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在领导干部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工作能否让人民满意关键在领导干部。5月26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如何让领导干部抓好环境保护?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2017年4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西考察。这是4月19日傍晚,习近平来到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考察。
一、明确责任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祸,是人的不当行为造成的。领导干部作为一个地方重大事项的决策者,对生态环境负有重大责任。习近平指出:“要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认真贯彻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情形。”
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当前,因短期政绩需要,少数领导干部为任一方,要“金山”不要“青山”,违背科学发展要求盲目决策,导致生态环境问题多发。这些问题的潜伏期隐蔽而漫长,在领导干部离任多年后才可能显现。能否找到责之所在,使之有责可追?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官员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可能面临终身追责,调离也不是免责金牌,这相当于给官员上了一道生态文明紧箍咒,意味着官员依靠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短期政绩,捞到升迁资本就拍屁股走人的短视政绩观失去了市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指出:“要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围绕落实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针对决策、执行、监管中的责任,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情形。”
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所辖区域内的自然资源资产变化情况进行审计,对干部任期内的自然资源保护情况作出综合评价,是保护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会议指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主要目标是探索并逐步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符合实际的审计规范,明确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评价标准、审计责任界定、审计结果运用等,推动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
2017年5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
二、严肃追责
对生态环境损害行为严肃追责是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提高生态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指出:“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追责。”
建立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追究目的是为了负责,只有干部树立起强烈的生态意识、责任意识,才能保护好生态。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严格责任追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力的,要及时诫勉谈话;对不顾资源和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对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要依纪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监管责任。”
将生态指标纳入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再好也是“事后诸葛亮”,生态环境保护更需要“事前诸葛亮”。要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生态考核评价体系,将生态文明指标纳入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并作为一项重要权重指标。习近平指出:“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一定要彻底转变观念,再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如果生态环境指标很差,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表面成绩再好看也不行,不说一票否决,但这一票一定要占很大的权重。”
2016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的审议,习近平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三、形成合力
“人心齐,泰山移。”“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伟大事业,建设美丽中国,创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要靠大家的齐心协力才能实现。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重视、加强领导,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和政府有关监管部门要各尽其责、形成合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资源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系统工程,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密切相关,与所有领域都有关系,任何部门、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因此,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大局意识与合作意识,引领全社会转变生产生活理念,树立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采取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建良好生态。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唯有形成合力,我们才能完成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赢得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对本地的生态文明建设负总责,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将生态文明的成效作为衡量现代化质量的重要指标、判断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负总责,要建立协调机制,形成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调配合,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让人民群众眼见绿水青山、鼻嗅新鲜空气,是最为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执政党的重大责任。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zyxw/gn/2017-06-07/44520.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