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安全

打印

军报:国内外敌对势力造谣挑拨军政、军民关系

昨天(8月15日),《解放军报》发表题为《警惕敌对势力的思想“松土”》的文章,作者钧正群认为,当前,军政军民关系和谐融洽,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关系深刻调整和人们价值取向深刻变化,军政军民关系也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国内外敌对势力推行所谓的思想“松土”工程,千方百计造谣挑拨军政、军民关系,妄图动摇我党我军的群众基础。

习主席深刻指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周世锋因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7年

以下为文章原文:

军队群众工作是军队政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军队群众工作为密切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革命战争胜利,服务国家建设和改革事业,推动军队建设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形势新体制下,军队群众工作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决策指示,着眼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紧围绕军队政治工作时代主题来开展,在服务部队战斗力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服务广大官兵、服务社会和谐稳定上聚焦用力,在强国强军征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大力弘扬传统,充分发挥群众工作“融合剂”作用,以坚强的军政军民团结凝聚推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正能量

我军来自于人民、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军之所以被人民群众看成是自己的军队,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我军始终注重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红军初创时期,党就提出工农武装离不开工农群众的思想,明确打仗、筹款子、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规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把我军同一切剥削阶级军队区别开来。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明确提出军民一致原则,我军所到之处不侵民不扰民、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保持了良好的作风和形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军民在党的领导下,继承发扬双拥光荣传统,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团结协作,在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密切配合,在抵御各种风浪和挑战中并肩战斗,谱写了军爱民、民拥军的时代新篇。实践充分表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都是我们必须倍加珍惜、精心呵护的血脉和纽带。

当前,军政军民关系和谐融洽,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关系深刻调整和人们价值取向深刻变化,军政军民关系也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国内外敌对势力推行所谓的思想“松土”工程,千方百计造谣挑拨军政、军民关系,妄图动摇我党我军的群众基础。习主席深刻指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军民一致原则,大力开展我军性质宗旨教育,引导官兵从政治上看待和处理军政军民关系,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加大群众纪律检查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违反群众纪律的人和事,树立和维护我军遵纪爱民的良好形象;充分运用网络和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宣传爱国拥军、爱民奉献先进典型事迹,营造有利于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网络舆论环境;广泛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进一步形成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时代风尚。目前,军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正逐步展开,各级应本着顾全大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依法处置的原则,会同地方积极稳妥处理,及时化解矛盾,切实维护军政军民团结大局。

胡石根自2009年后,以非法宗教活动为平台,网罗一些律师和职业访民,散布颠覆国家政权思想,指派勾洪国(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活动,另案处理)赴境外接受反华培训

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动员组织人民群众拥军支前,充分发挥群众工作“倍增器”作用,提升对部队战斗力建设的贡献率

战争的伟力最深厚之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革命战争年代,无论是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开展土地革命,创建红色政权,还是建立抗日根据地,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抑或是打赢解放战争,都是以人民群众为坚强后盾。和平建设时期特别是近年来,在组织“砺剑”“联合”“使命”等系列重大训练演习中,各级协调地方建立拥军支前机构,做好交通道路、水电供应、安全警戒和群众疏散转移等工作,保证了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实践充分表明,人民离不开军队,军队更离不开人民。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演变,人民群众永远是我军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兵民是胜利之本”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习主席强调指出,不论形势如何发展,人民战争这个法宝永远不能丢,但要把握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内容和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这一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地位作用和特点规律,赋予了动员人民群众拥军支前新的任务和要求。各级要适应国家安全形势和军队职能使命的新变化,深化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理论研究,积极探索动员人民群众拥军支前的作用机理。

协调地方大力支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帮助解决制约部队建设发展的重难点问题。针对部队野外驻训时间长、联训联演任务重的实际,扎实做好训练演习中群众工作,努力形成部队练打仗、地方练支前的生动格局。认真贯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协调地方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充分考虑国防和军事需求,积极推动军地在经济、科技、教育、人才和信息网络等方面的交流融合,使国防和军队建设获得更加深厚的发展资源。

适应国家利益拓展和加快军事力量走出去需要,加强遂行海外军事行动中民事工作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为部队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创造条件。军队领导指挥体制调整改革后,战区履行主战职能,如何协调地方搞好支前保障是群众工作亟待研究解决的现实课题,要适应新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需要,探索建立平时服务保障、战时拥军支前的军地协调机制,密切战区与相关省份的沟通协作,最大限度调动军地两个方面积极性,以更好地服务部队备战打仗。

积极参加和支援经济社会建设,充分发挥群众工作“助推器”作用,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我军既当战斗队又当工作队、生产队,积极帮助地方建立党组织和红色政权,利用作战间隙帮助群众开荒种地、搞好生产,同人民群众生死与共、并肩战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忠实履行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的神圣职责,胜利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和多次边境自卫作战,严密守卫祖国万里边防和辽阔海疆,为国家繁荣发展和人民幸福安宁提供了坚强安全保障。

同时,坚决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自觉服从大局,勇于承担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支持扶贫开发和社会事业发展,奋力参加抢险救灾,有力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充分表明,我军是捍卫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军都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永远做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

新形势下,习主席强调指出,军队要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造福兴利。各级要认真贯彻落实习主席和军委的决策指示,在完成军事任务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积极支援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大力参与地方基础设施和生态文明建设,坚决完成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以实际行动为民造福兴利。

坚持把支持地方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出来,着眼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做好助学兴教、医疗扶持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多办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的好事实事。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以老少边穷地区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突出搞好定点扶贫和结对帮扶,协助地方打赢脱贫攻坚战。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做好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群众工作,配合地方积极宣传教育团结影响各族群众,促进社会大局稳定和民族团结。

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实施,军队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要根据军队援建任务拓展和改革后我军领导管理体制深刻变化的实际,树立“大援建”的理念,拓展军队援建领域,调整充实组织领导架构,建立更加顺畅有力的工作机制,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军队援建工作深入发展。

积极协调地方为基层官兵解难题办实事,充分发挥群众工作“催化剂”作用,激发强军兴军的内在动力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服务广大官兵,一直是军队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长期以来,各级积极协调地方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帮助官兵排忧解难,在凝聚军心、鼓舞士气、促进部队稳定上发挥群众工作的优势和作用。

近年来,在各级的积极协调和推动下,国家先后出台20多个政策性文件,各地制定配套规定和实施办法2000多个,为解决长期困扰部队的难题、解除官兵后顾之忧提供了政策制度保障。许多地区还成立爱国拥军促进会、企业家拥军协会和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等组织,广泛开展社会化拥军活动,用多种方式关心关爱军人军属和优抚对象,有效激发了广大官兵扎根军营、献身国防的热情。实践充分表明,服务基层、服务官兵是群众工作的职责所系。各级必须时刻把官兵疾苦放在心上,在解兵忧、暖军心中发挥优势、彰显作用。

新的时代条件下,随着国家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兵员征集、军人转业安置、随军家属就业、伤病残军人移交、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等,都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协调解决难度较大。

习主席对此高度重视,要求拿出一些特殊措施和倾斜政策,主动帮助解决。各级要悉心体悟习主席对部队官兵的关怀厚爱,深入一线了解掌握部队需求,倾听官兵呼声,充分利用双拥共建渠道,帮助基层部队和官兵解决实际问题。

会同地方加强对新形势新体制下优抚安置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积极推动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探索构建解决涉及官兵切身利益问题的新平台新途径,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化解官兵后顾之忧,保障改革顺利实施。协调军地有关方面加紧推进军人荣誉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激发广大官兵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强军兴军伟业。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aq/2016-08-16/3950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6-08-17 关键字:安全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