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裁判文书公开:让司法暗箱操作无空间
隐去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何江恒法官敲击着键盘、轻点着鼠标,在法院内部系统点击“申请公开”。一个刚刚审结完的房屋租赁案子,被申请公开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
近日,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的办公室里,记者目睹了何法官熟练操作电脑,把一份最新的案子上传至中国裁判文书网的过程。
裁判文书上网是司法改革的重要环节。打开中国裁判文书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放、动态、透明、便民”八个字。点击鼠标,全国各地法院的相关裁判文书一目了然。
“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可以防止暗箱操作。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何法官表示。
在何江恒看来,裁判文书是法官的脸面,“晒”在阳光下,对法官处理案件的公正性、文书的说理性提出更高要求,倒逼法官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文书质量。
何江恒书写的裁判文书,要事实认定清楚、裁判理由充分,他审理过一起名誉权纠纷和一起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的案件,判决书成为法院的优秀文书,被分别收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案例要览和年度案例。
何江恒2009年从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市二中院民事审判第二庭,从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再到审判员,一路走来,整整八年,见证了裁判文书逐步走向网络化、公开化的过程。
何江恒说:“过去裁判文书只对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公开,公开的范围是有局限性的”。自2014年1月起,中国裁判文书上网公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只有涉及国家秘密,未成年人犯罪,调解方式结案或者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离婚诉讼或者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监护等不宜在互联网公布的案件才可以不公开。
“文书公布在众目睽睽之下,岂敢草率了事”,何江恒说。面对疑难复杂的案件,他在书写裁判文书时反复推敲,几易其稿,围绕案件争议焦点,引用法律条文,说理清楚透彻,力争做到“辨法析理、胜败皆明”。
法院作出的所有裁判文书,除依照规定不予公开的情形,其他案件都要在网上公开,确保文书公开不留死角。何江恒坦诚地说:“没有选择性公开,我们的裁判文书上网率是百分之百的。”文书公开有民众监督的力量在一旁,公开促公正,公正是司法的生命,防止腐败、促进廉洁。
目前,北京各级法院运用信息化手段,杜绝文书选择性上网、延迟性上网。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周晓冰介绍,北京法院为推进裁判文书公开,对审判系统进行了修改,未录入裁判文书的案件,系统不准予结案;同时,增加了对未完成文书上网案件的归档限制,如果裁判文书未进行公开操作,案件将无法归档。
周晓冰表示,目前,裁判文书上网率已经纳入法官个人业绩考核范围,对于上网率未达到95%的,按标准予以扣分。
北京市高院提供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各级法院审判信息网累计公开各类裁判文书73万余篇,网站访问量超过3.1亿次。去年,全市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上网率达到98.25%。
庭审直播是司法公开的又一重要形式和内容。自2013年起,北京法院网开通了庭审直播专栏,选取社会关注度高、典型性强、普法教育意义明显的案件进行网络直播。截至2017年5月31日,累计庭审直播1079次,点击播放量超过77万人次。
每个案子都在阳光下“晒”,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处藏身。周晓冰表示,司法改革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实践探索,任重而道远。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zyxw/gn/2017-07-18/45230.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