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三农

打印

东方红拖拉机诞生记:毛泽东选厂址

 东方红拖拉机诞生记:毛泽东选厂址

    

3.jpg 

1958年7月20日,第一辆东方红拖拉机开出厂房

         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是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它生产的“东方红”拖拉机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被印在1962年版第三套人民币上……直到今天,“东方红”拖拉机仍然可以算做中国制造的一个代表性符号。

选址

毛泽东为东方红拖拉机选家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新生的人民政权财力非常有限,资金严重匮乏,可就是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中央政府硬是咬紧牙关拿出了4亿多元,从国外进口了2.8万台拖拉机,首先供给东北等地的国营农场使用。

这些拖拉机对当时新中国的80多万个村庄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刚刚获得新生的亿万农民连同刚刚获得解放的土地一起,热切渴望着“耕田不用牛”的伟大时代。

我国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就开始规划并决定借助苏联援助设计和建设我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然而在一拖的选址问题上,还颇费了一些周折。

早在1953年2月,第一机械工业部(简称一机部)汽车工业管理局就成立了新厂筹备处,新厂筹备处拖拉机工厂筹备组根据农业部的意见,考虑到农业机械化事业应首先在东北、华北和西北三个地区发展,初步选定了哈尔滨、石家庄和西安三地,作为建设拖拉机工厂的可能地点。

同年8月,党中央从全国的工业布局和国防安全考虑,明确指示应在中原地区的河南省选择厂址。接着,便在河南省境内的郑州、洛阳、偃师、新安、陕县5个地方进行踏勘,搜集资料。

这一年的12月,国家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到洛阳考察建厂条件,在对全国80多个城市、100多个村镇考察之后,李富春同志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哈尔滨、石家庄、西安、郑州、洛阳等城市都希望把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建在自己的土地上。

据《一拖厂志》记载,1954年1月8日,李富春回到北京向毛泽东主席汇报选址问题时,毛泽东主席曾幽默地说:“洛阳九个朝代的皇帝都住下了(洛阳有九朝古都之称———编者),还放不下一个拖拉机厂吗?”于是,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国家计划委员会很快就于2月20日以计发字116号电文,正式决定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选在洛阳市的涧河西部地区建设。

 7.jpg

一拖生产的“东方红”拖拉机,上了1962年版第三套1元面值的人民币。

建厂

洛阳涧西沸腾起来了

在选择厂址的同时,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建厂筹备工作也在加紧进行。

根据一机部的指示,1953年7月12日成立了中国一拖筹备处。8月1日,一机部向国家计委呈报《国营拖拉机制造厂计划任务书》。开始为了保密,对外代号就叫081厂,一拖筹备处也就叫081筹备处。11月28日,国家计委予以批复,确定一拖制造54型拖拉机。1954年2月,开始勘察设计,进行地形测绘、地质钻探等工作。7月,经中共河南省委批准,成立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党委。

10月4日,筹备处副主任杨立功作为总定货人代表,在莫斯科与苏联正式签订《拖拉机厂初步设计审批议定书》。11月12日,一机部根据周总理的提名电示任命了杨立功为一拖的厂长。至同年底,厂筹备处根据对80多个城市、100多个村镇的调查,分别整理出了设计需要的各种资料。

一拖的设计规模是年产54型履带式拖拉机1.5万台。早在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决定在洛阳建厂后,在1954年的上半年就开始了建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当时建筑工程部的统一安排,从全国各地选调最精良的建设队伍,齐聚洛阳进行施工,建设大军高峰时多达两万多人,整个洛阳涧西都沸腾起来了,工地上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1954年8月,成立了铸造、发动机等14个生产车间筹备组,同时调整增设了职能管理部门,加强了基本建设管理机构。

1955年10月1日,在洛阳涧河西部,举行了隆重的一拖建厂开工典礼,洛阳市各界7万多人参加大会,由河南省副省长邢肇棠剪彩,他又和一机部汽车局局长张逢时等进行破土仪式,埋设奠基纪念牌。

从此,中国一拖便全面迅速地进入了第一期工程建设时期。

投产

新中国的第一台拖拉机提前一年生产出来

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建厂的消息很快就随新华社的电波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工厂先后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600多封慰问信。与此同时,各种支援的物资也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运来:黑龙江桦川县一个村庄的农民把节省的1000多斤大米千里迢迢送到工地;河南南阳地区的群众把28吨炭一捆一捆地从山上背下来,送到工地以解燃眉之急;江苏徐州地区无偿地送来了1万多吨耐火土和大量砖石块;全国成千上万的“红领巾”把捡拾废物换来的零钱寄到工厂……

一拖建设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成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1958年初,毛泽东再次做出指示:拖拉机式样和性能一定要适应我国的气候和地形,一定要综合利用,其成本一定要尽可能地降低。

6.jpg

正是在这一年里,一拖的设备安装进入高潮,一年内就安装了全厂60%的设备,部分设备已开始调试生产。6月20日,铸铁车间冲天炉炼出第一炉铁水,7月8日,生产出第一台燃油泵,7月13日生产出第一台柴油发动机,7月20日,新中国第一台枚红色的“东方红”54型履带式拖拉机生产出来了。

据老工人回忆,当时他们在第一辆东方红拖拉机车头上挂上毛主席头像,把这辆拖拉机打扮得像新娘子一样,戴上大红花,车身上挂满彩绸。敲着锣舞着旗,欢天喜地地跟在拖拉机的后面“隆隆隆……”地开出了一拖厂区大门。新中国的建设英才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到洛阳,在当时那样艰苦的建设环境和生活条件下,他们以百倍的努力和千倍的勇气,硬是把新中国的第一台拖拉机提前一年生产了出来,创造出了农机建设史上的佳话。

1959年10月12日,周恩来视察一拖

9.jpg

验收

周恩来对“中国第一”寄予厚望

1959年9月,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成立了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第一期工程国家验收委员会,由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任主任,农机部副部长黎玉、一机部副部长白坚等任副主任。

据《涧西文史资料》记载,1959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一拖,他看到中国人建造起的这艘“航空母舰”,亲切而又语重心长地对工人师傅们说:“你们要记着,你们是‘中国第一’啊!要出‘中国第一’的产品,出‘中国第一’的人才,创造‘中国第一’的业绩!”

10月26日,周恩来总理又在农业机械部部长陈正人《关于举行一拖落成典礼的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请谭(即谭震林)副总理主持剪彩典礼。”10月31日,国家验收委员会举行了工程验收鉴定书签字仪式,认定全部工程合格,完全符合设计标准。

5.jpg

1959年11月1日,在厂大门前的广场上,隆重举行了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落成典礼大会。会上,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宣布:“我国农民早已盼望着的‘耕田不用牛’的伟大时代已经开始来到了。”

谢觉哉以极其兴奋的心情在大会上当场吟诗六首,热烈祝贺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诞生。全诗以“五亿农民齐拍掌”为总标题,其中第一首写道:“五亿农民要机械,眼睛望着你们厂。快速生产‘东方红’,五亿农民齐拍掌。”

一拖第一期工程按苏联专家设计建设,于1964年底全部建成,并全面达到了原设计的生产能力,工厂建设总投资累计完成了3.5亿多元。在那个年代,东方红拖拉机完成了全国机耕地60%以上的耕作任务,一度成为中国农业机械化的代名词。

名称

“东方红”的由来

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生产的54型拖拉机的命名也很有趣。

据曾任一拖第一任宣传部长和厂党委副书记的苏远同志回忆:尚在1958年初第一辆拖拉机的生产之中,一拖就专门组织工程师编写了一本名为《D·T·54拖拉机》的产品说明书,用于介绍该拖拉机各部件的性能、用途及驾驶、修理和维护保养等知识。

此书出版不久,一拖厂就接到毛泽东主席的重要指示:“拖拉机型号、名称不可用洋字。”于是,一拖便开始发动全体职工给拖拉机起名字。与此同时,中央有关部委,洛阳市有关单位也都被发动起来了,大家纷纷为新中国自己生产的拖拉机取名。

首先是一机部汽车工业管理局提名“铁牛”,经过讨论后一拖厂党委对该名称不甚满意,后来将这个名称送给了天津拖拉机厂生产的27马力轮式拖拉机。

其后洛阳市又给出了“龙门”“白马”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名称,因为洛阳有著名的文物古迹“龙门石窟”和“白马寺”。“白马”的名字提出后,一拖冲压车间的几位工人还曾专门设计了一个“白马”铭牌。这个铭牌中的白马头朝左侧,四蹄奋力飞奔。但是,“白马”“龙门”等名字,也不是洛阳独有的,一拖职工觉得代表不了一拖。

在接下来的有一天,时任一拖厂办副主任的安道平,去和洛阳市有关负责人商谈拖拉机名字的事情,正在他无果而返时,听到厂区内有人高唱陕北民歌《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东方红”!多好的名字呀,既歌颂了毛主席,又歌颂了新中国。于是,这个日后在中国商标史上最为特别的名称,马上获得一拖所有职工的认可,很快也得到了一机部的批准。

从此,“东方红”三个醒目的大红字便出现在所有一拖制造的拖拉机车头上。一拖生产的54型履带式拖拉机终于取了一个响亮的、也是令人骄傲的中国名字。

今天

“东方红”正在走向世界

从第一根钢柱打进洛阳涧西这块古老的土地,到今天的洛阳“拖拉机城”,历尽沧桑,变化巨大。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也是中国的第一台压路机和第一台军用越野汽车的诞生地。

如今的中国一拖集团(1987年组建为中国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集团)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由国有独资公司改制而成的多元持股有限责任公司。一拖集团经过近60年的发展,已成为以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动力机械、车辆和零部件制造为主要业务的大型综合性机械制造企业集团,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具有很强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产品设计能力和制造水平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国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拖的贡献超越了国界,产品遍及五大洲。为了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特别是加强我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一拖先后向越南、阿尔巴尼亚、朝鲜、日本、俄罗斯、挪威、古巴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拖拉机、压路机、推土机以及技术设备和拖拉机配件,并派出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帮助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经济建设。

一拖还为有关国家培训实习生500多人,援助阿尔巴尼亚建成了地拉那拖拉机配件厂。近年来,中国一拖还陆续在塞尔维亚、南非、波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建立了组装厂,进军南美、东欧、西亚、中亚市场,初步完成了全球营销网络的布局,为世界农机制造业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

 4.jpg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sn/2019-10-10/5916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黄明娥 更新时间:2019-10-11 关键字:三农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