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这碗酒,是烈士们一直等着的……
这碗酒,是烈士们一直等着的……
——评习近平总书记特使、中联部长宋涛祭扫朝鲜的志愿军烈士墓
郭松民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特使、中联部长宋涛在朝鲜祭扫志愿军烈士,为烈士献上一杯来家乡的酒的新闻,心中有几分怆然,更多的则是欣慰。
这碗酒,应该是烈士们一直等着的……
曾经看过一部纪录片。
1958年,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等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志愿军总部附近的烈士陵园向烈士敬献花篮。纷纷扬扬的大雪中,总理、陈老总庄严肃穆地向志愿军烈士脱帽致敬。
穿越近60年的时空,这场祭扫仪式仍然能够使后人的心灵感到震撼。
1980年代之后,中国官方代表到朝鲜祭扫志愿军烈士墓的消息就很少见诸报端了,有人说这是为了不刺激美国。
这个理由,我不太相信。
如果是真的,等于自认美国对中国有管教权。
但这个听起来有点荒诞的理由又有可能是对的。
2003年,朝鲜停战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的大日子,几个主要参战方如美国、韩国、朝鲜等举行了盛大阅兵式和其他纪念活动,但只有中国鸦雀无声,似乎已经完全遗忘了这场立国之战。
当时写了一篇批评文章,原以为不可能发表,可居然在一家发行量不大的专业报纸上发表了。
编辑后来转来好几封志愿军老战士的信,我拜访了其中的一位。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时,他曾经在东线的死鹰岭作战,耳朵被巨大的炮声震聋了。老人拿出了他的军功章和朝鲜政府颁发的纪念章,谈起牺牲的战友,还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无声就是一种态度,就是一种暧昧的否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以“学术”或小市民患得患失的理由否定抗美援朝战争意义的奇谈怪论出现了,某位“历史教师”用最恶毒、最无耻的语言诅咒志愿军烈士的言论出现了……
流风所至,也影响到民间。
2005年,我以旅游者的身份第一次到朝鲜,在平壤友谊塔向志愿军烈士献花,遇到了另外一队中国游客,他们在这样一个本该庄严肃穆的地方嘻嘻哈哈、打情骂俏,对其他献花鞠躬的人指指点点,令陪同的朝鲜导游为之侧目。
那一刻,我似乎听到了志愿军烈士深重的叹息!
中国古代经典《左传》中有一句名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戎”的意思是军事,或曰国防,其重要性自不待言,“祀”的重要程度为什么也这么高呢?很简单,就是为了国人的团结。
尊重祖先和为国捐躯的人,才能强化国人的自我认同和凝聚力——祖先和先烈如此伟大,我们只有做的更好才无愧于做他们的后人。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过程中,毛泽东主席也高度重视这一点,在他的旷世名篇《为人民服务》中,毛主席写到: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绝非偶然的是,毛主席在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做的最后一件大事,就是为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这次宋涛部长在朝鲜虔诚祭奠志愿军烈士,做的非常好!
这既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的一种延续,也是中国革命和新中国优良传统的一种延续,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不忘初心”的一种具体体现。
今后官员到朝鲜公干,无论再忙,都应该抽点时间去祭扫一下志愿军烈士(当然,朝鲜境内有多处志愿军烈士墓,不一定都要赶到桧仓郡),普通百姓到朝鲜,是不是去祭扫当然可以自己决定,不过我认为,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感恩志愿军和志愿军烈士!
官方对志愿军烈士的祭扫活动,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行动。概括起来,可以通过祭扫活动,传递出三个方面的信息:
第一, 告慰先烈英灵,向中国人民展示自己是懂得感恩的。同时也是向全军指战员的一种宣示,党和政府是永远也不会忘记为国捐躯的烈士的;
第二, 这也是和朝鲜党、政府和人民交流的一种方式。祭扫活动本身就是在提醒朝鲜方面,中国人民在朝鲜最危险的时候拔刀相助,派出自己最优秀的儿女抗美援朝,出国作战,驱逐美军到三八线以南,不仅保卫了自己的安全,同时也把朝鲜从美国的占领下解放了出来;
第三, 提醒三八线以南的美军和所有其他战争贩子注意,中国人民不会让志愿军烈士的血白流,抗美援朝的胜利成果绝不会轻易让人掠取。杜鲁门、麦克阿瑟做不到的事情,特朗普和今天的其他美军将领同样做不到。美国如果胆敢破坏半岛和平,结局一定是被彻底逐出朝鲜半岛。
桧仓郡志愿军烈士墓群前的广场上,青松翠柏映衬着一尊气势雄伟的志愿军战士的青铜塑像。这位志愿军战士面向北方,那里是故乡的方向,这既代表了他们想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也表达了他们对故乡的期望——
烈士是为保卫和平而来,又是为保卫和平而牺牲的,故乡一定不会让他们失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ls/2017-11-24/47399.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