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
曾长期辉煌干世面近现代一度落伍的中华民族,如今正在实现伟大的复兴。这一复兴运动的先驱者是孙中山,而奠基者则是毛泽东。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事业与学说的卓越继承者和开拓者,是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一位巨人。他集中全党智慧而创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理论指南,培育了几代人,并将永远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谱写了复兴中华民族和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新篇章。他成功地推动和指导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当前摆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战略任务,就是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头脑,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根深才能叶茂,继承方可创新。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整个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光彩夺目的内容之一,是我党我军我国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值此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准确地把握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地位,恰当地认识它在现时代的价值,对于深入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做好新时期的军事工作和其他工作,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我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的革命战争取得成功,又指导桂会主义新中国在贫困的条件下不断增强国防实力,取得多次自卫战争的胜利,在无产阶级革命战争和世界战争实践上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革命是在近百年一系列革命运动的基础上,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历史证明,其他阶级都不能引导中国走向民主和富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无产阶级身上。这一革命不仅要推翻世界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殖民统治,挽救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入侵而造成的民族危亡,而且要推翻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以与尔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相衔接。按照历史发展的常规,一般应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以及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来完成的任务,在中国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只能企都包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之中,其主要斗争形式乃是武装斗争。革命斗争任务繁重,力量对比悬殊,而国民党反动派又从一开始就向革命人民挥舞屠刀,必欲斩尽杀绝而后快,这就使得中国革命战争异常复杂、激烈残酷。从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算起,中国革命战争用了22年时间,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和封建统治的土地革命战争,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兔于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以及推翻蒋家王朝、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进行丁多次战略转变和无数次惊天地、泣鬼神的战役战斗,消灭敌军累计上千万人。如果只讲武装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而不言其他,那么即使世界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也不能与中国革命战争相比。而毛泽东同志指导如此复杂艰难的中国革命战争,却得心应手、挥洒自如,无往而不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肩负历史的重托,受命于革命的危难之际,立足于反革命的白色恐怖之中,成功地开辟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创建了人民军队,找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组织、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这充分说明毛泽东同志是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巨匠,力挽狂澜的舵手。
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民族矛盾地位上升、阶级矛盾地位下降的新形势,以民族大局为重,倡导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面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与此同时,牢牢掌握了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有理、有利、有节地同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共、分裂、磨擦政策进行了斗争,从根本上保证了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其胸襟之博大、战略策略之高明。
解放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气壮山河的魄力,领导广大军民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内战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取得赫赫战果。先是实行战略防御,在内线歼敌;接着特入战略进攻,实施战略展开;然后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举行战略决战,歼灭敌人重兵集团;最后实施战略追击,消灭溃逃乏敌。4年时同,消灭敌军800余万人,解放了除台、澎、金、马等岛屿之外的全部国土。这是世界战争提卷中的巨幅杰作。这一时期是毛泽东同志伟大军事实践的高峰期。其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全国大陆解放后,以毛释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外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觊觎、包围和重压,内临战争创伤、围力贫弱的情况下,成功地组织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独立自主地发展尖端科学、研制“两弹一星”和核潜艇,进行抗美援朝,反对前苏联的霸权主义等战略决策,指导多次自卫战争取得了胜利。从而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保卫了人民的胜利果实和国家安全,维护了我国独立自主的方针,使社会主义新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新的类型。这一革命的胜利及其后实践的成功雄辩地证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经济文化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实现比走资本主义道路痛苦少而建设速度快得多的发展。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实践的成功尤其具有说明力。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继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又一个具有重大典范意义的事件。此由可见,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的中国革命战争具有巨大政治意义。在军事上,中国革命战争时间之长、情况之复杂、斗争之艰难、战果之辉煌,为古今中外所罕见。毛泽东同志成功地指导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的革命战争及在落后的经济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斗争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这也是任何别的军事家都无与伦比的。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回想在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各族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这是十分中肯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实发上的巨大份量,不仅它本体就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历史地位,而且大大增加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理论上的光舞。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无产阶级军事科求创立的标意,又集其发展之大成,在无产阶段军事科学和世界理论发晨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新的军事科学是新的社会关系的必然产物”,“无产阶级的解放在军事上同样也将有它自己的表现,并将创造出自己特殊的、新的作战方法”。无产阶级革命战争的实践完全证实了这一极为深刻的论断。
马克思、恩格斯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他们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创立了相应的军事理论,奠定了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理论基础。他们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广泛研究了历史上的战争,探讨了军事斗争的一般规律以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有关问题。其中最大的理论成果,是总结西欧资产阶级革命和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理论和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桃器的理论。
列宁、斯大林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已提上日程的时期.他们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军事理论,在理论上着重解决了现代战争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无产阶级革命战争、建立无产阶级军队的基本原则等问题;在实践上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武装夺取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集中国力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可靠的战略后方基地,以此为基础胜利地进行了卫国战争,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同志处于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发展的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无产阶级军事科学上的贯献集中到一点,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的无产阶级军事科学,以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和原则,解决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的指导规律和在落后的经济文化著确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军事斗争的指导规律同题。这一科学思想凝结着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革命军队的集体智慧,尤其凝结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智慧。它是中国人民长达半个多世纪伟大军事斗争的思想理论结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军事斗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我国古代和世界近代优秀军事思想的发扬和光大,是当代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崭新形态和最高成就。
毛泽东军事思想博大精深。从其包括的理论内容看,它囊括了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关于战争的基本观点、研究战争的基本方法以及作战指导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各种基本问题。它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战争观方法论、人民战争、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国防建设五个方面。从其反映的实践内容看,它代表了中国的一个军事时代,包含着中国无产阶缓和革命人民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军事斗争历史和经验。从其体现的深邃而睿智的战略策略思想看,它广泛吸取了古今中外智慧的精华,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继承毛泽东军事思想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其科学体系,尤其要在掌握其基本原则和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功夫。
毛泽东军事思想具有以下六个反映其本质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
1.以无产阶级政治指导军事,从政略的高度运筹兵略
毛泽东同志继承和发展了从克劳塞维茨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战争与政治关系的思想,认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他指导军事斗争,从来都是从政治的高度运筹的,在他那里,兵略与政略是高度统一和协调的。这是他既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又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战略家指导军事的一大特色。毛泽东同志在大革命失败后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主张“上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这些无疑都是从政治的高度考虑的。他指导我党我军在土地革命时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战略转变,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是兵略与政略相统一的范例。前者融中国革命道路和我军作战依托问题的解决于一炉;后者则将全力参加抗日战争与发展壮大革命力量相兼顾。他在建军初期坚决反对单纯军事观点,主张红军不应是单纯打仗的,还应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帮助地方建立革命政权以至共产党的组织等项任务,则是以政略指导兵略的成功之作。正因为如此,国外有人认为:“毛泽东的战争论具有暴力和政治这两种不同的特性”,是比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政治性更强的战争论”。
2.实行人民战争,坚持整体作战
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斗争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充分发挥人民战争威力,进行整体作战的思想。他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战争的思想,吸取历史上人民战争的经验,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出发,把人民战争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是一个集历史观、政治观、战争观于一体,战争性质与战争手段相统一,贯通整个战争指导和武装力量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认为,中国革命战争和保卫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战争,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为了争得和保护自己根本利益的战争,只有广泛动员人民才能进行这种战争,只有彻底依靠人民才能进行这种战争。这种人民战争思想制约和影响一切与军事斗争有关的斗争形式,制约和影响战略以至战役战斗指导,制约和影响整个武装力量建设。它要求把一切可能的军事与非军事斗争手段结合起来;实行人民战争所特有的战略战术;把军队的力量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结合起来,实行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在军队内部实行与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相一致的建设方针。邓小平同志为军事科学院建院20周年的题词为: “继承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发展我国军事科学。”可以说,人民战争思想是整个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
3.努力建设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发挥其在执行党和国家的政治任务中的骨干作用
毛泽东同志认为,军队是执行党和国家政治任务的骨于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主要着眼于如何把一支以农民成份为主的军队建设成为本质上是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为此,他规定了金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这支军队的唯一宗旨;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是这支军队的根本组织原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这支军队的基本纪律要求;执行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任务是这支军队的基本任务;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是这支军队在内部实行民主方针的基本内容;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是这支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还提出了一整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其实质,是加强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以实现军队的无产阶级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指导我军在继续加强革命化建设的同时,努力实现现代化、正规化,以适应现代条件下作战以及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其他政治任务的要求。
4.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进行有理有利的军事斗争
防御作为一种作战类型,从有战争起就已存在;任何一本有价值的军事书或一个比较聪明的军事家,无不主张积极防御,而反对消极防御。毛泽东同志的贡献在于将它发晨成为一种独特的积极防御理论,并作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进行军事斗争的一个基本原则,成为整个中国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新中国军事斗争一以贯之的战略指导理论,以及各个时期和阶段实行灵活战略指导的基本依据,贯穿从军事战略方针到战役战斗指导的各个层次和环节。这一战略理论是适应我们的军情、国情,在政治上有理、军事上有利的理论,其臭秘就在于,坚持战争的正义性和战略上的防御性,能充分利用我方多种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弥补不足方面,有把握地战胜敌人的进攻,并便于适时转入反攻和进攻。我军长期的战争实践证明了这一战略理论的正确性。
5.从我们的基本军情、国情出发,在战略上立足于以劣胜优、以弱胜强
刘伯承同志指出:“毛泽东军事学说是人民的弱小武装力量战胜现代装备的强大敌人的学说。”陈毅同志说:“假如历来的军事学派一般是以研究相等的敌对军力的胜负问题,而我们的军事学派则在回答实力悬殊的军队胜负的问题;假如历来军事家在研究两个国家间的,或两个统治阶级间的战争胜负问题,而我们的军事学派则在回答被压迫人民如何战胜强大的统治者或侵略者的问题。换句话说,研究革命人民及其军队如何能以少胜多、以小敌大、以弱胜强,便是我们军事学派的革命本质。”历史上在武器装备水平大体相当的情况下,以少胜多的单个战例并不鲜见;而象中国革命战争这样,在一个大国的范围和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以军队数量和武器装备质量都处于很大劣势的弱小力量与强大的敌人相周旋,并不断改变力量对比,最终彻底战胜敌人,则是古今中外所少有的。以劣胜优、以弱胜强,是从我党我军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是毛泽东同志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国后的军事斗争中进行战略指导的基本立足点,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和高明所在。
6.一切从作战对象和作战条件出发,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毛泽东同志指导战争从来不拘一格,一切以时间、地点、对象、条件为转移,在战略上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重视一切敌人,以最优化方式,主动、灵活地使用自己的力量,“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以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一是正确处理防御与进攻、战略与战役战斗的关系。在战略上实行内线防御持久作战时,在战役战斗上实行外线进攻速决作战,积小胜为大胜,逐步改变战略力量对比。二是及时调整军事战略方针,正确运用作战形式。在积极防御理论指导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阵地战为辅,把敌人引到根据地内以至根据地后来打;抗日战争时期,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解放战争时期,在实略防御阶段,以运动战为主,与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教人,在战略进攻阶段,适时举行大规模决战,歼灭敌人重兵集团。三是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实行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力求集中优势兵力,大胆迂回包围、穿插分割,速决、全歼敌人;特殊情况下绐敌人以歼灭性打击,尽可能避免打消耗战。为此,要求先打分散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强大之敌;慎重初战,不打则已,打则必胜;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不打无准备之仗、无把握之仗;搞好后勤保障和部队休整。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充满了唯物辩证法,提供了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和发晨马竟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光辉范倒,在整个马克愚主义发晨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毛泽东同志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战争,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观,也提供了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和发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光辉范例;他的军事著作同时又是最通俗、生动而深刻的哲学著作,面他的重要哲学著作如《实践论》和《矛盾论》也包含着大量军事内容。毛泽东军事思想中蕴含着大量关于世界观方法论和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宝贵思想。这里简谈以下几点:
1.着眼其特点和发展,具体分析矛盾,找出对策
毛泽东同志关于如何研究战争的名言是要“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反对战争同题上的机械论”(《毛泽东军事文选》第68页)。他针对有人认为我军只需照着旧中国的军事条令去做,或者只研究俄国革命战争经验、北伐战争长驱直进和夺取大城市的经验就行了的观点,指出;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革命战争的规律,尤其要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如何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7他的基本方法是分析其特点、发展和所包含的矛盾。他分析说,敌人强大、红军弱小,有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要实行土地革命,这四个特点规定了红军可能发展和战胜敌人,但不可能很快战胜敌人;规定了“围剿”和反“围剿”是中国内战的基本形式;规定了必须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首先实行退却,以便利用革命根据地内诸多有利条件,然后集中兵力打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将敌对我之大“围剿”变为我对敌之许多小围剿,将敌对我之战略上的优势变为我对敌之战役战斗上的优势,经过一个战略力量转化过程,最终战胜敌人。这就是中国革命战争的基本规律。矛盾运动在战争中较比在其他现象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和典型,然而这并不是说其他现象中没有矛盾运动。毛泽东同志对于中国革命战争规律问题的解决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在于,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找出指导工作的对策和办法,必须重视“实事”的本质特性即它的矛盾性,重视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和矛盾双方的具体情形。这个方法是普遍适用的。
2.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
毛泽东同志敏锐地抓住前苏联哲学家关于“主要矛盾”的宝贵理论苗头,将它完善和规范为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并作为一个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成功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包括军事领域。就战争指导来说,抓住“关节”,也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由于战争指导是复杂的、多层次的活动,因而抓“关节”即主要矛盾,也就不可能是单层面和一次能完成的,而是多层面和须不断深化的。以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为例,毛泽东同志先是抓住了战略进攻的时机和方向这个“关节”。为了早日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毛泽东同志打破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通常在防御一方转为优势并在战略反攻得手后进行的惯例,在敌军数量仍占很大优势并正重点进攻我陕北、山东时针对其中间虚弱的致命弱点,指挥刘邓大军“大举出击,经略中原”,千里跃进,直插大别山地区。从此战局陡转,敌人转入战略防御,首尾准顾;我军转入战略进攻,全盘皆活。接着,选择和组织对战争全局具有重大影响的首次决战,发起辽沈战役。再是把握各次重大战役中的“关节”,如辽沈战役先打锦州,淮海战役首歼黄百韬兵团和攻占宿县,平津战役“隔而不围”、“围而不打”,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等。由此可见,抓主要矛盾,应随着实践活动和认识运动的深入而不断递进,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深层本质和实践活动贯穿始终的关键链条。推动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立于不败之地。
3.关照全局,坚持整体性思维方式
要关照好全局,这是毛泽东同志关于战争指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他指出:“战争的胜败的主要和首先的问题,是对于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他对战争的指导,不仅关照到战略,而且关照到战役战斗;不仅关照到军事战略,而且关照到政治战略。从思想方法看,就是把一定问题尽可能放到更大的全局地围及其要素的相互联系中去把握。唯物辩证法认为:“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按照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和系统论的方法,应确立“整体——部分——整体”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毛泽东同志指导战争正是运用了这种思维方式。我们要从思维方式的高度学习他指导战争的这种风范,以更好地防止和避免片面性、简单化。
4.正确把握对立面的统一,防止思想僵化
毛泽东同志在研究和指导战争过程中,以前人已有的军事理论成果为基础,创造和使用了关于中国革命战争的一系列基本范畴,如:保存自己与消灭教人,“围剿”与反“围剿”,进攻与防御,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持久战与速决战,歼灭战、击溃战、消耗战,战略、战役、战斗,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集中兵力与分散兵力,前进与后退,打与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与保守或夺取地方,取与予,迁与直,等等。这些范畴是对中国革命战争的客观反映。毛泽东同志透彻地分析了它们在什么情况下是对立的,什么情况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他那里没有什么东西是僵死的、凝固不变的。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创造出一系列灵活机动的战略成术。从哲学的高度看,这里所说的“灵活”,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使若干对立的战争范畴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战争实践达到对立面同一即相互转化的程度。列宁说:“辩证法是这样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看做僵死的、凝固不变的东西,而应该看做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我们应该通过深入学习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毛泽东同志的矛盾学说,正确把握对立面的同一,进一步防止和打破思想僵化,促进思想解放。
5.努力实现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和中国革命战争的一介显著特点。毛泽东同志指出:“战争的胜负,固然决定于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援助诸条件,然而不仅仅决定于这些;仅有这些,还只是有了胜负的可能性,它本身没有分胜负。要分胜负,还须加上主观的努力”;“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时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他认为,充分发挥人在战争中的主观能动性,对指挥员来说,重要的在于实现主动性、计划性、灵活性。实现主动性,就是要在战争全过程中始终注意争取和保持自己行动的自由权,“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集中兵力,坚决实行战略内线防御持久战中的战役战斗外线进攻速决战。实现灵活性,就是要灵活地使用战略战术和兵力。实现计划性,就是每战必有计划和准备。总之,要在战争指导上高敌一筹。对战斗员来说,就是要自觉为人民利益而战,发扬优良战斗作风。毛泽东军事思想关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理论及其在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的彻底贯彻,有着巨大的思想启发性和实践示范性。它向人们昭示,在一定物质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这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四化大业无疑具有重大借鉴作用。
四、毛泽东军事思想从根本上说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进行军事斗争的强大理论武器,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因而在理时代仍具有重大理论指导价值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反对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军事斗争的理论武器。现在,我们的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较之革命战争年代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的党仍然是无产阶级政党,我们的军队仍然是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是悬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不会过时,当前和今后仍然是我军的理论指南。我们一定要把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继承下来。
毛泽东军事思想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而是一种不断在原有基础上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不断发展的科学。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就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合乎逻辑的发展。这一科学思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其精髓,主要包括关于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的理论,关于国防、军队建设与国家建设关系的理论,关于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理论,关于军队加强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三化”建设的理论,关于把教育训练摆到战略地位、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理论,关于着重进行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理论,关于新时期的军事战路方针的理论等。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做好。”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关系,同邓小平同志新时期的理论与实践和毛泽东同志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样,一是继承,二是丰富和发展。一方面,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是坚持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的结果,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许多科学内容在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中得到了体现和延续;另一方面,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又是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国内外实际情况出发所作出的新结论,是毛释东军事思想新的理论形态。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与毛泽东军事思想一起,构成了新时期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的理论基础。我们现在讲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理论指南,就是要继承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为指针。
我党我军历来以毛泽东积极防御的战略理论为指导,同时要求将这一理论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具体的指导方针。中央军委根据新时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明确了它的具体内涵,规定了我国武装力量的使命是保卫领土、领海、领空和海洋权益不受侵犯,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安全。这是以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为理论指南,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一个重大成果,是我国武装力量建设与运用的基本依据,具有全局性意义。我们继承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为指针,就要全面贯彻中央军委确定的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以此指导反侵略战争准备和武装力量建设工作。
在当今世界,军事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因素是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战争形态、作战方式、作战思想、武装力量编成和训练等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世界近期战争实践、国际战略格局变化、新技术革命发展趋势等因素清楚地告诉我们,高新技术局部战争将是一定时期战争的基本形态。从现在起,我们的反侵略战争准备和武装力量建设都要以应付可能发生的高新技术局部战争为基点,真正从这个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找出对策。为此,首先要对战略战术运用、武器装备发展、武装力量建设这三个基本方面有一个整体的研究和布局。这三者是相互制约和影响的,我们既要以现有武器装备及其可能的发展为物质技术基础研究战略战术,立足现有武器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又要从我军战略战术需要和国力许可的范围出发研究武器装备发展战略,并以这两者为基础,指导搞好武装力量建设。其次,要从整体需要出发,对上述三个基本方面分别作具体研究。就战略战术来说,要从高新技术局部战争特点和规律研究入手,把战略指导、作战思想和作战方法这几个层次结合起来研究。就武器装备发展来说,要处理好当今世界各国军队武器装备发展共性和我军武器装备发展个性的关系,注意从我军防卫作战需要出发,针对外军关键性技术装备,在国力许可的范围内,走具有我国我军特色的武器装备发展道路。就武装力量建设来说,重点在于提高我军科技素质、立足现有装备打赢高新技术局部战争能力和科学编组水平,切实达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要求。综合起来看,我军武器装备东平在短期内不可能有重大突破,仍特处于敢优我劣的态势,这就需要我们在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的研究上高敌一筹,并力争在近期有新的突破。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为指针,真正有胆有识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军就不仅有光辉的过去,而且必定有更加灿烂的未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js/2014-09-02/27856.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