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读《毛泽东年谱》有感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读《毛泽东年谱》有感
梦篱笙箫
李慎明先生说过“从一定意义上讲,不读《毛泽东年谱》,就没有资格评论毛泽东”。我想无论是拥护毛泽东的,还是反对毛泽东的,很多人并没有做到。之前我也没有做到,这次囫囵吞枣的看一遍,确实发现很多以讹传讹的东西。我就用这些新的材料来进行最后这十年的形式推演吧。也翻看了《刘少奇年谱》,东西少了很多,很多会议讲话没有,事件过程描述不清晰,参考价值就不大了。但确实觉得毛泽东的知识储备还是在那一代领导人中举世无双。
大家都知道导火索算作吴晗的海瑞系列了。怎么评价值一系列呢?从它的时间点,到他的内容,到身后的支持者,还是能够惹出人的一些遐想的。就像彭真批判姚文元的文章没有经过中宣部一样?中宣部当初也没有经过毛泽东。毛泽东已经数次在会上批评中宣部、中组部不请示、不报告,计委搞突然袭击,临上会才给材料的做法。最后,给出了严厉的警告,如果不改,是要上组织手段的。但至少《毛泽东年谱》上反应的情况是,事情并没有很大的改观。所以,在发动大批判时,毛泽东吹风的时候说过大意如此的话,北京有两个中心,不是北京市委,你们可以想。
还有一条年谱中没有记录,但反响很大的事情就是所谓的录音事件。从杨尚昆等当事人后来的回忆文章能发现一些端倪,从我的观感上说,解释并不是足够令人信服,至少在专列上进行录音是没被批准的。无从得知毛泽东真实的想法,但肯定会有震动,这一时期汪东兴重新调回毛泽东身边,并逐渐身居要职,就是很明显的信号。
1962年是很重要的年份,这年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形势逐渐好转。但安徽分田到户的趋势逐渐明显。陈云、杨尚昆、田家英等人都向毛泽东建言要进行这方面的动作。毛泽东很不高兴,他的态度可以用类似的话来概括,农民中私有倾向很浓厚,中央要引导。农民要单干,共产党不能强迫。但共产党员要单干,那可以先退党。后来的四清就是为了解决农村的问题发动的,这是毛泽东十分忧虑的事情。
后来和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承认下定决心的点在于,刘少奇不同意整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他对桃园经验很不满意,认为一次下派几万人的工作队是急躁作风,而且整的是最基层的生产队干部以及群众,毛泽东认为根子在上层。问题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实质,究竟谁是敌人?谁是朋友的问题?对立面都用工作队,都发动红卫兵,还有真假革命的问题。在毛泽东的思想里,他不怕乱,他相信乱不是没有道理的,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还有几个值得考虑的事情就是中苏关系缓和无望,新的苏共领导层执行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政策。美国扩大越南战争规模,中国安全形势岌岌可危。中国在美苏的战略夹缝中求生存,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这时候开始,毛泽东重点的准备就是打仗,领导了三线建设。在中国有了原子弹之后,准备在中国进行一场大检查。
开始的时候,运动是被严格的限制的。要文斗,不要武斗,不允许体罚、侮辱人格。要促革命、保生产。工交系统、银行系统、重点军事单位不允许冲击。但清华附中出来红卫兵之后,形势就不受控制了。各地串联的学生加起来能有上千万,这个大潮很难阻挡,在最初的两年运动失控了。
周恩来可以算是毛泽东的支持者,他保护的人基本上都是毛泽东要求保护的。毛泽东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他也是这样做的。那个时候,毛泽东是不允许在报上公开点名的,凡事都在留有余地。揪斗也是不允许的。运动后,毛泽东和刘少奇有过几次交流,他都给了对方勉励,并且政治局常委等政治待遇都有保留。并且指示周恩来要保护刘少奇。
但后来情势变化了,专案组拿出了证据让毛泽东信服了,这是毛泽东至死都相信的事情。在1975年,基本上能复出的,毛泽东都批准复出。也把王光美放出来了,也对贺龙进行了平反,但从始至终没有任何人向毛泽东反映刘少奇的相关问题,没有任何人向毛泽东提出过疑义。邓小平当时和江青斗的很凶,也没有说过类似的话。可能是认为这是毛泽东的逆鳞,但不管怎样,只能有待将来的历史解答,或许没有解答。
电视剧《风筝》后来的描述也是符合事实的,也算毛泽东的初衷。每个人的历史问题都要搞清楚,这样才不会出现赫鲁晓夫。因为整个中国的革命太过复杂,很多东西都交织在一些,必须有所交代,因而毛泽东同意查。但毛泽东反复强调不要搞逼供信,要重证据、轻口供,并且要给人出路。即使有问题,说清楚了,改正了就好了。
但这其中确实交织着新的权力斗争。新上台的一批人,借着这次机会确实在整人,已达到他们巩固权力的目的。军队中、公安部专案组中确实有无情打击的一面。毛泽东后来了解了情况,也是斥责是法西斯专政,指示周恩来进行了整顿。
从中央的文件看,1966年下半年就开始逐渐禁止串联了,学生运动的规模在1967年基本控制住了。但超出毛泽东预料的就是工厂内部的武斗,这是他想不明白的地方。一些地区确实发生了严重的武斗。军队里也有比较明显的派性斗争。也有一些人在运动里浑水摸鱼,进行革命投机的。这都是毛泽东认为需要严重注意的地方。
到了1970年局势基本稳定,毛泽东开始强调稳定了。但不想又发生了林彪事件。但也有好处,整个系统都进行了一遍洗牌,都接受了革命的洗礼。都开始寻找国家的出路。
这次运动乱吗?是很乱。破坏了生产吗?一定程度上是这样的。但到了崩溃的边缘吗?那绝对不是事实。破坏生产是绝对要禁止的,农村的运动基本上是在农闲时发生的。中国的粮食生产是稳步提高的。工业生产受到了两派对立的影响,但范围被严格控制了。到1974年,中国的工业是10年前的1.9倍,中国的钢产量也是有了突破,达到了2500万吨。工人工资有了一次较大幅度的上涨。中国从国外引进了石化设备,开始加速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卫星发射、导弹发射、卫星回收、葛洲坝水电站等中国的很多第一都是这时候达成的。
这次运动是影响深远的,有很大的损失,毕竟武斗是死人的。影响更大的是那1000多个高级干部。毛泽东说他们多多少少都有问题,当大官了,不愿触动自己的利益,成了利益集团。毛泽东在打破这个利益集团。毛泽东在1976年发表的《毛主席的指示》里面对这次活动做了最精彩的自我陈述。他的初衷也确实想来次文化革命,要进行教育改革,要让工农兵、贫下中农能够上大学。他想要改造知识分子,让他们关心国家大事,为工农兵服务,在生产实践中获得新知识。但他发现没有改变多少,他的新式改革还是被新权贵的批单子、走后门所打破。这就是革命者的无奈,但他作为一个革命者还是很乐观的。他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gsyz/lxff/2019-01-06/54420.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