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这8种机制,习近平非常重视

  【学习进行时】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强调要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就改革健全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提出要求。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

  这次两会,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中央领导同志都减少了下团组次数。习近平特别提出“湖北代表团一定得来一下”,对湖北的关心和重视溢于言表。

  的确,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可谓气壮山河,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和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

  习近平这次到湖北代表团审议,除了问候湖北各族干部群众,就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为湖北、武汉浴火重生打气、支招外,还谈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

  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责任

  在认真听取代表发言后,习近平作了发言。他强调,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要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责任。

  机制层面有哪些?习近平在发言中提到8种机制:

  ——创新医防协同机制;

  ——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

  ——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

  ——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

  ——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

  ——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

  ——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

  ——健全权责明确、程序规范、执行有力的疫情防控执法机制。

  突出强调体制机制问题,背后有着深刻的考量。

  这是对疫情防控工作经验教训的系统化认识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

  取得这样的成绩,好的经验不可谓不多。例如,迅速开设火神山、雷神山等集中收治医院和方舱医院;在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习近平还明确强调“依法科学有序防控”,等等。

  与此同时,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一些短板和不足也不容忽视。习近平在讲话中用了一句十分形象的俗语,“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

  创新、改进、建立、健全这一系列重要机制,一方面是将疫情防控中创新的有效做法进行科学总结,使之固化下来;另一方面也是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以便在今后可能发生的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将损失降到最低。

  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建立健全相应体制机制是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之举。

  “加强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要求,是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中很重要的内容。

  习近平反复强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发生以来,他多次强调体制机制的问题。

  2月14日,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十二次会议时,习近平强调,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他还从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提出要求。

  3月1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习近平强调,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教训,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5月8日,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这次习近平在湖北代表团分别用“创新”“健全”“改进”“建立”等动词,强调这8种机制,是进一步、更有针对性、更加具体化和系统性的要求。每一个机制都是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的重要内容。

  这是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的具体体现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2018年1月,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列举了8个方面16个具体风险,其中提到“像非典那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再次证明,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

  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经验。

  看习近平这次提到的8种机制,注重“防”是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习近平强调,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是建立健全这8种机制的一个重要目的。

  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习近平这次在湖北代表团的发言透出的深意。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zyxw/gn/2020-05-26/63120.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0-05-27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