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60周年”,知青博物馆鸟巢展在京开展
从上世纪50年代共青团中央组建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奔赴“北大荒”至今,知识青年们上山下乡历时60周年。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小兴安岭北麓的黑河市曾经接纳过数万名全国各地的知青,他们与当地的农场职工、农民一道参加黑龙江生产建设。
2015年7月1日,北京首家知青博物馆在鸟巢开业。开业典礼上,来自韶山的毛泽东纪念馆馆长杨勇赠送知青题材剪纸作品。展览面积1600平方米,耗资逾400万元人民币,所展图片和物品大部分来自黑龙江省黑河市知青博物馆。展区开始是习、李的雕像,最后则以习的话作结:“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的影响是相当深的,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博物馆首次展出一张李克强在田间得知大学录取时与朋友合影,但李赤脚部分被剪截了。据消息人士称,从所展高层内容之多就可以看出,该馆与官方关系非常密切,亦可能得到上层首肯。据称,展览内容大纲经社科院院长王伟光亲审,王还捐赠了照片和手稿等展品。
为了传承知青精神,弘扬知青精神,黑河市筹建了知青博物馆,并组织了《与共和国同命运》全国巡展。7月1日,《与共和国同命运》知青博物院鸟巢展在京开展。
《与共和国同命运》知青博物馆鸟巢展分为六章:第一章《共赴广阔天地》,主要讲述了知青上山下乡的过程。展览从 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大会,发表《青年运动方向》的讲话切入,展出了1946年毛泽东送儿子毛岸英到枣园,践行知识青年拜农民为师 的图片。从1955年团中央组建的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到1962年国家有组织有计划的动员知青上山下乡,1968年掀起知青上山下乡的高潮,知青成为 了新一代的开荒创业者;
第二章《谱写闪光青春》,主要展出的是知青用沸腾的热血、无穷的智慧、勤劳的双手,在农村及边疆地区架桥铺路、开荒种地、屯垦戍边、教书育人、传播文化、追求科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第三章《浴火凤凰》,表现了知青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高尚的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金训华、张勇、蒋美华等许多为了建设农村及边疆而献身、致残的英雄事迹,他们的鲜血永远融和在第二故乡的河流里,他们的生命之花永远盛开在第二故乡的土地上;
第四章《返程之路》,描述改革开放后知青政策的调整和返城路途。讲述了自20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党中央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调整知青政策,逐步缩小上山下乡范围,改变安置办法,放宽回城限制,逐步结束知青上山下乡,把知青问题纳入了城镇就业制度改革的轨道上来的历史;
第五章《改革开放的中坚》,列举了知青返城后,面对就业、住房、婚姻等生活困难,不因困难重重而就此消沉,而是自强不息、奋勇拼搏进行人生第二次创业;
第六章《终生不了情》,择取了乡亲们与知青的亲情、友情、眷顾之情,表现了阔别已久的知青依旧没有忘记农村、忘记乡亲,他们仍然心系第二故乡。这份感恩的善行善举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滋养、感染着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共圆中华复兴之梦。
《与共和国同命运》知青博物馆鸟巢展通过对真人真事的叙述,再现知青时代的历史,展示一代知青人的风采,因其鲜明的思想性、独特的艺术性、广泛的教育性和丰富的趣味性,适应国内外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观众观看。
而此次展览形式新颖,整体设计在动线、空间、色彩、照明、功能等方面大胆创新。墙面采用和鸟巢建筑相呼应的折线和折面的造型手法,同时又把厚重的知青历史、知青情节、知青文化编织起来,赋予鲜明的知青元素,使展览更加接地气、有灵气。
此外,立于展览去的主题仿铜群雕——《拓荒者之歌》,则表现了知青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坚韧达观、自强不息的品格和知青一代的人生价值。游客不仅可以通过 照片、影像、绘画、文字和丰富的馆藏文物,了解知青在艰苦而又光辉的岁月里创造出的辉煌功绩,同时也可以通过电子查询系统可以找到当年的知青战友;蓝屏抠 像技术可以感受当年知青学习耕犁时的艰辛,更可以“穿越时空留下有特殊时代纪念的影像”;体验兵团战士手握火箭筒击毁坦克的惊险刺激;模拟驾驶拖拉机穿越 林荫小道、河流险滩的畅快。
据工作人员介绍,知青展还未正式开馆,平均每天接待观众几百甚至近千人次,许多社区的老人有组织的观看展览,不少共青团组织打着团旗来到展馆举行观展主题 团日,还有很多热心的观众积极推荐身边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踊跃捐献珍藏的文物。正如一位曾经是知青的陈姓女士告诉记者,“对于这段历史,我们记忆尤 深,在展馆中仿佛又穿越时空回到了年轻时候激情燃烧的岁月。
据了解,知青博物馆鸟巢展将立足鸟巢,着眼全国,面向世界,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突出体现公益性、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和服务性,大力提高社会影响力、 亲和力和感染力,力求以现代展示手段,多元文化样式,打造知青文化艺术精品,成为全国知青联谊的中心,交往的平台,畅想知青文化产业发展大计。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zyxw/gn/2015-07-07/3281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