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习近平谈家庭与社会

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我们的生命之所,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归于斯;家是我们的生活之所,我们食于斯、饮于斯、歇于斯;家是我们的精神之所,我们喜于斯、怒于斯、哀于斯。家庭以爱为根,生活以和为贵。家作为最小的社会组织,是社会的基石,家和睦则社会定。家庭和睦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让孩子更能承担责任、体贴他人,在面临其他人际关系时更自信,在社会上能更理性地应对冲突和困境。据有关资料显示,7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都是因为家庭不和造成的。和睦的家庭有其共同点:关系融洽,积极进取,拥有正能量。如果所有家庭都能和睦,那么社会矛盾必然大大减少。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家庭和睦不仅仅是夫妻恩爱、家人友爱、子女健康、成员守法等要素,也是社会安定的要素。习近平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是塑造我们品格的熔炉,我们的习惯在此养成,我们的性格在此定型,我们的品德在此奠基。家是培养社会道德规范的终身学校。其中,家风好坏,决定家庭成员的道德好坏,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又决定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从小处看,好家风能提升家庭幸福感;从大处看,好家风能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好家风是幸福家庭最殷实的家底、最珍贵的传家之宝。幸福的家庭都有着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则是社会祥和的基础。家风好,则族风好、民风好、国风好、党风好。习近平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文明建设,通过家训、家规等教导后辈,潜移默化地传达社会规范。运用家训教诫家人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可谓汗牛充栋。从先秦至今,兴家之训、和家之规,代代相传,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向善向上的巨大力量。周公旦的《诫伯禽书》、司马谈的《命子迁》、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李世民的《诫皇属》、包拯的《包拯家训》、欧阳修的《诲学说》、袁采的《袁氏示范》、朱柏庐的《朱子家训》、李毓秀的《弟子规》等等,不胜枚举。这些流传下来的家训,含有大量为人相处的道理,对我们今天的家庭文明建设仍有重要借鉴意义。习近平指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习近平指出:“广大家庭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我们4亿多家庭、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热情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zyxw/gn/2018-05-22/50508.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8-05-23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