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至今的《国际歌》,原来是他翻译的
《国际歌》的旋律
大家早已耳熟能详
而《国际歌》和瞿秋白之间
还有一段特别的渊源
1923年6月15日
《国际歌》首次发表在
《新青年》季刊创刊号上
这是我国最早能传唱的中文版
它的翻译者
正是《新青年》季刊的主编
时年24岁的瞿秋白
1920年10月,经历了五四运动洗礼的瞿秋白,满怀革命理想,以北京《晨报》特派记者的身份,远赴苏维埃俄国寻找他心中光明的灯塔。他在自己撰写的《新俄国游记》中这样写道:“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
当时中俄铁路遭到破坏,瞿秋白在哈尔滨滞留了50多天,在此期间,他参加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联合会举办的十月革命三周年庆祝大会。在会上,他第一次听到了《国际歌》。
《国际歌》豪迈的歌词和激昂的旋律,使瞿秋白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他的心中也萌生了将《国际歌》翻译成中文的想法。
来到苏俄后,这里欣欣向荣的社会面貌,让瞿秋白深感兴奋,他希望"学到真理,把它播散给中国的劳苦大众"。在此期间,他经张太雷介绍,加入共产党,心中的那条光明之路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1923年,瞿秋白回到中国,将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革命实践中。他参与筹备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负责起草党纲草案,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担任中共中央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和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前锋》的主编,参与编辑《向导》。
瞿秋白在这些刊物上发表了100多篇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探讨中国革命问题,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做出开创性贡献。他还在上海大学创立全国大学首个社会学系,传播进步思想。
青年瞿秋白,用手中的笔,点亮了更多人前进道路上的光。1923年6月,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正式发表。
早在20世纪之初,《国际歌》就有了中译版,但没有附曲,不适合唱颂。瞿秋白就从法文版译来词和简谱,再与俄文的《国际歌》进行对比,边弹边唱,逐字逐句推敲。瞿秋白选择音译‘英特纳雄耐尔’这个单词,希望国人在唱到这个词的时候,能够和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发出同样的声音。
在中共三大的闭幕式上,瞿秋白指挥大家高唱《国际歌》,这是首次在党代会闭幕式上唱《国际歌》,而这一传统也延续至今。
1925年秋至1926年间,瞿秋白作为中共“四大”当选的中央执行委员,主持中共中央宣传工作,毛泽东则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负责人。他们密切合作,共同的斗争经历也加深了两人的革命友谊。
1927年8月,在大革命失败的历史关头,瞿秋白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由瞿秋白起草的《告全党党员书》,他强调中国共产党今后的任务是“要以我们的军队来发展土地革命”,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重要贡献。
会后,瞿秋白担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常委、主席,主持党中央工作。
1931年1月,瞿秋白遭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迫害,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但他并没有因困难而退缩,到了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后,他和鲁迅并肩战斗,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
在上海短短三年,瞿秋白写下了多达150万字的论述、译著、诗歌、杂文,他由此成为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34年2月,瞿秋白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瞿秋白留下担任苏区中央分局宣传部长。为保守红军主力撤离的秘密,瞿秋白坚持出版《红色中华》报,仍以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机关报的面目出现,以此迷惑敌人。
由于叛徒的出卖,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国民党军逮捕。由于他身份特殊,南京方面直接派人到长汀进行提审,采取各种手段对他利诱劝降,但都被他严词拒绝。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面容平静,身赴刑场。刑场之上,他盘膝而坐,对刽子手说道:“此地甚好!”随后饮弹洒血,年仅36岁。
英勇就义前
瞿秋白最后唱了一次
自己翻译的《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瞿秋白
来源:红色之声(ID:hszs1921)综合江苏新闻、CCTV国家记忆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wh/2022-06-16/75954.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