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携手发展造福人类
“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落实2030年议程开辟新空间。”作为这一倡议的总设计师,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和部署推动,为“一带一路”建设指明方向,彰显中国担当和世界情怀。(8月27日 人民网)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此,“一带一路”倡议走进世界视野,逐步引发全球共鸣。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在这5年中,“一带一路”倡议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合作共赢的蛋糕越做越大,互联互通的基础越筑越牢。共建“一带一路”催生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创造出跨越大洋和大陆的合作空间,凝聚起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推动我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共建“一带一路”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理论的新时代版本,丰富了开放条件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内涵。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中国自身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有助于推动我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一带一路”建设聚焦发展这一本质问题,倡导各国互联互通,释放各国发展潜力,把参与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致力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让各国人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共建“一带一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实践充分证明,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一带一路”共建过程中质疑和杂音总是不断,“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只要各国有意愿,我们都欢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回应,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我们要走好走实“一带一路”,与各国携手发展共同造福人类,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zyxw/gn/2018-08-29/52203.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