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看,这是来自湿地的如画山河……

  2月2日,第25个世界湿地日。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保护湿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也一直在我国总体战略部署中占有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

  近年来,保护湿地正渐入人心,各项为这片“绿色”划定的“红线”广泛落地,湿地保护法草案日前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如今,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地球之肾”正持续向好,山河如画,四时皆欢歌。

  【镜头一:鄱阳湖畔,人来鸟不惊】

  在鄱阳湖畔的江西余干县康山垦殖场,白鹤或三五成群觅食嬉戏,或轻盈翱翔,鹤鸣声不绝于耳。100米、50米、30米……人类的善意,让原本机警的白鹤,越来越“黏”人。

  【白鹤:我的“朋友圈”变大了】

  我是鄱阳湖畔的“老住户”,见证过大湖之变,也发现我的“朋友圈”正变得越来越大。

  2018年4月,当我们结束一年一度的“年假”准备返程时,发现队伍中最瘦弱的一个小伙伴“落伍”了。

  奇迹发生在一个月后,它竟然在吉林莫莫格与我们重聚。见到它时大家很吃惊,开心地围着它盘旋,欢迎它入队。

  “是一位村民在江西南昌五星垦殖场发现了我,几经辗转把我送到了江西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他们很爱我,还给我取名‘爱爱’。”它说,“你们想不到吧?为了让康复后的我追赶上大家,他们乘飞机把我送到这,与你们相会。”

  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东方白鹳、灰鹤、鸿雁……一个个小伙伴从救护中心的临时小巢中飞出,奔向蓝天。今年1月21日下午,我在鄱阳湖都昌射山湖区,见证了江西、天津两地候鸟保护机构将9个康复的小伙伴送归鄱阳湖。

  说完厉害到“上天”的朋友,再介绍一下我从不“水匿”的水下朋友——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江豚。在鄱阳湖朱袍山水域附近,我经常见到这群铅灰色的“家伙”欢快跃出水面,与我打招呼,有时一队就有二三十头。

  此外,还有近十年来首次在鄱阳湖现身的大量刀鱼伙伴,三年前初到鄱阳湖的麋鹿朋友也从47头扩大到约55头……为鄱阳湖湿地“点赞”的“新朋友”越来越多。

  【记者手记】

  每年秋末冬初,数十万只候鸟从西伯利亚、蒙古国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来此越冬。以往需要逃避“天罗地网”的险途,而今可以尽情享受风光秀美的旅途。环境持续向好,江湖之畔鸟翔鱼跃的动人模样成为常态。

  【镜头二:洞庭湖里,兰泽多芳草】

  冬日清晨,雾气渐散,如美丽娇羞的女子,碧绿清澈的洞庭湖缓缓露出真颜。一群群水鸟在湖面起舞,时而蹁跹空中,时而冲向湖里追逐鱼儿。

  【湿地:他们都是我的“应援团”】

  我是拥有37.04万公顷面积的洞庭湖湿地。新一轮的调查数据显示,来我这越冬的水鸟达28.8万余只,比去年同期增加4.1万余只。这是自有调查记录以来数量最多的一次,越冬水鸟连续4年保持增长。

  常年陪伴我的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姚毅说:“监测装备的改善促进保护工作不断精准。”

  能够快速盘算我的家底,得益于一个“神通”——基于视频监控与无人机航拍的人工智能鸟类识别与数量统计系统。有了它,科研机构和保护区对我的守护也变得更加具象化和可量化。

  但曾有一段时间,我很伤“心”。12.4万亩的大通湖被称作“洞庭之心”,是洞庭湿地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养殖湖。由于无序养殖,它曾一度戴上水质劣V类的“黑帽子”。

  “变,必须改变。”当地政府对我承诺。

  顶风冒雪,武汉大学科研人员和相关部门一起对我进行“全身体检”,重新构建我的水生植物图谱。根据我不同部位的不同特点,科研人员为我“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2019年以来,随着治疗的持续推进,我再次生龙活虎起来,“水底森林”重现,离家出走的螺、蚌、鱼、鸟儿等都搬回来了。

  如今,全方位、立体化的守护格局正在形成,天上有遥感、空中有无人机巡航、地上有装备精良的巡护人员、水中有监测系统,我的“私人粉丝”已发展成“应援团”,时刻守护着我的健康。

  【记者手记】

  洞庭湖是我熟悉又陌生的“朋友”。熟悉,是因为工作原因,每年都要去湖区采访;陌生,是因为一年一年,她在不断改变。巡护设备从“老三样”到“武器库”,湿地保护背后更是一代代人的坚守。

  【镜头三:西溪湿地,人在画中游】

  迷人的山水画卷在世人面前徐徐展开,水面波光粼粼,环湖的湿地、滩涂恢复了“野态”……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游人漫步生态廊道,一步一景,趣味横生,仿若入画。

  【人类:我们与自然更“合拍”】

  春有微波如皱,夏有一池芙蕖,秋有芦雪纷飞,冬有曲水寻梅。四季变迁,西溪湿地总能带给人不一样的美感。

  我叫周忠伟,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祖辈世代都生活在西溪湿地的周家村。“那时,湿地原生态的环境,曾是我钓鱼摸虾的乐园。”

  伴随着朝阳,我站在船尾不紧不慢地摇着橹,船上的游客一边欣赏四周的美景,一边听我述说自己的故事。平静的水面上泛起阵阵涟漪,桨声应和着鸟鸣声,更显清幽。

  “这里的环境真好。”一名游客感叹。“是的,不过这里也曾遭到破坏,那时,为了经济收入,周边村民开始高密度养鱼、将猪栏建在水边,生活污水也直排到湿地,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水质迅速恶化。”说起这些,我不自觉皱起了眉头。

  一面是快速推进的城市化对发展的迫切需求,另一面是集涵养水源、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天堂之肾”亟待修复,何去何从?杭州给出了答案。

  2003年以来,杭州启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近在市民游客身边的城市湿地重焕新颜。

  2011年,《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为西溪湿地永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伴随着技术的迭代,西溪湿地依托杭州城市大脑,建设了“智慧西溪”系统。

  “当年只算了增收小账,没有算生态大账。如今,不仅越来越多的游客感受到西溪湿地的魅力,从小见证湿地变化的原住民,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现在我已是景区管理公司的一名员工,我所在的车船部近200名员工,附近原住村民占六七成。

  望着一湖清水,我很欣慰,感觉乡愁又回来了。

  【记者手记】

  相传曾让宋高宗赞叹“西溪且留下”的美景回来了,“周忠伟”们的乡愁重拾了,城市的生态格局完善了,市民游客的幸福感提升了。西溪湿地之变,是自然环境的蝶变,也是发展理念的转变。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参与记者:魏一骏、史卫燕、周勉)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zyxw/gn/2021-02-03/6750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1-02-03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