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与毛泽东“切割”本身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今天就不必多说了,历史虚无主义为什么如此猖獗,才是真正值得研究的。
在我看来,历史虚无主义有一个重要的源头,就是高层一些人有意与毛泽东切割,故意回避他、避免提到他,仿佛在党史、军史上不存在这么一个人。最新的例子就是八一建军节招待会上的讲话,完全不提毛泽东的名字,似乎解放军不存在这样一位缔造者。
回避毛泽东,在文化生活中也非常普遍,昨天我参加了电影《梦回甲午》在解放军电视中心举行的军地专家赏片会,这部电影具有毋庸置疑的军方背景,好几位将军都参加了活动。会上播放了电影主题曲《我的梦》的MV,其中出现了两个政治人物的形象,一位是孙中山,一位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人的印象这是一个关于海军史的新论述:从孙中山到习近平。这当然是荒诞不经的,甚至带有某种乱认祖宗的意味。我不认为这是制作者有意为之,但却是刻意回避毛泽东的必然结果。 为什么要与毛泽东切割?也许因为毛泽东是新中国成立后唯一一位被以“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标定为犯了错误的政治领袖?也许是因为毛泽东时代“僵化保守”而今天“改革开放”?但是,难道仅仅是因为政策转向就可以不认国父,不认开国者吗?
无论从中国历史上看还是从世界范围内看,与开国者切割都是不同寻常的。以中国的西汉为例,刘邦在经历白登之围后,对匈奴改取和亲政策。这一政策执行了70多 年,到汉武帝时由于国力强大,对匈奴一变而为征伐政策,甚至派出强大的骑兵军团远征漠北。虽然政策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换,但汉武帝并没有因此宣布刘邦 “犯了错误”,也没有因此不再尊重汉高祖。以美国为例,开国总统华盛顿是奴隶主,而统一美国的林肯总统是主张废奴的,但林肯并没有因此就取消华盛顿的国父 称号,更没有操纵国会通过决议说华盛顿“犯了错误”。
无论是中国古代还是现代美国,他们都选择了替开国者辩护,而不是切割。为什么?因为这种切割只会使自己受伤,却不能让自己免于受到攻击。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切割是一种弱者的心态,是在乞求对手宽恕,是“被告在为自己撇清”。与党、国家和军队的缔造者切割,等于是公开宣布自己是有前科的,这在政治上是极其愚蠢的,相当于太阿倒持,授人以柄。
从实际政治效果的角度看,与毛泽东切割,会让对领袖和共和国有感情的左翼群众心灰意冷,觉得既然“大青果药丸”,那丸了也好。而对希望中国改旗易帜的新右派和西方势力来说,与毛泽东切割,并不能使他们相信CP已经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因为他们要的不是切割,而是CP下台。所以CP与毛泽东切割等于向他们敞开了一个没有缝合的伤口,反而便于他们随时攻击,比如动辄摆出一副教师爷的面孔指责“改革倒退”、“文革卷土重来”,甚至把看不顺眼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径自指为“文革余孽”。
与毛泽东切割,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预留了广阔空间,尤其是对那些政治倾向不明显的中间派群众和80后、90后青年来说,一个符合逻辑的思考就是“为什么不提呢?一定是有问题。”结果就更容易相信历史虚无主义者编造的种种谣言。
由于与毛泽东切割的态度,这使得耸立在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看上去成了中国最奇怪的政治建筑:它是中国最神圣的政治建筑吗?如果是,为什么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来不去(仅仅每隔10年敷衍一次)?如果不是,为什么建在中国最神圣的政治中心区域?为什么每年国庆前夕举行的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仪式,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近在咫尺的毛主席纪念堂过门不入?难道在纪念共和国诞生的时刻不需要向她的缔造者表示敬意吗?
中国领导人出访,到印度会被安排给甘地墓献花,到南非会给曼德拉献花,到美国会去瞻仰林肯纪念堂……,这类活动传递的信息是:国父伟大,所以国家是伟大的。但我似乎从来没有看到中国安排外国来访的领导人瞻仰毛主席纪念堂,似乎共和国的缔造者是不值得尊敬的,但如果他真的不值得尊敬的话,那共和国又如何值得尊敬呢?
与毛泽东切割还使得这些年宣传的所谓传统文化复兴显得虚伪可笑,难道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不尊重祖先的内容吗? 国庆前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的仪式,想表达的感情主要应该有两种:一是感恩,再一个是自豪。但由于与毛泽东切割,这种感恩是不完整的,甚至是虚伪的,这种自豪是大打折扣的,甚至是灰不溜秋的。
举行这种仪式政治上效果,大概是想增进全国人民的团结,但“过门不入”与几十年来广场上瞻仰毛主席纪念堂从不间断的人流,形成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反差。仪式没有增进团结,反而展示了分裂。
不改变与毛泽东切割的态度,就永远不能战胜历史虚无主义,因为这种切割本身就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
2015年8月20日星期四
(原标题:与毛泽东“切割”本身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在俊德堂书院反思历史虚无主义系列研讨会上的发言)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zz/2015-08-21/33625.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