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第三次访哈:阿斯塔纳闪耀丝路之光
四年砥砺,灼灼其辉,6月7日至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第三次到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首倡之地”——哈萨克斯坦。
在阿斯塔纳,丝路之光闪耀。当地时间8日下午3时许,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专项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三层大厅,习近平主席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共同出席中哈亚欧跨境运输视频连线仪式,定格丝路之光的又一珍贵历史画面。
2013年9月,同样在阿斯塔纳,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正式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合作由此发端。
“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习近平在那次演讲中深情地说。
四年来,中哈关系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睦邻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典范。2014年5月,两国元首在上海共同见证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投产,这是中哈共建“一带一路”首个重点项目,也成为两国启动陆海联运的良好开端。到2016年,中国过境哈萨克斯坦的中欧货运班列超过1200列,中哈铁路运输量达820多万吨,集装箱运量大幅增长两倍多。
如今,第三次踏上熟悉的土地,习近平主席在抵达阿斯塔纳国际机场的书面讲话中描述了他感到“格外亲切”的哈萨克斯坦:“这里辽阔壮美的草原、蜿蜒奔腾的河流、矫健疾驰的骏马、热情淳朴的人民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民心相通,习近平以当地人民熟悉的比喻指出:“两国人民友谊如同奔流不息的伊犁河,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畅叙友情,习近平指出,“我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每年均多次见面,就双边关系和各领域合作深入交换意见,结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和深厚的个人友谊”;共谋合作,习近平指出,“我们愿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推动中哈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在8日密集的多场国事活动接近尾声时,已近下午三点。两国元首出席签字仪式时,面带微笑、意犹未尽,多项务实合作成果一一签署。以此访期间中哈共同发表的联合声明为例,内容涵盖七大项,展现出双方提高合作水平、拓展合作领域的高度共识。
“我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进行了坦诚、友好、务实、高效的会谈。”在随后的共见记者环节,习近平主席用四个词形容此次会谈,同时提及“一带一路”顶层设计的关键词:“对接”。
四年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推动“一带一路”与亚欧大陆沿线国家各自发展愿景和规划蓝图的对接。四年来,从天山山麓到里海之滨,从帕米尔高原到哈萨克草原,在“一带一路”合作推进下,现代化交通网络不断延伸,产能合作蓬勃兴起,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四年来,共建“一带一路”逐渐从倡议转变为行动,从理念转化为实践,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
此访期间,“一带一路”合作再次提速:中哈双方同意,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实现两国发展战略深度融合。高层引领,重点明确。中哈将重点实现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同哈萨克斯坦打造国际物流大通道战略对接,国际产能合作同哈萨克斯坦加快工业化进程对接,中国陆海联运优势同哈萨克斯坦东向海运需求对接,“数字丝绸之路”倡议同“数字哈萨克斯坦”战略对接。
9日,上合阿斯塔纳峰会正式启幕。再现丝路之光——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再续上海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上个月,中国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均派出高级别代表团出席,支持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本国发展战略和区域合作倡议对接。如今,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已实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全覆盖。
有理由期待,在习近平主席与各方的共同推动下,阿斯塔纳的丝路之光将继续闪耀上合峰会,造福各方。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zyxw/gn/2017-06-10/44555.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