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翼雄安 北京城市副中心崛起
拥有3000年建城史的北京,正经历城市发展的新变革。一座副中心在东郊崛起,将与雄安新区构成北京的新两翼。
北京城市副中心位于通州区,地处京津冀腹地,面积约155平方公里。今年年底前将率先启动北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和相关市属部门搬迁至此。
2017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现场考察。那天,宁卫东和他的团队数个月的“心血”第一次亮相在总书记面前。
宁卫东是副中心行政办公区A1工程项目经理,负责市委大楼等建设。他和团队仅用92天,就完成了30多万平方米的主体结构封顶,创造了冬季施工“四天一层”的副中心速度。
9月,A1工程全面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市委大楼“初露真容”。“建筑很有中国特色”,宁卫东说。从设计图来看,市委办公楼汲取古建筑的特色,市府大楼彰显“京味儿”,外墙灵感源自四合院与古城墙。
“新楼比老市委大多了,用了更多新技术”,宁卫东说。7年前,位于北京核心区的市委大楼就由他参与建设。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郑志勇,回忆当时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不是说要建得多豪华,主要是设计理念要超前”。
郑志勇说:“总书记对智慧灯杆很感兴趣”。除了照明功能外,这根灯杆可显示天气、空气质量等信息,还能应急报警。
包括智慧灯杆在内的一批新理念、新技术正在副中心建设中实践:所有构件引入二维码管理,全程可追溯;推广绿色建筑,充分利用地热能、光伏发电等……绿色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是副中心的未来。
“副中心要成为让人眼睛一亮的精品力作”,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如是说。
“总书记对文物保护很关心,不会因为建设副中心,把文物遗址毁了”,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王有泉说。
历时近两年,文物部门完成了副中心约240万平方米的考古勘探,发掘2000余座古代墓葬、2万余件(套)文物以及一座汉代古城——路县古城。王有泉说,副中心将整体保护50多万平米的古城遗址。
运河文化,也将在副中心传承下去。
今年2月,习近平来到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他强调,通州有不少历史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
“副中心规划,将以文化传承为一大特色,发挥大运河的金名片价值”,史妍萍说。她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编制工作。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地跨八省市。大运河北京段长82公里,沿线文物众多。
史妍萍透露,正在编制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将突出解决“大城市病”。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
放眼京津冀,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和雄安新区“两翼齐飞”。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以千年大计定位。今年6月,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写进了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该报告称,建设雄安新区,将与副中心共同形成北京新两翼。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zyxw/gn/2017-09-22/46351.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