练英文,也乘机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

  总的来说,朝鲜的检查比较原始。相比于中美的机场安检、北京地铁的人物分检,朝鲜这样原始的检查其实管控效能一般,但是它会让人感觉比较严重。因为是人对人的检查,不像所谓现代化安检,机器一扫描就过去了,没有被翻包那种隐私被侵犯的感觉。但其实在扫描机器里隐私更加一览无余,美国的X光透视安检已经可以看穿乘客的衣服。

  另外,机场那种人对人的检查很标准,没有盘问环节。朝鲜这种则随机性比较大,会受比如检查官的性格影响。假如军官来了兴致,大概也会盘问我吧。我倒是等着他盘问呢,可以乘机聊聊天嘛。

  

坐在火车上等待检查,顺便看看窗外景色

  坐在火车上等待检查,顺便看看窗外景色

  回国后,在网上读到一篇女大学生朝鲜旅行日记。女大学生抓着单反相机,处处担惊受怕,还真地因为乱拍照被朝鲜人制止并检查相机。以至于在观景台被导游拍了一下肩膀都胆战心惊。在我看来,你放松,对方也放松。你紧张,对方也紧张。你要是紧张地像麻雀,两眼闪躲,心里念着:老大哥来了啊老大哥来了。那对方也就会变成你所希望的那个老大哥了。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里谈古典式惩罚与现代式惩罚的不同。古典式更强调礼仪和宣示作用,所以会有示众和当众处刑。现代式则理性而严密,按照人口管理的统计学和流程学来运作,可能惩罚更严重更冷酷,但是按部就班,你感觉不到而已。比如美国已经是世界上入狱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但你依然觉得这国家文明和睦。朝鲜对入境者的检查,就有一定的古典式风格在里面,宣示作用明显。

  古典式意味着非标准化,也意味着机会。我就期待被盘问,这样就有机会交流。自由青年不是爱引用林肯的话嘛,林肯好像说过,“给我三分钟交谈机会,我就能把一个敌人变成朋友。”需要勇气的时候不能软呵。

  关于列车上的检查,也许有人会笑朝鲜人傻,竟然不了解现在视频都在移动设备上了,还在检查CD。但想想我们七、八十年代的状况就很容易理解朝鲜官方的策略。在有线电视和网络没有普及的情况下,CD光盘是最重要也最有冲击力的传播方式,是各种文化渗透最有效的路径。三十年前,一盒走私邓丽君卡带就轻松击溃了大陆多少年的心理和情感防线(当然,我们是主动开放迎接邓丽君)。从政府角度来说,他们选择检查CD当然是最有效办法。

  下一次与检查有关的重要故事发生在下榻的酒店——我两次越过卫兵走出“禁区”,走进平壤市区,甚至不小心走到了火车站。关于这次夜袭平壤的故事,我后面再说。

  检查完毕,火车又开动了。对面来了一辆“军列”,全是军人。但怎么都是娃娃兵?一车子稚气的面孔。同伴说,可能是军训吧。我们冲他们挥手,他们一起欢笑着热烈向我们挥手。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xxhq/yz/2014-06-09/2617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4-06-09 关键字:朝鲜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