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旋风之访中的“故地重游”:冀望中俄青少年做中俄友好事业接班人
从11日抵达到12日离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俄罗斯之行堪称一次旋风之访。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停留的约30个小时里,习近平不仅在多个场合提及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洋”全俄儿童中心,而且从紧张日程中抽出时间于12日专程访问了这座儿童中心。
习近平11日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这个儿童中心背后蕴藏着一个感人至深、承载着两国青少年真挚情谊的“海洋”故事。他说:“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就是爱心和友谊最好的象征,承载着两国青少年感人真挚的深厚情谊,也将不断孕育中俄世代友好、生生不息的力量。”
“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是隶属于俄罗斯联邦教育部的四个儿童中心之一。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发生后,应俄罗斯政府邀请,996名灾区中小学生来到中心疗养,收获了终生难忘的“海洋”记忆。这里不仅成为灾区孩子的温暖记忆,而且镌刻着中俄两国的深厚友谊。
此次到访儿童中心也可谓习近平的“故地重游”。2010年3月21日,访俄的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一行,在泥泞的道路上穿行近一个小时来到“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他在考察后说:“疗养期间,中国儿童同俄罗斯及其他国家小朋友相识相知,中俄友好的种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习近平表示,“孩子们亲身体会到俄罗斯人民的友爱、善良、温暖,应验了‘大爱无疆’这句中国人常说的话,真爱没有国界”。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曾谈及到访该儿童中心的感触,再次提到“大爱无疆”。他说,中国孩子亲身体会到了俄罗斯人民的友爱和善良,这应验了大爱无疆这句中国人常说的话。
如今,习近平再次走进这座儿童中心。他抵达时,受到普京热情迎接。两国元首参观反映当年中国地震灾区儿童在俄罗斯疗养情景的图片墙后,共同出席了“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接待汶川地震灾区儿童10周年纪念仪式。
习近平在仪式上说,中俄关系发展史,也是两国青少年密切交往的历史。希望两国青少年一代加强交流,互鉴共进,齐心协力,做中俄友好事业接班人,让中俄世代友好的伟大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普京说,我们有相互邀请对方青少年到本国疗养的传统。希望俄中青少年一代能把两国人民深厚传统友谊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当年在“海洋”中心疗养的少年如今已长大成人,他们中的代表12日重返曾给予过他们关爱的地方,并和中心教职工合唱《感恩的心》。作为当年在此疗养的一员,席浚斐当天分享了自己与该中心的深厚情缘。
10年前,在离开“海洋”中心时,席浚斐在纸条上许下长大后来俄罗斯读书、为中俄友好作贡献的心愿,装入漂流瓶。这个漂流瓶在大海漂流4个月后又回到“海洋”中心工作人员手中。现在,他已是远东联邦大学大四学生,当年的愿望已经成真。
“这个故事是本地区人民友好往来的生动例证”,习近平12日在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上致辞时提到席浚斐的故事,赢得全场长时间的掌声。
在12日的纪念仪式现场,来自中俄两国的青少年代表和中心教职工代表共同宣读《中俄青少年世代友好宣言》,誓言“团结协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携手将中俄睦邻友好世代相传,推动世界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习近平指出,今天的活动极为不平凡,体现出中俄人民间的大爱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勉励在场青少年:“中国有句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这里是‘海洋’,你们要以无限的爱回报俄罗斯人民,回报自己的祖国。”
习近平强调,“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中俄友好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为让中俄间这份温暖的记忆永存、友谊延续传承,在“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习近平向俄方发出了邀请——邀请中心教师和学生到中国做客,续写友谊新篇章。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zyxw/gn/2018-09-13/52468.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