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羽:利在高盛?阿里巴巴的媒体帝国

作者:郭文羽 来源:察网 2015-11-05 604

    伴随着阿里赴美上市和高盛“亚洲之王”(掠夺中国财富之王)埃文斯升任阿里总裁,阿里在中国媒体界步步紧逼,其构建媒体帝国的蓝图已然浮现。 

  阿里巴巴建立媒体帝国,无非是希望借助资本力量的绝对优势,来换取话语权的绝对优势,传播、扩散有利于阿里巴巴背后资本集团政治经济利益的意识形态。 

  阿里巴巴背后有着怎样的资本,将决定其媒体帝国对外输出怎样的意识形态。除了众所皆知的日本财阀,华尔街财团在阿里巴巴中又占据怎样的位置? 

  1

  阿里媒体帝国呼之欲出 

  10月28日,阿里巴巴与四川日报集团正式宣布,合资成立一个新的移动媒体平台“封面传媒”,主要产品形态为新闻客户端。届时,封面将会推出视频、数据、论坛和智库等子产品。 

  正在两个星期前的10月16日,优酷土豆和阿里巴巴同时发出公告,将以预计45亿美元的聘礼全资迎娶优酷土豆进门。自此,阿里巴巴拥有了一个自己控股的视频网站,通过这个视频发布通道,阿里可以更自主地对外输出阿里影视、阿里体育、阿里音乐、阿里新闻等阿里自主生产的传媒产品。 

  阿里有自己的音乐、体育和影视?当然,近年来,阿里进入数字娱乐版图的脚步从未停止:12亿入股恒大足球;投资8亿美元成为文化中国最大股东,并将其改名为阿里影业;投资华数传媒10.5亿美元;投资华谊兄弟电影公司15.33亿元;投资光线传媒24亿元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等。 

  在新闻产品方面,上面提到的“封面传媒”并非阿里的第一次尝试。早在2014年6月,阿里旗下的云鑫投资了知名新媒体虎嗅网;2015年5月,阿里投资了北青社区报;2015年6月,阿里投资12亿元,成为第一财经传媒的第二大股东;2015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入股博雅天下,博雅天下旗下经营《博客天下》、《财经天下》和《人物》三本杂志,以及多个分支机构;2015年9月,由财讯集团携手阿里巴巴、新疆网信办联合组建的无界新闻正式上线;2015年10月,阿里巴巴关联公司“蚂蚁金服”宣布战略投资以科技博客起家的创业媒体平台“36氪”。 

  在新媒体领域,早在2013年4月,阿里就收购了微博的优先股和普通股,占其约18%的股份;2014年,随着新浪微博上市步伐临近,阿里巴巴与新浪微博也在进一步展开融合。美国SEC文件披露,阿里巴巴持有新浪微博股份将从19.3%上升至32%,新浪持股降至56.9%。如今,作为微博的第二大股东,阿里巴巴持有微博31.4%的股份和14.8%的投票权。 

  时至今日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出,阿里进军媒体领域,绝不仅仅满足于足球、影视等娱乐方面,阿里的野心,是实现对媒体产业链条全覆盖,从投资、制作、发行、渠道、终端到用户,阿里都要占有一席之地。 

  “新闻报道已成为上层建筑领域中控制、操纵社会意识的得天独厚的一种意识形态,人们没有理由、也无法回绝它的意识形态性质”。阿里巴巴已经具备向外输出阿里意识形态的能力。 

  2

  阿里的媒体帝国为谁服务? 

  阿里为谁服务?自然需要弄清楚另外一个问题:阿里集团的实际掌控者是谁? 

  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前披露的公司股权结构是这样的:日本软银集团持有约7.98亿股,持股比例为34.4%,是公司第一大股东;雅虎持约5.24亿股,持股比例为22.6%,为公司第二大股东。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持有2.06亿股,持股比例为8.9%;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持有8349.99万股,持股比例为3.6%。此外,阿里巴巴CEO陆兆禧、COO张勇等高管持股比例均未超过1%。 

  日本财阀是阿里的第一大股东,这个是老生常谈了。当然,第一大股东未必是实际的掌控者。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华尔街资本是否介入了阿里巴巴。 

  1

  埃文斯:华尔街财团在阿里巴巴的总代理? 

  实际上,在阿里巴巴的创业初期,华尔街资本大佬高盛给了它至关重要的支持。1999年10月29日,由高盛牵头联合富达投资等一批投资银行向阿里巴巴投资了500万美元,其中330美元由高盛投资,有效解决了阿里巴巴创业初期缺乏资金的燃眉之急。 

  这两年,在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前后,有一个人行事低调,却十分关键,这个人就是高盛前副主席迈克·埃文斯(Michael Evans)。 

  对于阿里巴巴的赴美上市,当时有非常大的争议。因为阿里巴巴控制着中国的信息网和物流网大数据,垄断着我国的支付体系,而支付体系又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的根本基础。一旦支付体系出问题或崩溃,客户信息大量流失或被盗,后果不堪设想。在我国没有掌握互联网核心根本技术的背景下,如果国内垄断支付体系巨头的大股东又是外国投资者,甚至要到国外上市以完成进一步的买办化,我国金融信息、物流信息、客户信息极有可能被外人掌控,威胁我国的信息安全、金融安全、乃至国防安全。 

  可能是考虑到这一因素,阿里巴巴上市的第一选择并非美国,而是香港。期间,由于一系列不为人知的原因,阿里巴巴香港上市失败,转向美国。2014年9月,阿里巴巴聘请高盛前副主席埃文斯担任独立董事一职。高盛,作为2014年阿里赴美上市的六大承销商之一,随后也顺利见证了阿里上市创下美股史上最大 IPO。 

  舆论认为,埃文斯是阿里上市的一大功臣。反对阿里美国上市的舆论则认为,埃文斯不仅是阿里赴美上市的功臣,也是美国财团的功臣,正是拜他所赐,一家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企业竟到他国上市,我国的金融信息安全、物流信息安全、支付体系安全面临严峻威胁。 

  作为华尔街财团的代表,埃文斯在阿里公司内部的仕途也一帆风顺。2015年8月4日阿里公司宣布,任命埃文斯担任阿里巴巴集团总裁兼执行董事,全面负责阿里集团全球化业务。 

  我们还必须知道,出任阿里总裁的埃文斯,曾被广泛认为是下任高盛总裁兼CEO的热门候选人,不单是因为其帮助高盛掠夺了中国的巨额财富,还因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他临危受命,担任高盛内部核心组织“商业标准委员会”联席总裁,重新梳理高盛内部流程,帮助人们逐步恢复了对华尔街的信心。 

  2013年12月,埃文斯出人意料地宣布从高盛退休、随后的事情我们如今也都知道了:马不停蹄地推动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并进入阿里巴巴董事会,最终升任阿里巴巴的总裁。看来,在虽历经掠夺但依旧丰饶的中国土地上,埃文斯和高盛还有未竟的事业。 

  2015年6月,马云在访美期间,据说期间埃文斯就曾陪同马云与十多位全球商界精英及美国政要共进晚宴。 

  2

  埃文斯,掠夺中国财富的老手 

  2010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起诉,让高盛道德诚信破产。《美国经济评论》编委黄明发表题为“高盛亚洲所为远超本土”的评论,认为高盛衍生品事件涉诉不令人意外,国际投行在美国复杂衍生产品市场上的所作所为,与其在亚洲市场上的某些行为相比,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而高盛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的非法掠夺的“大巫”行径,基本都是在现任阿里巴巴总裁埃文斯的主导下完成的。在任高盛亚洲部主席的十年间,埃文斯对中国财富掠夺数额之巨大、手法之肮脏、对中国产业破坏之残忍,皆令人瞠目结舌。 

  违规进入中国证券市场 

  迈克·埃文斯被称为高盛“亚洲之王”,2004年起到2013年,埃文斯担任高盛亚洲业务部主席。也就是在2004年,高盛开启了对中国财富的掠夺高潮。高盛赶在中国一轮牛市之前,堂而皇之地钻法律漏洞,进入中国证券市场。 

  2004年12月,中国证监会批准由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设立中外合资券商——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由方风雷任董事长。高盛名义拥有合资公司33%股权,高华拥有67%股权。但是,高华是由高盛借款1亿美元组建的,另一出资人高盛的重要客户联想集团则只是扮演“掩护”角色。 

  通过高盛高华,高盛不仅曲线拿到了在中国经营全面证券业务的牌照,其中包括一般合资券商不能涉足的A股经纪业务;而且绕过了监管层不允许设立外资独资券商的规定,又使得合资公司在实际上处于高盛的掌控之下。 

  埃文斯与方风雷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高盛最早就是派埃文斯游说方风雷与高盛合作。2007年,当有传言称高盛与方风雷合作结束时,埃文斯特地出面向《财经》表示,高盛将继续“与方先生进行合作,这个合作可以永远进行下去”。 

  这个钻中国法律漏洞的合作,使高盛谋取了巨额利益。高盛曲线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策略非常高明,不仅取得了一家中国投行的管理和财务控制权,而且一举奠定了高盛在中国境内大型投行项目的主导地位,创立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平安保险、中兴通讯、交通银行、中国石油(后续股票发售)、中国银行、中海油海外上市等具有全球影响的皇冠级IPO融资项目被悉数收入高盛囊中。 

  高盛利用中国企业缺乏金融专业知识的弱点,通过信息披露、制造概念、诱人上当等擅长手法,如唱空中国银行业并趁机杀入。在2004年中国国有银行改制的时候,高盛相继发表报告,诋毁中国的国有银行,称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比率接近40%。但结果是高盛以极其便宜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银行上市的股权,仅在工商银行上市,高盛就通过入股该行四年获利近120亿美元。 

  PE投资黑幕 

  2007年7月12日, 被誉为中国矿业明珠和资源之王的西部矿业(601168)隆重上市,这是高盛首例A股市上市公司PE股权投资案例。 

  仅仅一年前的2006年7月20日,高盛以每股3元的价格从西部矿业前股东东风实业公司受让3205万股,这个价格是2003年西部矿业首次定向增发时的认购价格,到了2006年,东风实业居然在西部矿业上市前夜按原价一分钱不赚地悉数转给高盛。东风实业居然在西部矿业上市前夜按原价一分钱不赚地悉数转给高盛。转增和送红股后,高盛持有西部矿业的股权,从3250万股猛增至19230万股。 

  2009年起,高盛陆续减持,套现超过10亿元,取得了投资回报高达974.3%的惊人暴利。西部矿业上市前超大比例赠股分红大有将公司榨干吃净之嫌。显然,高盛从东风实业手中受让的股权涉嫌不当获利,东风实业于2003年参与西部矿业定向增发涉嫌违规增发、国有资产贱卖。 

  高盛PE投资丑闻还不止涉及西部矿业这一家,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双汇发展亦与高盛有染,战略投资者高盛早在2007年就曾大幅减持股份,双汇发展直至2009年12月14日才对外发布澄清公告。 

  双汇发展的分红方式与西部矿业上市前股份疯狂扩张的做法如出一辙,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高盛总能以各种方式令其在华投资利益膨胀到极致。 

  设局国企 攫取暴利 

  在资源期货市场精心设局与中国企业对赌,在中国远洋、深南电、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中国国航等海外期货交易所发生的损失中,均离不开高盛这只“黑手”。通过各种灰暗的渠道入股中国企业或者利用上市增发的时机低成本获得投资标的,然后在二级市场寻求最佳时机大量套现。 

  2003年下半年开始,在高盛新加坡杰润公司(J.ARON)的悉心指导下,中航油大量卖出原油的看涨期权,之后又不断补仓,在亏损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在美国华尔街,高盛只是隐瞒与投资者利益严重冲突的重大信息,在中航油事件上,身为中航油石油期权交易投资顾问的高盛, 自己暗中反向操作,其间的利益冲突更加赤裸、强烈。2004年年底,中航油(新加坡)在与高盛的复杂衍生产品交易中巨亏40多亿元 ,在进行公司债务重组时,高盛新加坡杰润公司居然堂而皇之地成了中航油的重要债权人之一。 

  2008年3月12日,深南电某高管与高盛的全资子公司杰润公司签署了两份未经授权的对冲合约。专业人士分析称,对高盛来说,这两笔合约交易最多亏300万美元,最多可以赚几亿美元,对风险有完全的控制;对深南电来说,最多盈利300万美元,最大亏损几亿美元,对风险没有任何的控制。因此,深南电与高盛的协议不是一个对赌协议。如果非要说成赌博,也是一个深南电失败的概率是100%的赌博协议。 

  联想失陷IBM 

  2004年12月9日,通过高盛的穿针引线,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收购了其时已经陷入亏损的IBM旗下个人计算机项目,作为顾问的投资银行高盛因此获得了900万美元的顾问费。 

  如果联想未能成功收购,高盛是拿不到一分顾问费的。为了促成此事,面对联想资金短缺,高盛先是协助联想获得了6亿美元国际银行的贷款,随后高盛又给予联想5亿美元的过桥贷款,并趁机引入了三家美国PE——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GeneralAtlantic及美国新桥投资集团3.5亿美元注入联想。由于信息不对称,联想所有涉及海外业务的重大决策无不依赖于这三家美国公司的安排,三家PE仅仅花了区区3.5亿美元,就控制了30亿市值的公司。 

  联想创业元老、联想集团原总工程师倪光南说:“联想并购IBM,17.5亿的代价,没有买到什么高技术,更不用说核心技术。IBM原来和长城合资生产PC,在合资之前,却把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服务器拿出来,和长城专门成立一个服务器的工厂,卖给联想的工厂只剩下PC,只剩下一半的技术。而实际上IBM的狡猾不仅仅在于将服务器拿出来卖给了长城,在将PC部门交给联想之前他把很多相关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分拆卖出。” 

  3

  马云,中国的“默多克”? 

  阿里巴巴建立中国媒体帝国指日可待,有舆论称,马云将成为中国的“默多克”。目前,美国90%的传媒市场实际上由默多克的媒体帝国等5大公司所控制,其结果是西方资本集团对媒体和舆论的全面控制,这些媒体制造利于资本的偏见,传播偏见,掩盖新闻的实质,以期控制人们的意识,压制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反抗。 

  由默多克媒体帝国生产的传媒产品覆盖全球,其电影、音乐更是充斥各国,源源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向人们传播着美国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常常捕风捉影,搬弄是非,煽动反共情绪和民族分离倾向,是美国财团颠覆他国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排头兵。 

  如今,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自然要为美国投资者负责。而高盛前亚洲之王(掠夺中国财富之王)在阿里巴巴人事中的位置,反映了华尔街利益在阿里巴巴中的位置。日本财阀在阿里巴巴中的股权占比,也表明日本财阀在阿里中的利益诉求不可小觑。那么,阿里媒体帝国建立起来之后,会否全面输出利于华尔街资本和日本资本的意识形态?阿里媒体帝国与默多克媒体帝国的立场是否会有什么不同吗?传媒产品的利益主体会否不同?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观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9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