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是对“和平演变”政策的舆论呼应
历史是一份财富。古往今来,世界上任何民族、国家和政党都懂得重视自己的历史,善待自己的历史积淀。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然而,当前在党史领域存在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些人打着“学术反思”的旗号,以“还原历史”“重新评价”为名,否定党史、歪曲国史,不仅对党史领域造成危害,而且通过大众传媒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造成干扰。对此,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揭露和反对。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党史领域的时代责任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2016年5月17日,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党史领域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史领域要在为中国共产党撰写“家谱”、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当前,我们党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前进的道路依然布满荆棘与坎坷。在党史领域,历史虚无主义以更隐蔽的“话题陷阱”,更先进的传播手段,更险恶的企图用心,妄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兴风作浪”。其主要表现是:
一是以“告别革命”为名,蓄意歪曲革命成果。历史虚无主义者提出“告别革命”论,宣称以所谓“现代化范式”代替“革命范式”,即主张以现代化取代革命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他们从“告别革命”出发,蓄意歪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认为其是血腥的革命者“制造”出来的,是由一系列错误构成的历史,并提出“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破坏了“正常的”历史进程,“以俄为师”使中国偏离了“以英美为师”的“近代文明的主流”。与此相对应,历史虚无主义者美化殖民侵略,把殖民侵略和“近代文明”等同起来,鼓吹侵略有功、侵略有理。
二是以“重新评价”为名,故意否定建设成就。历史虚无主义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视而不见,只看到中国共产党在改造与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失误,并刻意放大这些失误的影响。认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只是一种偶然的结果,不具有历史必然性,并断言只有在中国完成资本主义的发展才能富强兴国。有的历史虚无主义者甚至指责中国共产党在客观条件根本不具备的情况下,不去创造条件完成资本主义所要完成的任务,而是匆忙去搞社会主义,是犯了“左”的错误。
三是以“言论自由”为名,恶意攻击革命领袖。历史虚无主义者不但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历史,还借助互联网、数字电视等现代媒体,以言论自由为名,恶意诋毁、否定无产阶级领袖人物,极力贬损和攻击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他们不惜歪曲历史,用历史唯心主义曲解历史,把无产阶级领袖描绘成争权夺利的“政客”;或任意编造事实,把无产阶级领袖丑化为“小人”。他们罔顾历史事实,无限扩大毛泽东的错误,把探索中的不足说成是主观行为,从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到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指导作用。
四是以“还原历史”为名,肆意丑化英雄人物。英雄是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英雄的英勇、奉献和牺牲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者打着“还原历史”“还原真相”的旗号,丑化矮化中国历史上的英雄,颠覆人们正确的历史认知。比如,“从物理学角度分析黄继光堵枪眼的不可能性” “邱少云在烈火中一动不动违反生理学常识”……许多英雄形象被调侃、被丑化。
在新形势下,党史领域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也迫切需要更好地发挥作用。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勠力同心、奋力前行,进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这种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蕴藏着理论创造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给党史领域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身处这样一个伟大时代,党史领域要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必须始终以习总书记强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对革命领袖的评价不能‘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等相关重要论述为指导,旗帜鲜明地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危害,充分认清与历史虚无主义斗争的实质:党史领域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绝不是学术之争,而是我国与敌对势力之间的意识形态较量,是关系到我国是否应当坚持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无产阶级专政及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大是大非问题。积极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歪理邪说”,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别有用心”,从根子上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产生的不良影响,为实现强国梦肩负起应有的时代责任。
充分认清党史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与危害
虚者,模糊、歪曲也;无者抹杀、消除也。党史领域中的历史虚无主义与其说是一种学术思潮,不如说是一种政治思潮。习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童,竭尽攻击、丑化、诬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削弱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论自信。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历史真相、鼓吹唯心史观等言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些原则问题进行了颠倒,产生的负作用危害极大,如果任其蔓延,必然会扰乱人们的思想,从而动摇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指导地位。历史虚无主义者声称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认为马克思的学说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只能使用于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对于与欧洲有着截然不同境况的中国并不能起到指导作用。他们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实践性、科学性和创新性,没有看到或是故意“视而不见”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巨大威力。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革命,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不但开启并推进了中国现代化,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历史虚无主义者还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革命的学说,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起到有益作用,他们对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却视而不见。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聚合起全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形成的磅礴力量,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各种新兴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济总量跃升为世界第二。尖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中国制造”均有重大突破。城乡届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短短60多年时间里,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的现代化历程,成就辉煌,举世公认。这样的事实是虚无不了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是抹杀不了的事实。
历史虚无主义试图用多种方式打击马克思主义,其目的在于消解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在党史领域更需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全领域,更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迎合西方“和平演变”,损害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制度自信。自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地球上诞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就“必欲除之而后快”。在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武装干涉、军事包围和政治孤立遭到失败之后,开始采取“和平演变”战略,即以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渗透为主要形式,企图使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从内部演变,从而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中情局局长杜勒斯就在国际关系论证会上明确提出了瓦解苏联的目的、任务、手段。他说:“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改变的。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并迫使他们相信一种经过偷换的价值观念。”可以说,“和平演变”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而如今,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不可避免地成为“和平演变”的重要目标。为此,美国专门出台了《十条诫令》,直接对准了中国,将“和平演变”的具体对象放在中国的新生代身上。这些新生代相较于第一、二代共产党人距离革命时代遥远,对革命的理想信念淡忘,对革命历史淡漠,伴随着西方文化的渗入,喜爱新鲜事物的他们更可能接受西方的价值理念,从而反过来影响整个中国的社会思想文化环境。西方国家运用各种手段,传播资产阶级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培养新生代对西方的盲目崇拜;通过丑化我国的历史和现实,特别是通过丑化革命领袖,来消除青年一代对党的历史认同感;同时,还利用我国社会出现的某些不良现象和弊端,加以无限夸大,以妖魔化社会主义制度。
毛泽东曾指出,如何“和平演变”?就是组织进行颠覆活动,通过和平转变的方式,侵蚀我们,将社会主义从内部转到资本主义的思想方式。历史虚无主义是对“和平演变”政策的呼应,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否定,对社会主义的否定,达成“和平演变”政策的舆论需要。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将中国逐步拉向资本主义的阵营,打击社会主义制度。
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打击中国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否定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史,其背后最根本的政治目的,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道路选择。我们一旦放松警惕,轻视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歪理邪说,就有可能重蹈苏联的覆辙。
从20世纪50年代起,历史虚无主义开始在苏联史学界抬头,并逐渐渗透到政治领域,出现了上有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叶利钦的退出苏共演说,下有大批崇拜“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政论家、作家、教授等。这样一种局面延续到1987年,在苏联国内形成了一场反思历史、重评历史的运动,这一年苏联就有人公开撰文反对中小学的历史教材,1988年,苏联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全部销毁中小学历史教材。此后,历史虚无主义进一步泛滥,他们与形形色色的境内外反共反社会主义分子一道,大肆攻击革命领袖、抹黑苏其历史。他们追随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论调,从批判斯大林入手,进而攻击诽谤列宁和斯大林开创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道路,诬蔑十月革命使俄国离开了“人类文明的正道”,诋毁苏联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迷误”,全面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促使苏共党员和苏联人民“迷途知返”,结果导致了全民族的精神支柱坍塌,自我否定成为主流,建党80多年、执政70多年的苏联共产党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历史一再证明,历史虚无主义鼓吹的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历史事实也一再证明,目前中国所实行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最适合中国人民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可以使中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因此,我们更应该不惧怕任何风险和阻碍,坚定不移地在这条伟大的道路上走下去。
正确认识和对待党史,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面对新的形势,为防止历史虚无主义在党史领域继续蔓延,必须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揭穿其制造的种种谎言和迷雾,清除其不良影响,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党史,自觉批驳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党史。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柱石之一,人类以往的历史和今天的实践都证明,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因此,唯物史观是识别和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是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共党史的根本指针。
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党史,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坚持客观性原则、历史主义原则和历史整体研究原则,采取阶级分析方法、历史辩证法来认识和对待党史。当前,党史领域正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习总书记关于党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同答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学习和对待党史、以什么样的方法观察和研究党史、以什么样的目的应用党史和把握党史上的重大问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为我们正确研究党的历史,从根本上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根本遵循。
不断增强对党史的自觉自信。党史领域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不仅要破,而且还要立。要树立一种对党史的自觉和自信,理直气壮地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进行积极正面和实事求是的宣传。要旗帜鲜明地揭示和宣传中国共产党存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揭示和宣传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当前,坚定对党史的自觉自信,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只有坚持对党史的自觉自信,才能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能在深入思考的历史进程中更好地走向未来。
广泛开展党史宣传教育。“欲知大道,必先明史”。首先,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宣传教育。通过学史、用史,使党员干部自觉树立社会主义信念,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的本质和主流。只有这样,“才能存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带领人民走对路,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其次,要丰富党史宣传教育的手段和内容。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实施党史教育,将党史教育的对象扩展到全社会、全领域,通过宣扬红色文化、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使党史成为新时期培养共同理想、凝聚民族自信的重要手段。最后,要占领互联网这个新阵地。除了要做好防范工作外,还要敢于发声、正面发声、充分发声,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手段,传播党史“好声音”。
原标题:党史领域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ls/2016-08-12/39438.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