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汶川地震十周年,这是最好的纪念

今天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十年前的那一天,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我们纪念这个日子,不仅是追思逝者,也是要祈祷灾难不会再一次重演。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天灾难以避免,但可以有效防御,有良好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会大大减少。

5月12日也是中国防灾减灾日。过去这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除了在灾后重建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之外,在构建科学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方面也已取得巨大进步。就在今年的国家机构改革中,为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还专门组建了应急管理部。

我国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

△上述数据来自于中国地震局官方网站及国新办2008年9月举行的一次发布会

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取得突破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曾多次就此作出重要指示。2015年5月29日,中央政治局以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为题进行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唐山市调研考察。他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完善法律法规、推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加大灾害管理培训力度、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等方面进行努力。

△习近平在唐山向地震遇难同胞献花篮

2016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八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意见就健全统筹协调体制、健全属地管理体制、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作了具体部署。

2018年3月1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根据该方案,将组建应急管理部,目的在于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其中,中国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职责也纳入应急管理部。4月16日上午,应急管理部正式挂牌。

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我国在建立科学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组建应急管理部对于加强、优化、统筹国家应急能力,构建一个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震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具体到地震应急救援,从四川汶川到青海玉树,从四川芦山到云南鲁甸,我国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经过一次次灾难的考验和磨砺,在反应速度、物资准备、技术装备、联动机制等诸多方面不断健全完善,推动着救灾效率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灾区看望群众

救灾方面,每一次自然灾害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的就是人民的安危。救人,始终是他强调的第一要务。

△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来到鲁甸县小寨镇甘家寨红旗社区过渡安置点,看望受灾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前往地震灾区,考察灾后重建工作,今年2月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汶川县映秀镇考察,实地察看震后10年的发展振兴情况。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看望干部群众。2013年5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芦山地震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zyxw/gn/2018-05-11/5030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8-05-12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