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根先:画作《八女投江》及其背后故事
画作《八女投江》及其背后故事
——谨以此文纪念这八位先烈为国捐躯八十周年
全根先
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冷 云
“八女投江”的故事,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宁死不屈,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的一个惊神泣鬼、感天动地的英雄故事,至今已在中华大地广泛传诵了大半个世纪,并时刻激励着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保家卫国,自强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这是东北抗日联军在与日伪军作战过程中最困难的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一个悲壮故事,哀感天地,“长使英雄泪满襟”。
1938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一师余部一百余人到达刁翎镇柞木岗(今属黑龙江省林口县),饥饿难忍的战士们在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畔夜间生起篝火取暖,不料被汉奸葛海禄发现,遂向日本守备队告密。熊本大佐率领日伪军千余人,将抗联战士包围,队伍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这时,本处较安全地带、可以脱险的妇女团八名女战士,在指导员冷云的带领下,突然从敌人背后开枪,将敌军火力吸引起来,帮助大部队成功突围。于是,敌人疯狂地向她们扑来,她们只能一边抵抗,一边撤退。因敌人进攻凶猛,加之河水泛滥,河面变宽,没有浅处可涉,不谙水性的女战士们只得在水中不停地向敌人还击,其中两人还不幸受伤。在背水而战、生处绝境的情况下,她们面对敌人威胁逼降,誓死不屈。冷云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她们投出了手中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之机,毁掉枪支,挽臂涉入冰冷刺骨的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毅然投向汹涌的河中,壮烈殉国!
据突围的同志回忆,他们最后听到她们的喊声:“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他们曾多次试图营救,因敌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
让我们记住这八位女战士的名字: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牺牲时,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不过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她们牺牲的地方——乌斯浑河,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口县境内。“乌斯浑”是满语,意为“凶狠的河流”。
“八女投江”的悲烈壮举,曾令敌人震撼,日军指挥官连声哀叹:“连女人都不怕死,中国灭亡不了!”
“八女投江”的故事,是抗日战争时期全体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为捍卫国家主权,大义凛然,不怕牺牲,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英勇顽强斗争中无数英雄故事的一个缩影,是中华优秀文化中舍生取义、坚贞不屈精神的崇高实践,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为了缅怀英烈,1982年,黑龙江省林口县在八位烈士殉国的地方兴建了一座三米高的英雄纪念碑,正面写着“八女英魂 光照千秋”八个大字,是时任省长的东北抗联老战士陈雷所题。1986年,牡丹江市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纪念碑”,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1988年,牡丹江市江滨公园“八女投江纪念群雕”落成,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亲笔题写“八女投江”四个大字,康克清同志题词——“八女英灵 永存史册”。1990年,王震同志又题写“向抗日烈士致敬”七个大字。目前,“八女投江”之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乌斯浑河留英名
“八女投江”的壮举,最早见于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东北抗日游击日记》(1938年11月4日):“五军关师长书范,于西南远征归抵刁翎,半月前,在三家子方向拟渡乌斯浑河。拂晓正渡之际,受日贼河东伏兵袭击,高丽民族解放有深久革命历史之金世峰及妇女冷云(郑××)、杨秀珍等八人,悉行溺江捐躯”,“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这段文字,可能是周保中将军听下属汇报而记录,字里行间充满着崇敬和悲痛。根据这一记载,可以推断“八女投江”的大致时间与殉国地点。文中提到,除了八位女战士,还有一位男性,即金世峰。金世峰,又名金尚杰,朝鲜族,他是东北抗联第五军第一师的师参谋。发现被敌人包围时,部队首长让懂水性的金世峰下河试水,再把八位女战士带过去。当金世峰向水中摸索试渡、八位女战士准备下河时,突然枪声大作,敌人开始发动进攻。这时,岸边的队伍边打边撤退到离岸不远的林子里,她们被困在河中。指导员冷云果断向敌人开火,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掩护大部队后撤,敌人调头向河岸扑来。这时,金世峰因先下水,已无法和她们联系,她们只能拼命奔向对岸。由于不谙水性,寡不敌众,八位女战士壮烈牺牲。
这八位女战士的大体情况如下:
冷云,原名郑志民,1915年7月11日生,汉族,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人,家境较好。1931年,她进入桦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开始接受进步思想。“九·一八”事变后,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佳木斯市委领导下从事秘密抗日活动。1935年12月,被分配到南门里小学(解放后改名为冷云小学)任教。在隐瞒自己政治身份的情况下,她与上小学时就由家中包办婚姻的伪警察孙汉奇结婚,希望能做策反工作。1936年,因策反孙汉成未成,组织上安排她出走,与同样具有爱国思想的教师吉乃臣(后改名周维仁)一起加入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党组织批准两人结为革命伴侣。为避免连累家人和掩护党组织,她改名为冷云,在军部秘书处做文化教育工作,后调到妇女团,担任小队长、指导员。1938年夏,冷云强忍丈夫英勇牺牲的巨大悲痛,告别出生才两个月的婴儿,随五军一师队伍西征。当时,第一师只剩下一百多人,躲进密林进行了27天颗粒未进的饥饿行军,靠采野果、吃山蘑菇维持生命。冷云挺着虚弱的身躯,带领妇女团仅剩的八位女同志坚持行军。10月下旬的一天,当部队行进至林口县刁翎镇附近的乌斯浑河畔,遭到日寇包围。为掩护部队突围,冷云率战友战斗到最后一刻,光荣牺牲。
根据冷云家乡的老人和幸存战友回忆,她长得个子较高,皮肤白净,称得上漂亮,加上她师范学校毕业,在当时算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她任教时,性格活泼,能歌善琴,颇受学生喜爱,不少人为她嫁了一个伪警察丈夫而感到惋惜。冷云后来所嫁的丈夫吉乃臣也是这个学校老师,是个地下共产党员,他们志同道合。地下党组织在安排冷云出走时,为防止日伪追查,暴露党组织,决定制造一个假“私奔”,当地报纸还以“艳闻”登载此事。伪满警察丈夫孙汉奇知道后,跑到郑家闹了一番,得到离婚书后才罢休。为此,郑家的人长期背着羞辱的名声,直到解放后,家乡的人知道“八女投江”为首的冷云烈士正是当年“私奔”的郑志民老师,都转而肃然起敬。
胡秀芝,1918年12月30日生,汉族,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马蹄沟人,中共党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妇女团班长,牺牲时年仅20岁。据回忆,在八位女战士中,胡秀芝与黄桂清长得最漂亮。又,在电影《中华儿女》中,着重描写了她由普通农村妇女转为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
杨贵珍,1920年12月22日生,汉族,黑龙江省林口县莲花乡人。1936年11月参加东北抗联第五军,1937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第五军护理员、被服员、班长、副小队长等职,牺牲时年仅18岁。
郭桂琴,1920年12月19日生,汉族,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河西村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妇女团战士,牺牲时年仅17岁。
黄桂清,1918年9月3日生,汉族,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南园子人。牺牲前,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妇女团战士,年仅20岁。
王惠民,1925年4月1日生,汉族,黑龙江省(具体籍贯不详)人。牺牲前,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妇女团战士,年仅13岁,是“八女投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安顺福,1915年11月2日生,朝鲜族,黑龙江省穆棱市穆棱镇新安屯 (今老牛槽村)人。出生于贫农家庭,从小受革命思想熏陶,13岁就随父兄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3年1月,由于叛徒告密,敌人对新安屯进行大搜捕,她的父亲和弟弟遇害。她毅然离开故乡,参加东北抗联第四军,被分配在被服厂工作。不久,她被任命为被服厂厂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5月,抗联队伍开始西征,她加入第五军妇女团。
李凤善,1918年10月31日生,朝鲜族,黑龙江省林口县龙爪乡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妇女团战士,牺牲时年仅20岁。
2012年5月,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在采访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胡真一时,老人回忆了她所知道的“八女投江”故事。胡真一是原东北抗联第五军军长柴世荣的夫人,当时她是随军部一起撤退的。胡真一老人回忆说:
八女投江的时候是鬼子临时搞袭击。八女投江的地方是在刁翎,那个地方离着徐家村我们驻地很近。当时我们部队接到了领导同志的指示,叫我们远征,我们正准备要搬离那个地方,要远征,要走了,要离开刁翎。在这个时候就做了安排,女同志集中了以后,走起来不方便,照顾上也不方便,所以柴世荣就决定把女同志分开,是哪个师的家属就放在哪个师。这八个女的,有几个女的,是一师的,有冷云、王惠民、黄桂青(清),还有一个郭桂琴,那么当时呢她们就被分到一师去了。我们都分开了,分头走,当时没有把我分到哪儿去,就把我留在军部了,跟军部走,她们就跟师部走。准备走的时候,后边的敌人也知道我们要走了,就从河东撵我们到河西,到河西这边又来打,河东他们还有一部分队伍,是两部分人,就追我们,我们还没开始走,敌人就上来了,上来就打,打了差不多半上午了,敌人追上来了,那么这个八女投江就是这里,这八个女的都有枪,也是跟着咱们的部队一起去打的。
那时候我们的设备就差一点儿,打一打子弹啊,什么都没有了,都打光了,手榴弹也都丢完了。那个时候指挥这个队伍的是一个叫关书范的师长,已经死了,后来就是由姜信泰来指挥的。姜信泰就让妇女们先退,先撤,敌人攻上来了以后,就叫男同志来抵抗,来打,跟敌人打。这时候撤出来的是谁呢,就是这八个女的,带队的就是冷云。为什么叫冷云去?冷云当时是指导员,他爱人原来也在一师的,就叫她当了指导员,她也愿意去。走的时候,她们在前边走,后边就在打,这时姜信泰就对冷云说,你带着人,带着女同志先退着。冷云就把枪收起来了,然后就带着这几个人集合,说我带你们走,带你们过河去。这八个女的很痛快地就往山上赶,那时候对面有个大山,大山上也是敌人,被敌人包围了,她们不晓得那里有敌人,把方向看错了,她们就想,过了这个河就安全了,实际过了河也不安全,还有一部分敌人在那儿包围着。这几个女的,扯着队伍就过河了,过这个刁翎河,对面的敌人看到了,就开始打。她们八个人手拉手,就到水里面去了,开始的时候还好,过到河中间的时候,河很深,浪很大,就把她们几个打倒了,都打倒了,浪把她们都打倒了。这时候她们东西不一定很多,可也有点笨重,一下就给打倒了,一下就给冲下去了,冲下去以后敌人也没追了,对面的敌人就打她们,她们想退也退不回来,想过也过不去,就这样倒下去了,顺着水就冲下去了,河的两边种的是柳树,有几棵柳树就在河里边,当时有个同志就挂在柳树上了。(参见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编:《我的抗联岁月——东北抗日联军战士口述史》,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第120-122页。)
王盛烈创作国画《八女投江》
以“八女投江”故事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最早可能是1949年由颜一烟编剧、凌子风和翟强导演的电影《中华女儿》,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这部电影是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影片,1950年荣获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第五届国际电影节自由斗争奖,1957 年获得文化部1949至1955年优秀影片二等奖。此后,以“八女投江”故事为题材的艺术作品时有佳作,如1957年王盛烈先生创作的国画《八女投江》,1963年全山石先生创作的油画《八女投江》,1982年张德华等人创作的《八女投江》群雕,2005年哈尔滨歌剧院创作并上演的歌剧《八女投江》,同年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并上演的歌剧《八女投江》,2014年辽宁芭蕾舞团创作并上演的舞剧《八女投江》……
国画《八女投江》是著名画家、“关东”画派奠基人王盛烈先生于1957年创作的。王盛烈(1923—2003),号橐子,山东青州人,1941年赴日留学,1945年回国,参加东北青年同盟,任宣传部科长、部长。1947年,任沈阳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科代理主任。1948年,任东北行政学院师范部美术组主任。1949年6月,转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王盛烈先生创作这幅作品的起因,是1949年他在听东北抗联将领冯冲云所作的报告会上。他听了“八女投江”的故事以后,感到无比震撼,萌发了创作《八女投江》的满腔热情。他开始广泛地搜集“八女投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深入到群众之中,听他们讲述有关“八女投江”的故事,并根据八名女战士的形象进行大量的写生,到当时的战场拍摄照片等。在此基础上,经过精心构思,数易其稿,最终完成这幅作品。
王盛烈先生创作的国画《八女投江》,艺术价值颇高。画家巧妙地运用江边的巨大岩石,抬高一部分人物,使人物群像形成自然的运动变化。整个画面,从右边的岩石到走在最前面的战士,呈现出流动的S形构图,宛如流动的音符;在人物关系处理上,画家采用奇偶均衡的构图原则,将八个人物很自然地分成三人一小组、五人一大组,画面疏密有致,虚实掩映,同时通过正在战斗的女战士的回望与右上角的突兀山势相呼应。在笔墨的运用上,画家在八位女战士的头发和衣纹上的运笔,整体走势表现出画中人物“随波上下,御风而行”的体态特点,通过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动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东北抗联战士对敌人的仇恨,以及她们不怕牺牲、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此外,画家还巧妙地运用八位女战士被风吹乱的头发、疾风中的劲草以及河中的汹涌波涛等,烘托出她们与敌人进行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参见史友梅:《品《八女投江》之“三味”》,《艺术评论》,2017年第11期。)
王盛烈先生创作的国画《八女投江》,现收藏于中国军事博物馆。除这幅作品外,他还创作了《海风》《耕者》《家乡的孩子》等,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国当代现实主义国画艺术做出了杰出贡献。后来,他还担任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终身荣誉教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辽宁中国画研究会会长,沈阳市政协常委。
全山石创作油画《八女投江》
1963年,全山石先生因黑龙江省博物馆邀请,创作了油画《八女投江》。全山石,1930年生,浙江宁波人。1950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 (后改名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学院、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毕业后留校。1954年,赴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师从阿历希尼柯夫、梅尔尼柯夫、乌加洛夫等教授。1959年,为画《领袖和群众一起劳动》毕业创作回国,协助罗工柳先生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作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前赴后继》。1960年,他从列宾美术学院毕业,回到母校工作。1961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准备开馆,需要补充作品,他奉调北京,创作了表现1927年“四·一二”事变以后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下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作品《英勇不屈》。在这幅画创作过程中,还得到了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周扬同志指导:“要突出悲壮两个字”。全山石先生回忆说,他一时找不到突破口,幸亏周扬同志提醒说:“这个题材不能画得悲惨,要悲壮。”一字之差,让他顿然开悟。
《英勇不屈》完成后,全山石先生准备回原单位,不料中国革命博物馆领导请他留下,让他和罗工柳先生创作一幅反映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画。原来,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陈列作品中,有一幅表现俄国十月革命的作品《列宁宣布苏维埃成立》,而我们没有一幅与此相呼应的反映中国革命道路的油画。这样,他们就创作了《井冈山斗争》。这个时候,黑龙江省博物馆就请全山石先生画一幅《八女投江》。为了创作这一作品,他深入到“八女投江”战迹地,体验生活,搜集相关资料,找东北抗联老战士、英雄家乡人民了解情况,创作了大量人物素描。因为“八女投江”中有朝鲜族女战士,他还特地到延边农村一个老乡家里住了一段时间,体验朝鲜族的日常生活。一天深夜,他去牡丹江“八女投江”实地进行考察,突然洪水暴发,他被洪水所围困,差点被恶浪卷走。虽然最终脱险,然而当时那种浊浪排天、惊涛怒吼的壮观场景,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从东北考察回来以后,他很快就完成了《八女投江》这个作品。
全山石先生在创作油画《八女投江》时,采用了一种象征性、纪念碑式的手法,以表现坚定不屈的精神,画面形式和色调给人以悲壮雄浑之感。这种纪念碑式的表现手法,可能是受其老师梅尔尼科夫教授影响。画面中的红色背景,是咄咄逼人的云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红色既象征中国革命的悲壮,又预示革命的光明前景,同时又暗示日寇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画面中的八位女战士自然地分成两组,通过前后两个战士手拉着手边在一起,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她们在齐腰深的水中,相互扶持,并肩战斗。虽然她们身上伤痕累累,衣衫破烂,浊浪翻滚,但是意志坚定,神色凛然,义无反顾地向江心走去,表现了中华儿女视死如归、宁死不屈、坚强无畏的英雄气概。
然而,这幅作品完成以后,还来不及交付黑龙江省博物馆,在浙江美术学院展出时,不料正值林彪委托江青召开的文艺座谈会纪要出笼,该作品被按上“宣扬战争恐怖”罪名而重点批判。“文化大革命”中,这幅更是被当作“黑画”,画家本人遭到不公正的对待,而这幅体现民族精神、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油画作品竟至被毁。
1989年,美国洛杉矶东方博物馆和香港东方艺术基金会得知全山石先生曾创作过《八女投江》大幅油画,希望他重新画一幅。这样,他根据“文革”以前保留下来的草稿和脑海中的记忆,又重新创作了《八女投江》。1995年5月,香港大会堂举办“全山石油画展”,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全山石先生请东方艺术基金会将这幅画从洛杉矶运往香港参展,果然反响十分强烈。展览结束后,东方艺术基金会把这幅作品赠送给香港大学博物馆长期陈列,以便让更多的华人能看到这幅作品。2003年,宁波美术馆组织历史画创作,全山石先生又应邀第三次创作《八女投江》这个作品。这个作品,今年6月笔者赴杭州全山石艺术中心对全老进行采访时,恰巧正在艺术中心修复,全老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这幅画的创作意图与具体经过。
全山石先生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油画家之一。历史画创作,又称主题性创作,或者说“重大历史题材主题性创作”,被认为是所有绘画题材中难度最大的。自留学时代起,全山石先生即受邀参加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前身)、中国军事博物馆等大型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创作。其作品除《八女投江》外,还有《前赴后继》(与罗工柳合作)《英勇不屈》《井冈山上》(与罗工柳合作)《娄山关》《重上井冈山》《历史的潮流》等。1999年,全山石先生荣获俄罗斯文化部颁发的普希金文化奖章,并被聘为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2009年,担任乌克兰国家艺术科学院院士。全山石先生的油画语言简练,色彩丰富,造型严谨,用笔奔放、潇洒,人物处理注重神韵表达和个性刻画,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曾说:全山石先生是当今中国油画界修养境界最高、手头功夫最好的著名油画家之一。
今天,“八女投江”的英雄事迹已经过去了80周年,她们的爱国情怀、英勇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同时,在她们的身上,还体现出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坚贞的气节。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坚贞的气节,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代,都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不可须臾背离。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粉脂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鲁迅先生所说的筋骨和脊梁,就是气节,就是操守,就是人格。检验一个人能否坚守自己的信仰,有没有坚贞的气节,就是要看他(她)在利益面前如何选择,在公与私、得与失的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上,能否经受住考验,作出正确的选择。我们缅怀先烈,一定继承他们的崇高理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抵制诱惑,坚守气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全根先,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中国记忆资源建设总审校,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理事。)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ls/2018-09-08/52373.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