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之:纪念八一建军节
纪念八一建军节
李旭之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节庆纪念有的是带着历史沉重的,八一建军节就是一个带着历史沉重的节庆。已经很多年了,去年八一,有几个官微就摆上国军老兵来纪念,新京报7月27日又搬出抗战老兵来纪念八一,醒目标题便是《迎“八一” 抗战老兵影像和雕塑在京展出》,仿佛八一节是一个纪念抗战的节日,还有十一国庆,同样的套路。
抗战老兵这个称呼是有意思的,它模糊了阶级立场,只突出了国家和民族色彩,那便是,只要抗过日的,不管你是此党还是彼党,此军还是彼军,都在其列,所以前些年报道慰问的很多偏是国军老兵。今年八一节,又如看到“今天是八一建军节 向中国所有退役军人致敬 向所有现役军人致敬 抗战老兵致敬 抗美援朝老兵致敬 向对越自卫反击战退役军人致敬”这种纪念的话是不感到奇怪的。但也算有进步,从抗战又延到对越自卫反击战了。莫非八一建军节竟只是个军队保国的节么?
八一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它的历史是清楚的,它诞生于一九二七年的南昌起义,是从井冈山壮大走下来的一支人民武装。从一九二七年到今天,走过了九十二年,抗日战争在九十二年中占八年,八一节纪念,只强调抗战的历史或者对外的历史,是对建军节性质和对历史的虚无。
这支军队不同于历史上任何时期里的军队,它是第一支由先进思想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工农人民武装,属于人民的军队,是为着实现人民的解放和自由幸福而战斗的军队,它的性质和首要任务,是中国国内工农阶级实现阶级翻身,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而抗日战争是国内阶级斗争中出现的一场对外民族战争,是日本强加给中国的侵略战争,经过这场战争,客观上壮大和锻炼了人民军队,在一场场保卫民族和祖国的反侵略战斗中,检验了谁是真抗日谁是消极抗日谁是汉奸投降派,在抗击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存亡的关头,在民族大义之前,人民军队作了民族先锋。外敌入侵,对自已的人民都不能舍死保卫,又何奢谈人民的解放和自由幸福呢?但对外抗击侵略的英雄们的壮举和牺牲,并不是纪念建军节的唯一内容。
以九十二年的建军史,我们必须这样来纪念这一节日。
纪念八一建军节,要纪念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为着追求共产主义事业,在打倒军阀的战争中而牺牲的共产党军人先烈,不能忘记反动军阀和地主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的屠杀。
纪念八一建军节,要纪念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为追求共产主义事业,在国民党反动派反革命屠杀和历次围剿中,在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开展土地革命中而牺牲的革命烈士,不能忘记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五次围剿,和对土地革命反扑中对工农红军的屠杀。
纪念八一建军节,要纪念在抗日战争时期,为着民族独立和解放,在日本帝国主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屠杀中,在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历次抗日战场上而牺牲的八路军新四军革命烈士,不能忘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屠杀和蹂躏,国民党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纪念八一建军节,要纪念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彻底推翻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派的统治,实现全国的解放和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为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在中国的实现,在解放战场上而牺牲的人民解放军烈士,和牺牲在革命胜利前夜的共产党人,不能忘记国民党反动派垂死挣扎中的反扑屠杀。
纪念八一建军节,要纪念在新中国建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国内肃反,支援建设和抗美援朝,对印对苏反击战中而牺牲的人民解放军烈士。
纪念八一建军节,要感谢在改革开放时期,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时刻保卫着国家和人民安全而坚守在每个岗位上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纪念贡献和牺牲在岗位上的英雄。
纪念八一建军节,要纪念沿着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一路而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念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没有人民的军队,便不会有人民的一切。它是人民的军队,而不是什么别的军队,把别的军队和老兵拿做八一的光荣来纪念,是对解放军和八一节日的玷污,是严重的历史虚无主义行为。
纪念八一建军节,更应该纪念且时刻不能忘记这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和伟大统帅毛泽东主席,要纪念他的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从建党建军建国的胜利又走向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一个个胜利。纪念他的官兵一律平等的思想,纪念他的党领导军队的思想,纪念他的军事思想,纪念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能忘记他把旧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里带出并走向统一和光明的丰功伟绩,纪念他一生一心为人民的革命情操和最无私的奉献。纪念没有他就不会有新中国的辉煌。
八一建军节,我们还要缅怀在历次革命斗争中幸存下来而已经故去的革命前辈,铭记他们的贡献和功绩。我们向仍健在的解放军老战士和现役及退役的解放军战士,献上我们对八一节日的庆贺!
2019年8月1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zz/2019-08-02/57938.html-红色文化网