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光:“小政府大社会”从根本上是错的
作者:王绍光 来源:红色文化网 日期:2013-05-02 点击:
“小政府大社会”从根本上是错的
王绍光
社会主义的三个版本
社会主义的三个版本是跟中国走过的发展阶段联系在一起的。按照国际不变价格计算,1949 - 1978年,我国人均GDP为500 - 1000美元,我称之为匮乏阶段。人们只能维持生存,连温饱都不能保证,这时候的要务是保证所有人都能生存下来,所以需要一定的平均主义。
第二个阶段是从1978 - 2002年,人均GDP为1000 - 4000美元,我称之为温饱阶段。一方面私人收入和私人消费大幅度提高,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另一方面是扶贫,消除贫困,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阶段,贫困人口大量消除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平等。
第三阶段,从2002年至今,人均GDP已达6000美元,我称之为小康阶段。此时出现了这么一种现象,即个人收入的增加对整个社会福利的改善是边际递减的,这时候就应该增加公共支出。比如,上海很多人家里生活条件跟西方人差不多,甚至比西方一般家庭更好,但是一出门,你会感到空气不好、交通不好、公共服务不太好,等等。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1.0版的要务是解决生存问题,2.0版是解决衣食问题,3.0版是解决住行、安全、环保、健康等基本生存之外的更高需求。
“小政府大社会”走不通
中国现在要破除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小政府大社会”。这个观念从根本上是错的,走遍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是这个样子的。西方也不是“小政府”,比如美国,已经被世界上公认为是“小政府”,但其实美国政府比我们大很多,公务人员比我们多得多,每8个人就要养一个公务人员。我们中央政府加起来只有4万人,而美国光一个农业部就有10万人。所以,成天地看到我们的媒体批评政府监管不到位,可是这些批评者有没有想一想,到底靠谁来监管?监管部门没人怎么实施监管?不是说制定一部法规就能自动执行到位的,事情都需要人来做。可是如果你去政府部门跑一跑就知道了,许多部门人手都不够。用“小政府大社会”能解决监管问题吗?
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建设好一个紧凑、高效的政府,一个能办事的政府,当然我不建议政府无限制地发展,但“小政府大社会”这类观念已经成为发展有效政府的障碍了。
选举从来跟民主没有直接关系
现在知识界对民主化的理解很片面,往往跟选举联系起来。选举从来跟民主没有直接关系。我认为民主更多的是指决策过程。我最近提出一个观点“主权在民,治权在贤”,民众应该在决策的各个阶段都有参与,但是执行政策的人应该是有经验、有学识的。中国的干部选拔制度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
中国的民主化事实上一直在进行着。对比中、美两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我认为中国的更加民主化。我正在研究中国五年规划的决策过程,包括如何搜集民意,如何汇总讨论,如何出台等。我的看法是决策过程中要更民主,但决策者要是贤者,这种贤者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精英,而是指拥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
很多知识分子动辄指责体制,完全是因为不自觉不自信
很多人所谓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指实行竞争性的选举,我认为这是个错误的标准。打个比方,选美比赛中如果没见到金发碧眼的人,就说没有美人,这样做合理吗?如果我们把政治体制改革的定义放宽,所有涉及政治资源分配发生变化的都归为政改,那么可以看到,过去30年、60年我们一直都在改。
从国际对比来看,美国的政治经济模式在全世界有两个国家完全复制了,一个是利比亚,一个是菲律宾,而迄今为止可以看到这两个国家完全失败了。我觉得现在国内很多知识分子眼里的政治改革只有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恰恰是错误的。
以前费孝通先生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现在讲“体制自觉和体制自信”,中国这套体制本身也变成我们文化的一部分了,但我们很多知识分子指责中国体制有问题。这个体制在一个超大型的国家运作这么多年,总体表现不错,里面一定有成功的地方、值得总结的地方。可是我们很多知识分子不承认,反而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正常问题视为体制的弊病,动辄指责体制,完全是因为不自觉,不自信。
(《环球视野》第351期,摘自2010年第12期《社会观察》)
王绍光
社会主义的三个版本
社会主义的三个版本是跟中国走过的发展阶段联系在一起的。按照国际不变价格计算,1949 - 1978年,我国人均GDP为500 - 1000美元,我称之为匮乏阶段。人们只能维持生存,连温饱都不能保证,这时候的要务是保证所有人都能生存下来,所以需要一定的平均主义。
第二个阶段是从1978 - 2002年,人均GDP为1000 - 4000美元,我称之为温饱阶段。一方面私人收入和私人消费大幅度提高,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另一方面是扶贫,消除贫困,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阶段,贫困人口大量消除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平等。
第三阶段,从2002年至今,人均GDP已达6000美元,我称之为小康阶段。此时出现了这么一种现象,即个人收入的增加对整个社会福利的改善是边际递减的,这时候就应该增加公共支出。比如,上海很多人家里生活条件跟西方人差不多,甚至比西方一般家庭更好,但是一出门,你会感到空气不好、交通不好、公共服务不太好,等等。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1.0版的要务是解决生存问题,2.0版是解决衣食问题,3.0版是解决住行、安全、环保、健康等基本生存之外的更高需求。
“小政府大社会”走不通
中国现在要破除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小政府大社会”。这个观念从根本上是错的,走遍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是这个样子的。西方也不是“小政府”,比如美国,已经被世界上公认为是“小政府”,但其实美国政府比我们大很多,公务人员比我们多得多,每8个人就要养一个公务人员。我们中央政府加起来只有4万人,而美国光一个农业部就有10万人。所以,成天地看到我们的媒体批评政府监管不到位,可是这些批评者有没有想一想,到底靠谁来监管?监管部门没人怎么实施监管?不是说制定一部法规就能自动执行到位的,事情都需要人来做。可是如果你去政府部门跑一跑就知道了,许多部门人手都不够。用“小政府大社会”能解决监管问题吗?
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建设好一个紧凑、高效的政府,一个能办事的政府,当然我不建议政府无限制地发展,但“小政府大社会”这类观念已经成为发展有效政府的障碍了。
选举从来跟民主没有直接关系
现在知识界对民主化的理解很片面,往往跟选举联系起来。选举从来跟民主没有直接关系。我认为民主更多的是指决策过程。我最近提出一个观点“主权在民,治权在贤”,民众应该在决策的各个阶段都有参与,但是执行政策的人应该是有经验、有学识的。中国的干部选拔制度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
中国的民主化事实上一直在进行着。对比中、美两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我认为中国的更加民主化。我正在研究中国五年规划的决策过程,包括如何搜集民意,如何汇总讨论,如何出台等。我的看法是决策过程中要更民主,但决策者要是贤者,这种贤者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精英,而是指拥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
很多知识分子动辄指责体制,完全是因为不自觉不自信
很多人所谓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指实行竞争性的选举,我认为这是个错误的标准。打个比方,选美比赛中如果没见到金发碧眼的人,就说没有美人,这样做合理吗?如果我们把政治体制改革的定义放宽,所有涉及政治资源分配发生变化的都归为政改,那么可以看到,过去30年、60年我们一直都在改。
从国际对比来看,美国的政治经济模式在全世界有两个国家完全复制了,一个是利比亚,一个是菲律宾,而迄今为止可以看到这两个国家完全失败了。我觉得现在国内很多知识分子眼里的政治改革只有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恰恰是错误的。
以前费孝通先生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现在讲“体制自觉和体制自信”,中国这套体制本身也变成我们文化的一部分了,但我们很多知识分子指责中国体制有问题。这个体制在一个超大型的国家运作这么多年,总体表现不错,里面一定有成功的地方、值得总结的地方。可是我们很多知识分子不承认,反而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正常问题视为体制的弊病,动辄指责体制,完全是因为不自觉,不自信。
(《环球视野》第351期,摘自2010年第12期《社会观察》)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zx/2013-05-02/12731.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